浙江在線01月11日訊 永康市唐先鎮下位村有一座叫頭丹坑的山,山上有一個廢棄的螢石礦。這座廢棄的螢石礦,卻被一些非法採礦的人當成「藏寶山」。
昨日,6名非法採礦人員正在作業,被永康市國土、鄉鎮等部門聯合執法人員發現,當場扣留2人,4名在洞內作業的人員竟不顧危險,往礦洞深處跑,不見了蹤影。經過近6小時的救援和搜尋,4人被成功救出礦洞。
廢棄礦洞發出聲響
昨日上午10點多,永康市國土資源局聯合鄉鎮等多個部門,對唐先鎮下位村一廢棄螢石礦洞進行巡查。在此之前,相關部門接到舉報,礦洞經常有人偷採螢石。
「隔一段時間我們就會到這裡巡查一次,這次來巡查發現門口的鋼筋被剪斷了。」呂遠徵是唐先鎮國土所的工作人員,昨天他和同事一起到下位村的這個螢石礦巡查,聽到洞內有動靜,在入口10多米的地方逮住了兩名非法採礦的人。「我們把人帶回來以後,他們剛開始說只有他們兩個人。」象珠鎮派出所所長邱軍成說,但是根據現場執法人員的說法,他們抓住這兩人的時候,看到礦洞裡好像有人影。「審訊了好一會,他們才交代說礦洞裡面還有4人,往礦洞深處跑去了。」邱軍成馬上把這個情況上報領導,並通知了唐先鎮政府。據這兩個人交代,他們都是被人僱來到這挖礦的貴州人。
一直到下午1點左右,4個人還是沒有出來,擔心他們在洞內出現危險,執法人員報警請求救援。
洞內錯綜複雜,難覓人影
下午2時,永康市消防大隊救援人員趕到現場。永康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陳美蓉等到現場指導救援工作。
「裡面錯綜複雜,分好幾層,還有很多岔路口,要到下一層,路很窄,只能一個人拉著安全繩,用雙手撐著巖壁慢慢下去。」參與救援的永康消防中隊一班班長錢純說。他們前三次進洞,都沒有發現任何人。
據一名知情的村民介紹,這個礦洞只有一個出口,人應該還在裡面。而另一名曾經在此工作的老礦工則表示,以前螢石礦與附近幾個礦相通,有多個出口,不知道現在其他出口是否還通。
下午4點左右,在老礦工的帶領下,消防再次入洞搜尋,還是沒有結果。這4人究竟是躲在洞裡,還是被困洞裡,又或者從另外的路跑了呢?誰都不得而知。
5入礦洞救出4人
下午5點16分,消防人員第4次入洞。慢慢下到第4層後發現,這裡也是一個大洞。搜尋中,不遠處的一束燈光引起了他們的注意。
兩名男子正躲在一個角落裡,他們穿著雨衣,頭戴頭盔,頭盔還頂著一盞燈。「他們說不敢上來,在下面又冷又餓。問他其他兩名同伴在哪裡,也已經完全說不清楚了。」
下午5點40分,找到的這兩名男子被送出洞口。消防隊員第5次進洞,直到搜到最底層的6層,這一層和洞口落差有30米。下午6點左右,在一個角落裡,消防隊員找到了蜷縮著的兩名男子,因為又冷又餓,兩個人出現神志不清的情況,連話都說不出來了,更別說爬出洞口了。
廢棄礦洞經常有人偷採
據了解,兩名在第4層找到的男子,一個姓孫,一個姓胡,他們自稱都是老闆僱來的小工,已經採了兩三天了。下位村一名村民告訴記者,這個螢石礦在上世紀80年代開始開採,2008年年底礦洞被封。去年7月份左右,又有人將洞口打開,偷偷採礦,為了防止附近村民在作業時進入洞中出險,老闆在洞口裝了一道小門。洞裡還接通電,用起了機器。
「每隔一兩天,就會有一車螢石運出去,每次都是用10噸的大貨車來運的,下午4點多開始拉出去。」
記者了解到,世界螢石產量的一半用於製造氫氟酸,進而發展製造冰晶石,用於煉鋁等。電冰箱裡的冷卻劑(氟利昂)要用螢石;螢石另一重要用途是生產氫氟酸。目前螢石礦的價格1噸在1000元左右,正是在暴利的驅動下,不少人鋌而走險。在未取得採礦許可證的情況下,對廢棄的螢石礦進行偷採。不僅採礦人員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而且也是一種違法行為。
「洞裡面很悶,空氣很差,裡面還在不斷滴水,待的時間長了人體肯定會不適。」參與救援的消防隊員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