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事件乃是人類心靈活動的表現。……歷史學家研究歷史事件時,則必須研究人們是在怎麼想的。——科林伍德(英)
文章分類|歷史奇聞
文章字數|1568字,閱讀約4分鐘
文章分類|歷史文化
文章字數|1583,閱讀約4分鐘
中國人很內向,沒有什麼你不喜歡炫耀的,可以說我們謙虛或者喜歡藏富。雖然這是一種美德,但有時這種性格是很不利的。比如前幾年,我們默默地過著中國的傳統節日,這讓韓國申請了端午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們默默地喝著女兒的紅酒。因此,它成為日本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人每天都以武術為榮,但現在也是美國人。
當然,這只是一種非物質文化遺產,那麼對於物質財產來說,土地對於中國人來說是最重要的,國際上有一個成文的規定,那就是「無主地」。這一規定的主要內容是先行先試。就像在西方國家的大航海時代,只要是沒有宣示領土主權的地方,就可以插一面自己國家的旗幟,或者立碑說這是自己的地方,印度人就吃了這個虧。
近代中國的失地,有的被列強強行佔領,找什麼理由內外合作,我們就可以分裂中國的領土,整個中華民族都很難過,但也有一些例外。今天我們要說的是我們中國人奮力奪回的一塊土地。可以說很不容易,也很受歡迎。最重要的是,中國在最脆弱的情況下,連續七次奪回了屬於中國的土地。
日中兩國自古以來就有交往,但也有爭議,尤其是海洋邊界的爭議。日本人總喜歡搶奪我國的一些島嶼。東沙島自古以來就是我國領土。1907年,一位日本商人登上該島。他竟然想利用「無主地」規定,將東沙島作為日本的領土,這簡直毫無道理。其實,東沙島早在先秦時期就有記載。該島是中國唯一的東沙島。
登上東沙群島並打算據為己有的人叫西崎。在對東沙島的勘探中,他發現島上蘊藏著豐富的磷酸鹽資源,也就是說,該島的使用價值非常豐富。西崎千方百計想要據為己有,於是要求日本武士佔領該島,把原住民趕出島,使島上沒有中國人。
但是,這種人為的驅逐在地理上是不合理的。東沙島面積約1.8平方公裡,距離中國大陸很近,是中國最早開發的南海島嶼之一。若論中國人最早佔領該島的證據,許多歷史上都有數不勝數的記載,如晉代裴淵的《廣州志》,清代的《正法指南》,《海國聞見錄》等。連英國地圖都標明東沙島是中國領土。
當然,文字證明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要證明中國人曾經在這塊土地上生活過。讓中國人非常反感的是,日本人做了一件非常十惡不赦的事情,為了摧毀東沙島這個中國人最早擁有它的證據,日本人不僅用武力將中國漁民趕出島外,還將中國人世世代代在島上生活的痕跡一一清除。日本人竟然挖了三尺地,把被驅逐的中國原住民祖先的墳墓都挖了。
西澤一郎的行為顯然是破壞屍體,企圖在有人追查到他的時候聲稱他是這個島的第一發現者,這個島確實被清理了,然後他去西澤一郎宣布這個島是日本人的。他甚至以自己的姓氏命名該島,插上日本國旗,甚至得到了日本政府的承認,日本政府還派軍艦到此巡航。這激怒了連祖墳都挖的中國人。
清政府根本看不清這件事。即使西歐列強欺負我們,欺負我們,因為我打不過,甲午戰爭雖然輸給了日本,但是中國人看不出輸給日本人,因為古代我們總是對日作戰,日本從來不對我們作戰。因此,清政府對東沙島的領土爭端也很不服氣。多年來被欺負的怨恨想從東沙島事件中找回。
上至文武大臣,下至窮苦百姓,都來了一口惡氣,清政府派兩廣總督張人駿去對付日本刁民。日本人提前做了銷毀證據的準備,聲稱島上沒有中國人居住的證據,因為他們把祖墳都挖了,把人都趕走了。但中國人拿出了歷史證據,這有前面提到的史書和外國人地圖的記載為證。這一次中國人贏在了自己的維權意識上。
日本人不得不在鐵證之下低頭。此外,西方列強不希望日本稱霸,承認東沙島的所有權。他們聯名聲討日本。日本人看錯了,只好主動歸還東沙。日本先後七次侵佔東沙島,掠奪島上資源(商人石丸壯柱,日本漁民,日本浪人,日本軍隊,法國,菲律賓先後七次強佔),中國。
他守土有責,先後七次奪回領土。
這裡是《藤家家的家》,青山不改,綠水長流,咱們後會有期。
歷史並沒有真正的科學價值,它的唯一目的乃是教育別人。——喬治·屈維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