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學上的「飛地」,常指因歷史原因,資源分布與開發,城市經濟發展與人口疏散等需要,在行政區以外,但屬行政區管轄並與之有經濟等方面密切聯繫的土地,一般存在下面四種情況:
1、屬於某一行政區管轄,但不與本區毗連的土地;
2、屬於某人所有,但與其成片的土地相分離而坐落於他人土地界線以內的零星土地;
3、某國的一塊土地,在另一國國土之中者;
4、土地的實際坐落,同土地證書上所載坐落不一致的土地。
我們來聊聊上面那副圖片上的湘西羅溪高頂山普昭寺,普昭寺就屬於一塊「飛地」,地勢險要而三不管,山頂雄雞打鳴,懷化和邵陽所屬四縣都可以聽到!
在雪峰山脈中段的莽莽群山之中,有一個地方叫羅溪。羅溪東北毗鄰武岡(今屬洞口縣)江口之大馬排,東接綏寧金屋塘草寨,南連綏寧水口,西枕洪江龍船塘,北界洪江熟坪鄉之羅翁。
羅溪,在歷史上就一直屬於武岡州管轄,稱為羅溪團或羅溪八團,進入民國,又屬武岡縣境。其境內山環水抱,四周高中間低,形似一口平底鍋。總頂界巍然其東,高頂山高聳於南,安順山橫亙在西,鍋頂堖屹立於北,眾山海拔均在1300米以上,高峻難以攀登。境內的公溪河自南向北、寶瑤河自北向南,分別西注沅水。
洞口縣羅溪瑤族鄉所轄區域概略圖
羅溪因氣候宜人,土肥水美,到了清朝嘉慶(1796-1820)、道光(1821-1850)年間,隨著山外漢人不斷遷入墾荒,這裡相繼建立了很多瑤寨和漢族村落。特別是隨著湘黔古道的興起,朝廷在寶瑤設立了驛站,與世隔絕的羅溪一下子成為雪峰山中的一處繁華所在。
但是,由於羅溪是武岡鞭長莫及之地,天高皇帝遠,在太平年月還好,一到亂世之秋,這裡就成為湘西各路土匪眼中的香餑餑。
民國時期,土匪蜂起,遠至貴州,近到羅溪周圍各縣的土匪們,紛紛將目光投向羅溪。土匪們你來我往,明爭暗奪,奸淫擄掠,羅溪人民的生命在土匪眼中草芥不如。很多村寨:房屋被燒,東西被搶,男人被殺,女人被奸,羅溪一時間成為人間地獄。
民國八年(1919),江口慣匪頭子蕭仁庭,帶領匪徒三百多人攻打大麻溪,把皮嶺和大麻溪的幾十座房屋付之一炬,因燒殺而死於非命的群眾達到一百多人。楊興仁一家被殺三口,有個年逾八旬的老者,看到土匪來了,慌忙起身關門,土匪對準他的胸口就是一槍,老者當場慘死於門檻之下。土匪們將大麻溪燒搶一空之後,又轉向羅溪,把那裡也搶掠一空。這股土匪剛退走不到半月,貴州匪首朱老鞏、黔陽匪首劉同山等又率領匪徒一千多人進攻寶瑤。土匪們將寶瑤最大的陳家院子團團圍住,由於該寨寨牆堅固,寨民又拼死抵抗,匪徒們不但沒有攻下陳家院子,還傷亡不少。隨後,土匪們從寶瑤一個貨棧搶來大批煤油進行火攻,稱之為「搶紅」。
羅溪森林公園寶瑤村寶瑤一家
土匪們燒毀四周築有青磚高牆的幾座房子,燒死、殺死寨民兩百多人,僅在一個大坑內,就找到被燒得面目全非的四十多具屍體。接著,該股匪徒又猛撲崇陽坪,把林家、徐家的八座房子燒光。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幾天後,又有一股來歷不明的土匪,深更半夜竄到崇陽坪關羊,許多人急於逃命,連衣服都來不及穿,就匆忙往山林裸奔而去,土匪趁機大肆搶掠。
有三名年輕女子來不及逃走,被土匪捉住。一個是羅溪楊楚江的姑娘,十八歲,剛嫁到崇陽坪林睦奇家,抓走之後,生死不知。另一個是林育才的侄女,才十七歲,土匪把她糟蹋後帶去永州祁陽賣掉,殘害得面黃肌瘦。後來,姑娘僥倖虎口餘生,拖著病體逃回崇陽坪,但不久就病逝了。第三個是徐家的徐慈英,時年十五歲,土匪們獸性大發,將姑娘輪番蹂躪。徐姑娘當場昏死過去,土匪們完事後便丟下不管,待她醒後,回到家沒幾天就含恨而逝了。
洞口縣羅溪瑤族鄉崇陽坪
從民國八年(1919)到民國十五年(1926)這八年時間內,土匪們鬧得更兇。黔陽匪首羅坤山、唐五哥、段柏林、雞腦殼(楊國清),會同匪首楊國祥、楊國雄,江口匪首蕭仁庭等人渣,又先後竄到羅溪,各霸一方,互相火併,混戰不休,搞得羅溪無法安生,許多村寨荒無人煙,禽畜殺絕,路無行人、生產荒廢。譬如安順上團,在土匪的火併中,兩年被燒五次,幾乎是寸草不留。
民國十一年(1922),黔陽股匪數百人突襲安順,將下衝、坳上等寨子七十多戶人搶燒一空,當地百姓真是上天無路,入地無門,欲哭無淚。又有十六個民眾被土匪誣陷為奸細,全部用馬刀砍了。一天清晨,土匪們來到雷家團關羊,又有十七人遇害,土匪們手段殘忍:砍頭、剁四肢、腰斬,無所不用其極。有個百姓被砍四十多刀,血肉模糊,慘不忍睹。
民國十五年(1926),湘西大旱,穀物歉收,十室九空,餓殍遍野,匪患愈演愈烈。羅溪一帶的瑤漢民眾,利用良好的自然條件,辛勤耕耘,喜獲豐收。卻不料,好不容易有點盼頭,這豐收的消息又招來了土匪。
洞口縣羅溪寶瑤太平古寨
民國十六年(1927),青黃不接之時,洪江一個叫謝明祥的糧商,在寶瑤買了八十擔稻穀,僱人挑到龍船塘去裝船。行到仙人橋的爐子嶺,左青山匪部把糧食全部搶走,還污衊這些腳夫是牛崽子(對手的小嘍囉),將其個個捆綁吊羊,並當場手刃兩名無辜百姓。
民國十九年(1930)後,除了黔陽、會同的土匪時常過來羅溪騷擾外,綏寧匪首蕭祥正和李光義也不甘人後。
民國二十七年(1938),羅溪寶瑤過布幫,黔陽匪首雞腦殼帶領匪眾,將幾百擔布搶得一乾二淨。鑑於羅溪匪患嚴重,武岡縣府早在民國十八年(1929),就在羅溪設立了團防局,規模在十五到三十人槍。可惜,羅溪團防局也就只能嚇唬下百姓。一遇土匪,團防局就作鳥獸散。在團防局當過差的,害怕土匪報復,還要巴結討好土匪,否則輕則抄家,重則殺頭。
民國二十七年(1938),因黔陽匪首雞腦殼在寶瑤關羊,搶劫了布幫,上面追查下來,要團防局立即剿匪。團防局自衛隊長李斌,帶領一個班(13人)去寶瑤剿匪,誰知卻被雞腦殼在米塘坳碉堡全部繳了械,團防局丟臉丟到家了。
寶瑤太平古寨
民國二十九年(1940),綏寧匪首李光義,在靈秀堂殺害了羅溪團防局局長李文祺的崽李仁松,並搶走李的婆娘,還殺了一名黃姓私塾先生,導致團防局徹底關門,再也無法重建。
到了民國三十四年(1945),羅溪又辦起自衛隊,有人槍三十多條,隊長是當地惡霸財主陽立爐。陽隊長為了自保,竟然和各路土匪沆瀣一氣,同流合汙。陽立爐成了官、紳、匪三位一體的「不倒翁」。從此,羅溪的匪患,有過之而無不及!
寶瑤農莊
解放後,瑤民都過上了幸福的生活,這是吊腳樓
苦難深重的羅溪人民,直到一九五零年冬,解放大軍肅清了湘西各地匯集到羅溪的所有殘匪之後,才真正過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特別是一九五二年土地改革完成之後,土匪從根本上失去了生存的土壤。困擾羅溪人民的百年匪患,終於徹底得到根除!
從此,羅溪迎來了自己的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