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特網訊:一、組織結構:
比賽主辦方:北京自然博物館、臺灣自然科學博物館
二、作品主題:
以科學為內涵,體現反應物理、天文、化學、生物、醫學、地球科學,或環境生態等科學事物的個體、變化、現象等,各種尺度、角度下攝影技術拍攝的畫面。參評作品在作品本身、作品的拍攝過程和創造手法上應該具有並體現出構思創意和科學內涵,並以中文圖說傳達作品的科學意義。
三、作品規格:
1、攝影作品:每個用戶最多可提交三件作品,每件作品可為單張或一組(三張以內)未曾參加比賽或公開發表之平面攝影作品。
2、交件格式:以下兩種數字圖片文件
a.作品小型圖文件,每張不小於200KB,jpg格式。
b.作品大型圖文件,每張以3648 X2736 (約1000萬畫素)為佳,以達到展示輸出質量。
3、中文圖說:最少80字,說明作品主題、相關科學知識或科學內涵,及創作理念。
4、作品說明:最少80字,說明攝影日期地點、使用設備與條件,及影像取得與後制方式。
5、作品若獲獎,中文圖說和作品說明將經編輯後隨同展出。
6、不符合規格者不予受理,恕不另行通知。
*「公開發表」意為:在機關團體、大眾媒體、公共論壇或公開活動中,包括其網站、出版品與刊物所發表或使用之作品;發布在個人微博、微信號、facebook等不在此限。
四、活動時間:
投稿時間:即日起至2017年10月20日
五、評選結構:
徵稿結束後,作品評審將本著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所有徵集的參賽作品將通過由主辦方邀請學者、專家擔任評選,分初選與決選兩階段。
評審標準:攝影照片視覺美感;圖說表達能力;科學內涵與構思創意等
*主辦單位保留評分標準的解釋權,參賽者同意尊重評審結果。
六、獎項設置:
次主題攝影大賽設置一、二、三等及若干獎項。
1、一、二、三等獎各1、2、3名,分別獎勵一等獎價值5000元獎品、二等獎價值2000獎品、三等獎價值1000元獎品,此外還有「活動主辦方頒發的獎盃及證書」。
2、優秀獎項50名,獎勵證書以及特別紀念品。
3、未成年人特別獎5名,獎勵價值1000元獎品及證書。
*若參賽作品未達標準,主辦單位以「空缺」。
七、流程:
作品評審將本著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所有徵集的參賽作品將通過由主辦方邀請的學者、專家擔任評選,分初選與決選兩階段。初選為網絡評分方式,由評委給出評分與意見,按照平均分篩選200幅(組)作品進入決選階段;決選為現場評分方式,由評委現場評分和討論評議,根據現場平均分評出一、二、三等獎項,並匯總記錄評委文字評語。評審標準:40%攝影照片視覺美感,20%圖說表達能力,40%科學意涵與手法創意。評比結果將於2018年6月下旬公布,並進行公開頒獎。
八、投稿方式:
詳情請關注北京自然博物館官網,點擊主頁飄窗進入科學攝影專區,按提示實名投稿。(報名入口:http://123.57.253.127/kxsyhd/index.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