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北京自然博物館與臺灣自然科學博物館合作舉辦的科學攝影第六屆徵評活動,於今年5月結出碩果。此次,主辦方共收到照片459組800餘張。經來自科普時報、國家天文臺、野生動物保護機構、中國攝影家協會、科學攝影專業人士等各領域專家學者組成的評審組初審、覆審過程,評選出39組獲獎作品,大陸共有11組作品入圍。
本年度徵評活動,設置了多個專門獎項,包括媒體特別獎、探路自然、發現科學、最佳觀察、感動生命、最佳天文攝影獎等,各獎項分別由相關專業背景的評審成員推選,如著名天文攝影師張超評委推選出王金磊《飛火流星》 獲最佳天文攝影獎;微距、生態攝影師康寧推選出單文瑞 《掛紅燈籠的順風車》獲最佳觀察獎、戴佑如《月上龍門》獲最佳藝術獎、簡森風《懸日》獲最佳視覺獎;科學攝影活動的合作媒體科普時報設立了媒體特別獎,推選由陳朗《輪迴之舟》獲得。
2019科學攝影徵評活動獲獎名單
特等獎
作品名:《開心與失落》
獲獎人:丁顯廷
作品名:《女孩與星星》
獲獎人:曾筠惠、林建宏(中國臺灣)
作品名:《為母則強》
獲獎人:陳循謀(中國臺灣)
青少年特別獎
作品名:《海冰》
獲獎人:王立元
作品名:《暹羅來客》
獲獎人:陳雁之
探路自然特別獎
作品名:《一起來看流星雨》
獲獎人:楊友利
作品名:《軟骨功》
獲獎人:顧光輝
作品名:《巨型花枝的轟趴》
獲獎人:林維軒(中國臺灣)
作品名:《捕食》
獲獎人:邱正龍(中國臺灣)
作品名:《我是大力士》
獲獎人:曾國忠(中國臺灣)
發現科學特別獎
作品名:《與雷共鳴》
獲獎人:陳朝宇 (中國臺灣)
作品名:《M51- Whirlpool Galaxy 渦狀星系》
獲獎人:施勇旭(中國臺灣)
作品名:《泡沫之韌性》
獲獎人:鄭焜龍(中國臺灣)
作品名:《落山風的軌跡》
獲獎人:簡森風(中國臺灣)
作品名:《不菇單的雨季》
獲獎人:林汝貞(中國臺灣)
媒體特別獎
作品名:《輪迴之舟》
獲獎人:陳朗
最佳天文攝影獎
作品名:《飛火流星》
獲獎人:王金磊
感動生命獎
作品名:《等待雨天!》
獲獎人:陳嶽峰、陳瑞鑫、陳詠琦(中國臺灣)
最佳觀察獎
作品名:《掛紅燈籠的順風車》
獲獎人:單文瑞
最佳藝術獎
作品名:《月上龍門》
獲獎人:戴佑如(中國臺灣)
最佳視覺獎
作品名:《懸日》
獲獎人:簡森風(中國臺灣)
佳作獎
作品名:《太空生物》
獲獎人:袁稷
作品名:《蜂蠅》
獲獎人:江建敏
作品名:《偏光攝影》
獲獎人:冉冬
作品名:《大冠鷲育雛》
獲獎人:陳茂元(中國臺灣)
作品名:《龜殼花的母愛》
獲獎人:李鍾旻(中國臺灣)
作品名:《羽化成蟲》
獲獎人:許志遠(中國臺灣)
作品名:《崎嶇》
獲獎人:林敬勳、薛涵宇、陳俊榕(中國臺灣)
作品名:《我們是蟻家人》
獲獎人:林汝貞(中國臺灣)
作品名:《貓也瘋狂》
獲獎人:許育瑄(中國臺灣)
作品名:《大嘴護卵》
獲獎人: 李明忠(中國臺灣)
作品名:《隱身》
獲獎人: 詹品傑(中國臺灣)
作品名:《蓋斑鬥魚的浪漫》
獲獎人: 李銘崇、蕭淑娟(中國臺灣)
作品名:《屁股真的會開花》
獲獎人:王福章(中國臺灣)
作品名:《看我~我不是螳螂》
獲獎人:林汝貞(中國臺灣)
作品名:《萬頭鑽動》
獲獎人:李明忠(中國臺灣)
作品名:《合子草模式照片》
獲獎人:張之毅(中國臺灣)
作品名:《香蕉弄蝶的天敵~平腹小蜂》
獲獎人:曾國忠(中國臺灣)
作品名:《線紋蜻蜓冬天擬態又取暖~世界生態奇觀》
獲獎人:鄭焜龍(中國臺灣)
註:本文所有圖片由作者授權科學攝影主辦方,不得轉載使用。
本屆科學攝影活動得到媒體科普時報,科普教育平臺睿四面體、自然圈,以及TOREAD探路者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Discovery 非凡探索(天津)戶外用品有限公司的特別支持。由於疫情原因本屆徵評活動不舉辦現場頒獎,工作人員與獲獎人取得聯繫後寄出證書與獎品。如有疑問,請聯繫活動負責人:張老師 聯繫電話:67020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