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子午嶺林區發現迄今最大的華北豹種群,為何是這一區域?

2020-11-25 澎湃新聞

2018年6月5日,世界環境日。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東北虎豹監測與研究中心、北京師範大學虎豹研究團隊對外發布重要科學發現:通過長期野外觀測,在延安的子午嶺林區發現迄今最大的華北豹種群,同時證實陝西省子午嶺林區和山西太行山林區分布著華北豹重要種群。

僅過去的一年內,研究者就在以陝西延安子午嶺林區的800平方公裡核心調查區域內,共計拍攝到華北豹個體數量達到至少28隻。與其他地區調查結果比較顯示,這是目前中國境內發現的豹密度最高區域。」

陝西省延安地區,位於黃土高原區域,人們的一般印象是黃土漫漫、生態脆弱,為何這樣的區域卻庇護了迄今最大的華北豹種群?

本文圖均為 作者供圖

中國豹種群調查計劃

華北豹,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是世界上目前公認的9個豹亞種中唯一的中國特有豹亞種,是目前華北地區的森林生態系統食物鏈的最頂端物種。

歷史上,中國豹相關的野外科學調查十分稀少。豹,是世界上分布最廣的大型貓科動物,也是自然生態系統食物鏈中頂端物種之一。根據2017年的一項最新研究表明,豹的全球種群和分布區呈現急劇下降的趨勢,在很多歷史分布區,豹棲息地和種群消失達到90%以上甚至全部消失,豹的全球保護形勢十分嚴峻。在過去的20年內,IUCN貓科動物專家組為了完成IUCN紅色名錄中豹的保護現狀評估工作,先後多次試圖獲得華北豹及中國豹種群的實地信息,但每次都無所收穫,以致於關於中國豹數量分布等信息上是空白,而物種的瀕危等級只能基於少數專家的經驗推斷給出。這些顯示了獲取華北豹乃至中國境內所有豹種群基礎科學信息的迫切性。

北京師範大學葛劍平教授領導的虎豹研究團隊在開展中國境內的東北虎和東北豹種群調查的同時,也關注著中國其他區域生態系統的頂端捕食者,尤其是大型貓科動物的保護情況。北京師範大學虎豹研究團隊開始啟動了中國豹種群調查和評估工作計劃,逐步推動和開展中國其它區域的野生豹種群調查工作。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自資助了我們研究團隊開展東北豹的種群調查和研究後,再次給予資助,支持開展華北豹的調查和科學研究。

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陝西省林業廳和山西省林業廳的大力支持下,我們研究團隊與當地野生動物和自然保護區管理部門等單位組成聯合研究隊伍,按照東北虎和東北豹種群調查的標準方法,從山西太行山,到陝西子午嶺,選擇華北豹種群分布的可能關鍵區和潛在區域,逐步建立大尺度的生物多樣性長期定位監測平臺,利用標準的紅外相機網絡等調查方法,開始系統調查和監測華北豹種群。

與此同時,我注意到有些業餘愛好者和公眾對野生豹的狀況非常感興趣,於是開始指導和培訓其中的熱心志願者,引導他們用專業的手段參與到豹的保護工作。

一張由無數紅外相機形成的無形網絡在可能存在華北豹分布的華北森林中逐步延伸和展開。2011年,我首先來到山西實地踏查,為後繼調查準備;2012年,帶領志願者團隊在距離北京直線不足20公裡的河北小五臺山記錄到華北豹的影像;2013年,在山西晉中的太行林區,建立了首個系統設計的紅外相機監測網絡並不斷在太行山系擴展;2014年,帶領著團隊開始陸續考察雲南南滾河、西雙版納等區域;2016年,在陝西省林業廳的支持下,與延安市林業局野生動物保護站、子午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黃龍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黃龍縣林業局、黃陵縣林業局等當地自然保護區及林業主管部門合作,組成聯合調查隊伍,建立起生物多樣性長期定位觀測平臺研究團隊,開始在陝西黃龍山系、子午嶺山系展開紅外相機監測網絡系統調查,2017年,研究團隊與山西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合作,開始在山西呂梁山系開展紅外相機監測網絡系統調查。

隨著中國豹種群調查和評估工作計劃不斷推進和多年大範圍的艱苦調查,中國境內的野生豹的分布和生存信息逐漸豐富起來,尤其是華北豹現狀逐漸清晰起來,調查結果令人振奮。華北豹在調查區域內的多個林區陸續出現,我們的系統調查證實了陝西子午嶺林區和山西省太行林區有華北豹重要的繁殖種群。同時雲南、四川、寧夏、青海、西藏也逐漸傳來發現野生豹的信息。中國豹種群調查和評估工作計劃,不僅對深入了解中國野生豹種群和分布格局具有重要科學意義,同時將對中國乃至世界的野生豹保護格局將產生重要影響。

在接下來,研究團隊將繼續向秦嶺、西南方向的調查空白地帶擴展,爭取早日勾畫出中國野生豹種群信息的完整輪廓。

中國國家地理 2016年12月刊 製圖/陳雲

標誌著華北和西部脆弱生態系統逐漸開始恢復

華北山地、陝北黃土高原,經過多年的保護和休養生息,昔日的荒山禿嶺和漫天黃土,如今開始逐漸綠樹成蔭,野生動物種群和生物多樣性呈現明顯恢復趨勢,很多老革命根據地的生態環境也發生巨大變化。

華北豹重要野生種群的發現,以及豹在其他歷史區域重新出現,是華北和西部的典型脆弱生態系統逐漸開始恢復的直接標誌。

豹,作為我國森林生態系統食物鏈中頂端物種之一,只有其生存的生態系統和食物鏈恢復到良好狀況,才能支撐豹種群的有效繁衍和發展。

從調查數據中可以看到,在陝西子午嶺林區和山西太行林區,狍、野豬等有蹄類動物種群分布和數量得到很好的恢復,不僅僅是食草動物得到恢復,同時,如獾、赤狐、果子狸、黃喉貂、豹貓等食肉動物群系也得到良好的恢復,走在林間,與這些野生動物相遇甚至親密接觸並不罕見。這些組成生態金字塔基的物種一旦得到良好恢復,豹自然會得到充足的食物來源而維持整個種群的健康發展,這就是延安林區能夠庇護迄今最大的華北豹種群的真實原因。

從目前豹的調查結果和分布態勢,可以折射出我國在全國尺度上,尤其是華北和西部脆弱生態系統正在或已經發生巨大改變。

豹將成為生態文明建設的又一旗艦物種

從我國的植被分布地圖可以看到,有一條綠色的長龍,從東北的長白山系,經由華北山地、秦嶺山系,再向西南延伸,直至青藏高原東南緣橫斷山脈,構成了我國第二臺階的主體,同時也是我國目前天然林分布極為重要的地帶,雖飽經人類發展的嚴重侵蝕,但是森林生態系統整體仍然呈現出頑強的生命力,破碎和被分割的景觀帶之間還保留著修復和連通潛力。

豹作為進化輻射最成功的大型貓科動物,有著廣泛的食譜和強大的適應能力。當生態系統得到恢復時,豹種群能夠很快隨之反彈。

我們發現,近年中國的野生豹在這條斜跨整個中國的綠色長龍陸續被發現,處於極危狀態的東北豹(Panthera pardus orientalis) 在東北林區呈現種群連年增長的趨勢,華北豹(Panthera pardus japonensis)在歷史分布區內的太行山、呂梁山、太嶽山、中條山、六盤山等山系中呈現由點及面,繼而全面開花之勢。

與此同時,豹的記錄點猶如星星之火不斷向西南挺進,在秦嶺、西南橫斷山區等在我國政府開展多年大熊貓保護而庇護下的棲息地中,豹的身影也越來越多被發現。

跨越我國的第二臺階,視野投向第三臺階-青藏高原,我們會發現,作為高原生態系統頂級捕食者,另一種大型貓科動物-雪豹,它的狀況也展現出令人欣慰的趨勢,幾乎在雪豹典型的歷史棲息地中都能夠找到很好的雪豹種群。

如果我們站在全國的尺度來看,作為我國第二臺階內森林生態系統代表的頂端物種-豹,作為我國第三臺階內高原生態系統代表的頂端物種-雪豹,同時呈現出恢復和復甦的態勢,這已經很好的指示了我國中西部地區的生態系統正在或者已經產生了積極的恢復。

所以,我們可以樂觀地看到,豹作為生態系統關鍵物種和生態恢復的指示物種,繼東北虎之後,將成為生態文明建設的又一旗艦物種。

(作者: 馮利民博士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東北虎豹監測與研究中心副主任、IUCN/SSC貓科動物專家組成員、北京師範大學副教授)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發現迄今最大華北豹種群
    原標題:科學家發現迄今最大華北豹種群 本報北京6月7日電 (記者趙婀娜)記者從北京師範大學獲悉: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東北虎豹監測與研究中心、北京師範大學虎豹研究團隊對外發布重要科學發現,通過長期野外觀測,科學家在陝西延安的子午嶺林區發現迄今最大的華北豹種群,同時證實陝西省子午嶺林區和山西太行山林區分布著華北豹重要種群
  • 中國特有華北豹迄今最大野生種群被發現 畫面曝光
    (原標題:中國發現華北豹重要種群,獨家視頻曝光)據新華社消息,6月5日世界環境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東北虎豹監測與研究中心、北京師範大學虎豹研究團隊對外發布,根據該中心長期監測顯示,證實我國陝西省子午嶺林區和山西省太行林區分布著重要的華北豹野生種群
  • 中國特有華北豹迄今最大野生種群被發現
    據澎湃新聞6月6日消息,6月5日世界環境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東北虎豹監測與研究中心、北京師範大學虎豹研究團隊對外發布,根據該中心長期監測顯示,證實我國陝西省子午嶺林區和山西省太行林區分布著重要的華北豹野生種群。其中,延安的子午嶺林區發現迄今最大的華北豹野生種群。
  • 我國發現迄今最大華北豹種群 黃土高原脆弱生態開始恢復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東北虎豹監測與研究中心、北京師範大學虎豹研究團隊,近日對外發布重要科學發現,通過長期野外觀測,科學家在陝西延安的子午嶺林區發現迄今最大的華北豹種群。  研究團隊和陝西當地林業部門組建了聯合調查隊,在延安子午嶺林區的800平方公裡範圍內,建立了一個生物多樣性長期監測平臺,通過兩年多的調查,收穫了巨大的驚喜
  • ...最大華北豹區域種群 研究表明:是生態系統逐漸開始恢復的直接標誌
    監控拍攝到的華北豹 圖源延安日報中國小康網11月12日電 近日,北京師範大學虎豹研究團隊在國際動物學會期刊《整合動物學》正式發表研究成果,揭示了陝西省子午嶺林區是華北豹關鍵分布區,這裡生活的約110隻華北豹,是迄今我國已知數量最大、密度最高的野生華北豹區域種群。
  • 華北豹:在子午嶺悄然壯大—新聞—科學網
    馮利民供圖 ■本報記者 胡珉琦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東北虎豹監測與研究中心、北京師範大學虎豹研究團隊近日對外發布了重要的科學發現:通過長期野外觀測,延安子午嶺林區發現了迄今最大的華北豹種群。僅過去的一年內,研究者就在以陝西延安子午嶺林區的800平方公裡核心調查區域內,共計拍攝到華北豹個體數量至少28隻。
  • 陝西延安發現我國已知最大華北豹區域種群約110隻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北京師範大學虎豹研究團隊近日在國際動物學會期刊《整合動物學》正式發表研究成果,揭示了陝西省子午嶺林區是華北豹關鍵分布區
  • 今日科技話題:天通一號02星、華北豹區域種群、恆星、大鰭魷魚、線性納米馬達、稀土元素
    ——新華網2陝西延安發現我國最大的華北豹區域種群近日,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資助,北京師範大學虎豹研究團隊完成的研究成果在國際動物學會期刊《整合動物學》正式發表,揭示了陝西省延安市子午嶺林區是華北豹關鍵分布區,據科學測算估計,這裡生活著約110隻華北豹,是迄今我國已知數量最大、密度最高的野生華北豹區域種群。
  • 陝西子午嶺拍攝到野生華北豹攜幼崽整體影像
    近日,陝西子午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槐樹莊站的工作人員在野外視頻收集時,再次發現紅外攝像儀拍攝到了野生華北豹母豹與幼崽的珍貴影像。全身遍布黑褐色花斑,似古代銅錢形狀,從鏡頭前一閃而過的就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華北豹,身後緊跟的是蹣跚學步華北豹幼崽。這是動物保護人員進行野外視頻收集時發現的珍貴視頻。
  • 科學家在越南發現迄今數量最大瀕危白臀葉猴種群
    科學家在越南發現迄今數量最大瀕危白臀葉猴種群
  • 陝西子午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拍攝到野生華北豹攜幼崽珍貴影像
    西部網訊(陝西廣播電視臺《陝西新聞聯播》記者 黨璽 杜扶陽)近日,陝西子午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槐樹莊站的工作人員,在收集野外視頻時再次發現了紅外攝像儀拍攝到的野生華北豹母豹與幼崽的珍貴影像從紅外相機前一閃而過的,就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華北豹,身後緊跟的是華北豹幼崽,這是陝西子午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工作人員進行野外視頻收集時發現的珍貴視頻。陝西子午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榆林保護站站長陳國強 :「發現這豹子視頻,大家都比較激動,比較稀罕,豹子在咱們保護區是頂端食物鏈,比原來生態空間、生態環境是越來越好,我們搞這項保護工作,大家付出還是很值得的。」
  • 華北豹闖入羊圈捕食 承德發現我國華北豹最北分布點
    8月12日,河北省平泉市道虎溝一農戶家裡的視頻監控拍攝到華北豹身影。道虎溝村務助理楊海峰介紹,8月12日早,農戶發現自家羊圈中1隻大羊受傷,2隻小羊丟失,農戶趕緊打開自家監控查看,視頻監控顯示,當天夜裡0點17分左右,一隻不明野生動物闖入羊圈捕食,並叼走2隻小羊。
  • 山西和順:瀕危物種華北豹種群不斷擴大 4年產37隻幼崽
    和順縣融媒體中心供圖中新網晉中11月18日電 (李庭耀)山西省晉中市和順縣地處太行山與太嶽山交匯區,生物多樣性完整豐富,是太行山華北豹的關鍵種源地。記者18日從和順縣融媒體中心獲悉,隨著生態環境持續優化,當地華北豹種群不斷擴大,從2016年至今,已監測到11隻母豹累計19次繁殖事件,產下37隻幼崽。
  • 擁有「北京戶口」的華北豹被發現,科技助力瀕危動物保護
    華北豹,又稱中國豹。 是中國特有的、以華北山區為主要活動區域的大型猛獸,歷史上,北京及周邊也曾是華北豹的重要分布區域之一,由於各種原因,如今它們已經蹤影難覓,被列為世界級瀕危物種。
  • 華北豹數量明顯上升,中國造林計劃奏效了
    ,該生物屬於大型貓科動物,體形似虎,但明顯較小,並且在近些年的調查之中,科學家們也發現了在我國還具有該物種的存在,同時我國也在2020年發現了野生豹的活體影像,所以這足以證明該物種的存在。而如今,在實施造林計劃之後,大部分的森林已經恢復,其中豹子和消失的獵物又在緩慢回來了,所以我們能夠在野外看到華北豹的出現,這是令人非常高興的。並且這也在改變整個物種群體。
  • 「子午工程」二期布局西部區域
    中新社蘭州5月3日電 (記者 丁思)5月3日,蘭州大學與中科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共建國家子午工程二期蘭州站籤約,落戶蘭州大學半乾旱氣候與環境觀測站(
  • 灤平牧民遇到疑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華北豹,8隻羊被咬死
    後經專家初步判斷,兩隻大型野生動物疑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華北豹。1月4日記者獲悉,事發當天上午10時許,灤平縣火鬥山鎮井上村牧民王丙剛在放羊途中,突然發現兩隻大型野生動物襲擊羊群,在距離自己約5米遠的距離,兩隻動物同時撲倒處在羊群尾部的兩隻羊,「它們撲倒羊的同時狠狠地吮吸著羊的血。以前沒見到過這種動物,我不敢貿然行事。」面對突發狀況,王丙剛驚悚害怕,只盼著它們能趕緊離開。
  • 圖片故事:守望華北豹
    新華社記者陶希夷攝   人口密集、工業廣布的華北地區棲居著一個豹的亞種——華北豹。雖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但人們對它所知甚少。   民間組織貓科動物保護聯盟(簡稱貓盟)致力於對中國本土野生貓科動物實施監測、研究和實地保護,評估中國貓科動物現狀,為推進中國本土野生貓科動物及棲息地的保育提供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