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伯利亞小鎮Verkhoyansk位於北極圈以內,一直以來被稱為「全世界最冷小鎮」,1892年,這裡冬天的氣溫曾低至零下67.8°C。
以前,它總是以「冷到變態」登上到各大國際媒體,
最近,它又上了熱搜,但這次不是因為冷,而是因為太熱了!已經熱到創下歷史記錄!
6月20日,這裡的溫度飆到了38℃!
這是北極地區出現的,有史以來的最高溫度。
「當地缺少積雪,再加上全球氣溫上升,就造成了這極端的高溫」,世界氣象組織極端氣候調查員Randy Cerveny說道。
由人類活動引起的氣候變化,導致北極地區升溫的速度比其他地區快兩倍。
這種現象被稱為「北極放大效應」。
氣候專家們原本也預料到北極地區夏天會越來越熱,但原先,他們預計到2100年這裡的氣溫才會達到38℃,沒想到,這個高溫,竟然早80年就出現了!
雖然Verkhoyansk以往也有過高溫,但今年的高溫顯然不太一樣,今年整體的溫度都比往年要高。
從去年12月起,西伯利亞西部的溫度比正常時期高了10℃。
同樣在北極圈以北的西伯利亞小鎮Khatanga在5月底,氣溫也達到了25.6攝氏度,比正常高了7.78攝氏度,也創下了有史以來該地最高溫度。
因為氣溫上升,西伯利亞地區今年山火也比去年更大,更頻繁。
今年4月,俄羅斯就出現了大面積山火,
截止6月初,過火面積已達1230萬公頃,相當於燒了一整個希臘...
其中4/5都在西伯利亞和俄羅斯遠東地區的森林。
連衛星圖上都能看到山火冒出的滾滾濃煙…
俄羅斯最後不得不出動軍用飛機前去滅火…
但依然是杯水車薪…
今年不僅火比往年大,氣溫比往年高,而且還碰上新冠,滅火難度可以說是比任何時候都要高。
然而,氣溫變暖後,帶來的連環效應,還不止是山火。
熱浪席捲,山火肆虐後,西伯利亞的凍土層也開始加速解凍…
而凍土層解凍又會帶來一系列的連鎖災難。
5月29日,俄羅斯城市Norilsk附近,因為凍土層解凍,導致油罐下方的支撐架下陷,最終使得油罐破裂,導致2.1萬噸(約15萬桶)柴油洩露,
洩漏的柴油流入河道後,Norilsk市周邊的安伯那亞河(Ambarnaya River)和達爾德坎河(Daldykan River)已經變成了一片紅色。
這是在北極地區發生的最大的漏油事件。
釀成這起悲劇的,是俄羅斯礦業巨擘「諾裡爾斯克鎳公司」(Norilsk Nickel)。
洩露的油罐正是歸這家公司所有。
諾裡爾斯克鎳公司很有錢,單單它的採礦和冶金產值就佔了俄羅斯GDP的2%。
它是全球最大的鎳及鈀生產商,其鎳產量佔全球鎳產量的五分之一,鈀金產量佔全球鈀產量的一半。
Norilsk約17萬居民,大部分都在諾裡爾斯克鎳公司工作。
這裡是全世界最北的城市,也是全世界汙染最嚴重的城市。
工廠不斷排出充滿二氧化硫的濃煙,導致當地下酸雨,讓整個城市和周圍地區都成了工業荒地,
沒有綠色植物,也沒有公園,只有一片灰濛濛的塵土的和死樹。
Norilsk居民的平均壽命比美國人短20年。
上次Norilsk上新聞,還是1年前,一隻無比虛弱的北極熊因為冰川融化只能來到城市的垃圾桶裡翻找食物…
誰知道,一年後,它再次登上新聞,又是更糟的悲劇…
這次柴油洩露後,
諾裡爾斯克鎳公司原本想用浮柵攔截柴油,但大部分都失敗了,
6月9日,洩露的柴油已經進入作為自然保護區邊界的Pyasino湖,這個湖通往Pyasino河。
汙染面積已經達到10萬平方米左右。
北極區專家Rob Huebert表示:
「一旦它進入河流系統,就再也無法阻止了,這些洩露的柴油可以一路流進北冰洋。」
雖然俄羅斯採取了種種措施,但洩露出來的柴油無法徹底清除。
受影響區域的土地和河流會長時間都處在汙染狀態,這些汙染還會通過食物鏈進行傳播,包括魚,鳥,馴鹿在內的野生動物會因此在接下來幾十年備受折磨。
凍土層融化導致油罐破裂,只是眾多後果中的其中之一。
北極理事會2017年的一份報告顯示,凍土層融化後,
原先封鎖在其中的工業和居民垃圾釋放出來後,會汙染水源,西伯利亞某些地區的地基承受力也會降低40%-50%。
「俄羅斯北極地區,45%的油氣開採地都在凍土層解凍後,會對建築造成嚴重影響的區域。」
俄羅斯60%都是凍土層,
隨著氣溫上升,凍土層解凍危機已經變成了實實在在的威脅,
也許正是因為這樣,所以去年,俄羅斯正式籤署了巴黎氣候協議。
但即便籤了,似乎也無法阻擋西伯利亞地區凍土層的解凍。
因為俄羅斯離不開油氣開採,
為了經濟,他們肯定會在未來加緊在北極和西伯利亞東部的油氣開採。
而油氣開採越多,排出的溫室氣體也就越多,這樣又會讓該地區溫度進一步上升,凍土加速融化…
根據預測,到2050年,凍土層融化導致地面不穩定,會影響至少1/3建在凍土層之上的基礎設施。
因為北極地區擁有豐富的植物,數萬年來,它一直是地球上其他地區的碳匯,
北極和極北區的永久凍土中,含有約1.46萬億-1.6萬億噸的有機碳,這是我們目前大氣中碳含量的兩倍。
凍土融化後,土壤中的微生物會將有機碳降解轉化為甲烷和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釋放入大氣加劇氣候變暖。
近些年,隨著北極的氣溫越來越高,永久凍土中的碳源源不斷被釋放,把北極變成了一個「碳源」。
現在北極已經進入一個惡性循環:
「凍土中釋放出更多碳,造成氣候更暖,而氣候更暖後,又導致凍土釋放更多的碳...」
如果這樣下去,到2100年,預計北極每個冬天會釋放出比現在多41%的碳。
這相當於是6600萬輛汽車的碳排放量。
凍土釋放出來的,除了甲烷和二氧化碳,還有有毒的汞和古老的病毒。
2016年夏天,西伯利亞一批馴鹿遊牧民開始患上一種神秘的病。
在一個小男孩和2500頭馴鹿死亡,幾十人住院後,這種疾病被確認為炭疽熱。
病源是一具解凍的馴鹿屍體,這頭馴鹿死於75年前的一場炭疽熱疫情。2018年的《北極報告》推測,「像西班牙流感、天花或黑死病這樣的已經被消滅的疾病可能被封凍在永久凍土中。」
2014年,法國的一項研究提取了一種被封存在永凍層中長達3萬年的病毒,並在實驗室對其重新加熱。儘管已經過了3萬年,但該病毒仍迅速復活。
在北極小鎮Verkhoyansk附近的凍土,是世界上最深,最古老的凍土,有些深達5000英尺。
在凍土的表面,是一種含有大量冰的永凍黃土(Yedoma)。
這層凍土非常容易快速融化,它一融化,就會造成土地滑坡,地面下沉,突然出現大坑等等,進而形成冰融喀斯特地形。
俄羅斯最極端的冰融喀斯特地形就在Verkhoyansk外圍,這個叫Batagay的巨坑,深85米,寬800多米。
1960年代,它還只是個小溝,但是近年來,它變得越來越大,一些原本被封存在其中的遠古動物,比如麝牛,穴獅,猛獁象,以及4萬年前的馬駒和野狼都開始浮現出來。
雖然凍土層融化,揭開了這些遠古動物神秘的面紗,
但不斷融化的凍土也讓人越來越擔心,
這個巨坑在釋放越來越多的甲烷,
同時,當研究者進入其中時,還會明顯聽到凍土融化發出的斷裂、下墜聲。
這個夏天,這個聲音將會更比以往更響。
北極夏天越來越不好過,而其他地方的未來,也不容樂觀,
前些天,英國氣象局做了一項預測,他們表示,如果這麼下去,到2100年,英國夏天40攝氏度的高溫將會變得常見,每3.5年就會經歷一次。
感覺,整個地球都在發熱了...
來源:英國那些事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