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最冷小鎮」今年夏天氣溫飆到38℃!災害頻發北極圈不好過

2020-12-04 山西晚報

西伯利亞小鎮Verkhoyansk位於北極圈以內,一直以來被稱為「全世界最冷小鎮」,1892年,這裡冬天的氣溫曾低至零下67.8°C。

以前,它總是以「冷到變態」登上到各大國際媒體,

最近,它又上了熱搜,但這次不是因為冷,而是因為太熱了!已經熱到創下歷史記錄!

6月20日,這裡的溫度飆到了38℃!

這是北極地區出現的,有史以來的最高溫度。

「當地缺少積雪,再加上全球氣溫上升,就造成了這極端的高溫」,世界氣象組織極端氣候調查員Randy Cerveny說道。

由人類活動引起的氣候變化,導致北極地區升溫的速度比其他地區快兩倍。

這種現象被稱為「北極放大效應」。

氣候專家們原本也預料到北極地區夏天會越來越熱,但原先,他們預計到2100年這裡的氣溫才會達到38℃,沒想到,這個高溫,竟然早80年就出現了!

雖然Verkhoyansk以往也有過高溫,但今年的高溫顯然不太一樣,今年整體的溫度都比往年要高。

從去年12月起,西伯利亞西部的溫度比正常時期高了10℃。

同樣在北極圈以北的西伯利亞小鎮Khatanga在5月底,氣溫也達到了25.6攝氏度,比正常高了7.78攝氏度,也創下了有史以來該地最高溫度。

因為氣溫上升,西伯利亞地區今年山火也比去年更大,更頻繁。

今年4月,俄羅斯就出現了大面積山火,

截止6月初,過火面積已達1230萬公頃,相當於燒了一整個希臘...

其中4/5都在西伯利亞和俄羅斯遠東地區的森林。

連衛星圖上都能看到山火冒出的滾滾濃煙…

俄羅斯最後不得不出動軍用飛機前去滅火…

但依然是杯水車薪…

今年不僅火比往年大,氣溫比往年高,而且還碰上新冠,滅火難度可以說是比任何時候都要高。

然而,氣溫變暖後,帶來的連環效應,還不止是山火。

熱浪席捲,山火肆虐後,西伯利亞的凍土層也開始加速解凍…

而凍土層解凍又會帶來一系列的連鎖災難。

5月29日,俄羅斯城市Norilsk附近,因為凍土層解凍,導致油罐下方的支撐架下陷,最終使得油罐破裂,導致2.1萬噸(約15萬桶)柴油洩露,

洩漏的柴油流入河道後,Norilsk市周邊的安伯那亞河(Ambarnaya River)和達爾德坎河(Daldykan River)已經變成了一片紅色。

這是在北極地區發生的最大的漏油事件。

釀成這起悲劇的,是俄羅斯礦業巨擘「諾裡爾斯克鎳公司」(Norilsk Nickel)。

洩露的油罐正是歸這家公司所有。

諾裡爾斯克鎳公司很有錢,單單它的採礦和冶金產值就佔了俄羅斯GDP的2%。

它是全球最大的鎳及鈀生產商,其鎳產量佔全球鎳產量的五分之一,鈀金產量佔全球鈀產量的一半。

Norilsk約17萬居民,大部分都在諾裡爾斯克鎳公司工作。

這裡是全世界最北的城市,也是全世界汙染最嚴重的城市。

工廠不斷排出充滿二氧化硫的濃煙,導致當地下酸雨,讓整個城市和周圍地區都成了工業荒地,

沒有綠色植物,也沒有公園,只有一片灰濛濛的塵土的和死樹。

Norilsk居民的平均壽命比美國人短20年。

上次Norilsk上新聞,還是1年前,一隻無比虛弱的北極熊因為冰川融化只能來到城市的垃圾桶裡翻找食物…

誰知道,一年後,它再次登上新聞,又是更糟的悲劇…

這次柴油洩露後,

諾裡爾斯克鎳公司原本想用浮柵攔截柴油,但大部分都失敗了,

6月9日,洩露的柴油已經進入作為自然保護區邊界的Pyasino湖,這個湖通往Pyasino河。

汙染面積已經達到10萬平方米左右。

北極區專家Rob Huebert表示:

「一旦它進入河流系統,就再也無法阻止了,這些洩露的柴油可以一路流進北冰洋。」

雖然俄羅斯採取了種種措施,但洩露出來的柴油無法徹底清除。

受影響區域的土地和河流會長時間都處在汙染狀態,這些汙染還會通過食物鏈進行傳播,包括魚,鳥,馴鹿在內的野生動物會因此在接下來幾十年備受折磨。

凍土層融化導致油罐破裂,只是眾多後果中的其中之一。

北極理事會2017年的一份報告顯示,凍土層融化後,

原先封鎖在其中的工業和居民垃圾釋放出來後,會汙染水源,西伯利亞某些地區的地基承受力也會降低40%-50%。

「俄羅斯北極地區,45%的油氣開採地都在凍土層解凍後,會對建築造成嚴重影響的區域。」

俄羅斯60%都是凍土層,

隨著氣溫上升,凍土層解凍危機已經變成了實實在在的威脅,

也許正是因為這樣,所以去年,俄羅斯正式籤署了巴黎氣候協議。

但即便籤了,似乎也無法阻擋西伯利亞地區凍土層的解凍。

因為俄羅斯離不開油氣開採,

為了經濟,他們肯定會在未來加緊在北極和西伯利亞東部的油氣開採。

而油氣開採越多,排出的溫室氣體也就越多,這樣又會讓該地區溫度進一步上升,凍土加速融化…

根據預測,到2050年,凍土層融化導致地面不穩定,會影響至少1/3建在凍土層之上的基礎設施。

因為北極地區擁有豐富的植物,數萬年來,它一直是地球上其他地區的碳匯,

北極和極北區的永久凍土中,含有約1.46萬億-1.6萬億噸的有機碳,這是我們目前大氣中碳含量的兩倍。

凍土融化後,土壤中的微生物會將有機碳降解轉化為甲烷和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釋放入大氣加劇氣候變暖。

近些年,隨著北極的氣溫越來越高,永久凍土中的碳源源不斷被釋放,把北極變成了一個「碳源」。

現在北極已經進入一個惡性循環:

「凍土中釋放出更多碳,造成氣候更暖,而氣候更暖後,又導致凍土釋放更多的碳...」

如果這樣下去,到2100年,預計北極每個冬天會釋放出比現在多41%的碳。

這相當於是6600萬輛汽車的碳排放量。

凍土釋放出來的,除了甲烷和二氧化碳,還有有毒的汞和古老的病毒。

2016年夏天,西伯利亞一批馴鹿遊牧民開始患上一種神秘的病。

在一個小男孩和2500頭馴鹿死亡,幾十人住院後,這種疾病被確認為炭疽熱。

病源是一具解凍的馴鹿屍體,這頭馴鹿死於75年前的一場炭疽熱疫情。2018年的《北極報告》推測,「像西班牙流感、天花或黑死病這樣的已經被消滅的疾病可能被封凍在永久凍土中。」

2014年,法國的一項研究提取了一種被封存在永凍層中長達3萬年的病毒,並在實驗室對其重新加熱。儘管已經過了3萬年,但該病毒仍迅速復活。

在北極小鎮Verkhoyansk附近的凍土,是世界上最深,最古老的凍土,有些深達5000英尺。

在凍土的表面,是一種含有大量冰的永凍黃土(Yedoma)。

這層凍土非常容易快速融化,它一融化,就會造成土地滑坡,地面下沉,突然出現大坑等等,進而形成冰融喀斯特地形。

俄羅斯最極端的冰融喀斯特地形就在Verkhoyansk外圍,這個叫Batagay的巨坑,深85米,寬800多米。

1960年代,它還只是個小溝,但是近年來,它變得越來越大,一些原本被封存在其中的遠古動物,比如麝牛,穴獅,猛獁象,以及4萬年前的馬駒和野狼都開始浮現出來。

雖然凍土層融化,揭開了這些遠古動物神秘的面紗,

但不斷融化的凍土也讓人越來越擔心,

這個巨坑在釋放越來越多的甲烷,

同時,當研究者進入其中時,還會明顯聽到凍土融化發出的斷裂、下墜聲。

這個夏天,這個聲音將會更比以往更響。

北極夏天越來越不好過,而其他地方的未來,也不容樂觀,

前些天,英國氣象局做了一項預測,他們表示,如果這麼下去,到2100年,英國夏天40攝氏度的高溫將會變得常見,每3.5年就會經歷一次。

感覺,整個地球都在發熱了...

來源:英國那些事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北極圈遭遇史上最熱6月,全球「最冷小鎮」狂飆到38℃,背後發生了...
    ▲西伯利亞的「全球最冷小鎮」維爾霍揚斯克。資料圖片綜合俄羅斯衛星通訊社、《紐約時報》等媒體7日報導,歐盟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項目觀察到,全球6月平均氣溫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但北極圈內的西伯利亞今年格外熱,平均氣溫比前年和去年分別創下的最高紀錄還要高至少1℃,比近幾十年平均水平高5℃多。
  • 全球變暖,北極圈內已經達到38℃,今年夏天我國氣溫能有多高?
    據人民日報報導, Verkhoyansk是俄羅斯位於北極圈內的邊遠小鎮,6月20日,Verkhoyansk溫度達到38℃,打破了北極圈內最高氣溫記錄。,北極圈內小鎮最高氣溫居然能達到38℃,這絕對不是一個孤立的天氣事件,它是發生在全球變暖的大背景之下的。
  • 北極溫度已飆到38℃,這個小鎮就是案例,人類行為正在改變北極
    北極溫度已飆到38℃,這個小鎮就是案例,人類行為正在改變北極自從人類開啟工業革命,人類的生活變得越好的同時,地球上的氣候環境似乎也在人類的大力發展下悄然發生著改變。38攝氏度高溫入侵北極圈根據《參考消息》的報導顯示,在俄羅斯西伯利亞「上揚斯克」小鎮在通過氣溫測量後,發現氣溫竟然達到了38攝氏度的高溫,一舉刷新了當地的歷史最高溫。
  • 史上最暖!浙江平均氣溫創歷史新高,今年夏天會成史上最熱嗎?
    2019/2020年的冬季,出現了自1949年來最暖的暖冬,全省平均氣溫9.5℃,往年同期偏高2.6℃,偏高幅度排名歷史第一。在全球變暖的大背景下,浙江經歷了有氣象記錄以來最暖冬季!當然冬季已經過去,夏天即將來臨,我們最擔心的是今年浙江會不會經歷最高溫的夏天?
  • 這個夏天不好過!全球多地極端天氣頻發:一邊下冰雹,一邊46°C高溫...
    日本氣象廳警告說,持續大雨造成地基鬆軟,民眾需要警惕降雨引發的山體塌方、低洼地帶被淹以及河水泛濫等次生災害,儘早到指定地點躲避。鹿兒島縣、熊本縣等地區已向近85萬轄區居民發出避難勸告。六月熱浪罕見歐洲今夏「不好過」近年來,全球熱浪和高溫發生的頻率和強度在持續增加。過去的一周,歐洲多個國家的熱浪讓當地居民猝不及防。法國和西班牙的溫度一度超過40°C。世界氣象組織專家表示,溫室氣體濃度日益上升加劇全球高溫。
  • 北極圈罕見高溫 氣溫一度達到攝氏30度
    原標題:北極圈罕見高溫 海冰融化加劇央視網消息:北極圈內北冰洋沿岸的北歐多國和俄羅斯也出現了罕見高溫天氣。瑞典北部北極圈內的溫度一度達到攝氏30度。而西伯利亞北部地區,氣溫也在本月初一度達到攝氏32度。
  • 創造-67.8度極寒的全球最冷小鎮:如今又創造38度高溫,北極最熱
    目前北極圈內最為寒冷的居住地有兩個,一個是奧伊米亞康,另一個就是今天的主角維爾霍揚斯克。兩個居住地都創造了零下67.8度的極低溫度,是目前全球公認的最冷的兩個小鎮以及居住地,但是我們今天要說的維爾霍揚斯克似乎要更加特殊一些,因為這裡如今不僅擁有最冷的溫度,也擁有了最熱的溫度(北極圈內)。
  • 北極圈出現罕見的高溫:32攝氏度,全球氣溫進入「發燒」模式?
    持續的極端高溫天氣曾經襲擊了整個北半球,瑞典北部北極圈內的溫度一度達到30℃,10餘起由高溫導致的森林大火燒入北極圈,西伯利亞北部地區的氣溫也已達到32℃,要知道往年同期,這一地區的平均溫度只有10℃,顯然該過程中,地球正在「燃燒」,北極也熱了起來,當監測部門在瑞典北極圈境內的領土上檢測到了30℃以上的高溫後,這表明北極圈內已然出現了罕見的高溫天氣,氣溫最高時一度達到了32℃,也令冰川迅速融化,NASA
  • 北極圈出現罕見的高溫:32攝氏度,全球氣溫進入「發燒」模式?
    持續的極端高溫天氣曾經襲擊了整個北半球,瑞典北部北極圈內的溫度一度達到30℃,10餘起由高溫導致的森林大火燒入北極圈,西伯利亞北部地區的氣溫也已達到32℃,要知道往年同期,這一地區的平均溫度只有10℃,顯然該過程中,地球正在「燃燒」,北極也熱了起來,當監測部門在瑞典北極圈境內的領土上檢測到了30℃以上的高溫後,這表明北極圈內已然出現了罕見的高溫天氣,氣溫最高時一度達到了32℃,也令冰川迅速融化,NASA
  • 北極圈出現38℃罕見高溫天氣
    高溫預警,強降雨和洪澇災害侵襲,這個夏天,高溫酷暑的溼熱天氣一直伴隨著人們。城市化的進程速度很快,到處都是鋼筋混凝土,到處都是高樓大廈,城市中的綠色越來越少,每到夏天來臨,人們仿佛被蒸煮一般,溫室效應愈加明顯。
  • 38攝氏度!北極圈溫度破記錄!為什麼全球氣溫越來越高?
    根據俄羅斯氣象部門發布數據,屬於北極圈的Verkhoyansk(上揚斯克,西伯利亞地區小鎮)在上月20日的氣溫高達100.4華氏度(相當於38攝氏度)。這是自1885年開始觀測氣溫以來的最高值。NASA從1960年到2019年發布的衛星照片顯示,全球平均氣溫在這些年裡上升了近一度,離譜的是,北極圈的平均氣溫卻上升了近4度!我們的地球已經打破了原來的能量平衡。每年不斷刷新紀錄是地球面向人類的警告。但我們卻不顧危險,始終忽略這個警告。那到底是什麼導致了全球氣溫升高呢?
  • 極寒中的「中國最冷小鎮」氣象人「組圖」
    有著「中國最冷小鎮」之稱的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呼中區,今年1月以來連續多日最低氣溫在零下40攝氏度以下。呼中區氣象局工作人員在極寒天氣中堅守崗位,做好設備維護和氣象監測工作,為政府部門和百姓提供精準的氣象服務。新華社記者 王建威 攝黑龍江省呼中區氣象局工作人員對呼中國家基本氣象站設備進行檢查維護(1月10日攝)。
  • 38攝氏度!西伯利亞小鎮刷新百年來溫度記錄,在北極圈也能過夏天
    據外媒6月22日報導,北極圈內氣溫可能創下一個世紀以來的歷史新高,西伯利亞小鎮上揚斯克的氣溫在6月20日達到38攝氏度。▲上揚斯克氣溫達到38攝氏度據悉,此前北極圈內最高溫度為37.7攝氏度,是阿拉斯加的育空堡在1915年創下的。上揚斯克鎮位於遙遠的西伯利亞北極圈內,目前居住著約1300人。這裡氣候非常極端,1月份平均最高氣溫零下42攝氏度,6月份飆升至20攝氏度。
  • 世界最冷小鎮氣溫飆升至38度,居民驚呼「在北極也能中暑」
    據美國廣播公司新聞網6月22日報導,20日,俄羅斯西伯利亞北極圈內的小鎮氣溫達到38攝氏度,突破了之前37.2攝氏度的紀錄,居民驚呼「要中暑」。根據收集俄羅斯氣象數據網站Pogoda i Klimat的信息顯示,由於嚴重的森林火災導致的熱浪,20日,世界上溫度變化最廣的維爾霍揚斯克小鎮氣溫創歷史新高,達到100.4華氏度(約38攝氏度),比該區正常的高溫值高了32攝氏度。
  • 北極圈首迎38℃高溫,這是一種不好氣候預示嗎
    在我們印象中,北極地區氣溫一直都很低,一般情況下,都處在0攝氏度以下,過去實情確實是這樣,但現在變得有些不確定了,隨著氣候環境的大變,北極圈地區多次被太陽曬得「發燒」了,2018年夏季,北極科考站記錄數據顯示,北極地區出現有史以來最高溫30攝氏度,如今這個紀錄再次被打破,再次創下歷史新高。
  • ...變化——海螺溝冰川消退、阿拉斯加冰川倒塌,北極氣溫達38度……
    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北極圈內氣溫飆至38度,阿拉斯加冰川融化倒塌,「窗含西嶺千秋雪」——杜甫描述的成都平原西部高山積雪終年不化的壯美景象也正逐漸消失……四 川四川省氣候中心的分析表明,20世紀90
  • 北極圈內小鎮氣溫高達38攝氏度
    【新華社微特稿】俄羅斯西伯利亞小鎮上揚斯克報告出現38攝氏度高溫天氣,若屬實將成為北極圈內有記錄以來最高氣溫。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22日報導,上揚斯克向公眾提供的天氣信息顯示,當地20日最高氣溫為38攝氏度,高出當地6月平均最高溫18攝氏度。
  • 38度!北極圈創下135年來史上最高溫!今年為什麼這麼熱?
    根據俄羅斯氣象部門發布數據,屬於北極圈的Verkhoyansk(上揚斯克,西伯利亞地區小鎮)在上月20日的氣溫高達100.4華氏度(相當於38攝氏度)。這是自1885年開始觀測氣溫以來的最高值。第二天(21日),這一地區的最高氣溫達到了34.2攝氏度,雖然和前一天比起來有所降低,但還是遠遠往年的平均氣溫。
  • 俄羅斯西伯利亞一城市高溫38 ℃ 或刷新北極圈高溫紀錄
    來源:海外網維爾霍揚斯克達到38℃(每日郵報)海外網6月21日電當地時間20日,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的維爾霍揚斯克市(Verkhoyansk)白天溫度達到了驚人的38℃,比同期平均溫度高出16℃。該溫度獲得認定後,將刷新北極圈內的最高氣溫紀錄。
  • 北極圈內溫度或達到空前的38℃,西伯利亞地區異常溫暖
    每經編輯:步靜央視新聞6月24日消息,瑞士當地時間6月23日,世界氣象組織發言人克萊爾·努利斯在日內瓦表示,俄羅斯韋爾霍揚斯克鎮上周六溫度或達到空前的38℃,該組織正在進行相關核實。努利斯還指出,西伯利亞東部地區冬夏季極端天氣頻發,7月氣溫達30攝氏度以上並不罕見。今年春天,西伯利亞地區異常溫暖並缺乏降雪,熱浪和山火期延長,導致溫度升至峰值。5月,該地區多處氣溫比平均水平高出約10攝氏度,導致北半球出現有記錄以來最暖5月。此外,去年9月的北極海冰量與1979年至2019年期間平均水平相比下降50%以上,同樣令人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