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變暖,北極圈內已經達到38℃,今年夏天我國氣溫能有多高?

2020-12-05 海海風雲

據人民日報報導, Verkhoyansk是俄羅斯位於北極圈內的邊遠小鎮,6月20日,Verkhoyansk溫度達到38℃,打破了北極圈內最高氣溫記錄。

全球氣候變暖

全球氣候變暖的大背景

這是一個令人驚訝的最高氣溫記錄,北極圈內小鎮最高氣溫居然能達到38℃,這絕對不是一個孤立的天氣事件,它是發生在全球變暖的大背景之下的。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宣布,全球5月氣溫異常升高,且與2016年5月並列為有記錄以來最熱的月份。

NOAA公布最新全球溫度報告指出,全球5月份的平均氣溫比20世紀的平均氣溫高0.95℃。對於北半球而言,這是5月最熱的記錄。

NOAA還指出,全球3月至5月份的平均氣溫比常年平均值高1.06℃,是僅次於2016年的第二個最熱的季節。此外,全球從1月至5月的平均氣溫比20世紀平均氣溫高1.10℃, 20世紀的平均氣溫是13.1℃。

6月3日全國最高氣溫

據氣象部門觀測,6月3日前後,河南、河北出現大範圍41-42℃的高溫天氣;6月8日,遼寧朝陽出現38.3℃高溫,這是東北地區6月份罕見的高溫;6月23日福建漳州的最高氣溫達到40℃!由於前期降雨多,空氣溼度大,日溫差小,漳州異常酷熱,如「蒸籠」一般。河南、雲南因為高溫少雨出現乾旱,近期河南乾旱才得到緩解。

英國工業革命

全球氣候變暖始於英國工業革命

1981~1990年全球平均氣溫比100年前上升了0.48℃。導致全球變暖的主要原因是:從19世紀英國工業革命以來,人類在近一個世紀以來大量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向大氣中排放出大量的CO2等多種溫室氣體。這些溫室氣體導致全球氣候變暖。北半球春天冰雪解凍期比150年前提前了9天,而秋天霜凍開始時間卻晚了約10天。

全球氣候變暖是是由於溫室效應不斷積累,導致地氣系統吸收與發射的能量不平衡,能量不斷在地球大氣系統累積,從而導致溫度上升,造成全球氣候變暖。

由於人們焚燒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使用或間接使用化石燃料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即溫室氣體。溫室氣體對來自太陽輻射的可見光具有高度透過性,而對地球發射出來的長波輻射具有高度吸收性,能強烈吸收地面輻射中的紅外線,導致地球溫度上升,即溫室效應。全球變暖會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凍土不斷消融、海平面緩慢上升等。這些都危害自然生態系統的平衡,還威脅著人類的生存。

陽朔洪澇

全球氣候變暖帶來一系列的災難

20世紀90年代,是自19世紀中期有氣象記錄以來氣溫最高的十年,在記錄上最熱的是:1998年。1998年夏季 我國長江和松花江全流域發生的大洪水大家都應該記得。

全球氣候變暖會加速北極和南極冰山融化,造成海平面升高。《美國科學院院報》(PNAS)發表文章稱,隨著海平面上升,美國約1400個城市至2100年或將被淹沒。據報導,該結論由Climate Central獨立研究中心的班傑明施特勞斯研究所得。他的研究報告稱,至2100年,全球氣候變暖會導致海平面上升127釐米,屆時,美國約1400個城市將面臨被淹沒的威脅。

卡特裡娜颶風

全球氣候變暖所帶來的巨大熱能,會給熱帶天氣系統提供超強的動能,容易形成超大型颱風、颶風等災難。颱風、颶風還會帶來次生災害,尤其是颱風、颶風等災難所帶來的大量降雨和強風,會導致泥石流、山體滑坡、樹木折斷、建築損毀等,嚴重威脅居民生活安全。

全球氣候變暖還會造成陸地上旱澇不均。內陸地區大面積乾旱使得糧食減產,飼料也同樣減產。水災、洪澇同樣帶來糧食減產。糧食減產,則飼料短缺,造成肉類食品匱乏,直接威脅國家穩定。

全球氣候變暖使得昆蟲類生物提早從冬眠中甦醒,而靠這些昆蟲為生的長途遷徙鳥類卻無法及時趕上,錯過捕食的時機。昆蟲們提前甦醒,因為沒有了天敵,將會肆無忌憚地吃掉大片森林和莊稼。

全球氣候變暖將使蜜蜂數目的大量死亡,沒有了蜜蜂幫助傳播花粉,植物將無法繁殖。也就是說,莊稼無法繁殖,無法結果,人類將沒有食物。

全球氣候變暖使得自然界食物鏈逐漸斷裂。海洋溫度上升也會使大量以珊瑚死亡。最底層的食物消失,使海洋食物鏈從最底層開始,向上迅速斷裂。由於沒有了食物,將有大量海洋生物死亡。海洋中大量生物死亡,將會汙染海洋,釋放大量溫室氣體,加速全球變暖,形成惡性循環。

氣溫升高,冰川消融,海平面升高,引起海岸灘涂溼地、紅樹林和珊瑚礁等生態群死亡,海岸遭到侵蝕,海水入侵沿海地下淡水層,加速沿海土地鹽漬化,給海岸帶生態環境帶來災難。

澳洲火災

全球氣候變暖導致乾旱,森林火災將會非常頻繁。例如,最近發生的澳洲森林大火。

全球氣候變暖造成北極海冰減少,但對於中國來說,這會導致冬季極寒氣溫增多,「寒冬」頻現。這是因為北極海冰減少引起氣溫變化會使北半球西風帶的風力減弱,削弱西風帶對高緯度地區冷空氣的屏障作用。失去了這道「屏障」,西伯利亞冷空氣就會南下更加頻繁,使中國冬季變得更冷。研究數據表明,隨著北極海冰的減少,中國南方和北方冬季降水增加的現象越發明顯。2007年北極海冰出現歷史極低值後,中國南方出現了大規模的凍雨災害性天氣。

由此可見,全球氣候變會越來越嚴重 危害越來越大。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Antonio Guterres)曾表示,如果各國再不積極行動拯救地球,恐面臨「無可挽回的地步」。

今年夏季洪澇重於乾旱,全國大部氣溫偏高,可能出現階段性高溫熱浪。

6月5日,國家氣候中心發布預測:預計今年夏季(6-8月)我國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偏多,降水總體呈「南北多、中間少」的空間分布,洪澇重於乾旱。長江中下遊、黃河中上遊和海河流域以及松花江流域可能有較重汛情。

預計全國大部氣溫偏高,黃淮西部、江淮、江漢、江南東部、西南地區東北部等地區高溫日數較常年同期偏多,可能出現階段性高溫熱浪。預計登陸我國的颱風個數接近常年,強度偏強,盛夏可能有北上颱風影響我國,對華東和華南東部沿海影響較大。

參考內容:

澎湃新聞-國家氣候中心:今年夏季我國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偏多,澇重於旱

相關焦點

  • 北極圈內最高氣溫或創紀錄達到38°C
    6月20日,位於北極圈內的俄羅斯韋爾霍揚斯克鎮(Verkhoyansk)氣溫達到創紀錄的38°C。世界氣象組織(WMO)正在尋求核實這項監測記錄。天氣和極端氣候檔案記錄著全球、南北半球和大陸極端(熱量,降水等)的詳細信息。目前WMO尚沒有「北極圈最高氣溫」的潛在記錄。此項觀測,已引起了極大關注,目前WMO正在研究為官方檔案館創建這樣一個新類別。天氣和極端氣候驗證評估是非常徹底且耗時的項目。
  • 38攝氏度!北極圈溫度破記錄!為什麼全球氣溫越來越高?
    NASA從1960年到2019年發布的衛星照片顯示,全球平均氣溫在這些年裡上升了近一度,離譜的是,北極圈的平均氣溫卻上升了近4度!我們的地球已經打破了原來的能量平衡。每年不斷刷新紀錄是地球面向人類的警告。但我們卻不顧危險,始終忽略這個警告。那到底是什麼導致了全球氣溫升高呢?
  • 北極圈內小鎮氣溫高達38攝氏度
    【新華社微特稿】俄羅斯西伯利亞小鎮上揚斯克報告出現38攝氏度高溫天氣,若屬實將成為北極圈內有記錄以來最高氣溫。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22日報導,上揚斯克向公眾提供的天氣信息顯示,當地20日最高氣溫為38攝氏度,高出當地6月平均最高溫18攝氏度。
  • 38攝氏度!西伯利亞小鎮刷新百年來溫度記錄,在北極圈也能過夏天
    據外媒6月22日報導,北極圈內氣溫可能創下一個世紀以來的歷史新高,西伯利亞小鎮上揚斯克的氣溫在6月20日達到38攝氏度。▲上揚斯克氣溫達到38攝氏度據悉,此前北極圈內最高溫度為37.7攝氏度,是阿拉斯加的育空堡在1915年創下的。上揚斯克鎮位於遙遠的西伯利亞北極圈內,目前居住著約1300人。這裡氣候非常極端,1月份平均最高氣溫零下42攝氏度,6月份飆升至20攝氏度。
  • 「全世界最冷小鎮」今年夏天氣溫飆到38℃!災害頻發北極圈不好過
    6月20日,這裡的溫度飆到了38℃!這是北極地區出現的,有史以來的最高溫度。「當地缺少積雪,再加上全球氣溫上升,就造成了這極端的高溫」,世界氣象組織極端氣候調查員Randy Cerveny說道。氣候專家們原本也預料到北極地區夏天會越來越熱,但原先,他們預計到2100年這裡的氣溫才會達到38℃,沒想到,這個高溫,竟然早80年就出現了!雖然Verkhoyansk以往也有過高溫,但今年的高溫顯然不太一樣,今年整體的溫度都比往年要高。
  • 全球變暖的確鑿證據!上個月北極圈創紀錄的氣溫達到34.8攝氏度
    今年夏天,北極圈的南部地區更適合躺椅和短褲,而不是保暖內衣和護目鏡。但不要開始慶祝,這甚至不是一個稍微積極的消息,北極圈創紀錄的溫度進一步證實了世界正處於一個不斷增長的氣候危機。根據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 2019年7月發布的全球氣候報告,位於北極圈南部邊緣的瑞典北部的氣溫在2019年7月26日達到34.8攝氏度。不出所料,那個酷熱的下午是北極圈內有史以來最高的氣溫。同樣的報告還強調了挪威小鎮的溫度記錄為35.6°C,這是挪威北極圈北部有記錄以來的最高溫度。
  • 繼北極圈出現38℃氣溫後,我國氣候又出現異常
    隨著人類的快速發展,人類所掌握的科技是越來越先進的,但是人類發展至今給地球也造成了很大的困擾,如今地球的生態環境在人類的破壞下已經不堪重負,溫室氣體的大量排放使全球氣溫不斷上升。 有科學報告指出2020年是地球史上最熱的一年,根據這幾年科學家對地球氣候的監測發現,地球的氣候正在不斷上升,有數據顯示,目前我們地球的平均氣溫已經比工業革命前的平均氣溫上升了1.1℃,然而地球的氣溫仍然在處於不斷上升的趨勢,這些現象並不是一件好事
  • 繼北極圈出現38℃氣溫後,我國氣候又出現異常!
    隨著人類的快速發展,人類所掌握的科技是越來越先進的,但是人類發展至今給地球也造成了很大的困擾,如今地球的生態環境在人類的破壞下已經不堪重負,溫室氣體的大量排放使全球氣溫不斷上升。全球氣候變暖給地球也帶來了一系列的問題,2020年,地球就發生了一系列的極端氣候,而這些現象與全球氣候變暖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在全球氣候變暖的不斷發展下,地球冰川正在加速消融,與此同時海平面也在快速上升。
  • 北極溫度比武漢還高?美國「熱死人」,為何今年夏天如此不友好?
    北極溫度比武漢還高?美國「熱死人」,為何今年夏天如此不友好?要說世界上最冷的地方是哪裡,絕對會有很多人異口同聲的回答到南極或者是北極,在進入2020年之後這一切似乎發生了改變,北極的溫度開始急劇升高,甚至已經超過了我國被稱為汗蒸房的武漢。
  • 北極圈內溫度或達到空前的38℃,西伯利亞地區異常溫暖
    每經編輯:步靜央視新聞6月24日消息,瑞士當地時間6月23日,世界氣象組織發言人克萊爾·努利斯在日內瓦表示,俄羅斯韋爾霍揚斯克鎮上周六溫度或達到空前的38℃,該組織正在進行相關核實。努利斯還指出,西伯利亞東部地區冬夏季極端天氣頻發,7月氣溫達30攝氏度以上並不罕見。今年春天,西伯利亞地區異常溫暖並缺乏降雪,熱浪和山火期延長,導致溫度升至峰值。5月,該地區多處氣溫比平均水平高出約10攝氏度,導致北半球出現有記錄以來最暖5月。此外,去年9月的北極海冰量與1979年至2019年期間平均水平相比下降50%以上,同樣令人擔憂。
  • 北極圈驚現超30℃高溫 全球多地「高燒」引關注
    這個周末,「北極圈驚現極端高溫天氣,海冰融化加劇」「極地高溫已達32℃,誰來拯救北極熊」等消息刷爆社交網絡,再次引發人們對全球多地「高燒不退」,及其背後極端天氣事件頻發的擔憂。  國家氣候中心氣候服務室副主任肖潺說,根據該中心的監測,北極圈內一些氣象站觀測到氣溫超過30℃,並連續3天平均最高氣溫處於歷史最高點,這其中,挪威和芬蘭分別出現了33.5和33.4℃高溫。
  • 北極圈出現38℃罕見高溫天氣
    高溫預警,強降雨和洪澇災害侵襲,這個夏天,高溫酷暑的溼熱天氣一直伴隨著人們。城市化的進程速度很快,到處都是鋼筋混凝土,到處都是高樓大廈,城市中的綠色越來越少,每到夏天來臨,人們仿佛被蒸煮一般,溫室效應愈加明顯。
  • 北極圈出現罕見的高溫:32攝氏度,全球氣溫進入「發燒」模式?
    持續的極端高溫天氣曾經襲擊了整個北半球,瑞典北部北極圈內的溫度一度達到30℃,10餘起由高溫導致的森林大火燒入北極圈,西伯利亞北部地區的氣溫也已達到32℃,要知道往年同期,這一地區的平均溫度只有10℃,顯然該過程中,地球正在「燃燒」,北極也熱了起來,當監測部門在瑞典北極圈境內的領土上檢測到了30℃以上的高溫後,這表明北極圈內已然出現了罕見的高溫天氣,氣溫最高時一度達到了32℃,也令冰川迅速融化,NASA
  • 北極圈出現罕見的高溫:32攝氏度,全球氣溫進入「發燒」模式?
    持續的極端高溫天氣曾經襲擊了整個北半球,瑞典北部北極圈內的溫度一度達到30℃,10餘起由高溫導致的森林大火燒入北極圈,西伯利亞北部地區的氣溫也已達到32℃,要知道往年同期,這一地區的平均溫度只有10℃,顯然該過程中,地球正在「燃燒」,北極也熱了起來,當監測部門在瑞典北極圈境內的領土上檢測到了30℃以上的高溫後,這表明北極圈內已然出現了罕見的高溫天氣,氣溫最高時一度達到了32℃,也令冰川迅速融化,NASA
  • 北極圈內罕見高溫,高達38攝氏度,或會引起一系列連鎖反應!
    北極圈內出現高溫,今年是怎麼了?背後或都是人類行為導致!今年的地球和以往不同,經歷了疫情、蝗災和高溫,這都間接的傷害了地球,時間的推移讓地球的氣候變化更為嚴重,不知從何開始,溫室效應仿佛被摁下了「加快鍵」,近幾年的高溫變化越來越大。
  • 北極圈小鎮氣溫竟達到38℃?!
    北極圈聽起來好冷的地方不過這兩天它卻因為「高溫」刷屏了氣象數據顯示,當地時間6月20日,俄羅斯西伯利亞小鎮維爾霍揚斯克出現38℃高溫。這意味著,北極圈內有記錄以來的最高氣溫紀錄將被刷新!?不過這個2020年再發生點什麼小編都不會感到過於吃驚認真講,這座小鎮據俄羅斯首都莫斯科東北約4700公裡約有1300名居民從莫斯科前往當地需轉乘多趟航班需要近2天的時間!該小鎮最早有氣溫記錄是在1885年。
  • 38度!北極圈創下135年來史上最高溫!今年為什麼這麼熱?
    根據俄羅斯氣象部門發布數據,屬於北極圈的Verkhoyansk(上揚斯克,西伯利亞地區小鎮)在上月20日的氣溫高達100.4華氏度(相當於38攝氏度)。這是自1885年開始觀測氣溫以來的最高值。第二天(21日),這一地區的最高氣溫達到了34.2攝氏度,雖然和前一天比起來有所降低,但還是遠遠往年的平均氣溫。
  • 北極圈38度高溫又破紀錄!或有更危險的事可能發生?
    據俄羅斯東西伯利亞地區的維爾霍揚斯克市的消息稱,當地時間2020年6月20日下午,氣象監測站的氣溫在烈日下達到了38度,打破該市6月最高氣溫和全年最高氣溫記錄和北極圈內有記錄以來的最高溫度。毫無疑問是北極,南極,以及它們附近的高緯度地區(北極圈和南極圈等)。隨著地球的逐漸變暖,這些地方的溫度也在不斷的上升。特別是北極地區,全球變暖對北極及周圍地區溫度的上升比對全球平均溫度的上升幅度要大。
  • 你印象中的北極圈能有多少度?今年科學家測得38度!
    新華社記者 張鋮攝據「今日俄羅斯」電視臺報導,當地時間6月20日,位於北極圈內的俄羅斯西伯利亞小鎮維爾霍揚斯克測得38℃高溫,打破北極圈內有記錄以來的最高溫度紀錄。消息一出,人們心中惴惴,災難電影《2012》描繪的那種洪水滔天的世界末日景象難道就要來到了嗎?
  • 北極地區最高氣溫達到38℃,比科學家的預期提前了80年
    北極被認為有記錄以來最高溫度38攝氏度(100.4華氏度),比墨西哥坎昆還要熱。據收集俄羅斯氣象數據的網站Pogoda i Klimat稱,在莫斯科以東約3000英裡的Verkhoyansk, 6月20日的汞含量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