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發現洞熊遺骸,形態保存完好牙齒外露,或生存於4萬年前

2020-12-03 譯眼看世界

近年,考古學家在俄羅斯永凍土層的收穫頗豐。日前俄羅斯西伯利亞又發現了一隻可能生存於4萬年前的洞熊遺骸。

據《每日郵報》9月12日報導,俄羅斯牧民在西伯利亞發現一隻保存非常完好的洞熊。據判斷,這隻洞熊生活在22000年前到39500萬年前。

洞熊是生活在歐亞大陸的史前生物,生存於30萬年前到1.5萬年前。

這次科學家分別在兩次挖掘中出土了一隻成年洞熊和一隻幼崽遺骸。成年洞熊嘴微微張開,獠牙外露。在永凍土層中,成年熊的軟組織得以在數萬年間被保存下來。

以往出土的洞熊多為骨頭,因此這種完整的遺骸極其珍貴,科學家有望提取這一物種的DNA。

格雷格裡耶娃(Lena Grigorieva)博士說:「今天發現的一具完整的、帶有軟組織的熊的遺骸,是同種類中的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它保存完整,內部的器官都在。圖片中可以看出,它的鼻子也是完整的。以前我們只發現過頭骨或骨頭。」

她還表示,這一發現對於整個世界來說都有重要意義。

接下來,俄羅斯可能會邀請國外科學家,共同研究這一滅絕物種。至於出土的幼崽遺骸,官方沒有公布更多信息。

近年來,俄羅斯永凍土層出土了不少滅絕動物的遺骸。分析稱,這部分是由於氣候變暖導致凍土部分融化。然而,也有網友對這一現象表示擔憂,質疑隨著史前動物遺骸不斷出土,可能也會有一些病毒被釋放出來。

圖源:dailymail

相關焦點

  • 俄羅斯發現3.9萬年前的成年洞熊和幼崽,整體保存完好,牙齒鼻子無損
    據《西伯利亞時報》9月12日報導,俄羅斯科學家在西伯利亞發現了39000年前一隻成年洞熊(Ursus spelaeus)和一隻洞熊幼崽的遺骸,其中成年洞熊保存完好,甚至鼻子都完好無損,有望從它們身上獲取DNA。
  • 俄羅斯發現首個滅絕洞熊殘骸,距今3.9萬年,內臟器官保存完好
    據俄羅斯《西伯利亞時報》9月12日報導,在俄羅斯北極雅庫特(Yakutia)大陸上,當地馴鹿牧民發現了一具保存完好的已滅絕成年洞熊殘骸,科學家稱這一發現具有世界性的重要意義,他們有望獲得洞熊的DNA以對其進行深入研究分析。
  • 俄羅斯雅庫特大利亞霍夫島發現保留有軟組織的洞熊遺骸
    俄羅斯雅庫特大利亞霍夫島發現保留有軟組織的洞熊遺骸(© 照片 : NEFU / The Siberian Times)(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俄羅斯衛星網:科學家首次在雅庫特大利亞霍夫島上發現保留有軟組織的洞熊遺骸。
  • 俄羅斯凍土層出土史前巨獸,體內器官完好或可供復活,但並非好事
    據俄羅斯媒體報導,9月中旬時,俄羅斯北極地區的馴鹿遊牧人在東北方的利亞霍夫群島發現了一頭曾生活於冰河時期的洞穴熊遺骸,古生物學家認為這具遺骸距今有大約22000年至39500年歷史,但是由於遺骸的位置埋在永久凍土層中,被發現的時候其毛皮、牙齒和鼻子都保存完好,俄羅斯雅庫茨克東北聯邦大學的古生物研究學者格裡戈利瓦表示,這頭熊的遺骸保存完好程度令人吃驚,是同類動物中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它體內器官完好,甚至連鼻子都還存在。」
  • 不止骨頭,科學家首次發現「活生生」的洞熊,母子倆帶皮肉有牙齒
    但是,對於冰河時期的史前巨獸來說,它們在這段時期相繼滅絕,比如1.1萬年前消失殆盡的劍齒虎、猛獁象、大地懶、披毛犀,以及2萬年前滅絕的洞熊。此前人們對洞熊的認識全部都來自那些保存在洞穴中的骨骼遺骸,數以萬計的骨骼還原出它們曾經的生活。
  • 西伯利亞發現4萬年前洞熊遺骸,內臟鼻子都驚人完整
    Lyakhovsky島上一名馴鹿牧民偶然間發現了一具保存完好的洞穴熊遺骸!它被完全保存了下來,所有的內部器官也都非常完好,甚至連鼻子這種面部器官都還在,15000年前就已經徹底滅絕了,經過科學家們的初步分析表明,目前發現的這一具洞穴熊遺骸的年齡在2.2萬-3.95萬年之間!
  • 西伯利亞發現4萬年前洞熊遺骸,這一切可能只是個開始
    Lyakhovsky島上一名馴鹿牧民偶然間發現了一具保存完好的洞穴熊遺骸!經過科學家們的初步分析表明,目前發現的這一具洞穴熊遺骸的年齡在——曾在今年2月份時,一名俄羅斯化石象牙獵人在西伯利亞東北部發現了一隻
  • 西伯利亞發現4萬年前洞熊遺骸,這一切可能只是個開始...
    Lyakhovsky島上一名馴鹿牧民偶然間發現了一具保存完好的洞穴熊遺骸!表示:「這是史上第一個也是暫時唯一一具帶有軟組織的洞穴熊屍體!它被完全保存了下來,所有的內部器官也都非常完好,甚至連鼻子這種面部器官都還在,以前我們只發現過同一類史前動物的頭骨和骨骼,因此這一發現對全世界都具有重要意義!」
  • 俄羅斯北極地區發現猛獁象化石,骨骼、皮膚、腳、軟組織保存完好
    據俄羅斯《西伯利亞時報》2020年7月22日報導,近日,俄羅斯北極亞馬爾半島的Pechenelava-To湖的狹縫中,考古學家再次發現了一頭長毛猛獁象的部分遺骸化石,包括保存完好的骨骼碎片、皮膚、腳、軟組織,還有它的頭骨。這些猛獁象化石在永久凍土層中凍結了數萬年。
  • 西伯利亞湖出土完好的猛獁象遺骸
    近日,俄羅斯科學家在西伯利亞北部的一個湖中,發現一具保存完好的猛獁象(woolly mammoth)骨架遺骸,有些出土的骨架上仍黏附著部分軟組織。此次發現相當罕見,將有助科學家深入了解古生物猛獁象的歷史 。
  • 阿根廷發現距今12萬年前更新世巨熊遺骸
    阿根廷發現距今12萬年前更新世巨熊遺骸近日,阿根廷在布宜諾斯艾利斯省胡寧市薩拉多河岸,發現一隻更新世晚期12萬年前的巨熊遺骸,熊的頭骨和下顎基本完整,過去幾周,這處古生物遺址已經發現大量化石發布這一消息的拉普拉塔博物館古生物學家萊奧波爾多·索伊貝宗,曾在2011年發現世界上體積最大的熊化石,現在正在研究這一新的樣本,他指出,在潘帕斯地區的任何地方找到熊的遺骸都屬於非凡發現。索伊貝宗博士介紹說,發現古食肉動物遺骸已經是一個非同尋常的發現,因為它們在生態系統中的數量是很少的。
  • 凍土融化 俄北極地區發現保存完好猛獁象遺骸
    新華社北京8月3日新媒體專電 據俄羅斯《莫斯科時報》網站報導,西伯利亞北部的馴鹿牧民發現一副保存完好的長毛猛獁象骨架,因為氣候變化導致這片廣袤地區的永凍土層迅速融化。這一驚人的考古發現恰逢西伯利亞和俄北極地區遭遇歷史性炎熱夏季,這裡是全球變暖速度最快的地區之一。上周在俄羅斯亞馬爾-涅涅茨自治區佩切瓦拉瓦託湖岸邊發現這副骨架,包括猛獁象部分頭骨、下顎骨、幾根肋骨和一塊部分軟組織仍然完好的腳骨碎片。
  • 人類首次見到恐龍真實形態 琥珀標本保存9900萬年前恐龍遺骸
    人類首次見到恐龍真實形態 琥珀標本保存9900萬年前恐龍遺骸 原標題:   央視網消息:真的恐龍究竟長什麼樣?從來只能從化石中尋找蛛絲馬跡來推斷的古生物學家,這次被一塊琥珀震驚了:它封存了一段9900萬年前的白堊紀恐龍尾巴,它背面覆蓋慄棕色羽毛,腹面羽毛則色近蒼白——這是迄今為止,科學家見過的最「新鮮」、最接近於生前狀態的恐龍,它也是有史以來第一件被發現保存在琥珀中的恐龍標本。12月9日凌晨,《細胞》出版集團旗下的生物學著名刊物《當代生物學》發表了這一發現。
  • 西伯利亞發現4萬年前洞熊遺骸,內臟鼻子都驚人完整!這一切可能只是個開始...
    俄羅斯Lyakhovsky島上一名馴鹿牧民偶然間發現了一具保存完好的洞穴熊遺骸!它被完全保存了下來,所有的內部器官也都非常完好,甚至連鼻子這種面部器官都還在,以前我們只發現過同一類史前動物的頭骨和骨骼,因此這一發現對全世界都具有重要意義!」
  • 西伯利亞發現冰河時期的披毛犀遺骸,沉睡在凍土層5萬年保存完好
    據英國《太陽報》12月30日報導,考古學家們在西伯利亞的永凍土層裡挖掘出一頭活躍在冰河世紀的遠古披毛犀遺骸。這頭披毛犀在俄羅斯東北部的薩哈共和國地下沉睡了5萬年,身體的百分之八十完好無損。
  • 4萬多年前動物殘骸重見天日,在凍土中保存完好,是什麼動物
    大家好,我是璀璨的猩猩在我們地球上,生存了數百萬種生物,這些生物都會有壽命,所以,最後都是要面臨死亡的問題。一般來說,當這些生物死亡時,也會面臨同樣的問題,那就是會被微生物這些分解者分解掉,最後剩下的可能只是骸骨。不過,如果進行特殊處理、或者在某些特定的環境中(如被永久凍土凍結),這些生物的遺骸則有可能會保存很長時間,甚至是保存得比較完好。
  • 永凍層中發現遠古生物遺骸,最大冰山解體融化,大自然在懲罰人類
    根據媒體報導得知,研究人員在俄羅斯北部的一處永凍層中發現了一頭已經滅絕的披毛犀,該披毛犀保存的相當完整,連內臟中沒有來得及消化的食物都保存完好。研究發現,這隻披毛犀是距今2-5萬年前的生物,現在正處於幼年,年齡大概3-4歲,研究人員推測是溺水而亡。
  • 俄羅斯永凍層融化 驚現「完整保存」的冰河時期棕熊
    俄羅斯北極地區的馴鹿遊牧人發現了一隻冰河時期保存下來的熊。這隻熊在俄羅斯東北方的利亞霍夫群島(Lyakhovsky Islands)被發現,當地的永凍層融化導致熊的軀體被人發現。據說這隻熊生活在距今22000年至39500年以前,被發現的時候,熊的牙齒和鼻子都保存完好無損。
  • 保存完好身長約7米
    Enchanted Designs公司的礦工為在尋找菊石化石的過程中發現了另一個寶藏,它們發現了一具保存完好的古代海怪化石骨架:滄龍化石。這種可怕的食肉動物化石除了鰭沒有之外,整個骨架幾乎完好。這一發現是由Enchanted Designs的礦工們發現的,該公司主要業務是用彩虹色的菊石殘骸製作珠寶,菊石是一種古老的、類似鸚鵡螺的有殼生物。
  • 靠幾顆牙齒,就能知道古人類殘骸性別?
    在考古學研究中,判斷人類遺骸的性別,對於了解古代社會結構具有重要意義。而在那些遺骸中,牙齒可能是最容易找到並且保存最完好的部分。科學家發現,牙冠表面乳白而堅硬的牙釉質中,含有釉原蛋白,編碼這種蛋白的基因恰好位於性染色體——X染色體和Y染色體上,這將給考古研究帶來許多可能的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