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太空的溫度是多少?
外層空間的溫度取決於許多因素:與一顆恆星或其他宇宙活動的距離,是直接處於光還是影,還是受到太陽耀斑或太陽風的影響。地球附近空間溫度的變化主要是基於位置和時間:在地球的光面和陰影面,溫度有很大的不同,隨著行星繞軸自轉和繞太陽公轉,溫度每分鐘都在變化。
-
太空有溫度嗎? 太空的溫度有多少?
太空有溫度嗎? 太空的溫度有多少?時間:2017-01-11 12:48 來源:怪羅科普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太空有溫度嗎? 太空的溫度有多少? 宇宙空間浩瀚無際,如果未來有機會造訪外太空,你需要裹上什麼?地球上最冷的城市是俄羅斯的雅庫茨克,全年平均氣溫約零下50攝氏度。
-
外太空為什麼是冷的,溫度都被誰吸走了?
我們的宇宙大約130多億歲,大家應該都知道宇宙誕生於奇點大爆炸,宇宙剛出生的時,密度極大,溫度極高。不過距離太陽遠近來決定溫度高低也是有例外的,比如外太空……外太空冷到零下一百多度甚至兩下兩百多度,我們很多人都會想太陽光到達地球的過程中明明經過了外太空,為什麼外太空還這麼冷呢?而距離太陽更遠的地球卻很暖和呢?首先我們要來認識一下溫度,在日常生活中,溫度就是你的個人感覺或者溫度計上面的數字。
-
進入外太空必備知識之溫度篇!看看外太空各不相同的宇宙溫度吧!
外太空的溫度是2.73開爾文(零下270.42攝氏度,零下454.75華氏度)。這個其實是放射到整個宇宙四處的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溫度。圖解 :根據WMAP對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觀測所繪製的圖像。地球上最冷的城市是俄羅斯的雅庫茨克,年平均溫度大致為零下50攝氏度(零下58華氏度)。好像已經夠冷了是吧?外太空比這還要冷些,所以千萬別忘了多帶一件外婆織給你的毛衣……當然啦,因為太空船裡會對溫度進行熱控制,你要是沒打算不穿太空服出艙門,也不用太擔心太空的極寒。要是沒有熱控制,後果真是不敢想像。打個比方。
-
高溫型孔板流量計能承受的最高溫度是多少,流量小哥現身科普
問:高溫型孔板流量計能承受的最高溫度是多少呢?答:孔板流量計是一種新式的測流量的智能計量儀表,對高溫高壓的介質測量效果非常優秀,對於低於750°c以及不高於30Mpa的介質流量測量都可以用孔板流量計。科普小知識在現場的使用前,孔板流量計的選型才是重中之重,在選擇時需要確認的參數有:測量介質、溫度及壓力,了解現場的需求後,即可輕鬆解決工況要求。對於孔板流量計樣品圖片有多少的這個話題,大家有什麼想法歡迎一起在評論區交流哦!
-
小科普:夏天空調溫度多少度最合適?
那夏天空調溫度到底多少最合適呢? 其基本要求是與室外溫度不要相差太大,身體感覺比較舒服的體感溫度是26-28℃期間。據國際標準組織(ISO)推薦值,夏天可以調到23℃—26℃,冬天調到20℃—24℃。在國內,為進一步加強節約能源,提高社會節能意識,《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和《國務院關於加強節能工作的決定》第二十七條規定「所有公共建築內的單位,包括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單組織和個體工商戶,除特定用途外,夏季室內空調溫度設置不得低於26℃,冬季室內空調溫度設置不得高於20°C」。
-
科普小知識~你知道海洋的平均溫度是多少嗎
你知道海水的平均溫度是多少嗎?我們知道,在世界大洋範圍內,同一時間不同地點或者同一地點不同時間,海水的溫度往往各不相同。由於海水的溫度隨著地理位置的不同、季節的更替,甚至太陽位置的變化而時刻變化著,所以研究海水溫度的變化範圍及其平均值是十分必要的。海洋中水溫變化的幅度從零下2°C到30°C。海水的最低溫度,就是海水結冰的溫度;而最高溫度,則決定於太陽輻射過程以及海水與大氣之間進行熱量交換的各種過程。
-
6500萬年前,「小行星」巨大撞擊,是否會把恐龍遺骸撞到外太空?
一次,幾個好友聊天,聊著就聊到恐龍,有個朋友突然提到,那次撞擊,有沒有可能把恐龍的遺骸撞到外太空?滅絕恐龍的那次撞擊正好是60度,所以在這麼說來,如果在合適的位置,巨大的能量衝擊下,會把地表物質拋灑到外太空!據科學家估計,此次撞擊拋灑的地球物質達到幾十億噸!
-
神奇科普:能在外太空,甚至核戰爭和世界末日中生存下來的生物
在地球擋住太陽的寒冷的太空一側,溫度至少是零下235℃。這樣的溫度不到30分鐘就能把北極熊凍住。>在地球和太陽之間的溫暖部分,溫度至少是5、能夠在外太空生存的神秘生物:水熊水熊是已知的適應性最強的動物之一,單個物種能夠在極端條件下生存,這些條件對幾乎所有其他已知的生命形式都是迅速致命的,比如極端溫度、極端壓力、空氣剝奪、輻射、脫水和飢餓。水熊可以承受-273.15℃這樣的極冷溫度,大約6倍於最深的海溝的壓力,高於人類數百倍的電離輻射劑量和外太空的真空。
-
再探外太空,太空衣你知多少?
眾所周知,外太空的環境與適宜人類的環境有著巨大的差別,外太空不僅沒有人賴以生存的氧氣,而且溼度與大氣壓遠低於地表,溫度範圍為-140—180°C,因此如果一個航天員不穿航空服,那麼他在外太空必死無疑。除此之外材料的密度要小強度大(即比強度大),這樣才能做出比較薄的比較輕便的服裝,而且可以在火箭上升、返回艙返回陸地時保護太空人安全,也不會因為服裝內外氣壓差異而導致服裝損壞,最後航天服還要抵禦外太空的各種輻射和微流隕塵。可以看出為了能滿足以上所有要求,單用一種材料是不行的,而且傳統的服裝材料如棉、麻等等肯定是不符合要求的,這就需要科學家們研發一種能夠完全滿足以上標準的新型服裝材料。
-
夏天空調溫度多少合適 使人體達到最舒適狀態
現在各家各戶都安裝了空調,可是空調雖然能給人帶來涼爽,但是溫度過低也是會影響人民的身體健康的,所以空調溫度調到多少才既能起到涼爽又不會影響健康,是大家關注的問題,下面小編給大家科普一下。 空調溫度的設置一定要保持在合理的溫度範圍,也就是夏天應為26℃~28℃,冬天應在18℃~20℃。
-
宇宙最高溫度是多少?為何最低溫卻只有-273度?
隨著宇宙大爆炸之後,空間發生膨脹,隨著膨脹進行宇宙的整體溫度是在逐漸下降的。宇宙大爆炸的餘熱,我們叫做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如今還在宇宙中傳播,他們作為背景輻射,目前還保持著2.7K的溫度,用我們現在的探測器可以很好地獲得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信息。
-
五個罕為人知的關於外太空的事實
相關知識延伸閱讀 外太空,或者簡稱為太空,是存在於地球之外和天體之間的廣闊區域。外太空不完全空無一物——它是高度近似的真空,包含了主要成分為氫和氦的等離子體的低密度顆粒還有電磁輻射、磁場、中和、灰塵和宇宙射線。
-
「氣象科普」逆轉的溫度——逆溫層
大氣中有時會出現近地面溫度低於零度,而空中某高度溫度高於零度的情況。如果此時雲層中有降雪,雪花在下落過程中會先融化成水滴,繼續下落時溫度又降低,這種雨滴在落地時處於似凍非凍的狀態,一旦接觸到固體就會迅速凍結成冰,這就是凍雨。
-
太空人在外太空,看到的宇宙是白天還是黑夜?
目前在外太空飛行並且載人的只有國際空間站,國際空間站在距離地面400公裡高度軌道上繞地球飛行,大約90分鐘就會繞地球一圈。原本在地球上24小時只能看一次的日出和日落,在太空繞地球運行的時候能看16次。其實說白了,地球是球型的,太陽光理論上最多只能照射到地球的半個球體,被照射到的地方自然就是白晝,並從緯度上距離太陽直射點越近平均溫度就會越高。那麼如果在外太空,被地球遮擋太陽光,按照定義同樣可以算作是黑夜,但如果沒有任何天體遮擋,那麼外太空就永遠都是白晝,除非有一天太陽燃燒殆盡變成了白矮星。但是太空中的白晝和地面上的白晝有很大的區別。
-
人在外太空,不穿太空衣的情況下,可以存活多久呢?
導語:人在外太空,不穿太空衣的情況下,可以存活多久呢?現在的時代不斷的在進步,隨著二十世紀已經是成為了過去,現在來到了一個新的時代,我們人類的文明是在不斷的進步的,現在已經到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人類從以前非常嚮往外太空到現在可以徵服外太空了,這一個過程也是持續了很多年的,但是對於外太空我們還需要去多多的了解他,探索發現它,相對於外太空繁多的星辰星系而言,我們人類不過是居住在其中小小一沙粒;不過現在我們也已經是開始探索外太空了
-
人在外太空,不穿太空衣的情況下,可以存活多久呢?
導語:人在外太空,不穿太空衣的情況下,可以存活多久呢?現在的時代不斷的在進步,隨著二十世紀已經是成為了過去,現在來到了一個新的時代,我們人類的文明是在不斷的進步的,現在已經到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人類從以前非常嚮往外太空到現在可以徵服外太空了,這一個過程也是持續了很多年的,但是對於外太空我們還需要去多多的了解他,探索發現它,相對於外太空繁多的星辰星系而言,我們人類不過是居住在其中小小一沙粒
-
無聊科普:寒冬已至,猜猜溫度降到零下100℃時,地球上還剩誰
★零下100℃意味著什麼液氮可達零下196℃,某些超低溫冰箱的製冷溫度也可以達到零下70℃,而在地表,目前已知最冷的大陸是南極,1983年以來,記錄到的極限氣溫是零下89℃,而前不久的東南極高原,最低溫度降到了零下100℃。
-
舒適的駕駛溫度是多少?
舒適的駕駛溫度是多少? 來源:山東交警原標題:《舒適的駕駛溫度是多少
-
學術科普-輻射製冷詳解:原理、材料、測量及其他
各種NS不斷,而且各類綜述文章也很多,但是似乎科普類的文獻比較有限。本文針對輻射製冷的基本原理和一些常見的問題進行一個簡要的介紹。溫室效應和輻射製冷首先考慮一個本科傳熱學問題:一個太陽-地球-太空的三體輻射換熱系統,太陽通過約1353W/m2的直射功率密度照射地球,而穩態下地球也在以相應的功率向接近絕對零度的外太空輻射同等功率的能量,幾何關係如上圖所示。假設太陽、地球均為黑體,穩態情況下地球的溫度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