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空軍一架F-16戰機
11月17日晚在花蓮附近海域失蹤
至今下落不明
這架戰機到底發生了什麼?
疑點重重引人關注
起飛兩分鐘後從雷達消失
19日尋獲「黑匣子」訊號
據臺媒報導,臺空軍一架F-16戰機11月17日18時5分自花蓮空軍基地起飛,進行夜間飛行訓練,起飛後兩分鐘,該機的雷達光點消失在花蓮機場東北面外海8海裡處。
臺防務部門負責人嚴德發19日在「立法院」表示,目前在離岸9海裡處尋獲飛航資料記錄器(俗稱「黑匣子」)的信標訊號。
臺空軍與海巡隊持續進行大規模搜救,目前已經探測到9個音頻信號,並交由專業的打撈公司比對。據現場搜救人員表示,海軍錦江艦及奧黛麗絲號海測船,20日中午接收到了更清晰的訊號,目前兩艦已經在戰機殘骸上方水面進行水面信號標定作業,並透過水下聲納探測,確認戰機殘骸位置。
疑點一:失聯原因?
20秒內驟降2000多米
臺空軍司令部18日表示,失蹤飛行員為空軍上校蔣正志,他駕駛的F-16戰機曾於18時04分與18時05分通過無線電回報,顯示一切正常,但此後就再沒有通話。全程空中無線電沒有通報機械異常的記錄。
此外根據雷達軌跡顯示,失聯F-16戰機17日晚間18時06分07秒高度還在約2133米,但在短短20秒過後,高度就直接降至0米。
臺空軍:飛行員或出現「空間迷向」
臺空軍認為不排除是飛行員在雲中飛行時出現了「空間迷向」造成戰機失事的可能。當地氣象局表示,花蓮近海17日傍晚的確有對流雲系發展,雲層短時間湧現很可能會影響飛行員感官,甚至造成最危險的「空間迷向」。
所謂「空間迷向」,簡單講就是錯覺,主要表現為飛行員所感知或判斷的飛行狀態,跟飛機實際狀態不相符。在最嚴重的情況下,飛行員有可能會把海面當成天空,把天空當成海面。
疑點二:飛行員為何沒發出求救信號?
臺媒:F-16緊急求生裝備完善,飛行員經驗豐富
臺媒報導稱,F-16緊急求生裝備完善,除了戰機本身「黑匣子」,彈射座椅也有發報信標器,飛行員身上也有信標器可啟動求救訊號。為何塔臺和搜救人員沒能收到飛行員發出的求救訊號呢?
臺空軍認為,蔣正志是臺空軍第五聯隊26作戰隊隊長,飛行累積時間已達2000多小時,光F-16就飛了1800個小時,經驗老到,發生人為操作失誤的可能性不大。
島內輿論懷疑飛行員或因休息不夠
有輿論質疑,蔣正志17日上午曾參加作戰會議、晚上又接著訓練,有沒有可能是休息時間不夠導致精神狀況不佳甚至在飛行中突然失去知覺呢?
臺防務部門副負責人張哲平回應稱,「在沒有事實調查完成之前,我們不會做任何的臆測或公布可能的原因。」
疑點三:臺空軍為何事故頻發?
臺媒:臺灣是F-16全球第五大用戶
臺媒報導,臺灣從1992年起向美國採購了150架F-16A/B型戰機,1997年起陸續交付。2019年,美國政府又批准了向臺灣出售66架次新型F-16V戰機的軍售案,使得臺灣的F-16戰機增加到216架,成為F-16在全球的第五大用戶。
臺軍F-16戰機服役20多年共有7架失事
臺灣「中央社」盤點了臺軍F-16戰機服役20多年來所有墜機事故,共有7架失事,造成7名飛行員死亡。
此次失聯的是臺軍現役主力戰機F-16,該機總飛行時間約2861小時,剛剛在9月19日完成過檢修,機齡正值壯年,而飛行員又是經驗老到的作戰隊長,因此事故的發生也更加令人不解。
專家解讀
美售臺武器多為二手
臺灣軍方很多武器是從美國購買的,價格很貴,且很多武器是已經過時的,甚至是二手武器,以致後續的維護和保養出了問題就很容易發生意外。
臺軍軍事人員培養、配置存在諸多問題
每次意外發生後臺灣方面都會談到,一直以來,臺軍方在軍事人員的人力資源配置和成長培養上是有很多的問題。雖然也在做一些改進,但改進的並不好,所以才會不斷有意外發生。
來源:央視軍事
編輯:孟紫薇
流程編輯:郭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