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3月9日,在中國的「北極」——漠河,20世紀我國境內可見的最後一次日全食,與2500年才回一次的海爾—波普彗星同現蒼穹。
日全食和亮彗星的發生和出現,分別是兩種特殊而且不常見的天文現象,而這兩種天象同時出現就更為罕見。歷史上只有三次記錄:第一次是1882年5月17日發生在埃及,第二次是1947年5月20日發生在巴西,第三次是1948年11月1日發生在肯亞。
日食雖然每年都有發生,但是日全食並不多見,平均每三年見到兩次;又由於只有在兩三百公裡寬、幾千公裡長的全食帶裡才能看到,因此,就某個地方而言,平均大約300年才能看到一次。同樣,儘管太空中有眾多彗星,而肉眼能看到的卻不多。據記載,有史以來人類觀測到2000多顆彗星,其中亮彗星要20年左右才能看到一次。海爾—波普彗星因其亮度、彗尾均達本世紀之冠而被稱為「世紀彗星」。兩種極難得的特殊天象極為巧合地湊在一起,實為百年不遇,千載難逢。
明珠曰倍利,美妙須臾間
日全食發生時或結束時,月球幾乎完全遮住太陽,卻有個別山谷在月面邊緣造成一個缺口,洩漏一縷太陽光,形成黑暗中獨缺口處明亮如故,似寶珠,大放異彩,這就是著名的「倍利珠」。人們談論某事物存在時間之短暫,常喻之以「曇花一現」。但是,倍利珠存在的時間比曇花一現還要短促,所以搶拍倍利珠是很不容易的。
「仙女」倩影:海爾—波普彗星
這是用固定攝影法於1997年3月9日黎明前拍攝的海爾—波普彗星。彗核明亮清晰,淺藍色、筆直的離子彗尾和彎曲而寬闊的塵埃彗尾依稀可見。日全食之際,黑太陽和海爾—波普彗星雖然同現蒼穹,但是二者相距甚遠,亮度相差太大,難於同時拍在一張照片中。我們可以從這幅難得的佳作中欣賞到這位「長裙」的「仙女」的風採。
日全食—彗星觀測的電視直播現場
由中國科協、中國天文學會和黑龍江省科協組織的專業觀測團以及大批天文愛好者和旅行者湧向漠河,這座北方小鎮一時成為名副其實的「天文之都」。北京天文館也派出了日食觀察小組前往漠河,並首次拍攝了日全食的錄像。中央電視臺首次向全國和全世界現場直播了1997年3月9日的日全食,這在我國科普史上尚是首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