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門陪你看推送的小海豹
讓獨自看推送的你不再寂寞如雪
你想了解青大的角角落落
Young&Rich小海豹都知道
「大學四年你有過迷茫的時候嗎?」她歪頭思考了一秒旋即哭笑不得地答道 :「我太忙了啊,沒時間迷茫啊!」
這個笑起來眼睛彎成月牙弧度的姑娘曾獲得過2019、2020年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一、二等獎,2019年「高教社杯」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山東賽區一等獎,2020年「創青春」創新創業和第六屆「網際網路+」創新創業大賽銅獎等大大小小9個獎項;曾拿到過一、二等獎學金,仲利國際獎學金,110周年校友獎學金等;不久前推免大連海事大學碩士研究生。她是經濟學院金融學專業2017級學生安冉。
大一剛入學經濟學院開展的「新老生交流會」是安冉和競賽之間的「紅絲線」。交流會上,學長學姐們講到的各種參賽經歷和奇遇、獲獎時的激動驕傲以及侃侃而談時的追憶懷念,無一不讓安冉心生嚮往。交流會結束了,安冉對競賽的渴望與熱情悄悄生了根。
安冉參加的第一個比賽是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大賽,那時候的安冉還沒有系統的學習過建模、編程,僅僅是靠業餘時間啃書和看配套視頻自學了matlab的相關知識。為了彌補自己的短板,安冉在朋友的介紹下認識了同年級電氣工程學院的藍立強和自動化學院的董凱月,三人一拍即合組了隊。
本來是抱著嘗試的心態參加,沒想到一舉拿下了一等獎,這份意外之喜讓安冉信心大增,同時也堅定了她大學參加更多比賽的想法。
2019年9月份,「高教社杯」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國賽鳴槍。「國賽」「含金量巨大」這幾個標籤,深深地吸引著安冉,同時也給她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半學期的數學建模課程學習、一個月的暑假培訓、長達半年的準備是「戰鬥」前「兵演」。
每周兩天晚上有建模課,安冉要從東校坐公交趕到中心上課,有時候下午七八節有課連晚飯都吃不上。「學校門口的小攤我都光顧過,現在想起那段日子居然有烤地瓜的甜味兒。」安冉笑著說。與課堂上數統、計算機等理工專業的學生相比,安冉無疑是個「門外漢」,沒有C語言和計算機類課程的基礎,學習matlab時特別吃力。老師在課上隨口提的基本術語,安冉都得從頭學起。「那段時間的課程確實帶給了我很大的打擊,別的同學一遍過甚至還能提出創新問題,我卻還是一知半解。」安冉說道。晚上上完課坐車回到東校就已經接近十點了,她還是會找自習室琢磨課上不懂的內容,直到保安大爺清樓的時候才回宿舍。隨時隨地找老師沒那麼便利,安冉和朋友的聊天群便化身成了「學習交流群」,一討論就是上百條消息,一兩個小時,實在不會的就記下來下次上課趁課間請教老師。一點一點地琢磨,逐個逐個地請教,中後期的時候安冉終於彌補了專業知識上的差距。
七月底的暑假培訓是建模大賽前的最後一次集體充電。那個暑假安冉沒有回家,一個人留在了宿舍。八月份正值青島最熱時候,「當時真的是隨便動一動都會出一身汗,晚上常常熱得睡不著覺。」安冉回憶道。每天除了上課時間外,她還會花兩三個小時整理知識點,再花一個小時左右的時間去看優秀論文。
九月份,競賽如約而至,建模學會申請了博文樓的教室作為比賽場地,三天的時間,完成一個建模項目,吃睡都在這個小教室。安冉因為壓力過大再加上準備期間休息太少,比賽三天發燒到三十八九度,一天內有三四次反覆,燒起來的時候,安冉就吃顆退燒藥,趴桌子上睡一會,感覺精神好一點了就趕緊寫論文,即使是這樣,安冉還是幾乎熬了兩天一夜,晚上只睡兩三個小時。「我當時也沒想別的,就想這是我最重要的一個比賽,我一定要做好它。」安冉說道。賽後,安冉去醫院,醫生責怪說拖得太久了,直接讓安冉住院打了五天點滴。功夫不負有心人,安冉所在的隊伍一舉斬獲了山東賽區的一等獎。
安冉在競賽路上也有碰一鼻子灰的時候。2019年的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中,安冉的團隊做的是廢舊電池回收項目,從設計機器外觀到製作小程序推廣再到製作財務報表,整個團隊都付出了很大的心血,但這個項目從19年3月份到年底,屢次投稿都沒有獲獎。當時大家都很喪氣,整個團隊的氣氛也變得越來越消沉,甚至有個隊友找到安冉傾訴說想要放棄。「說實話,那時候我也挺想放棄的,但是想到付出了這麼久的心血,」安冉對隊友說,也對自己說「還是再堅持一下吧」。之後在隊長陳佳虎的鼓勵下,他們對計劃書做了進一步的改進。又拿著作品又去參加了2020年的創青春和網際網路+,都拿到了銅獎。
而競賽「常客」只是安冉大學生涯的的眾多身份之一,除此之外,她連續三年優秀學生、優秀團幹部、優秀學生幹部,成績一直保持在學院前10%,與此同時,還是經濟學院宣傳中心文案創意部的負責人。「競賽、學習、工作就是我大學的『三原色』吧」安冉概括道。
三種角色自如切換的背後是緊張有致的時間安排。大學三年,安冉幾乎都是六七點起床,佔教室前排的位置,課前背英語單詞,晚上上自習直到大爺清樓才離開圖書館,回到宿舍後再處理一些班級和社團的任務。「我幾乎每晚都是十二點多才能睡。」安冉笑著說。
有一次,安冉上完下午七八節的課要緊接著來中心上建模課,恰好這天宣傳中心還需要趕一篇推送,所有的事都趕在了一起,安冉不得不在顛簸的公交車上抱著電腦改推送,一直到上課的前兩分鐘才把推送做好給老師發過去。上課時又收到老師的消息說原連結過期了,需要再發一份過去,「我當時有點崩潰,」安冉說,「那時候正在上課,我還在前幾排」。
大二的時候,安冉的成績從全級10多名下降到30多名,父母提醒安冉要好好學習,宣傳中心和團支書的任務也沒做完,當時安冉還在學生會辦公室值班,「真的是感覺下一秒就要哭出來了,但是沒好意思當著小學妹的面哭。」安冉笑著回憶道。值完班,安冉一個人走到操場,大哭了一場。「哭完就覺得心情好多了,能繼續投入到工作學習中去了。」
去海邊走走、吃頓火鍋、喝杯奶茶、大哭一場,都是安冉戰勝崩潰的法寶,卸下疲憊回到宿舍是安冉一天中最開心的時候,這時候她可以放下任何身份,只做一個可以放聲大笑的北方姑娘。
學生記者 | 龐樹鶯
見習學生記者 | 任建榮 鄧君琳
編輯 | 鄧君琳
封面 | 顧悅
圖片 | 來源於受訪者
校對 | 王若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