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全食簡易觀測方法

2021-01-20 譚老師地理工作室

一、不用肉眼或光學設備直接觀測

觀看日全食,首先要注意一點:千萬不要用肉眼或任何光學設備(如望遠鏡等)直視太陽!這不僅僅是一個建議,還是一個非常嚴肅的警告。如果使用肉眼直接觀測,因為太陽的光線很強將使得你根本無法觀測,甚至還會燒傷你的眼睛,觀測時必須要有減光裝置,否則無法觀測!而使光學設備觀測時,因為光學設備中的放大鏡將太陽光聚焦於很小的一點,該點的能量相當可觀。陽光焦點可能會損傷觀測者的視網膜,嚴重的甚至會造成雙目失明。那麼在觀看日全食時,如何避免這些意外的發生呢?


觀看日全食,有許多安全有效的方法。其中最簡單的一種方式,只需要一隻長盒子(至少為1.85米長)、一片鋁箔、一枚大頭針和一張白紙。觀測盒的長度最為重要。盒子越長,形成的圖像就越大。一般情況下,圖像直徑的大小為觀測盒長度乘以0.00873。

我們將通過下面一組插圖,解釋觀測工具的製作與使用方式:

尋找或製作長形盒子。

1)尋找或製作長形盒子。

2)在盒子一端紙板正中心挖一個小孔。

3)將鋁箔覆蓋於小孔之上。用大頭針在鋁箔中心戳一個針孔

4)用大頭針在鋁箔中心戳一個針孔。在觀測盒另一端的側邊挖出一個觀測口

5)在觀測盒另一端的側邊挖出一個觀測口。

6)將白紙放在盒內另一端的觀測口附近。

將觀測盒帶有針孔的一端指向太陽方向。如果無法精確正對太陽,可以通過觀察盒子在地面形成的陰影不斷調整盒子的方向。移動觀測盒,使得地面上只有盒子底端形成的陰影(即側邊沒有陰影),這時觀測盒的指向則是正對太陽方向。在白紙上看到的圓點就是太陽的針孔影像。注意:千萬不要通過針孔直視太陽!我們只需要觀看紙面上的圖像即可。

二、快速簡易的觀測方法

兩張紙板快速簡易觀測

用你的雙手也可以快速觀測

其實,簡易的做法僅僅使用兩張白紙即可。一張白色紙板用作銀幕,另一張紙板上戳有一個針孔。將針孔紙板舉起,儘量遠離銀幕紙板。兩紙板距離越遠,形成的圖像會越大。當然,還有更為簡易的方式,只需要自己的雙手幫忙。將雙手舉起,手指相互垂直、交*重疊。於是,雙手形成了一個帶有許多小孔的網,這些小孔可以作為簡易的成像孔。

太陽透過樹葉之間的孔隙在地上的成像也可用於觀測

此外,陽光會穿過樹葉之間的孔隙在地面形成斑斑駁駁的圖案。如果你周圍有許多大樹,你也可以在地面觀察太陽。此時,你只需要一張白色的海報紙來放映太陽圖像。

三、光學投影觀測法

通過第一種方法形成的針孔圖像非常小,而且模糊不清。我們可以通過一對雙筒望遠鏡進行光學投影。注意:不要直接使用雙筒望遠鏡觀看日全食!

將雙筒望遠鏡固定於三角架上

1)將雙筒望遠鏡固定於三角架上。

2)剪一塊紙板作為防護罩,紙板上挖出兩個紙孔。將防護罩套在雙筒望遠鏡前端,兩個鏡頭分別穿過兩個紙孔,伸向前方。

3)用鏡頭蓋將雙筒望遠鏡的一個鏡頭遮住。(此時其實是使用單眼望遠鏡。)

使用膠帶封住紙板上的所有小孔,防止光線洩露

4)使用膠帶封住紙板上的所有小孔,防止光線洩露。

5)將雙筒望遠鏡朝向太陽,同時在目鏡後30釐米左右的位置舉起白紙板。

6)尋找太陽的位置,聚焦單眼望遠鏡。紙板上形成一個明顯的太陽圖像輪廓。

注意:不要將手或任何易燃物品置於目鏡附近。聚焦的太陽光會造成火災或損傷。此時,伴隨著日全食的全過程,我們可以看到一個美麗、明亮、放大的太陽圖像。由於地球的自轉,我們需要不時地調整三角架的方位。安全警示:單眼望遠鏡必須要不時冷卻。目鏡在太陽下長時間工作可能造成溫度過高,鏡片破裂。

四、使用濾光器的注意事項

如果確實需要直視太陽,首先要確保有一個合適的濾光器。使用濾光器僅僅是因為它可以將太陽模糊化,並非意味著濾光器就可以擋住有害的紅外線或紫外線。不要使用墨鏡、塑料濾光器、煙色玻璃鏡、曝光彩色膠片、X射線膠片或使用照相專用的不確定密度濾光器。


相關焦點

  • 日全食觀測方法:不能「盯倒看」(圖)
    日全食觀測應選擇正確安全的方式(資料圖片)  7月22日,本世紀最壯觀、時間最長的一場日全食天文奇觀將出現;屆時將吸引眾多的市民注目觀賞。市天文科普教育協會理事長吳志倫教授昨日特別提醒,市民在觀賞日全食時,一定要選擇好正確安全的觀測方式,而即使觀測方法正確,連續觀看也不宜超過一分鐘,否則極易給眼睛帶來永久傷害。
  • 日全食是什麼?天文愛好者應該在哪裡觀測日全食?
    日全食是什麼?天文愛好者應該在哪裡觀測日全食?天文愛好者應該在哪裡觀測日全食?如何觀測這次日全食呢?當月亮運動到太陽和地球中間,月亮、太陽、地球剛好在一條直線時,就會發生日食現象。日食分日全食、日環食和日偏食。日全食是在地球上的部分地點太陽光被月亮全部遮住的天文現象。日全食發生時,被月球擋住陽光的區域在月地之間形成一個圓錐形的陰影,在地球表面擦過它的區域才能看到日全食。
  • 圖解日全食三種觀測方法:用日食眼鏡
    圖解日全食三種觀測方法:用日食眼鏡 2009年07月21日14:21 [我來說兩句] [字號:大 中 小]
  • 又可以看日全食了,1919年日全食觀測讓愛因斯坦名揚天下
    日全食過程因斯坦提出有質量的物體可以彎曲時空是在1912年,據此最近的日全食是在1914年8月21日,這次日全食最佳觀測地段在俄國的克裡米亞半島但是很不幸,在日全食將要來臨的前一個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了,德國人歐文芬利被逮捕入獄,只留下來自中立國的威廉坎貝爾繼續觀測日全食。而且日全食當天,天空中布滿了烏雲,最後所有觀測儀器還被俄國人沒收了,就這樣,第一次驗證廣義相對論的嘗試以失敗告終。
  • 上海日全食觀測地圖手冊
    由於日全食發生時段正值上班尖峰時段,上海天文臺佘山站的專家表示,即便不能到天文臺觀測日全食,本市高樓、公園、綠地等開闊地也是不錯的日全食觀測地。■適合人群:天文愛好者■佘山天文臺■門票:在山下買票,票價為30元/人佘山天文臺即中科院上海天文臺佘山站,坐落於西佘山國家森林公園的頂端。
  • 天氣可能影響局地日全食觀測
    中國氣象報記者郭起豪 通訊員楊光林報導  罕見的天文盛事「日全食」天象即將於7月22日上演。中國氣象局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楊貴名表示,預計日全食期間雨帶主體位於淮河和黃淮南部地區,日全食最佳觀測地帶天氣狀況不太理想,日偏食帶的華北、江南、華南地區天氣相對較好。
  • 日全食觀測:裸眼直視幾秒鐘便可能失明
    特別提醒  絕對不能使用的觀測方法:墨鏡/太陽鏡  這是最危險的觀測日全食方法之一,直接戴墨鏡/太陽鏡觀測日全食會傷害眼睛。  記者 黃京  本報7月19日訊 7月22日上午8點到11點,一場壯觀的日全食將上演,全食帶橫掃我國中部長江流域。
  • 今天日偏食即將上演:我國全境可觀測 觀測日食要注意什麼?
    日食分為日偏食、日全食、日環食、全環食。觀測日食時不能直視太陽,否則會造成短暫性失明,嚴重時甚至會造成永久性失明。2016年天宇發生了兩次日食。 [1] 兩次日食的時間分別為3月9日的日全食和9月1日的日環食。北京時間2017年8月22日,日全食掃過美國全境。2018年8月11日傍晚,日偏食上演。
  • 6月21日金環全食 日全食2020年觀測時間方法介紹
    6月21日金環全食 日全食2020年觀測時間方法介紹 2020 年的 6 月 21 日是一個特別的日子。
  • 天文科普:觀測日全食應該知道的一些基本知識
    7月22日,對於我國500年一遇的觀測日全食的良好「天機」,國內天文學家們都如此感嘆。這是本世紀最壯觀的日全食,其掩食帶之寬、時間之長、經過地區人口之多,實屬罕見。    然而在關注最佳觀測點、觀測設備等消息時,您是否也知道日全食最基本的一些知識?    為什麼日全食總是在不同地方出現?
  • 日全食兩大觀測項目"值得期待"
    東方網7月21日消息:記者從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獲悉,為觀測22日即將發生的日全食,我國天文學家已架設了多架望遠鏡瞄準太陽。其中,白光日冕17點觀測項目和水內小行星多點搜索項目等更是「值得期待」。
  • 專家介紹普通數位相機如何拍日全食(圖)
    普通數位相機也能拍日全食  四川省攝影家協會理事、本報首席編輯蒙明國,昨(20)日向大家介紹拍攝日全食的簡易方法。他認為:日全食並非只有專業配置的器材才能捕捉到,普通數位相機也能做到。「拍攝日全食,重要的是選擇在200mm以上的長焦鏡頭。」蒙明國說,太陽被普通相機攝下來的成像只有螞蟻大小,所以須使用長鏡頭,「有條件的可以加接圈,把短鏡頭變長鏡頭,拉近太陽和相機的距離,使成像儘量大一些。」。  ★減光措施:為了減少晃動,攝影者最好使用三腳架,如果沒有三腳架,可以把相機緊靠牆角、欄杆等。對準太陽後,千萬不要馬上開相機。
  • 怎樣觀測日食(圖)
    究竟用什麼方法觀看日食才是最安全的呢?在這裡介紹一下一般天文愛好者所常用的幾種方法。  肉眼觀看日食的安全方法 最簡易的方法是找一塊玻璃,塗上些墨或者用煙燻黑,用它們來觀看日食,眼睛就能受到保護,不會被傷害。  也可以利用已曝光過的黑白膠片來作為濾光片進行觀測。方法是將軟片拉出,在陽光下曝照約30秒,然後作充分時間的顯影和定影。
  • 印尼日全食觀測活動或創收1億美元
    這是3月9日在印度尼西亞勿裡洞島拍攝的日全食。當日,一場精彩絕倫的日全食現身天宇。這次日全食是一次絕大部分見食區域都在海洋中的日全食,全食階段持續時間最長為4分9秒。新華社記者 賀長山 攝  新華社雅加達3月9日電(鄭世波)印度尼西亞9日上演「天狗吞日」日全食精彩天象。印尼旅遊部長阿里耶夫·葉海亞表示,「日全食經濟圈」內的日全食觀測活動將為印尼帶來1.3萬億印尼盾(約合1億美元)收入。  印尼旅遊部估計今年共有約10萬名遊客觀賞日全食奇觀,包括1萬名外國遊客。
  • 沒有目測鏡我們怎麼看日全食 觀看不當眼睛會失明
    為了趕上這場天文盛宴,很多市民已經準備好觀看工具:超黑墨鏡、望遠鏡、墨汁玻璃片、日食觀測鏡……這些方法安全性如何,觀看時該注意什麼,本報為你進行了詳細搜羅。  方法篇  推薦方法  專用觀測鏡:淘寶網等處有專門的日食觀測鏡出售。用這種眼鏡觀測效果好,也不傷害眼睛。
  • 日全食有什麼拍攝技巧方法
    日全食有什麼拍攝技巧方法  在拍攝日全食時,由於全食階段一般只有寶貴的幾分鐘。如果有條件,提前幾天來到實際觀測地,在日食發生的同樣時間將觀測流程從頭到尾走一遍,包括組裝望遠鏡、找太陽、連接相機、拍照、摘掉濾光片拍照(此時不可對著太陽)、再蓋上濾光片拍照、換存儲卡、換電池……這樣往往能發現一些意想不到的小問題,比如這套器材指向某些位置時會卡住。如果沒條件到觀測現場也沒關係,在任何一個地方演練都可以,只要找恰當的時間讓當時太陽高度和日食時差不多即可。
  • 500年一遇日全食明日將現 詳解觀測注意事項/圖
    天文學家分析,日食帶的中心線將從資中和資陽間穿過,在觀測日全食時,越靠近日食帶中心線,觀測效果越好,資中將是四川的最佳觀測點。昨日,記者前往重龍山打探地勢,一路攀登至山頂,頓覺視線開闊,鳥瞰整座城市,街道房屋全都躍入眼中。
  • 目擊恩施500年一遇日全食觀測熱潮
    荊楚網消息 (記者 吳畏 通訊員 伍功勳 郭郢郢 熊璞)經過漫長的等待,500年一遇的日全食奇觀終於在恩施州城出現  位於「日全食最佳觀測帶」上的湖北省恩施市,早晨天空晴朗,「點燃」了不少天文專家及發燒友們的觀測熱情。上午八時,州城開始等候短暫的「黑暗」,但守侯在此的人們的心卻逐漸亮了起來。  在古代,日全食意味著太陽被「天狗」吞噬,民眾們會紛紛敲鑼打鼓去嚇走「天狗」;而今天,日全食帶給了天文愛好者享受自然科學樂趣的難得機會。  八時十分,光線漸漸暗了下來,太陽被「蠶食」。
  • 明天日全食,中國的觀測技術84年前就已經領先世界了
    根據當時預報,1936年亞洲可見日全食。1934年,中國天文學會發起組織日食觀測委員會,蔡元培為會長。籌備期間,日食觀測委員會先後向政府請求撥款3萬,又從英法美庚款委員會獲12萬補助。此次日全食雖然也經過中國,但位於東北的中蘇邊境較為偏遠,且其時當地已被滿洲國控制,最終派了2支觀測隊出國觀測。這是中國科學觀測隊首次前往國外觀測。
  • 組圖: 簡單實用 五種簡易的DIY日食觀測道具
    經過一番辛苦的勞動和準備之後,拿著自己的日食觀測工具觀測日食,您心中一定有種巨大的成就感和滿足感。畢竟在這千載難逢的日環食期間,你用自己的雙手為日全食打下了屬於自己的烙印,為自己的人生留下了完美而具有世紀意義的永久回憶! 方法一:將玻璃塗上墨或者用煙燻黑,顏色要均勻。用它們來觀測日食,以太陽呈古銅色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