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子倆出門穿著像主僕,「獻祭式育兒」真的對孩子好嗎?未必!

2020-12-05 識物集

「世上只有媽媽好」這一句歌詞,很生動地體現了我們對媽媽的讚美和評價,從中我們也可以看出,媽媽對我們的奉獻和付出。中國的媽媽和世界上很多的媽媽有一個不一樣的地方就是中國媽媽更無私更付出。

生活中的媽媽在孩子的面前的人設定位很多都是「保姆」「奴隸」,雖然說是媽媽心甘情願的付出,但是中國的媽媽太過於付出自己了,讓自己沒有自我,其實孩子也不需要你毫無保留的付出,也希望媽媽能夠生活得開心快樂。

前段時間有一個圖片引發了大家的討論:一個孩子走在前面,衣著光鮮亮麗,邊走邊玩手機,而他的母親衣著普通,身上的衣服看起來甚至有些老舊,默默提著書包跟在後面。

有網友表示,這幾乎不像是母子出行,倒像是一對主僕,這個孩子未免太不懂感恩,不懂孝順,也有網友認為這可能是母親主動要求。先不論對錯,這一幕其實是許多中國父母與子女相處方式的縮影,因而能引發眾多網友的共鳴。

有人覺得這其實很正常,每一個孩子都寄託著一個家庭的希望,為了讓孩子更好的成長,父母大多都會選擇推遲滿足自己的需求,而優先把資源供給給孩子,甚至不惜委屈自己,也要給孩子最好的。

這種育兒方式被人戲稱為「獻祭式育兒」。只是,這樣的做法對孩子的成長真的有好處嗎?從一些事例中我們可以發現,過度的為了孩子而委屈自己,其實容易導致以下問題的出現:

一、對孩子的極其重視和偏愛,容易導致畸形的親子關係。大家應該還記得前些年的「小公主」,「小皇帝」,雖說有些誇張,但也確實是某些家庭的真實寫照。父母對孩子太過重視和偏愛,以致不斷犧牲自己,這會讓孩子認為自己是凌駕於家長之上的,而父母對自己無微不至的關愛也是理所當然。這也是不像孩子的父母,倒像孩子的僕人這一畸形的親子關係產生的重要因素。

二、過度犧牲自己不利於父母和孩子的心理健康。

「熊孩子「是一直深受公眾批判的存在,而父母對孩子過度犧牲,長久下來,會使孩子喪失基本的社交技能,他可能會認為其他任何父母是一樣的,應該對自己無微不至的關照,這樣的孩子大多任性妄為,不顧後果,長大成人後很容易出現心理問題,沒有辦法在社會上很好的立足。

而父母對孩子的犧牲也很容易最後演化成補償心理,在孩子日後的成長過程中不斷對孩子提出嚴苛的要求,成為不講情理的存在,對親子關係也會造成嚴重的打擊。

三、犧牲的方向不對,用力過度可能會毀掉一個孩子。

有些時候,自我犧牲甚至是家長的懶惰,不願意犧牲自己娛樂的時間陪伴孩子,關注孩子成長,就簡單的在物質上堆砌,就如《千與千尋》裡的錢婆婆,深愛自己的孩子,最後卻成了傷害了他最深的人。也許孩子並不需要物質上的富裕,更希望父母能花出更多時間陪陪自己。

愛是沒有對錯之分的,愛的方式卻有。愛自己的孩子是大多數父母的天性,過度的物質上的自我犧牲是不能保證孩子光明美好的未來的,而在滿滿的的愛裡長大的孩子卻永遠是最幸福的。

不管怎麼樣,付出真心的血脈親情是斬不斷的,父母在愛孩子的同時,也不要太過輕忽自己。希望不管是父母還是孩子,都能在相處中探索出最好的方式,生活的圓滿而幸福。以上就是我的觀點,大家也可以在文章下面交流自己的看法。

圖片均來自網絡,侵權刪

相關焦點

  • 妻子每天為家奔波,丈夫天天網咖飯店,「喪偶式育兒」何去何從?
    很多人都覺得她在這個特殊時候還出門閒逛,各處跑,「中招了也是活該!」還有人說她沒有公德,「跑了這麼多地方得留下多少隱患?」可隨著她具體行程地點的公開,人們發現了一些不太對勁的地方,很多網友也更理智了,覺得這個寶媽被罵實在有些冤枉。從她逗留的地點來看,這14天她並未吃喝玩樂,她這14天去了孕嬰館、文具店、生鮮超市、水果店、食品店以及商場等等。
  • 那些對孩子大喊「你小聲點」的父母,他們的孩子最後怎麼樣了?
    寶爸認為,自己已經很控制情緒了,也知道科學育兒,不該對孩子喊叫,可這孩子挑人,只有媽媽哄著才好使,他怎麼說都不管用。我問他:「真的是這樣嗎?你要是預設了這樣的結局,那我們的孩子,一定是有問題的!」寶爸沉思了好一會兒,沒說話。
  • 高考錄取金字塔圖,給中國式家長狂熱預估孩子前途,澆了一盆冷水
    媽媽撲哧一笑,對兒子說:你好好學習,將來考個好大學,上班就開小轎車,天再冷也不怕了。 兒子說:那我們家沒有小轎車,是因為你和爸爸以前沒有好好學習嗎? 媽媽揉了揉兒子的小腦袋,寵溺地笑罵:臭小子,讓你好好學習,倒嘲笑我和爸爸起來了。
  • 520,滿世界「狗糧」的這天,經歷4年「喪偶式育兒」的我離婚了
    最初她以為,孩子畢竟是自己懷胎10月生下來的,自己切身地有了10個月的準備,而孩子對於丈夫來說,就像突然扔到手裡的小動物,他表現得事不關己,只是還沒有準備好而已。然而,孩子滿月了,孩子3個月了,孩子半歲了,一直到現在女兒4歲了,丈夫依舊像對待一個小動物一下,高興了抱一下,沒耐心了就扔下抱自己的手機去了。
  • 大武小武是否真的喜歡郭芙?其實未必
    特別是大武小武兄弟倆在郭芙面前簡直如同兩條哈巴狗,張口芙妹閉口芙妹,跪舔到令讀者發指的地步。最後兩人為了郭芙爭風吃醋,竟然兄弟相殘,連爹都管不了,還是楊過出手,才化解兩人恩怨。可大武小武真的就喜歡郭芙嗎?其實,並非如此,兩人接近郭芙,完全是委曲求全,能從郭靖夫婦身上學到上乘的功夫,好替母報仇雪恨。
  • 母子倆吃金蟬花雙雙中毒 可能是食用了"類蟬花"
    原標題:母子倆吃金蟬花雙雙中毒 可能是食用了"類蟬花"   金蟬花,俗稱大蟲草,在民間被當作冬蟲夏草的替代品。鄞州古林的楊女士身體一向羸弱,7月4日到山上挖來不少金蟬花,打算給自己補補。當天晚上,她把金蟬花、紅棗、冰糖放在一起燉湯喝。她萬萬沒想到的是,滋補身體不成,反而把自己喝進了醫院的重症監護室。
  • baby曬母子合照,3歲小海綿個子 已到媽媽腰,美女萌娃誰不愛!
    黃曉明和baby的感情雖然一直被質疑,但是兩個人也沒有任何的動靜,只是不像以前那樣秀恩愛了,至於夫妻倆感情如何,如今的質疑也都只能說猜測,不過baby卻不受影響,自從有了兒子後,大家發現baby在做媽媽這件事上倒是出乎大家意料的本以為她很在意自己的形象
  • 跟毛孩越來越像?倫敦攝影師神手拍攝「主僕」對比照
    Qzone微信跟毛孩越來越像?倫敦攝影師神手拍攝「主僕」對比照原創咕嚕生活記2020-10-23 11:58:32大家都說養寵物的人會跟毛孩越來越像,就像情侶在一起兩人會越來越有夫妻臉一樣。倫敦有位攝影師神手拍攝許多人物與寵物的對比照,一張張激似的照片讓不少網友都驚呼:「這真的不是親生的嗎?」
  • 育兒奇葩說 寶寶擠眉弄眼可能有病?
    那麼這擠眉弄眼真的有這麼可怕嗎?今天的《育兒奇葩說》就來一探究竟。那麼真的是這樣嗎?小編提醒各位,千萬不要小看抽動症對孩子的影響。時間久了,患兒會變得自閉,不願與人交流接觸,嚴重的還會敵視甚至是報復別人,這對孩子未來的人生發展非常不利。
  • 對孩子負責≠為孩子服務,家長的教育管理「重心」要找準
    慢慢的有的父母變成了保姆、變成了服務員、變成陪練員,在這些角色的變化中,父母在辛勤的付出著,卻發現養個好孩子怎麼就那麼難嗎? 孩子是真的小,需要父母的照顧 孩子尚在襁褓之中,尚不能獨立,一切都需要在父母家人的照顧下成長。
  • 女鄰居穿著睡衣,口吐白沫躺在床上!杭州鍾老闆敲開隔壁家門,眼前...
    鍾老闆走進去他家一看,小夥母親穿著睡衣,口吐白沫躺在床上,已經昏迷了。事後記者了解到,小夥子姓謝,今年21歲,是廣西人,母親姓周,今年49歲,在陶瓷品市場當售貨員,母子倆一起租在八卦新村,他爸爸在老家。鍾老闆見狀不妙,連忙撥打了120。這一幕,鍾先生已經是第二次看到了。「前天(1月5日)晚上10點多,小夥子給我打電話,說他們不行了。
  • 心理學家一語道真諦:「客體」對孩子很重要
    她的這個習慣我可是見識過,在她一歲左右的時候,嫂子每次出門都得背個碩大的包,裡面居然裝著是一塊兒童毛毯。理由是,嘟寶時不時就要摸這個毯子,沒有就會哭。後來上幼兒園了,就換成了一隻奶奶給做的毛線烏龜,她居然把烏龜的尾巴磨斷線了。表哥表嫂挺發愁的,說不知道應該怎麼辦。我本來納悶已經改掉的習慣,怎麼突然就又開始了。但聽完他們的描述後,我大概明白了其中的原由。
  • 中外育兒大不同 老外眼中最"雷人"中國育兒法
    中國和西方國家的文化和傳統相去甚遠,因此育兒方式也大不相同。在老外眼中,我們許多育兒習俗十分「雷人」;同樣許多中國家長也不理解外國人的育兒方式。到底老外的育兒方式有多「雷」?
  • 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比較常見的物品會對孩子造成安全隱患?
    【哈嘍,大家好,歡迎點擊右上角關注,每天閱讀育兒好文哦】導讀:酷暑的天氣讓人時常感到心情煩躁,加上家裡有個熊孩子,做媽媽的分分鐘心態要爆炸,就想讓熊孩子離自己遠遠的,但是,如果做家長的真的沒有將孩子照看好,出現了一些意外,那將是大家都不願意看到的。
  • 浙江大學教授鄭強:兒子兩次被開除三次換學校,育兒的滑鐵盧?
    難道真的如鄭強教授所說,他的兒子真的是學渣嗎?其實並不是這樣的,鄭強教授的兩個兒子,後來一個考上了四川大學,一個考上了復旦大學,都是高材生,只不過鄭強教授的教育理念不同於常人,他有著自己獨特的教育方法,沒有過多約束孩子,肯定也是鄭強教授獨特的教育方法。今天,我就來給大家分享一下他的幾點教育心得。
  • 你是否有「育兒恐慌症」?快來看看這四點,媽媽們自測一下吧
    可能真的陷入了一種「育兒恐慌」的病症中了吧。什麼是「育兒恐慌症」?就是媽媽們沒來由的焦慮,幻想一些沒發生的事情,對於孩子的照顧和教養缺乏信心,總是感覺自己力不從心,從而給自己帶來了緊張和焦躁的情緒,心理的弦始終處於緊繃狀態,孩子稍有差池,媽媽就開始恐慌。那麼育兒恐慌症具體表現在哪幾個方面呢?
  • 長沙倆母子燒炭取暖,不幸中毒身亡,父親:孩子才剛滿8個月!
    可即便如此,有的人仍抱有僥倖心理繼續採用這種方式取暖,這不,湖南長沙就有倆母子因燒炭取暖不幸中毒身亡,母親32歲,孩子才剛滿8個月,原本一個幸福的家庭也因此變得支離破碎。據了解,悲劇發生在12月6日晚上,地址位於長沙市長沙縣黃興鎮仙人市村,事發當晚,孩子的父親並不在家,早上回家後才發現已經中毒身亡的母子倆。
  • 寶媽聽到別人這樣誇寶寶的眼睛要留心,這未必是好事
    文|秘籍君前段時間小區李女士生下一個「混血兒」,可是讓大家好一陣討論。而我昨天下班正好在路上碰到李女士抱著兒子散步,寶寶那雙清澈見底的藍眼睛,加上白嫩的皮膚,看起來真的像一個混血兒。李女士也挺開心自己生下一個混血兒子,認為這是上天賜予她的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