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事兒】通訊員李越 王楠訊:9月17日,國網通航公司、國網甘肅省電力公司在甘肅省官東二線圓滿完成世界首次750kV輸電線路直升機帶電作業,也是國內首次在水面環境上方開展的直升機帶電作業,填補了750kV輸電線路直升機帶電檢修作業國際範圍內的技術空白,標誌著我國帶電檢修技術實現了新的突破。
本次作業內容是為750千伏官東二線電塔間隔棒更換,作業地點位於劉家峽水庫正上方。國網通航工作人員嚴格按照程序完成工器具、人員等全部準備事項。11時18分,直升機準時升空,採用吊索法運送一名帶電檢修人員由電塔右導線大號側第3個間隔棒處進入等電位,全過程作業用時40分鐘,成功更換損壞的導線間隔棒。
「此次直升機作業點位於黃河上方峽口位置,氣象條件多變,各電壓等級電力線路密集,作業條件非常複雜,給本次作業帶來了較大困難。」飛行員田豔明機長在進行現場踏勘和任務評估時說道。在作業中,田豔明機長駕駛直升機懸吊40米的長繩,精準的將檢修人員投放到0.5平米的目標點(線路故障點)進行檢修作業,這相當於直升機在電力天路上穿針引線,體現了國網通航直升機飛行員強大的作業能力。
工作負責人李磊說,這次採用的直升機吊索法帶電作業,是由直升機利用懸掛在機腹下的載人吊鉤、吊索系統,將作業人員和工具材料,投放到輸電線路上進行等電位帶電檢修,完成檢修作業後再將作業人員和剩餘工具材料撤回的作業方式。
傳統的帶電作業,工作人員需要背負沉重的工具包登上百米高的電塔,既耗時,對作業人員體力也是極大考驗。在地理條件惡劣、人力難以到達的環境,傳統帶電作業更是難以保證。近年來,國網通航公司持續加強直升機外載荷作業技術研發與作業能力養成,先後完成1000千伏帶電線路直升機吊索法及吊籃法演示飛行,福建、安徽電網整體運維,河北特高壓輸電線路直升機帶電維修作業等項目,著力解決傳統人工電力巡線作業「看不到、去不了、做不到」的問題,技術能力已達國際先進水平。
為保證安全高效實施作業,國網通航公司和甘肅電力公司提前近兩個月成立專項工作領導小組,雙方制定了各種應急預案和協同作業方案。國網通航公司技術總監吳建軍全程跟進,雙方項目組認真分析作業點地理環境、風向和線路走向等因素,提前一天開展工器具準備和作業方式的試飛等工作,實現了直升機帶電作業項目的圓滿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