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條±660千伏輸電大通道銀東直流投運十年 輸送電量超2900億...

2020-12-04 金臺資訊

2020年11月28日,±660千伏銀東直流輸電系統將迎來安全運行十周年的標誌性時刻。自建成投運以來,銀東直流山東段在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的精心管理和精益運維下,始終保持安全高效運行,年均輸送電量約290億千瓦時,累計輸送電量超過2900億千瓦時,為山東經濟社會的發展提供了穩定的能源供應。

膠東換流站全景(徐可 攝)

直流首站紮根齊魯

2010年11月28日,銀東直流建成投運。該工程是由國家電網公司自主研發、設計、建設,是世界上首個±660千伏電壓等級的直流輸電工程,輸電線路西起寧夏銀川銀川東換流站,東至山東青島膠東換流站,途經寧夏、陝西、山西、河北、山東五省區。這條長1300多公裡的「電力動脈」,開啟了我國「西電東送」的北通道,也開啟了山東電力大規模接收外電的新紀元。

2011年2月28日,±660千伏銀東線由單極試運行變為雙極正式投運,將電能輸送能力由200萬千瓦提高到400萬千瓦,並長期保持滿負荷運行,每天可將近1億度電送至山東用電負荷中心,佔山東「外電入魯」的40%,並連續多年平均利用率80%以上,居全國首位,在迎峰度夏、迎峰度冬期間有效緩解山東地區用電緊張的局面。據測算,銀東直流投運至今,相當於在山東地區減排二氧化碳24448萬噸、碳粉塵6669萬噸、二氧化硫735萬噸、氮氧化物367萬噸,環保效益和社會效益極為顯著。

國網山東檢修公司員工對膠東換流站站內閥廳進行年度檢修工作。(徐可 攝)

在銀東直流眾多基層運維單位中,國網山東電力檢修公司淄博運維分部輸電運維三班自成立之初,就承擔了2200號塔至2807號塔及膠東接地極線路的日常運維與檢修工作。「十年來,我們共完成了10次大型年度檢修工作,14次大型重大節日保電工作,人工巡視已達8100人次共計3萬多公裡,車輛巡視1064車次,突破23萬公裡,消除缺陷608處,有效保障了線路安全穩定運行。」輸電運維三班班長鹿寧用一組數據總結了他們負責的銀東直流輸電線路的運維工作量。

十年來,銀東直流輸電工程充分發揮高壓直流輸電「大容量、遠距離、高效能」的輸送優勢,利用大電網在能源有效配置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讓山東電網實現了由「普通國道」向智能化「高速公路」的跨越,大步跨入特高壓、交直流混聯、各種能源共同發展的新時代。同時,銀東直流持續將西部煤炭基地的火電、黃河上遊的水電、風電、光電以直流輸電的形式「打捆」送到山東用電負荷中心,促進了當地經濟發展,提升了城鄉居民用電可靠性,也促進了寧夏新能源基地建設,助推了西北地區能源優勢向經濟優勢轉化。

守正創新勇於探索

「成功了,成功了!」大家看著作業電工王進從銀東直流60米高的軟梯上緩緩爬下,在現場和電視機前觀看的人們不禁激動得喊了起來。在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臺、工人日報等媒體的聚焦下,2011年10月11日上午11時30分,國網山東電力成功完成世界首次±660千伏電壓等級線路的帶電作業,修復了輸電線路鐵塔上銷釘脫落的隱患。僅此次工作,就減少停電時間近1小時,為社會持續供應電力400萬度。

世界首次±660千伏直流線路帶電作業現場。(徐可 攝)

做為世界上首條±660千伏直流輸電線路,銀東直流在運維和檢修工作上沒有先例可循。為了保證帶電作業的成功,早在2010年年初,國網山東電力就成立了課題攻關小組,經過近3個多月的奮戰,一本厚厚的《±660千伏直流架空輸電線路帶電作業技術導則》編制出爐,並順利通過國家電網公司的驗收,為帶電作業提供了技術支撐。從此以後,國網山東電力積極試驗日常運維檢修管理的新方法新手段,走上了日常運維與探索試驗相結合的守正創新之路。總結首次帶電作業技術成果及相關經驗,編制《±660kV直流輸電線路帶電作業技術》專著1部,先後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等9項獎項,授權14項專利。在已有的500千伏輸電線路運維經驗基礎上,輸電專業在設備狀態監測、應急響應等方面不斷推陳出新,編制了《±660kV輸電線路竣工檢查與驗收》、《±660kV輸電線路的巡視》、《±660kV輸電線路接地極與極址的維護與檢測》等課程,被國網公司網絡大學收錄為精品課程並推廣學習,為±660千伏銀東直流線路安全運行奠定了知識基礎,有效提高了線路運維效率及運維質量。青島膠東換流站先後成立了「源動力」創新工作室、李浩創新工作室、「焦點」QC小組等創新團體,積極開展科技創新、QC等創新創效活動,獲得全國優秀質量管理小組、全國電力職工技術成果一等獎五項、國家電網公司科技進步二等獎等十餘項榮譽獎項,榮獲發明專利10餘項,實用新型專利30餘項。

隨著智能運檢體系建設的推進,銀東直流人堅持「智能化大數據管理」,大力推進智能運檢建設,不斷提升電網安全保障能力和智能互動能力。積極落實換流站在線智能巡視項目,順利完成全智能巡檢系統調試和啟用,完善換流站機器人、在線監測、輔控等前端採集裝置布點,構建以遠程監視系統、主輔監控系統、在線監測系統為支撐的在線智能巡視系統。依託智能運檢管控平臺和管控中心,持續深化智能運檢集約化管理,全面打造「電網運檢新高地」。

國網山東檢修公司員工對膠東換流站站內GIS設備進行年度檢修工作。(隗茂春 攝)

激流勇進重器出海

從最初的國內首條±660千伏直流輸電工程落地,十年間,山東直流輸電事業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目前,山東省境內共有五條直流輸電通道,其中三條落地山東,分別是±660千伏銀東直流輸電工程、±800千伏魯固直流輸電工程和±800千伏昭沂直流輸電工程。2019年,三條直流輸電工程受端站全年接受外電入魯電量678.85億千瓦時,佔到全省全社會用電量10.91%。直流輸電方式已成為山東電網承接外電入魯的主要途徑之一。三條直流輸電項目均由國網山東電力公司統一管轄,採取「一體化運作,兩大專業集中統籌,三站生產同步聯動」管理模式。專業化運維、規範化管理已成為山東直流電網的重要特點之一。「十四五」期間,山東省仍將進一步加大能源結構調整力度,積極實施「外電入魯」戰略,不斷探索直流輸電發展模式,增加電力供應能力。

銀東直流穩定運行的十年間,不僅為山東省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大量的能源輸入,更為山東電力培養出第一批直流輸電系統運維專業人才隊伍。「我是2010年來到的膠東換流站,參與了建設、驗收、調試、送電以及之後的每一個重要時刻。」膠東換流站站長張宏輝說,「當時省內換流站運維團隊只有膠東站一個,現在已經發展壯大為負責三個換流站運維的163人直流大家庭。」銀東直流的建設開啟了山東直流輸電事業的序幕。一路走來,銀東直流人秉持「正道直行,中流砥柱」的精神信念,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攻克一道又一道難關,用行動踐行電網人對工作的熱忱,對保萬家燈火的一腔熱血。

國網山東檢修公司員工開展±660千伏銀東線棒瓷絕緣子檢查工作。(隗茂春 攝)

通過多年的自主創新和探索實踐,國網山東電力在直流輸電工程精益運維、故障診斷、帶電檢修等方面掌握了一系列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輸電技術。從直流工程體量到人才隊伍數量,山東省已成為直流輸電工程應用的「直流大省」。國網山東電力積極實施「走出去」戰略,開啟國際業務新格局。今年6月至8月,國網山東電力先後組織兩個批次共計48名直流專業員工遠赴巴基斯坦,開始對世界上第二條±660千伏直流輸電項目——默拉直流輸電工程進行驗收接管工作。在這支48人的運維團隊中,從膠東換流站走出來的共有16人,他們已經成為海外項目管理和運維工作的中流砥柱。

首批±660千伏默拉工程運維人員疫情期間抵達巴基斯坦。(陳大慶 攝)

±660千伏默拉直流作為中巴經濟走廊「優先實施」項目清單下唯一的輸電項目,是國網公司響應「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舉措,同時也是國網公司首個BOOT模式(建設—擁有—運營—移交)海外投資項目。目前,±660千伏默拉直流工程正處於緊張的驗收調試階段,山東電力將自身先進技術經驗和管理理念帶到了巴基斯坦,今後將把成熟的運維模式、管理經驗和技術標準全面應用於默拉工程,全力打造海外工程運維樣板。經過十年的發展和壯大,國網山東電力不斷探索,將±660千伏直流輸電技術從率先落地到重器出海,實現了電網運維方式的歷史性跨越。

十年發展歷程中,有太多的感動和故事。正道直行,我們向著夢想勇往直前,中流砥柱,守萬家燈火保電網平安。回首過去,光榮和夢想同在,挑戰與機遇並存,展望未來,有更多的期待和夢想。國網山東電力將繼續團結一致,攜手並肩,振奮精神,不斷創新,全力保障銀東直流的安全穩定運行,努力續寫新的燦爛與輝煌。(徐可 葛暢 張進)

相關焦點

  • 世界首條±660千伏輸電大通道銀東直流在山東這十年 輸送電量超...
    自建成投運以來,銀東直流山東段在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的精心管理和精益運維下,始終保持安全高效運行,年均輸送電量約290億千瓦時,累計輸送電量超過2900億千瓦時,為山東經濟社會的發展提供了穩定的能源供應。
  • 19項電力技術世界第一! 它輸送的清潔電能更靈活
    今天(27日),國家西電東送重點工程——南方電網烏東德電站送電廣東廣西特高壓多端柔性直流示範工程——全面投運,比計劃時間提前半年。這條創造19項世界第一的輸電大通道,將雲南清潔的水電源源不斷地輸向粵港澳大灣區等地區。
  • 19項電力技術世界第一!它輸送的清潔電能更靈活
    今天(27日),國家西電東送重點工程——南方電網烏東德電站送電廣東廣西特高壓多端柔性直流示範工程——全面投運,比計劃時間提前半年。這條創造19項世界第一的輸電大通道,將雲南清潔的水電源源不斷地輸向粵港澳大灣區等地區。
  • 遠東控股助力青豫直流工程±800千伏全電壓運行
    12月23日,世界首條以輸送新能源為主的輸電大通道——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以下簡稱青豫直流工程)成功通過最後的大負荷試驗。至此,工程全部的系統調試順利完成,系統功能性能良好,正式進入±800千伏全電壓運行狀態。遠東控股集團自主研發的1250系大截面導線隨著該項目跨越千山萬水,助力西電東送「高速路」的建成。
  • 科技名詞 | 什麼是特高壓直流輸電?
    ±800千伏及以上的直流電壓輸送電能的方式。1990年10月,由中南勘測設計研究院主要承擔設計完成的葛洲壩至上海直流輸電工程投入運行。它是我國第一條±500千伏直流輸電工程,拉開了我國超高壓直流輸電時代的序幕。2010年,我國建成世界上首個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
  • 世界最高電壓±1100千伏實現工程應用,最遠輸送5000公裡
    據《經濟日報》1月1日報導,2018年12月31日,在新疆準東經濟技術開發區轄區內的±1100千伏昌吉換流站第二個高端換流器成功解鎖,標誌著昌吉—古泉±11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雙極全壓送電成功,世界最高電壓±1100千伏實現工程應用。
  • 寧夏對世界最高電壓等級的特高壓輸電線路進行帶電作業
    8月27日,國網寧夏電力檢修公司首次完成過境特高壓輸電線路±1100千伏吉泉線帶電消缺作業。  此次順利完成帶電更換電力部件的鐵塔為3217號塔,位於中衛市沙坡頭區興仁鎮境內。此次帶電作業由曾參與寧夏首條直流外送通道——銀東±660千伏直流輸電工程帶電作業「第一人」李勝花等登塔作業。
  • 西電東送,南方電網超高壓鑄就深圳特區電力動脈
    據了解,該站是黔電送粵的第二條直流大通道,全長1225公裡,輸送容量為雙極300萬千瓦……」這則報導,將2007年那一重要時刻重現在人們面前。貴廣二回直流輸電工程作為南方電網「十一五」西電東送骨幹項目,將貴州的電力源源不斷地輸送到深圳,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為深圳經濟社會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貴廣二回直流輸電工程的建成投運,使西電東送又上了一個大的臺階,對於進一步深化國家西電東送戰略的實施,保證廣東特別是深圳等負荷中心區域的電力供應,促進貴州建設能源基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 世界最高電壓等級特高壓直流投運1年輸送電能逾500億千瓦時
    ±1100千伏昌吉換流站全景。 劉文龍 攝中新網烏魯木齊9月18日電(胡培根 何玉成 焦攀)新疆準東—安徽皖南±11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以下簡稱準皖直流)自2019年9月建成投運,1年來累計外送電量突破500億千瓦時,在我國大範圍資源優化配置、節能減排中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按照安徽省2019年城鄉居民用電量約396億千瓦時計算,輸送500億千瓦時電能,可以讓安徽省6300多萬人使用15個月。
  • 我國首條跨越冰川和高山凍土區750千伏輸電線投運
    新華社烏魯木齊11月22日電(記者杜剛)22日,跨越天山的伊犁—庫車750千伏輸變電工程正式竣工投運,這標誌著新疆電網主網架電壓等級從220千伏升級到750千伏,電網輸送能力和安全係數大幅度提高。  在22日舉行的伊庫線竣工儀式上,國網新疆電力公司副總經理白偉介紹,伊庫線總投資19.55億元,於2014年11月5日開工建設,全長353.7千米,是我國首條跨越冰川和高山凍土區的750千伏輸電線路。  伊庫線的投運補齊了新疆750千伏電網主網架的最後一環。
  • 四川設計諮詢公司參與設計的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壓工程投運
    日前,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投運。工程起於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止於河南省駐馬店市,途經青海、甘肅、陝西、河南4省,線路全長1587千米,輸送容量800萬千瓦,總投資約223億元,全面投產後每年可向河南輸送清潔電量400億千瓦時。
  • 直流輸電與交流輸電有何不同
    這是世界直流輸電史上一次具有標誌性意義的事件,引起國際能源界的轟動。世界上首條達800千伏的直流線路在中國建成,標誌著我國在世界電力領域成功佔領了一個重要的制高點。國外高度評價其示範意義特高壓直流輸電在長距離、大容量輸電方面優勢明顯,是近年國際電力工程的一大熱點,更是解決未來經濟發達地區日益增長電力需求的關鍵所在。
  • 湖北工程公司參建的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壓工程正式投運
    日前,湖北工程公司設計院參建的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順利通過168小時試運行,正式投入運行。世界首條以輸送新能源為主的輸電大通道工程建設圓滿完成,也為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十三五」期間特高壓工程建設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 800千伏柔性直流遭遇極端情況下的接地短路試驗首次挑戰成功
    南方電網烏東德水電站送電廣東廣西特高壓大通道已經進入到投產前的衝刺階段,正在密集進行一系列關鍵性試驗。 今天(23日)上午,首次挑戰成功了800千伏柔性直流遭遇極端情況下的接地短路試驗,也就是模擬特高壓線路遇到雷電、風箏等短路故障,檢驗柔性直流自清除故障的能力。這也是世界上首次進行特高壓柔性直流短路試驗。
  • 寧夏首個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已向浙江送電1500億度
    【訊】數據顯示,截至11月25日,寧夏首個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靈州-浙江紹興±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已累計向浙江送電逾1500億度。  據了解,靈州-紹興±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工程是國家「加快推進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12條重點輸電通道建設」項目中首個投運的特高壓直流輸電戰略性工程。
  • 世界首條穿越高海拔地區特高壓輸電線路
    如果把特高壓輸電線路比作是血管,高端換流變壓器就是「強勁的心臟」。你知道嗎?青海至河南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的6顆「強勁的心臟」在西寧組裝。  3月31日,位於西寧的國內首個特高壓換流變壓器現場組裝基地,±800千伏青海至河南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青南換流站所用的首臺±800千伏高端換流變壓器組裝有序推進。
  • 世界首座660MW超臨界循環流化床機組電廠在山西平朔成功投運
    10月1日0:00整,由中國能源建設集團山西電力建設有限公司承建,山西中煤平朔2×660MW低熱值熱電新建項目2號機組圓滿完成168小時滿負荷試運行,標誌著世界首座單機容量最大的超臨界循環流化床(CFB)鍋爐發電機組電廠成功投運。
  • 中國首條±1100千伏特高壓線路施工現場:組立「巨無霸」鐵塔
    昌吉—古泉±11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起於新疆昌吉,止於安徽古泉,途經新疆、甘肅、寧夏、陝西、河南、安徽六省區,線路總長度約3300多公裡。輸送容量12000兆瓦,電壓為±1100千伏。工程於2015年12月28日獲得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核准,新疆段去年5月11日開工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