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電東送,南方電網超高壓鑄就深圳特區電力動脈

2020-12-05 人民資訊

40年間,中國南部一個小漁村發生巨變:荒涼灘涂崛起摩天大樓,寂寞海灣變身億萬「箱」田。這個地方,就是深圳。改革開放的如椽巨筆刻畫著深圳的騰飛歷程,電力作為重要的驅動力助推深圳經濟社會發展。

多年來,立足國家工作大局,南方電網超高壓公司緊抓發展機遇,與特區同成長、共奮進,以電力事業的高質量發展服務特區建設,奏響了先行示範的電力強音。由南方電網超高壓公司所負責建設運維的西電東送兩大直流工程——貴廣二回直流工程、滇西北直流工程直接落點深圳,為特區建設源源不斷注入強勁的綠色動能,打通了深圳特區的電力動脈。

為深圳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寶安光明白花洞±500千伏換流站工程進入收尾階段,計劃今年投產300萬千瓦。據了解,該站是黔電送粵的第二條直流大通道,全長1225公裡,輸送容量為雙極300萬千瓦……」這則報導,將2007年那一重要時刻重現在人們面前。

晚霞襯託下的寶安站

彼時,在貴州省黔西南自治州的千山萬壑中,國家重點工程、「十一五」西電東送重點電網建設工程——±500千伏貴廣二回直流輸電線路,正從黔西南興仁縣境內的換流站出發,將「黔電」送抵深圳,開啟「西電」歷史。

這是一條具有歷史意義的輸電線路,也是一條具有特殊意義的空中電力「高速公路」。

深圳經濟特區成立之後,在經濟建設、城市基建、工業發展等方面按下快進鍵,供用電量隨之大幅增加,年供、用電量增幅均在60%以上。電力供應不足,成為鵬城展翅的掣肘因素之一。貴廣二回直流輸電工程作為南方電網「十一五」西電東送骨幹項目,將貴州的電力源源不斷地輸送到深圳,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為深圳經濟社會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貴廣二回直流輸電工程的建成投運,使西電東送又上了一個大的臺階,對於進一步深化國家西電東送戰略的實施,保證廣東特別是深圳等負荷中心區域的電力供應,促進貴州建設能源基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截至2020年,貴廣二回直流工程已安全運行13年,累計送電量達到2031億千瓦時,相當於為深圳地區減少燃煤0.54億噸,減排二氧化碳1.4億噸。2019年,該直流年送電量194.6億千瓦時,佔深圳全市年用電量約18%。

13年來,南方電網超高壓公司持續開展作業標準化建設、基於風險分析的設備運維、設備隱患整治,創新開展運維一體化試點等基礎工作,有力保障了直流工程長周期大負荷安全穩定運行,通道年均利用小時數約5050小時。

以清潔電力貢獻「深圳藍」

在深圳市寶安區,有一個世界上佔地面積最小的交直流合建特高壓換流站——東方換流站。東方換流站是滇西北直流工程的受端站。該工程是西電東送首條落點深圳的特高壓直流工程,也是南方電網西電東送第三條特高壓直流通道。直流線路全長約1953千米,額定電壓±800千伏,輸送容量500萬千瓦,創下了當時多項「南網之最」——是南方電網建設史上地理跨度最大、外部協調最難、工期要求最緊的特高壓直流項目,送端的新松換流站更是世界上海拔最高、抗震等級最高的特高壓換流站:位於海拔2328米,抗震烈度設防9級。線路跨越了3600米海拔,堪稱同類工程中世界最高。

滇西北直流工程西起雲南省大理州劍川縣,崇山峻岭中的一條條銀線宛如飛龍在天,連貫東西,將清潔電力輸送到2000公裡外的深圳,為東西部區域協調發展架設起牢固的空中走廊,為珠三角的經濟社會輸送用之不竭的清潔能源,也為生機勃發的深圳送去風清氣朗的一片蔚藍。

以滇西北直流工程建成投運為標誌,中國特高壓直流輸電技術經歷了外方主導、外方參與到中方主導的過程。隨著自主研發能力的持續增強,我國逐漸掌握了特高壓直流輸電技術和核心設備的研製。如今,包括換流變壓器、換流閥在內,滇西北直流工程的核心設備全部實現了國產化。作為反映直流輸電系統運行狀況的核心指標,滇西北直流工程的能量可用率在2019年達到了百分之百。

作為落實國家「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的12條重點輸電通道之一,滇西北直流工程每年新增西電東送能力500萬千瓦,每年向深圳輸送電量約200億千瓦時,約佔深圳年用電量的四分之一。清潔電能以硬核之力守護「深圳藍」,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為深圳連續7年進入全國空氣品質前10名做出了巨大貢獻。

助力特區建設獲高度認可

2018年,深圳改革開放展覽館舉辦了「大潮起珠江——改革開放40周年展覽」,成為深圳市民和來深遊客重要的打卡點。在這個展覽中,南方電網的西電東送等代表工程作為電力建設的重要篇章呈現在公眾面前。

以「深圳速度」發展的超高壓、特高壓直流輸電技術,在上述兩項工程中得以展現。

2007年投產的±500千伏貴廣二回,是國家第一項直流自主化依託工程,實現了國家確定的綜合自主化率70%以上的目標,標誌著我國電力行業重大技術裝備國產化工作取得了重要突破。

而2018年投產的滇西北特高壓直流工程,不但在電壓等級上實現了從500千伏到800千伏的階躍,還全面實現了設備綜合國產化率100%,再次擦亮了特高壓直流輸電技術這張「國家名片」。

40年來,西電東送戰略的實施,讓中國直流輸電技術實現從零起步到完全掌握核心技術的跨越,攻克了特大電流下的絕緣特性、電磁環境、設備研製、試驗技術等世界級難題。

領跑全球的先進技術,讓澎湃的西電為深圳人民送去了福祉,助力了雙區發展——僅2019年,深圳便通過西電東送通道,接收清潔能源電量達717億度,佔全年供電量的75%以上,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近6000萬噸,相當於減少2159萬輛燃油汽車的排放量。2019年,深圳非化石能源發電量佔比達到68.8%,萬元GDP電耗由2010年的635.8度降至約339度。

四十年開拓實幹,砥礪奮進,南方電網超高壓公司為經濟社會運行貢獻澎湃動力,為深圳特區發展提供了強大引擎。遠方,西電東送的銀色導線在陽光下舒展,導線的長度突破了人們的視野,從深圳輝煌的昨天延伸到了更美好的明天。

相關焦點

  • 國家西電東送重點工程昆柳龍直流工程正式啟動投產送電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12月27日10時許,由南方電網公司投資建設的國家西電東送重點工程烏東德電站送電廣東廣西特高壓多端柔性直流示範工程(簡稱昆柳龍直流工程)正式啟動投產送電,較計劃提前半年。烏東德電站送電廣東廣西特高壓多端柔性直流示範工程線路全長1452公裡,途徑雲南、貴州、廣西、廣東四省(區)。
  • 南方電網:今夏水電消納形勢嚴峻
    廣東電網電力調度控制中心技術工作人員呼士招對包括第一財經在內的媒體說,近幾年廣東在進行產業結構調整,用電量去年僅上漲了2%,而今年上半年,用電量上漲了3.94%。南方電網稱,促使用電量的增長,除了社會經濟發展之外,公司近年來推動電能替代和實施農網改造升級也是重要因素。
  • 山西電力啟動特高壓擴建 電網建設有大動作
    宋昱攝  日前,山西特高壓擴建及「西電東送」500千伏通道調整工程開工動員大會在晉北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變電站擴建場址舉行。  山西是電力大省,建設全國電力外送基地是山西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的重要任務。
  • 南方電網公司綠色清潔能源有力支撐實現「廣東藍」
    南方電網公司通過建設堅強電網、特高壓輸送清潔能源、引導社會用能方式變革等一系列紮實舉措,使粵港澳大灣區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環境更美。 數據顯示,廣東省接收西電東送電量已連續9年維持正增長,近兩年均達2000億千瓦時以上,約佔廣東全省用電量的30%。
  • 《電力之戰》後又發生了什麼?
    這種方式,相當於採了背靠背柔性直流輸電的技術,在兩個區域交流電網中間建起了一道「防火牆」,既把兩個交流電網連起來,又隔離了兩個交流電網發生故障的幹擾,簡化複雜故障下大電網安全穩定策略,避免大面積停電風險,提高南方電網主網架的安全穩定運行。
  • 共舞長江經濟帶繪就雲嶺新畫卷】綠色電力 沿江遠行
    為促進綠色能源消納,近年來,雲南電網公司通過加快西電東送通道建設、優化調度運行方式、積極開展電力市場化改革、保障省內綠色載能產業用電等一系列措施,把雲南的綠色電力源源不斷輸送到遠方,為萬千工廠提供強勁動力,為千家萬戶點亮盞盞明燈。
  • 無人機「飛粵」之旅 帶你見證南方電網廣東電網公司改革發展
    南方電網廣東電網公司通過自主研發的多旋翼無人機自動駕駛技術,在國內率先實現「站到站」的自動高精度繞塔巡視,實現自動充電及航線自動規劃、自動巡視、自動分析缺陷等全過程智能化場景應用,展示了改革開放以來廣東電網從人巡邁向機巡的重大變革。
  • 當「5機」遇上特高壓:電網大動脈背後的「懂行」密碼
    2020年,在「新基建」的驅動下,5G、特高壓、工業網際網路等七大領域基礎設施迎來建設紅利期,數字經濟加速發展,電力行業數位化轉型也在加速。  電力行業數位化轉型,既關乎能源本身的開發與利用,也關乎開發、利用能源過程中的工程管理,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簡稱「青豫直流」工程)則是其前沿實踐。
  • 中國西電承接國網優質資產,取長補短打造最強電力裝備巨頭!
    西電集團承接國網優質資產,輸配電各環節取長補短打造最強電力裝備巨頭。12 月 23 日,許繼電氣、平高電氣、中國西電、寶光股份 4 家 上市公司分別發布公告,中國西電集團正在與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子公司許繼集團、平高集團籌劃戰略性重組,有關方案尚未確定,方案亦需獲得相關主管部門批准。
  • 19項電力技術世界第一! 它輸送的清潔電能更靈活
    今天(27日),國家西電東送重點工程——南方電網烏東德電站送電廣東廣西特高壓多端柔性直流示範工程——全面投運,比計劃時間提前半年。這條創造19項世界第一的輸電大通道,將雲南清潔的水電源源不斷地輸向粵港澳大灣區等地區。
  • 19項電力技術世界第一!它輸送的清潔電能更靈活
    今天(27日),國家西電東送重點工程——南方電網烏東德電站送電廣東廣西特高壓多端柔性直流示範工程——全面投運,比計劃時間提前半年。這條創造19項世界第一的輸電大通道,將雲南清潔的水電源源不斷地輸向粵港澳大灣區等地區。
  • 雲南電網可再生能源發電達到世界一流
    從雲南電網公司獲悉,截至目前,雲南電網2020年可再生能源發電佔比繼續保持高位,全年預計達到89.9%,自"十三五"以來,可再生能源發電佔比連續5年保持在90%左右,達到世界一流水平。雲南電力資源稟賦突出,水電經濟可開發容量約為9570萬千瓦,風能、太陽能也比較豐富,均居全國前列。
  • 山西加快建設特高壓樞紐電網(「新基建」)
    日前,山西特高壓擴建及西電東送500千伏通道調整工程開工。該系列工程及在建的1000千伏蒙西-晉中特高壓交流工程投運後,山西電網將成為世界上首個以特高壓為主幹網架的省級電網。
  • 聊聊丨我在南方電網的「第一次」
    (南方電網廣西賀州供電局繼電保護班 鍾瑞彬)西電東送換流變「換心」自己操刀西電東送換流變修復自己幹,打破國外技術壟斷!2013年,經過6個多月的艱苦攻關,南方電網超高壓公司天生橋局成功修復了天生橋換流站408321號換流變的缺陷,換流變「浴火重生」。
  • 上海交大孫寶德教授團隊突破關鍵技術助力中國特高壓電網建設
    上海交大孫寶德教授團隊突破關鍵技術助力中國特高壓電網建設 2019-09-11 12:06:39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
  • 南方五省區負荷電量超過節前水平八成
    來源:經濟日報記者從南方電網公司了解到,自2月10日復工以來,南方五省區負荷電量水平持續恢復。3月5日,南方電網最高統調負荷為13386萬千瓦,比2月9日增長33.18%,恢復到節前負荷水平的81.58%。
  • 「西電東送」工程能證明直流電比交流電更有用嗎?西瓜視頻聊科技
    在過去人們對於電力的使用僅僅只限於照明,無非就是通過電力加熱鎢絲從而發光,這個時候電力的傳輸方式就顯得極為重要,而直流電在傳輸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熱,這對人類的日常生活必然會產生一定影響,而且電力傳輸必然會用到輸電線等電導體,而導體也必然會存在電阻,不僅會產生發熱,而且還會極大消耗傳輸的電力。
  • [發行]中國西電(601179)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招股說明書- CFi.CN 中財網
    指 陝西寶光集團有限公司 陝開集團 指 陝西陝開電器集團有限公司 西電計算所 指 西安電力機械製造公司電子計算技術應用研究所 國網公司 指 國家電網公司 南網公司 指 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
  • 我國未來電網格局研究報告:電網分層分區平衡將引領分布式電源發展
    《報告》的主要觀點是,中長期,我國電網結構形態將繼續維持東北、華北、西北、華中、華東、南方的六大區域電網格局,區域間相對獨立,跨區長距離輸電應以直流線路為主,區域內進一步優化網架結構,形成清晰合理、分層分區的主網架;遠期將從以集中式大電網為主,逐步向以分布式和綜合能源利用的智能電網方向發展,儲能、微網、智能通信、能源網際網路等技術大範圍推廣應用,電網智能化水平全面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