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電網:今夏水電消納形勢嚴峻

2020-11-27 第一財經

南方電網官方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隨著氣溫不斷的升高,最近,南方電網多地區電網負荷受高溫影響屢創新高。即便如此,南方區域內各大流域來水豐沛,水電消納形勢嚴峻。

來自南方電網的數據顯示,今夏廣東電網最高負荷10007萬千瓦,比去年增長7%;廣西電網最高負荷1697萬千瓦,比去年增長6.4%;雲南電網最高負荷3638萬千瓦,比去年增長4.3%;貴州最高負荷1327萬千瓦,與去年增長18%;海南電網最高負荷412.9萬千瓦,同比增長26.3%。至此,南方電網總體迎來今夏最高峰值。

南方電網認為,用電量被譽為是國民經濟發展的「溫度計」,與社會經濟的發展存在著密切的關係。記者從南方電網獲得的材料顯示, 1-7月,該公司經營區域用電量505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8%,其中第三產業和城鄉居民用電增長最快。

「原本我們預測今年的經濟形勢與去年應該相差不大,沒想到負荷能夠破億,這說明廣東經濟整體情況正在回溫。」廣東電網電力調度控制中心技術工作人員呼士招對包括第一財經在內的媒體說,近幾年廣東在進行產業結構調整,用電量去年僅上漲了2%,而今年上半年,用電量上漲了3.94%。

南方電網稱,促使用電量的增長,除了社會經濟發展之外,公司近年來推動電能替代和實施農網改造升級也是重要因素。

比如,南方電網向記者提供的材料顯示,截至今年上半年,該公司實施農網改造升級工程共完成投資112億元,完成小城鎮、中心村農網改造升級和農村機井通電工程24.5億元。農網改造升級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城鄉居民的用電需求。今年上半年,僅廣東省粵東西北地區的用電量增速就超過珠三角,同比增長約5.9%。

電網最高負荷不斷在刷新紀錄,為保障廣東、廣西迎峰度夏電力供應,促進西部富餘水電消納,南方電網持續加大跨省區資源優化調劑,跨省區輸送電力、電量雙雙創下歷史新高,西部送廣東最大電力2894萬千瓦、累計電量842億千瓦時,同比分別增長2%、5%;通過500千伏主網架向廣東送電電力最大佔比均在30%左右。

南方電網電力調度控制中心的數據顯示,入夏以來,雲南、廣西、貴州等西部地區來水較多,為了加大西部的清潔能源消納,今年1-7月,西電東送累計電量較年度計劃增加101億千瓦時,其中,廣東受西電比年度計劃增加100億千瓦時;雲南送西電電量較年度計劃增加54.5億千瓦時;貴州送西電電量較年度計劃增加11.5億千瓦時。

南方電網官方向記者分析稱,今年夏季,南方電網迎峰度夏呈現出新的特點:受高溫天氣影響負荷屢創新高;南方區域內各大流域來水豐沛,水電消納形勢嚴峻,西電東送通道持續重載運行,系統調控難度增大。

記者了解到,作為中國的水電大省,近幾年來,雲南一直面臨著富餘水電消納的難題。據云南省能源局提供的數據,2014年全省發電裝機容量7257萬千瓦,發電量2550億千瓦時,以水電為主的可再生能源發電佔7成以上。

對於雲南富餘水電消納問題,南方電網表示,接下來將與雲南省政府緊密配合,加快西電東送送出通道建設 。

目前,南方電網全網裝機容量2.56億千瓦,隨著滇西北特高壓直流工程,金中直流輸電工程、魯西背靠背直流異步聯網工程常規單元建成投產,預計「十三五」末,南方電網統調總裝機規模約達到3.8億千瓦。南方電網稱,屆時全網的供電能力和供電質量將進一步提高。

相關焦點

  • 南方電網區域內發電裝機容量突破3億千瓦
    截至2018年底,南方電網區域內統調裝機容量達到3.02億千瓦,超過加拿大、德國、俄羅斯等國家。南方電網公司通過加快跨區輸電通道建設、加強機組併網服務等舉措,全力支持機組併網發電。
  • 中國水電 南方電網 三峽總公司合作開發薩爾溫江
    4月25日,中國水利水電建設集團公司、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中國長江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緬甸薩爾溫江(THALWAN)流域水電項目開發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籤約儀式在中國水電集團舉行。中國水電建設集團公司總經理、黨委副書記範集湘,南方電網公司副總經理王久玲,中國三峽總公司副總經理畢亞雄在儀式上致辭,中國水電建設集團公司黨委書記、副總經理劉起濤主持儀式,中國水電建設集團公司副總經理黃保東與南方電網公司、中國三峽總公司領導在協議上簽字,三方單位相關負責人參加了籤約儀式。
  • 2019年度全國可再生能源電力發展監測評價報告:實際消納量佔全社會...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售電網獲悉,國家能源局日前發布了《2019年度全國可再生能源電力發展監測評價報告》,2019年,包含水電在內的全部可再生能源電力實際消納量為19938億千瓦時,佔全社會用電量比重為27.5%,同比提高1個百分點。
  • 上半年國家電網風電太陽能利用率98.7%
    從國家電網獲悉,今年1-6月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經營區風電、太陽能發電量合計294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5%,佔總發電量的比例達11.4%,同比提高1.6個百分點。風電、太陽能發電利用率96.9%,同比提高0.9個百分點。按照國家能源局要求,剔除一季度疫情影響後,利用率98.7%。
  • 雲南電網可再生能源發電達到世界一流
    從雲南電網公司獲悉,截至目前,雲南電網2020年可再生能源發電佔比繼續保持高位,全年預計達到89.9%,自"十三五"以來,可再生能源發電佔比連續5年保持在90%左右,達到世界一流水平。雲南電力資源稟賦突出,水電經濟可開發容量約為9570萬千瓦,風能、太陽能也比較豐富,均居全國前列。
  • 水電發展「十三五」規劃
    東北電網:敦化、荒溝 南方電網:瓊中、深圳、梅州一期、陽江一期 東北電網:蒲石河 南方電網:惠州  ——技術能力實現跨越
  • 中電聯發布2019年前三季度全國電力供需形勢分析預測報告
    其中,水電2903小時、同比提高187小時;併網太陽能發電1010小時、同比提高60小時;火電3174小時、同比下降101小時,其中,煤電3260小時、同比下降106小時,氣電1985小時、同比下降105小時;核電5452小時、同比下降131小時;併網風電1519小時、同比下降45小時。棄風棄光問題繼續改善,國家電網公司、南方電網公司經營區域內新能源利用率均超過96%。
  • 南方電網公司到象鼻嶺水電廠調研
    中國電力新聞網訊 通訊員 劉貴省 報導  7月21日,南方電網公司規劃部、能源院、節能處、貴州電網戰略規劃部、貴州電網節能科、畢節供電局、威寧供電局一行到象鼻嶺水電廠進行水光互補發電方式調研。  調研人員一行參觀了水電廠房及集控室,隨後就水光互補發電模式介紹進行了交流,了解水光互補發電模式實際應用情況。
  • 公用事業:光熱是實現非水可再生能源消納目標的重要途徑 薦3股
    《意見》提出,到2020年,除專門的非化石能源生產企業外,各發電企業非水電可再生能源發電量應達到全部發電量的9%以上。  評論:  非水可再生能源尚有很大發展空間《意見》提出,根據全國2020年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總量比重達到15%的要求,2020年,除專門的非化石能源生產企業外,各發電企業非水電可再生能源發電量應達到全部發電量的9%以上。
  • 61億千瓦時西藏清潔能源消納框架協議正式籤訂
    文旭 王嘉君  11月20日,國家電網有限公司「2021-2023年61億千瓦時西藏清潔能源消納框架協議」籤約儀式在四川成都舉行。  本次協議籤約電量達61億千瓦時,根據協議,2021-2023年,將通過雅中、昭沂、青豫、靈紹等多條特高壓直流逐年輸送20億千瓦時、20億千瓦時、21億千瓦時的西藏水電
  • 大規模新能源接入電網 電力系統直面併網挑戰
    水電水利規劃設計院總院副長易躍春指出,按照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經測算,可再生能源大約將佔我國一次能源消費總量的75%左右。  對此,易躍春表示,近中期提升新能源消納能力的主要障礙不是技術問題,而是經濟和機制問題。「電力系統硬體結構決定了新能源消納潛力,但政策和經濟激勵決定了消納潛力能否充分發揮。近中期看,'挖潛'是促進新能源消納最經濟、有效的措施。」
  • 遠景能源趙晨淇:解決電網消納的制約既要改善電源結構也要增加調峰...
    會上,遠景能源風場電氣負責人趙晨淇,做了主題為「分散式風電消納及電網接入」的演講。趙晨淇首先對風電的消納方式做了解釋,遠景把消納拆開分為兩個字來理解,「消」是容量和用戶,容量代表的是電網可接入的能力和預期。「納」首先想到的就是安全、優質、穩定、低成本,把電網和用戶接納電源,首先這種電源要具有幾種特點:第一點不對用戶和電網造成風險。
  • 西藏與11個省(市)籤訂清潔能源消納框架協議 籤約電量61億千瓦時
    「2021-2023年西藏清潔能源消納框架協議」籤約儀式20日在四川成都舉行,國網西藏電力與北京、上海等部分省市電力公司代表籤訂了61億千瓦時清潔能源消納框架協議。根據協議,2021-2023年將通過雅中、昭沂、青豫、靈紹等多條特高壓直流逐年輸送20億千瓦時、20億千瓦時、21億千瓦時的西藏水電、光伏等清潔能源,至北京、上海、浙江、安徽、湖北、江西、陝西、重慶等中東部地區11個省(市)消納。該協議是目前藏電外送籤約規模最大、經濟效益最大、年度消納藏電省份最多的框架協議。
  • > 深度||國網突發人事變動的背後 - 國家電網
    此前,傳聞稱,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孟振...據了解,閩粵聯網工程是納入國家電力發展「十三五」規劃的補短板重點工程項目,目前國家電網和南方電網兩大電網體系電力潮流交換不足,從能源資源進一步優化配置的角度來看,還需進一步...
  • 中國華電:自主可控工控產品覆蓋火電水電風電電網
    「華電睿風」的成功投運,標誌著中國華電「睿」系列自主可控電力工控產品又增加一名「生力軍」,成功構築起了覆蓋火電「華電睿藍」、水電「華電睿信」、風電「華電睿風」、電網「華電睿智」的電力自主可控工控產品系列,為國家能源安全和經濟社會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華電寧東風電場2007年開始建設,累計安裝風機234臺,裝機容量40萬千瓦。
  • 雲南電網統調發電負荷、發電量連續多次創新高
    6月20日、23日和27日,雲南電網統調發電量連續3次創歷史新高,分別達到11.34億千瓦時、11.58億千瓦時和11.73億千瓦時。6月22日、23日,雲南電網統調負荷連續2次刷新紀錄,分別達到5276.3萬千瓦和5337.7萬千瓦。
  • 西北電網用電負荷創歷史新高
    迎峰過冬以來,國網西北分部深入貫徹落實公司今冬明春保暖保供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針對電力平衡緊、消納任務重、運行風險高三個特點,超前謀劃、多措並舉,確保電網安全穩定運行及電力可靠供應。青豫特高壓直流工程輸送「綠電」,助力清潔能源跨省消納。
  • 現階段新能源消納除「可再生能源+大電網」外還有哪些方式可以替代?
    「可再生能源+電化學儲能」這個提法出現之前,實踐中新能源消納方式主要依靠的是大電網消納方式,即通過大電網覆蓋範圍內負荷的時間和空間變化,以及大量調節電源的隨調度指令調節,平抑可再生能源的波動性和間歇性,實現可再生能源的消納。儲能技術通過電能存儲也能夠解決可再生能源的波動性問題,解決的方法更加直接和簡單。
  • 寮國南塔河1號水電站正式下閘蓄水 由南方電網投建
    由中國南方電網公司建設的海外BOT(建設-經營-轉讓)投資項目——寮國南塔河1號水電站正式下閘蓄水,這標誌著該水電站首臺機組發電在即。  寮國南塔河1號水電站項目是中國南方電網公司在「一帶一路」倡議下開發的第一個境外BOT水電項目,項目位於寮國北部博膠省湄公河左岸支流南塔河上,靠近雲南西雙版納,電站總裝機容量168MW。工程是以發電為主、兼有防洪、灌溉等綜合效益的水電樞紐。未來,還可發展寮國當地旅遊、庫區航運,改善流域環境,促進當地經濟協調發展。
  • 一條巨龍出山川——南方電網工匠精神打造昆柳龍直流工程
    其中,南方電網廣東電網能源發展有限公司承接了昆柳龍直流工程廣東境內線路19標段、20標段、龍門換流站接地極線路等工程的施工任務。他們用刻苦鑽研、勇於創新的工匠精神,讓這條巨龍得以在青山綠水間騰飛!昆柳龍直流工程建設過程長,各種突發因素都會影響到工期,南方電網廣東電網能源發展有限公司曾經為此舉步維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