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華電:自主可控工控產品覆蓋火電水電風電電網

2020-12-04 經濟參考網

《經濟參考報》記者從中國華電獲悉,近日基於國產CPU和作業系統的「華電睿風」風機主控及監控系統,成功在華電寧東風電場1.5MW風電機組併網,實現了我國自主可控風機主控及監控系統的示範應用,從根本上實現了風電行業的網絡安全防護。

「華電睿風」的成功投運,標誌著中國華電「睿」系列自主可控電力工控產品又增加一名「生力軍」,成功構築起了覆蓋火電「華電睿藍」、水電「華電睿信」、風電「華電睿風」、電網「華電睿智」的電力自主可控工控產品系列,為國家能源安全和經濟社會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華電寧東風電場2007年開始建設,累計安裝風機234臺,裝機容量40萬千瓦。目前,寧東風電場32號1.5MW風機自主可控改造已全部完成,機組運行安全穩定。此次投運的「華電睿風」系統實現了風機主控裝置核心元器件的國產化,主控控制策略和變槳控制策略全部自主可控,打通了主控系統與外部系統的通信壁壘,控制過程更加高效;系統響應速度更快,安全性更高、可維護性更好;實現了實時監測、運維管理、故障診斷、風功率預測、大數據分析等功能於一體;實時掌握機組運行狀態,有效提升了風機發電利用小時,提高了風電場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

據了解,2020年11月15日18時09分,基於國產CPU和作業系統的新一代「華電睿信」水電智能監控系統,成功在華電貴州構皮灘水電站600MW機組投運。11月23日16時,「華電睿藍」自主可控智能分散控制系統(DCS)在華電蕪湖電廠660MW超超臨界機組成功投運。電網繼電保護裝置和監控系統的「華電睿智」已實現各電壓等級繼電保護裝置國產化100%和監控系統產品軟體自主可控率100%,並於2020年在國家電網和南方電網最高1000kV及其他電壓等級變電站陸續掛網試運行。至此,華電「睿」系列產品已全部成功投運,標誌著我國電力控制系統實現了自主可控的成熟應用,同時也為國產晶片和作業系統提供了能源工控應用場景,有助於加快工控系統產業鏈國產化進程。

 

相關焦點

  • 我國實現水、火、風電和電網工控系統全系列自主可控
    科技日報記者 瞿劍據中國華電最新消息,基於國產CPU和作業系統的「華電睿風」風機主控及監控系統,在華電寧東風電場1.5兆瓦風電機組成功併網;至此,我國實現覆蓋水、火、風電和電網的工業自動控制系統全系列自主可控。
  • 華電集團舉辦超超臨界機組「華電睿藍」DCS啟用暨自主可控工業控制...
    華電集團舉辦超超臨界機組「華電睿藍」DCS啟用暨自主可控工業控制系統攻關項目匯報會 發布時間: 2020-12-01 16:40:06   來源:中國電力網  作者:王丹
  • 國內首套超超臨界火電機組自主可控DCS 在華電蕪湖電廠成功投運
    圖集 11月23日16時,中國華電自主研發的「華電睿藍」自主可控智能分散控制系統(DCS)在華電蕪湖電廠660MW超超臨界機組成功投運,控制範圍覆蓋鍋爐、汽輪機(DEH)等主輔設備,實現國內自主可控DCS在超超臨界火電機組上的首次示範應用和全廠一體化控制
  • 國內首套超超臨界火電機組自主可控DCS在華電蕪湖電廠成功投運
    新華財經北京11月25日電(記者陳奧 郝菁)11月23日16時,中國華電自主研發的「華電睿藍」自主可控智能分散控制系統(DCS)在華電蕪湖電廠660MW超超臨界機組成功投運,控制範圍覆蓋鍋爐、汽輪機(DEH)等主輔設備,實現國內自主可控DCS在超超臨界火電機組上的首次示範應用和全廠一體化控制,標誌著中國華電再一次實現發電領域自主可控重大突破
  • 國內首套超超臨界火電機組自主可控DCS投運
    國內首套超超臨界火電機組自主可控DCS投運 來源:中國電力新聞網 2020-11-30
  • 國內首套超臨界火電機組自主安全DCS在銀河麒麟平臺成功投運
    2020年中國火電歷史翻開的新一頁上,國內首套超超臨界火電機組自主安全DCS 在華電蕪湖電廠成功投運,助力其投運的麒麟軟體功不可沒,也將載入史冊。自主安全DCS 投運標誌中國電力技術實現了新突破,是國家綜合實力提升的縮影。
  • 3個月內,中國華電集團4高層調整
    據中國華電集團官網消息:9月7日,中國華電集團有限公司召開黨組擴大會議,通報了中央關於張國厚同志任中國華電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黨組副書記,邵國勇同志任中國華電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的決定。上述任職按有關法律規定辦理。
  • 華電和大唐還合併嗎?專家給出三大理由!
    12月13日,國家電網召開中層以上管理人員大會,中共中央組織部有關負責同志宣布了中央關於國家電網董事長、黨組書記任職的決定:寇偉同志任國家電網董事長、黨組書記,免去其國家電網總經理職務。上述職務任免按有關法律和章程辦理。    至此,國家電網董事長一職空缺了一個月後正式得到填補。
  • 飛騰CPU助力全國產DCS在華電和華能5大電廠投運,大國重器護航電力...
    實現DCS自主可控,具有重要的現實價值和戰略意義。可喜的是,從去年年底以來,國產化DCS系統紛紛在中國華電集團、中國華能集團旗下的5大發電廠投入使用。2019年12月26日,國產化DCS在華電揚州電廠330MW機組成功投運。2020年9月27日,國產化DCS在華電章丘電廠300MW機組成功投運。
  • 電力行業正當時,火光水電核誰最牛?
    ; 水電--優: 汙染小,回報高; 缺:投資大,可能會造成生態破壞; 風電--優:屬於清潔能源,不消耗資源。不產生排放;缺:出力不穩定,對電網穩定運行有影響; 光電--優:資源豐富、不耗能源、無汙染;缺:能量密度低、佔地面積大、系統成本高; 核電--優:投資大,技術要求高;缺:有核汙染的危險。
  • 水電水規總院劉霄:中國風電發展現狀及展望
    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劉宵博士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上午好,我是劉霄,今天分享題目是《中國風電發展現狀及展望》。  當前水電總院受國家能源局委託,承擔全球可再生能源十四五規劃的研究和編制工作,也是對中國風電發展現狀和展望有一些思考,這裡向大家做一個匯報。  第一是風電行業發展現狀。中國的風能資源非常豐富,中國風資源技術可開發量合計102.8億千瓦,這個是當前全球電力裝機總規模5倍,如果這個都能夠開發的話,基本上所有的電力需求都能夠滿足。
  • 中國製造業升級知多少——電氣設備股「見龍在田」
    其中火電,水電和核電由於中國在改革開放前已經進行了長達20~30年的摸索,因此雖然技術相對落後,但是通過以國家重點項目為依託,進行技術引進吸收的速度較快。從國內的主要設備企業與海外同業對比來看,除了燃氣機和海上風電之外,中國電氣設備企業已經覆蓋了最先進的發電技術,而且在核電產品類型上更加齊全。
  • 艾默生網絡能源高性能風機變流器再次中標華電集團風電建設項目
    日前,在華電安徽無為風電項目招標中,Emerson(紐約證券交易所股票代碼:EMR)所屬業務品牌、實現關鍵基礎設施可用性、容量和效率最大化的全球領導者艾默生網絡能源,憑藉在新能源領域卓越的品牌影響力、成熟的應用技術,以及旗下產品在華電集團其他項目中的良好應用
  • 【行業觀察】10月水電增速最高,火電、核電負增長
    2020年10月,國內火電發電量為3991.0億千瓦小時,同比下降1.5%。 水電 2020年10月,國內水電發電量為1349.3億千瓦小時,同比增長25.4%。
  • 中國華電:情系水電心繫人民 久久為功綠色而行
    截至目前,中國華電水電總裝機容量達2734萬千瓦,生態環境恢復率達90%以上,以「建設一座電站、保護一方環境、造福一方百姓」為目標,打造了一批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水電工程,實現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的雙贏。  與生俱來的企業基因:綠色理念護生態  濤濤金沙江,作為長江的一條重要支流,縱橫四千裡,浮沉億萬年。
  • 我國火力發電量佔比依然超過70%,那水電、風電、核電佔比呢?
    那問題來了,為何我們的火電佔比如此之高呢? 首先這是就是便宜,技術成熟。雖然水力發電也很便宜,但受限較大,畢竟很多地方沒有大壩。與風電、核電、太陽能發電相比,以煤炭為主的火電價格優勢明顯。此外,火力發電技術更加成熟,使用頻率更高。
  • 中電觀察:燃煤火電超超臨界機組單位造價最低
    中電觀察:燃煤火電超超臨界機組單位造價最低 來源: 中電新聞網      日期:14.06.04        中國電力報 中電新聞網記者宋暘 5月29日,國家能源局發布了《2011~2012年投產電力工程項目造價情況》(簡稱「《情況》」),此次發布的電力工程項目造價情況,共涉及2011~2012年投產的電源工程項目405個、電網工程項目4866個。
  • 火電百萬機組時代 超超臨界機組單位造價最低
    《情況》顯示,與2009~2010年投產項目對比,2011~2012年投產的工程造價中,火電工程造價小幅上漲,水電工程造價變化趨勢不明顯,風電工程造價呈下降趨勢,交流輸電工程造價呈上漲趨勢,交流變電工程造價呈下降趨勢,核電、光伏工程和直流特高壓輸變電工程造價則得到有效控制。
  • 華銳風電:夯實核心競爭力,助推能源結構轉型
    根據GWEC的統計與預測,截至2019年底,全球風電累計裝機容量為651GW,較2001年底增長超過26倍,年均複合增長率為20.12%。未來5年,全球將新增超過355GW裝機容量,在2020-2024年間每年新增裝機容量均超過65GW。根據中國風能協會的統計,截至2019年底,全國風電累計裝機容量為2.1億千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