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套超臨界火電機組自主安全DCS在銀河麒麟平臺成功投運

2020-12-05 蘿蔔科技

2020年中國火電歷史翻開的新一頁上,國內首套超超臨界火電機組自主安全DCS 在華電蕪湖電廠成功投運,助力其投運的麒麟軟體功不可沒,也將載入史冊。自主安全DCS 投運標誌中國電力技術實現了新突破,是國家綜合實力提升的縮影。

我們是歷史的創造者——麒麟人

究竟什麼是「DCS」?若將電廠比作人的身體,那麼DCS就是電廠的大腦。毫無疑問,作為電廠核心控制系統,它是關鍵網絡安全基礎設施安全的核心。

此次投運的「華電睿藍」DCS,首次實現了國內自主安全DCS在超臨界火電機組上的首次示範應用和全廠一體化控制。其中,主要卡件、系統控制層、網絡層、監控層等100%實現國產化,達到「關後門、堵漏洞、防斷供」的設計要求。作為國產化控制系統的基石,麒麟作業系統安全可靠地為整個系統穩定運行提供支撐。

麒麟系統用著放心

一直以來,我國 DCS系統軟、硬體設備只能進口。由於電力行業關係國計民生,依賴國外進口將存在極大的隱患。為攻克 DCS存在的這一瓶頸問題,中國華電與中國電子等多企業聯合攻關,成功以麒麟作業系統為基礎,研發出來「華電睿藍」DCS。經測試,「華電睿藍」DCS分別在330MW與660MW機組上成功投運,硬體板卡精度、抗幹擾性等指標遠超同類產品。

「華電睿藍」DCS技術負責人朱能飛說,「華電睿藍」DCS將逐步推廣到各個電廠,用以替換現役火電機組,即使我國能源電力實現系統國產化,不再掣肘與人,安全係數將進一步提升。本次研發銀河麒麟作業系統、國產飛騰晶片、國產達夢資料庫都發揮了重要作用。

自信中國電,自主中國夢

「十四五」規劃提出,保障水利、電力、交通、通信等重要基礎設施的安全。作為專業的系統研發團隊,麒麟軟體堅持自主創新安全技術,助力實現網絡強國。

目前,銀河麒麟作業系統已部署棉花灘電廠、重慶雲陽蓋下壩水電廠、構皮灘電廠、西藏大古電廠、寧東風電廠、蕪湖火電廠等。未來,銀河麒麟作業系統將奮發向前,為火電、水電、風電各系統提供自主研發的系統安全保障。

相關焦點

  • 國內首套超超臨界火電機組自主可控DCS投運
    國內首套超超臨界火電機組自主可控DCS投運 來源:中國電力新聞網 2020-11-30
  • 中國電子助力國內首套超超臨界火電機組DCS成功投運!
    11月23日16時,國內首套超超臨界火電機組自主安全DCS 在華電蕪湖電廠成功投運。該系統由中國華電和中國電子等企業聯合攻關研發,基於中國電子飛騰晶片、麒麟作業系統、達夢資料庫、長城整機,控制範圍覆蓋鍋爐、汽輪機(DEH)等主輔設備,實現國內自主安全DCS在超超臨界火電機組上的首次示範應用和全廠一體化控制。 DCS是火力發電的核心控制系統,被稱為發電廠的「大腦」,也是關鍵網絡安全基礎設施安全的核心。
  • 國內首套超超臨界火電機組自主可控DCS在華電蕪湖電廠成功投運
    新華財經北京11月25日電(記者陳奧 郝菁)11月23日16時,中國華電自主研發的「華電睿藍」自主可控智能分散控制系統(DCS)在華電蕪湖電廠660MW超超臨界機組成功投運,控制範圍覆蓋鍋爐、汽輪機(DEH)等主輔設備,實現國內自主可控DCS在超超臨界火電機組上的首次示範應用和全廠一體化控制,標誌著中國華電再一次實現發電領域自主可控重大突破
  • 國內首套超超臨界火電機組自主可控DCS 在華電蕪湖電廠成功投運
    圖集 11月23日16時,中國華電自主研發的「華電睿藍」自主可控智能分散控制系統(DCS)在華電蕪湖電廠660MW超超臨界機組成功投運,控制範圍覆蓋鍋爐、汽輪機(DEH)等主輔設備,實現國內自主可控DCS在超超臨界火電機組上的首次示範應用和全廠一體化控制
  • 銀河麒麟助力超超臨界火電機組投運
    在2020年的尾聲,國內首套超超臨界火電機組自主安全DCS 在華電蕪湖電廠成功投運。這不僅標誌著中國電力技術有了新的突破,更是我國綜合國力提升的具體體現。就在歷史翻開的嶄新一頁上,麒麟軟體效力其中,榮幸在冊。
  • 世界首套柔性勵磁系統在溫州成功投運
    世界首套柔性勵磁系統在溫州成功投運 來源:中國電力新聞網 2020-12-03
  • 火電科技篇:先進技術促綠色發展
    當蒸汽壓力已超過臨界壓力,即大於22.2兆帕時,就是超臨界機組。   目前,60萬千瓦的超臨界火電機組國產化率大幅度提高,從已投運機組的熱力性能實測數據可知,我國生產的60萬千瓦級超臨界火電機組的性能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2002年以來,為進一步提高機組的效率,我國開始採用初參數更高的超超臨界機組。隨後,一批超超臨界機組相繼開工建設。
  • 國內首批百萬千瓦超超臨界火電機組鍋爐成功運行
    新華網訊  記者從哈爾濱電站設備集團哈爾濱鍋爐廠有限責任公司獲悉,由哈爾濱鍋爐廠設計製造的我國首批國產百萬千瓦超超臨界火電機組鍋爐,已經在浙江華能玉環電廠成功投入運行。
  • 衡水高新區超臨界二氧化碳發電示範機組開建
    本報訊 (楊亞峰)2020年12月30日,中科衡發兆瓦級超臨界二氧化碳發電示範機組開工儀式于衡水科技谷11號車間舉行。此次開工建設的超臨界二氧化碳發電示範機組由我國自主研發設計並建設,將奠定我國在超臨界二氧化碳發電技術領域的全球領先地位,引領能源產業技術革命。 超臨界二氧化碳發電技術採用超臨界狀態的二氧化碳作為循環介質,通過布雷頓循環進行發電。
  • 國產化總線技術在超臨界火電機組的應用
    國家能源集團國電電力邯鄲東郊熱電有限責任公司新建投運兩臺350MW超臨界機組,在主機和全廠輔控成功推廣使用了北京華電天仁電力控制技術有限公司設計研發的基於Profibus協議的現場總線技術。當前,火電機組特別是大容量、高參數機組的控制系統越來越複雜,同時在機組運營管理中愈發趨向於信息化、智慧化,所以對現場層的數據需求量逐步增大。現場總線技術作為一種開放式控制技術,其交互性、互換性、可集成性較高,具有較強的現場級信息集成能力,很好地滿足了機組信息化建設中對「大數據」的需求。
  • 世界首座660MW超臨界循環流化床機組電廠在山西平朔成功投運
    10月1日0:00整,由中國能源建設集團山西電力建設有限公司承建,山西中煤平朔2×660MW低熱值熱電新建項目2號機組圓滿完成168小時滿負荷試運行,標誌著世界首座單機容量最大的超臨界循環流化床(CFB)鍋爐發電機組電廠成功投運。
  • 東方鍋爐研製的660MW超臨界循環流化床鍋爐投運
    中證網訊(記者 康曦)  9月16日, 東方電氣集團公眾號發布消息稱,9月16日零時整,由東方電氣集團東方鍋爐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東方鍋爐」)自主研發的世界首臺660MW超臨界循環流化床鍋爐通過168小時滿負荷試運行,正式投入商業使用。
  • 350MW超臨界機組深度調峰,可以這樣幹!
    在此形勢下,國內部分燃煤電廠根據機組特點進行相關的試驗和改造工作,主要是在50%額定負荷工況下對機組進行深度調峰試驗和相應的改造,但對30%額定負荷下機組實際運行狀況的研究較少。本文以內蒙古京寧熱電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京寧熱電)350MW超臨界機組為試驗對象,通過燃燒優化調整,實現機組在30%額定負荷下不投油的穩定運行,為其他燃煤機組提供技術參考。
  • 國電集團火電超臨界和超超臨界機組佔比達38%
    國電集團火電超臨界和超超臨界機組佔比達38% 來源:       日期:12.12.13        喬保平在分析了自2008年以來發電企業所面臨的內外部經營形勢後強調,當前,國際能源安全問題日益嚴峻複雜,全球氣候變化威脅全人類的生存發展,以新能源為標誌的能源革命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歷史潮流。作為關係國計民生和能源安全的中央發電企業,只有主動順應全球能源變革趨勢,搶抓新能源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機遇,加快推進企業轉型升級,才能走出困境。
  • 國電百萬千瓦DCS系統成為國家新技術示範項目
    日前,國家能源局正式批覆國電諫壁電廠百萬超超臨界機組DCS系統為國家新技術示範項目,這是繼國電莊河電廠六十萬超臨界機組發電機組DCS系統新技術引領和推廣的國家示範項目。
  • 中國華電:自主可控工控產品覆蓋火電水電風電電網
    《經濟參考報》記者從中國華電獲悉,近日基於國產CPU和作業系統的「華電睿風」風機主控及監控系統,成功在華電寧東風電場1.5MW風電機組併網,實現了我國自主可控風機主控及監控系統的示範應用,從根本上實現了風電行業的網絡安全防護。
  • 東方電氣研製660MW超臨界循環流化床鍋爐投運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 9月16日,由東方電氣集團東方鍋爐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世界首臺660MW超臨界循環流化床鍋爐通過168小時滿負荷試運行,在國信平朔電廠正式投入商業使用。
  • 華能自主研發我國首套相變型碳捕集裝置成功投運
    華能自主研發我國首套相變型碳捕集裝置成功投運 來源:中國華能 2020-11-30
  • 世界首臺660MW超臨界循環流化床鍋爐投運
    本報訊(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彧希)9月16日,國信平朔電廠控制大廳內,由東方電氣集團東方鍋爐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世界首臺660MW超臨界循環流化床鍋爐,通過168小時滿負荷試運行
  • 飛騰CPU助力全國產DCS在華電和華能5大電廠投運,大國重器護航電力...
    分散控制系統(DCS)是火力發電的核心控制系統,作為電力系統的神經和大腦,其安全性與可靠性直接影響國家能源電力安全,堪稱「大國重器」。長期以來,國內DCS所使用的晶片、元器件以及作業系統等軟、硬體依賴進口,存在巨大的安全隱患。實現DCS自主可控,具有重要的現實價值和戰略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