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發電,不再靠國外!銀河麒麟助力超超臨界火電機組投運

2020-12-05 手機鳳凰網

在2020年的尾聲,國內首套超超臨界火電機組自主安全DCS 在華電蕪湖電廠成功投運。這不僅標誌著中國電力技術有了新的突破,更是我國綜合國力提升的具體體現。就在歷史翻開的嶄新一頁上,麒麟軟體效力其中,榮幸在冊。

麒麟人:我們在創造歷史

「DCS」到底是什麼?如果把發電廠比喻為一個人體,那麼DCS就是發電廠的「大腦」。作為火力發電的核心控制系統,它無疑是關鍵網絡安全基礎設施安全的核心。

此次在華電蕪湖電廠投運的「華電睿藍」DCS,實現了國內自主安全DCS在超超臨界火電機組上的首次示範應用和全廠一體化控制。在系統控制層、網絡層、監控層均實現國產化,自主率100%,主要卡件國產化率100%,完全達成了「關後門、堵漏洞、防斷供」的設計目標。麒麟作業系統作為國產控制系統中最基礎的關鍵,安全可信地承託了所有軟硬體的穩定運行。

用戶說:麒麟起了大作用

長期以來,我國DCS所使用的CPU、作業系統等軟、硬體依賴進口產品。這不僅讓關乎國計民生的電力行業存在巨大隱患,更不符合新時代下網絡強國的發展要義。為解決DCS「卡脖子」難題,中國華電和中國電子等企業聯合攻關研發,基於銀河麒麟作業系統等軟硬體主輔設備,研製出「華電睿藍」DCS。設備先後在330MW和660MW機組成功投運,並且根據測試,蕪湖電廠機組運行安全穩定,硬體板卡精度、抗幹擾性等多項系統指標均超過國內外同類產品,完全具備全面推廣應用的條件。

「華電睿藍」技術負責人朱能飛表示,這次投用的「華電睿藍」DCS,採用了國產飛騰晶片、國產達夢資料庫等。這些軟硬體又運行在國產的銀河麒麟作業系統V10上,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可以說100%的國產化,完全實現了系統整體的國產化安全創新取代。未來,系統內全部在役火電機組將進行有序替換,能源電力重要基礎設施的本質安全將被全面保障。

中國電:再不依賴國外

「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最新《「十四五」規劃建議》也明確指出,要維護水利、電力、交通、通信等重要基礎設施安全。作為作業系統國家隊,麒麟軟體始終牢記創新安全技術,建設網絡強國的初心。

當前,除了蕪湖火電廠,還有棉花灘電廠、重慶雲陽蓋下壩水電廠、構皮灘電廠、西藏大古電廠、寧東風電廠有國產銀河麒麟作業系統為中國人「獨立發電」保駕護航,發電類別更是火電系統、水電系統、風電系統全面覆蓋。明年,銀河麒麟作業系統還將助力近百個中國電廠實現自主創新安全取代。

歷史將銘記:自2020年末,中國發電,有了完全自主的核心控制方案!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相關焦點

  • 中國電子助力國內首套超超臨界火電機組DCS成功投運!
    11月23日16時,國內首套超超臨界火電機組自主安全DCS 在華電蕪湖電廠成功投運。該系統由中國華電和中國電子等企業聯合攻關研發,基於中國電子飛騰晶片、麒麟作業系統、達夢資料庫、長城整機,控制範圍覆蓋鍋爐、汽輪機(DEH)等主輔設備,實現國內自主安全DCS在超超臨界火電機組上的首次示範應用和全廠一體化控制。 DCS是火力發電的核心控制系統,被稱為發電廠的「大腦」,也是關鍵網絡安全基礎設施安全的核心。
  • 國內首套超臨界火電機組自主安全DCS在銀河麒麟平臺成功投運
    2020年中國火電歷史翻開的新一頁上,國內首套超超臨界火電機組自主安全DCS 在華電蕪湖電廠成功投運,助力其投運的麒麟軟體功不可沒,也將載入史冊。自主安全DCS 投運標誌中國電力技術實現了新突破,是國家綜合實力提升的縮影。
  • 「高效寬負荷超超臨界火電機組開發與應用」通過驗收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高效寬負荷超超臨界火電機組開發與應用」通過驗收9月3日,由國家電投集團組織實施、國家電投河南公司沁陽2×100萬千瓦機組為依託開展的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高效寬負荷超超臨界火電機組開發與應用」順利通過科技部驗收。
  • 「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高效寬負荷超超臨界火電機組開發與...
    近期,科技部高新司在鄭州組織召開了「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高效寬負荷超超臨界火電機組開發與應用」(項目編號:2015BAA03B00)項目驗收會。  項目經過多年攻關,研製了1000MW級高效寬負荷超超臨界燃煤鍋爐和汽輪機,開展了1000MW級高效寬負荷超超臨界機組系統集成,在沁陽發電分公司建成了1000MW高效寬負荷超超臨界機組示範工程。示範工程投運以來運行良好,經第三方測試,額定負荷下與對標的超超臨界機組效率相當,50%負荷下與對標的4臺機組相比,機組效率平均提高了3.28個百分點。
  • 超超臨界技術發展方向出爐!將成為燃煤機組減排的主要技術路線
    從2006年至今,我國已投運的100萬千瓦超超臨界機組已近百臺,我國已成為世界超超臨界煤粉爐機組容量最大和臺數最多的國家。當前,我國超超臨界發電技術已進入更加注重自主創新、更加智能優化控制、更加清潔低碳環保的新階段。
  • 國內首套超超臨界火電機組自主可控DCS 在華電蕪湖電廠成功投運
    圖集 11月23日16時,中國華電自主研發的「華電睿藍」自主可控智能分散控制系統(DCS)在華電蕪湖電廠660MW超超臨界機組成功投運,控制範圍覆蓋鍋爐、汽輪機(DEH)等主輔設備,實現國內自主可控DCS在超超臨界火電機組上的首次示範應用和全廠一體化控制
  • 國內首套超超臨界火電機組自主可控DCS在華電蕪湖電廠成功投運
    新華財經北京11月25日電(記者陳奧 郝菁)11月23日16時,中國華電自主研發的「華電睿藍」自主可控智能分散控制系統(DCS)在華電蕪湖電廠660MW超超臨界機組成功投運,控制範圍覆蓋鍋爐、汽輪機(DEH)等主輔設備,實現國內自主可控DCS在超超臨界火電機組上的首次示範應用和全廠一體化控制,標誌著中國華電再一次實現發電領域自主可控重大突破
  • 我國研發700攝氏度超超臨界發電技術與國外同步
    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超超臨界發電機組的主蒸汽溫度已經達到600攝氏度,發電效率達到46%,如果將主蒸汽溫度進一步提高到700攝氏度以上,那麼發電效率將接近甚至超過50%,這種技術就是電力行業廣泛關注的700攝氏度超超臨界發電技術。
  • 華能建成投運我國首座二次再熱超超臨界機組電廠
    8月24日11時58分,繼6月27日建成投產我國首臺二次再熱發電機組後,華能集團公司在江西安源建設的第二臺66萬千瓦超超臨界二次再熱機組——華能安源電廠2號機組完成試運投產,超淨排放環保系統同步完工投運。
  • 國內首套超超臨界火電機組自主可控DCS投運
    國內首套超超臨界火電機組自主可控DCS投運 來源:中國電力新聞網 2020-11-30
  • 4家大企聯合投建長城電廠 加速推動火電超超臨界技術發展建設
    跟著期間前進,火電廠超超臨界機組應運而生,我國超臨界、超超臨界機組開展較晚,但國產百萬千瓦超超臨界技術從項目研發到2006年玉環電廠首臺機組投運,僅用了4年時間。超超臨界機組超臨界、超超臨界火電機組具備顯赫的節能和改進情況的結果,超超臨界機組與超臨界機組比擬,熱服從要前進1.2%-4%,一年就可勤儉6000噸優質煤。
  • 內蒙古長城電廠2×1000MW空冷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機組工程正式開工建設
    內蒙古長城電廠2×1000MW空冷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機組工程正式開工建設     如今火力發電依舊是中國的主要發電形式,火力發電,是利用可燃物在燃燒時產生的熱能,通過發電動力裝置轉換成電能的一種發電方式。
  • 我國成功掌握先進的超超臨界火力發電技術
    國內首套國產百萬千瓦超超臨界機組,也是國內單機容量最大的火電機組,經半年的成功運行,主要技術性能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6月11日,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華能集團在人民大會堂發布了這一消息。
  • 我國超超臨界發電技術自主化進程全面加快
    在9月3~4日中國電力科技網召開的火電廠金屬材料與焊接技術交流2013年會上,國家能源局超超臨界火電機組四大管道國產化示範工程聯合研發團隊成員向《中國電力報》記者介紹,「按照計劃,示範電廠將在今年底投入商業運行,示範工程將進入管道在役監督階段。」超超臨界火電機組四大管道國產化是超超臨界火電機組全面實現國產化的重要標誌。
  • 東方電氣研製的國內首臺超超臨界二次再熱機組成功投運
    6月27日21:00,由東方電氣集團研製的國內第一臺超超臨界二次再熱660MW機組—華能安源電廠1號機組,在江西萍鄉市一次通過168小時滿負荷試運行,標誌著中國電力設計、製造、安裝和調試水平又上了一個新臺階。
  • 山西超超臨界火電機組關鍵核心耐熱材料研發取得階段性突破
    進一步提高發電機組的蒸汽溫度和壓力、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煤耗、減少排放是未來火力發電的重要發展方向,並由超臨界機組、超超臨界(600-620℃)機組向先進超超臨界(700℃以上)機組發展轉變。在更加苛刻條件下,鐵素體、奧氏體耐熱鋼已經無法滿足要求,必須使用新型的鎳基耐熱合金材料。
  • 【技術前沿】超超臨界發電技術變革時代來臨
    大唐電科院華東所高級工程師蔣尋寒在會上建議:「發展700攝氏度發電技術尚需時日。因此,完善超超臨界發電技術,包括改進超超臨界汽輪機及熱力系統的設計和運行,降低機組能耗,是今後的重要課題。」    「現在國家提出的推動能源革命,我覺得這不是革煤的命,不是去煤化。」清華大學熱能工程系教授毛健雄在會議上強調。
  • 飛騰CPU助力全國產DCS在華電和華能5大電廠投運,大國重器護航電力...
    2019年12月26日,國產化DCS在華電揚州電廠330MW機組成功投運。2020年9月27日,國產化DCS在華電章丘電廠300MW機組成功投運。2020年11月18日,華能「睿渥」全國產化DCS在華能福州電廠350MW機組成功投運。2020年11月23日,華電「睿藍」全國產化DCS在華電蕪湖電廠660MW超超臨界機組成功投運。
  • 66萬千瓦超超臨界流化床鍋爐通過專家評審
    我國流化床發電技術持續領先  66萬千瓦超超臨界流化床鍋爐通過專家評審  中國電力報 中電新聞網 記者 馮義軍  「當前,超超臨界循環流化床(簡稱流化床)發電技術研發正積極推進,二次再熱流化床發電技術也被列入研發計劃,我國流化床發電技術將繼續保持世界領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