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家大企聯合投建長城電廠 加速推動火電超超臨界技術發展建設

2020-12-03 科創孵化園

現在火力發電仍舊是中國的要緊發電模式,火力發電,是行使可燃物在焚燒時發生的熱能,經歷發電能源裝配轉換成電能的一種發電方法。

跟著中國電力提供的慢慢寬鬆以及國度對節能降耗的正視,中國首先加鼎力度調解火力發電行業的布局。

當環保節能成為中國電力產業布局調解的緊張偏向時,火電行業在"上大壓小"的政策導向下踴躍推動家當布局優化晉級,封閉大量能效低、玷汙重的小火電機組,在非常大水平上加速了國內火電裝備的更新換代。

跟著期間前進,火電廠超超臨界機組應運而生,我國超臨界、超超臨界機組開展較晚,但國產百萬千瓦超超臨界技術從項目研發到2006年玉環電廠首臺機組投運,僅用了4年時間。

超超臨界機組超臨界、超超臨界火電機組具備顯赫的節能和改進情況的結果,超超臨界機組與超臨界機組比擬,熱服從要前進1.2%-4%,一年就可勤儉6000噸優質煤。

來日火電建設將要緊是開展高服從高參數的超臨界(SC)和超超臨界(USC)火電機組,它們在我國已獲得寬泛的鑽研和使用。在7月18日,由內蒙古能源建設投資(團體)有限公司、內蒙古能源發電投資團體有限公司、朔方團結電力有限義務公司和山東能源新汶礦業團體有限義務公司團結投資建設的長城電廠2×1000MW空冷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機組工程正式出工建設。長城電廠2×1000MW空冷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機組工程正式出工建設電廠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鄂託克前旗上海廟能源化工基地。計劃容量4×1000MW高效超超臨界燃煤空冷機組,一期2×1000MW機組項目於2007年頭開展前期工作,一期2×1000MW機組項目擬接入上海廟至山東特高壓輸電通道,憑據國度能源局對於加速推動大氣玷汙防治動作決策12條重點輸電通道建設的關照精力,上海廟特高壓輸電通道。

本期裝機範圍為2×1000MW超超臨界空冷燃煤發電機組,同步建設除塵、脫硫及脫硝辦法。工程燃煤由相近的煤礦提供。長城電廠2×1000MW空冷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機組工程正式出工建設長城電廠2×1000MW空冷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機組工程項目接納高效超超臨界間接空冷技術,同步建設脫硫脫硝裝配,總投資60.98億元,決策2023年3月建成投產,年發電量可達175億千瓦時。當前,上海廟經濟開闢區4個2×100萬千瓦超超臨界空冷機組燃煤發電項目均已出工建設,一切建成投產後每一年當場轉化煤炭2700萬噸,供電量440億度,完成產值100億元,完成稅收20億元。

超超臨界機組我國資源前提與國外角逐情況已不容許我國連續重疊增長能源與資源投入動員經濟增進的舊模式,必需轉向寄託前進能源與資源行使率完成經濟增進的開展模式。而長城電廠2×1000MW空冷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機組工程項目的出工建設,對我國開展超超臨界發電技術,具備緊張作用。不但云雲,長城電廠2×1000MW空冷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機組工程項目更具備優越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項目建成後,對構建內蒙古自治區大型能源支柱企業,落實內蒙古自治區能源開展計謀,推動內蒙古自治區和山東省經濟社會開展,完成器械部資源上風互補、地區調和開展具備緊張的計謀作用。

相關焦點

  • 內蒙古長城電廠2×1000MW空冷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機組工程正式開工建設
    內蒙古長城電廠2×1000MW空冷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機組工程正式開工建設     如今火力發電依舊是中國的主要發電形式,火力發電,是利用可燃物在燃燒時產生的熱能,通過發電動力裝置轉換成電能的一種發電方式。
  • 長城電廠2×1000MW空冷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機組工程開工艾麗華出席
    7月18日,長城電廠2×1000MW空冷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機組工程在鄂託克前旗上海廟經濟開發區開工。自治區副主席艾麗華出席開工儀式並宣布項目開工。長城電廠2×1000MW空冷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機組工程項目是國務院《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12條重點輸電通道——上海廟至山東臨沂±;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配套電源項目之一,由內蒙古能源發電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內蒙古能建集團、北方聯合電力有限責任公司和山東能源新汶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聯合投資建設,是我區直屬能源企業首個單機容量百萬千瓦的火電項目。
  • 我國超超臨界火電技術國產化的「最後一公裡」被攻克
    北極星環保網訊:「河北宏潤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宏潤重工)已具備批量生產P92大口徑厚壁無縫鋼管能力,其產品性能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可在國內大型火電機組中使用,一致同意通過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產品技術鑑定。」1月25日,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相關負責人在超超臨界機組用P92大口徑無縫鋼管技術鑑定會上宣布。
  • 【技術前沿】超超臨界發電技術變革時代來臨
    在1月7日由中國動力工程學會主辦、中國電力科技網承辦的「超超臨界機組技術交流2014年會」上,中國電力科技網CEO魏毓璞向記者表示。  發展高參數大機組,是國家節能減排戰略的關鍵組成部分之一。我國已是全球超超臨界機組最多的國家,數量遠超其他國家的總和,建設速度前所未有,且仍將高速發展。
  • 國內首套超超臨界火電機組自主可控DCS在華電蕪湖電廠成功投運
    新華財經北京11月25日電(記者陳奧 郝菁)11月23日16時,中國華電自主研發的「華電睿藍」自主可控智能分散控制系統(DCS)在華電蕪湖電廠660MW超超臨界機組成功投運,控制範圍覆蓋鍋爐、汽輪機(DEH)等主輔設備,實現國內自主可控DCS在超超臨界火電機組上的首次示範應用和全廠一體化控制,標誌著中國華電再一次實現發電領域自主可控重大突破
  • 中國電子助力國內首套超超臨界火電機組DCS成功投運!
    11月23日16時,國內首套超超臨界火電機組自主安全DCS 在華電蕪湖電廠成功投運。該系統由中國華電和中國電子等企業聯合攻關研發,基於中國電子飛騰晶片、麒麟作業系統、達夢資料庫、長城整機,控制範圍覆蓋鍋爐、汽輪機(DEH)等主輔設備,實現國內自主安全DCS在超超臨界火電機組上的首次示範應用和全廠一體化控制。 DCS是火力發電的核心控制系統,被稱為發電廠的「大腦」,也是關鍵網絡安全基礎設施安全的核心。
  • 國內首套超超臨界火電機組自主可控DCS 在華電蕪湖電廠成功投運
    圖集 11月23日16時,中國華電自主研發的「華電睿藍」自主可控智能分散控制系統(DCS)在華電蕪湖電廠660MW超超臨界機組成功投運,控制範圍覆蓋鍋爐、汽輪機(DEH)等主輔設備,實現國內自主可控DCS在超超臨界火電機組上的首次示範應用和全廠一體化控制
  • 超超臨界技術發展方向出爐!將成為燃煤機組減排的主要技術路線
    面對煤電行業當前遇到的新問題,中國電力科技網主任魏毓璞在接受《中國電力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迎接這種挑戰,煤電行業只能走更高效、更清潔、更靈活道路,這也是超超臨界技術今後的發展方向。據了解,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火電機組結構持續優化,超臨界、超超臨界機組比例明顯提高,單機30萬千瓦及以上機組比重上升到78.6%;單機60萬千瓦及以上機組比重明顯提升,達到41%。
  • 我國成功掌握先進的超超臨界火力發電技術
    國內首套國產百萬千瓦超超臨界機組,也是國內單機容量最大的火電機組,經半年的成功運行,主要技術性能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6月11日,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華能集團在人民大會堂發布了這一消息。
  • 國內首批百萬千瓦超超臨界火電機組鍋爐成功運行
    新華網訊  記者從哈爾濱電站設備集團哈爾濱鍋爐廠有限責任公司獲悉,由哈爾濱鍋爐廠設計製造的我國首批國產百萬千瓦超超臨界火電機組鍋爐,已經在浙江華能玉環電廠成功投入運行。
  • 百萬千瓦超超臨界火電機組在華電國際投產
    百萬千瓦超超臨界火電機組在華電國際鄒縣發電廠投產  12月4日,國內首批百萬千瓦超超臨界火電機組引進技術國產化依託工程——華電國際鄒縣發電廠7號機組順利完成  華電國際鄒縣發電廠國產百萬千瓦超超臨界燃煤凝汽式汽輪發電機組,是國家「863」計劃依託項目和「十一五」重點建設工程,是引進超超臨界技術建設的大容量、高參數、環保型機組的裡程碑工程,也是2006年華電集團突破裝機規模和經營效益的標誌性項目。
  • 國內首套超超臨界火電機組自主可控DCS投運
    國內首套超超臨界火電機組自主可控DCS投運 來源:中國電力新聞網 2020-11-30
  • 中電觀察:超超臨界火電技術研發遇新拐點
    隨著能源清潔化的發展要求日益迫切,日臻成熟的超超臨界發電技術正在全面登場,700攝氏度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技術研發進程積極推進,在凸現新拐點情況下攻堅克難。  將材料在更多電廠進行實驗  「國外尤其是歐洲國家針對700攝氏度機組進行了較為深入的研究,由於材料問題,示範機組的建設計劃被延後。」
  • 超超臨界:煤電技術的美麗春天
    位於南京市郊的大唐南京發電廠也是技術升級改造實現節能減排的一個範例。  該電廠已有百年歷史,曾承擔江蘇省1/3的發電任務。2010年,該電廠投產兩臺660MW超超臨界燃煤機組,機組容量翻了兩番,但單位電量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幅度高達80%,每年削減二氧化硫排放量2000多噸,每年可減少氮氧化物排放700多噸。
  • 火電科技篇:先進技術促綠色發展
    當蒸汽壓力已超過臨界壓力,即大於22.2兆帕時,就是超臨界機組。   目前,60萬千瓦的超臨界火電機組國產化率大幅度提高,從已投運機組的熱力性能實測數據可知,我國生產的60萬千瓦級超臨界火電機組的性能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2002年以來,為進一步提高機組的效率,我國開始採用初參數更高的超超臨界機組。隨後,一批超超臨界機組相繼開工建設。
  • 哈電集團成功中標百萬超超臨界汽輪發電機組設備
    黑龍江日報7月2日訊 近日,哈電集團成功中標「國電電力內蒙古上海廟電廠2×1000MW機組新建工程汽輪發電機組及附屬設備」。該項目既是2020年我國首個火電行業公開招標的百萬機組項目,也是哈電集團與國家能源集團繼國電雙維2×1000MW超超臨界項目合作後,在百萬高效超超臨界機電設備上的再度聯手,充分體現了業主對哈電集團產品質量、技術實力和項目服務的高度認可。
  • 銀河麒麟助力超超臨界火電機組投運
    在2020年的尾聲,國內首套超超臨界火電機組自主安全DCS 在華電蕪湖電廠成功投運。這不僅標誌著中國電力技術有了新的突破,更是我國綜合國力提升的具體體現。就在歷史翻開的嶄新一頁上,麒麟軟體效力其中,榮幸在冊。
  • 河南沁陽電廠2臺百萬千瓦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機組成功併網
    【電纜網訊】12月26日,中國能建承建的沁陽電廠2臺百萬千瓦高效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機組工程2號機組併網成功,機組運行平穩,各項指標優良。至此,沁陽電廠2臺百萬千瓦高效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機組年內均已實現成功併網。
  • 中國首臺百萬千瓦超超臨界機組誕生記!
    圖 /  華能浙江玉環電廠4×100萬千瓦超超臨界機組初生:首戰百萬千瓦項目建成後,將成為我國首座百萬千瓦超超臨界燃煤機組電站。攻下超超臨界技術困難重重,根本原因是一切都是空白的,沒有任何經驗可循。工程規模和技術指標需挑戰多項國內、國際之最工程規模與進度玉環電廠一、二期工程分別建設兩臺百萬千瓦超超臨界機組,且連續建設,工程規模與進度要求為世界之最。參數及技術指標主蒸汽參數、機組效率其技術指標之高為國內之最,居世界領先水平。
  • 「上海火電創新技術」點石成金 「大限將至的」亞臨界...
    摘要:近日,徐州華潤電力有限公司32萬千瓦3號機組高溫亞臨界綜合升級改造項目一次性順利通過168小時滿負荷試運行。這標誌著一臺高能耗的老火電機組,通過「上海火電技術」改造,「脫胎換骨」成為一個低能耗、低排放的「環保機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