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研發700攝氏度超超臨界發電技術與國外同步
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超超臨界發電機組的主蒸汽溫度已經達到600攝氏度,發電效率達到46%,如果將主蒸汽溫度進一步提高到700攝氏度以上,那麼發電效率將接近甚至超過50%,這種技術就是電力行業廣泛關注的700攝氏度超超臨界發電技術。
-
國內首批百萬千瓦超超臨界火電機組鍋爐成功運行
新華網訊 記者從哈爾濱電站設備集團哈爾濱鍋爐廠有限責任公司獲悉,由哈爾濱鍋爐廠設計製造的我國首批國產百萬千瓦超超臨界火電機組鍋爐,已經在浙江華能玉環電廠成功投入運行。
-
中國電子助力國內首套超超臨界火電機組DCS成功投運!
11月23日16時,國內首套超超臨界火電機組自主安全DCS 在華電蕪湖電廠成功投運。該系統由中國華電和中國電子等企業聯合攻關研發,基於中國電子飛騰晶片、麒麟作業系統、達夢資料庫、長城整機,控制範圍覆蓋鍋爐、汽輪機(DEH)等主輔設備,實現國內自主安全DCS在超超臨界火電機組上的首次示範應用和全廠一體化控制。 DCS是火力發電的核心控制系統,被稱為發電廠的「大腦」,也是關鍵網絡安全基礎設施安全的核心。
-
超超臨界技術發展方向出爐!將成為燃煤機組減排的主要技術路線
從2006年至今,我國已投運的100萬千瓦超超臨界機組已近百臺,我國已成為世界超超臨界煤粉爐機組容量最大和臺數最多的國家。當前,我國超超臨界發電技術已進入更加注重自主創新、更加智能優化控制、更加清潔低碳環保的新階段。
-
我國首臺百萬千瓦國產超超臨界燃煤機組投產
我國首臺百萬千瓦國產超超臨界燃煤機組華能玉環電廠一號機組投產 11月28日,國內第一個國產百萬千瓦超超臨界電站項目——華能玉環電廠一號機組順利經過土建 位於浙江台州玉環縣的華能玉環電廠工程是國家「十五」863計劃「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技術」課題的依託工程和超超臨界國產化示範項目,規劃裝機容量為4臺100萬千瓦超超臨界燃煤機組,一期建設二臺100萬千瓦機組,投資約96億元,機組主蒸汽壓力達到26.25兆帕,主蒸汽和再熱蒸汽溫度達到600度,是目前國內單機容量最大、運行參數最高的燃煤發電機組
-
4家大企聯合投建長城電廠 加速推動火電超超臨界技術發展建設
現在火力發電仍舊是中國的要緊發電模式,火力發電,是行使可燃物在焚燒時發生的熱能,經歷發電能源裝配轉換成電能的一種發電方法。跟著中國電力提供的慢慢寬鬆以及國度對節能降耗的正視,中國首先加鼎力度調解火力發電行業的布局。
-
山西超超臨界火電機組關鍵核心耐熱材料研發取得階段性突破
近日,由太鋼集團承擔的山西省科技重大專項「700℃燃煤鍋爐超超臨界(A-USC)耐熱合金管材製造工藝和技術開發」項目順利通過驗收。進一步提高發電機組的蒸汽溫度和壓力、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煤耗、減少排放是未來火力發電的重要發展方向,並由超臨界機組、超超臨界(600-620℃)機組向先進超超臨界(700℃以上)機組發展轉變。在更加苛刻條件下,鐵素體、奧氏體耐熱鋼已經無法滿足要求,必須使用新型的鎳基耐熱合金材料。
-
我國超超臨界火電技術國產化的「最後一公裡」被攻克
北極星環保網訊:「河北宏潤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宏潤重工)已具備批量生產P92大口徑厚壁無縫鋼管能力,其產品性能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可在國內大型火電機組中使用,一致同意通過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產品技術鑑定。」1月25日,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相關負責人在超超臨界機組用P92大口徑無縫鋼管技術鑑定會上宣布。
-
國內首套超超臨界火電機組自主可控DCS在華電蕪湖電廠成功投運
新華財經北京11月25日電(記者陳奧 郝菁)11月23日16時,中國華電自主研發的「華電睿藍」自主可控智能分散控制系統(DCS)在華電蕪湖電廠660MW超超臨界機組成功投運,控制範圍覆蓋鍋爐、汽輪機(DEH)等主輔設備,實現國內自主可控DCS在超超臨界火電機組上的首次示範應用和全廠一體化控制,標誌著中國華電再一次實現發電領域自主可控重大突破
-
國內首套超超臨界火電機組自主可控DCS 在華電蕪湖電廠成功投運
圖集 11月23日16時,中國華電自主研發的「華電睿藍」自主可控智能分散控制系統(DCS)在華電蕪湖電廠660MW超超臨界機組成功投運,控制範圍覆蓋鍋爐、汽輪機(DEH)等主輔設備,實現國內自主可控DCS在超超臨界火電機組上的首次示範應用和全廠一體化控制
-
【技術前沿】超超臨界發電技術變革時代來臨
這透露出,超超臨界發電技術已經成為燃煤發電領域的主流方向和重大選擇。 「當前,應該全面推進亞臨界機組改造為超(超)臨界機組的技術研發,在技術成熟時積極推動改造。」毛健雄建議。「我國超超臨界機組技術經歷了10年左右的引進消化發展,如今走到了通過自主研發進行升級換代的十字路口。」西南電力設計院付煥興認為。
-
內蒙古長城電廠2×1000MW空冷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機組工程正式開工建設
內蒙古長城電廠2×1000MW空冷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機組工程正式開工建設 如今火力發電依舊是中國的主要發電形式,火力發電,是利用可燃物在燃燒時產生的熱能,通過發電動力裝置轉換成電能的一種發電方式。
-
我國首臺國產60萬千瓦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機組投產
新華社瀋陽9月1日電(記者 石慶偉)我國首臺國產60萬千瓦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機組8月31日在華能營口電廠正式投產。這也是世界上第二臺投產的同類型機組。 華能營口電廠地處營口經濟技術開發區內,此次投產的機組是該廠二期3號機組,主機設備均由哈爾濱電站設備集團製造。
-
中國掌握最先進火電技術(圖)
該項目的建成,標誌著中國已掌握了當今世界最先進的火力發電技術。 位於浙江台州玉環縣的華能玉環電廠工程,規劃裝機容量為4臺100萬千瓦超超臨界燃煤機組,一期建設二臺100萬千瓦機組。該工程是國內機組熱效率和環保綜合性能最高、煤耗最低的燃煤發電廠。機組熱效率高達45%以上,發電煤耗設計值為272克/千瓦時,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可大幅節約煤炭資源。
-
火電科技篇:先進技術促綠色發展
黨的十六大以來,隨著我國電力工業的快速發展,高效環保機組國產化程度日益提高,火力發電技術實現了質的跨越,一躍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有力地支撐了我國電力工業持續健康發展。2007年,隨著華能玉環電廠、華電鄒縣電廠、國電泰州電廠等百萬千瓦級超超臨界機組的投運,標誌著我國已經成功掌握世界先進的火力發電技術,我國的電力工業已經開始進入「超超臨界」時代。 目前,我國超超臨界火電機組按容量通常可分為60萬千瓦等級和100萬千瓦等級。
-
百萬千瓦超超臨界火電機組在華電國際投產
百萬千瓦超超臨界火電機組在華電國際鄒縣發電廠投產 12月4日,國內首批百萬千瓦超超臨界火電機組引進技術國產化依託工程——華電國際鄒縣發電廠7號機組順利完成「168」試運期間,機組平均負荷率100.06%,各項性能指標均達到優良標準,並創造了建設速度最快、工程造價最低、調試時間最短、整體質量最優的全國紀錄,標誌著我國電站設備設計製造和電力工業技術等級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
中國二重獲1000MW超超臨界機組發電機轉子科技成果鑑定書
中國二重日前獲得由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頒發的《1000MW超超臨界機組發電機轉子鍛件製造技術與應用》科技成果鑑定證書。 鑑定認為,中國二重研製的「1000MW超超臨界機組發電機轉子鍛件」各項指標均滿足設計技術要求,與國外同類產品相當,可以替代進口產品用於1000MW超超臨界發電機組。
-
超超臨界:煤電技術的美麗春天
位於南京市郊的大唐南京發電廠也是技術升級改造實現節能減排的一個範例。 該電廠已有百年歷史,曾承擔江蘇省1/3的發電任務。2010年,該電廠投產兩臺660MW超超臨界燃煤機組,機組容量翻了兩番,但單位電量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幅度高達80%,每年削減二氧化硫排放量2000多噸,每年可減少氮氧化物排放700多噸。
-
「高效寬負荷超超臨界火電機組開發與應用」通過驗收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高效寬負荷超超臨界火電機組開發與應用」通過驗收9月3日,由國家電投集團組織實施、國家電投河南公司沁陽2×100萬千瓦機組為依託開展的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高效寬負荷超超臨界火電機組開發與應用」順利通過科技部驗收。
-
銀河麒麟助力超超臨界火電機組投運
在2020年的尾聲,國內首套超超臨界火電機組自主安全DCS 在華電蕪湖電廠成功投運。這不僅標誌著中國電力技術有了新的突破,更是我國綜合國力提升的具體體現。就在歷史翻開的嶄新一頁上,麒麟軟體效力其中,榮幸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