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超臨界:煤電技術的美麗春天

2020-11-25 OFweek

  位於南京市郊的大唐南京發電廠也是技術升級改造實現節能減排的一個範例。

  該電廠已有百年歷史,曾承擔江蘇省1/3的發電任務。2010年,該電廠投產兩臺660MW超超臨界燃煤機組,機組容量翻了兩番,但單位電量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幅度高達80%,每年削減二氧化硫排放量2000多噸,每年可減少氮氧化物排放700多噸。

  今年7月,環保部出臺的號稱「史上最嚴」的《火電廠大氣汙染物排放標準》開始執行,這意味著2012年之前建成的火電廠開始執行新版大氣汙染物排放標準。這個標準對火電廠排放限值提出了極為嚴苛的規定。

  外資企業「掘金」中國市場

  儘管中國政府已經發出指令,控制燃煤電廠的數量,但對於企業來說,絕對值的淨增長使得中國市場依舊是誘人的「蛋糕」。

  目前中國擁有超超臨界機組的數量全世界最大。但由於一部分落後的機組仍然在役,導致了全國總的煤電機組運行效率仍舊低於世界平均水平。據統計,迄今煤電在中國所佔比例仍接近七成,預計至2030年煤電在中國佔比也將在一半以上。

  「新增裝機中煤電的比例肯定是在逐年下降,大的趨勢是肯定的,但國內的電力需求是增長的,所以,煤電電廠的絕對數量肯定會增多,至少保持穩定。」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蒸汽輪機中心總經理溥樂(FlorianPohle)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從目前國內燃煤電廠的裝機情況來看,大部分是亞臨界和超臨界,小部分是超超臨界,亞臨界的電廠會逐漸淘汰。

  超超臨界火電機組設計和製造方面,國外主要的動力製造廠商經過多次的併購和整合,逐漸形成了歐洲[以西門子(Siemens)、阿爾斯通(Alstom)為代表]、日本(以東芝、三菱、日立為代表)等不同的技術流派。

  2006年開始,超超臨界發電機組在中國快速鋪開。上海電氣、哈爾濱電氣以及東方電氣三大動力掌握了國內80%的市場份額。受到政策限制,外資企業不能直接參與投標,限制了國際供貨商的直接競爭。

  但是,據本報記者了解,超超臨界在設計和製造領域,外資企業通過技術轉讓、成立合資公司等形式,參與到市場中來。

相關焦點

  • 世界首臺66萬千瓦超超臨界循環流化床鍋爐項目立項
    該項目由哈電集團哈爾濱鍋爐廠有限責任公司 (簡稱「哈電鍋爐」)與國神集團、西北電力設計院三方組成聯合體共同申報,項目著力打造世界首臺66萬千瓦超超臨界、超低能耗、超低排放「三超」燃用低熱值煤的循環流化床發電示範項目。該示範項目獲批,標誌著哈電鍋爐在CFB鍋爐設計製造領域取得了質的飛躍,佔領了CFB鍋爐科技制高點,對進一步開拓CFB鍋爐市場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 中國自主智慧財產權 超超臨界清潔燃煤技術首次走出去
    中國自主智慧財產權 超超臨界清潔燃煤技術首次走出去       本報訊(記者 朱雪黎)近日在北京舉行的中國-該項目是當今全球最大的清潔煤電項目,也是中國企業首次將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超超臨界清潔燃煤技術推向世界。  1100MW,是目前世界最大的單個煤電機組容量。埃及漢納維6×1100MW清潔燃煤電站將由6臺單機容量1100MW的煤電機組組成,建成後將成為全球最大的清潔燃煤電站。  該項目將建設在紅海旅遊區,對清潔環保要求較高。
  • 【技術前沿】超超臨界發電技術變革時代來臨
    大唐電科院華東所高級工程師蔣尋寒在會上建議:「發展700攝氏度發電技術尚需時日。因此,完善超超臨界發電技術,包括改進超超臨界汽輪機及熱力系統的設計和運行,降低機組能耗,是今後的重要課題。」    「現在國家提出的推動能源革命,我覺得這不是革煤的命,不是去煤化。」清華大學熱能工程系教授毛健雄在會議上強調。
  • 超超臨界技術發展方向出爐!將成為燃煤機組減排的主要技術路線
    從2006年至今,我國已投運的100萬千瓦超超臨界機組已近百臺,我國已成為世界超超臨界煤粉爐機組容量最大和臺數最多的國家。當前,我國超超臨界發電技術已進入更加注重自主創新、更加智能優化控制、更加清潔低碳環保的新階段。
  • 哈鍋設計製造世界首臺660MW超超臨界CFB鍋爐
    近日,陝西彬長660MW超超臨界循環流化床(CFB)發電項目正式列為國家電力示範項目,該項目由哈電集團哈爾濱鍋爐廠有限責任公司與國神集團、西北電力設計院三方組成聯合體共同申報,著力打造世界首臺660MW超超臨界、超低能耗、超低排放「三超」燃用低熱值煤的循環流化床發電示範項目。
  • 國產600MW超超臨界鍋爐技術特點
    國產600MW超超臨界鍋爐技術特點(一) 600MW超超臨界燃煤鍋爐1.
  • 我國研發700攝氏度超超臨界發電技術與國外同步
    具體而言,為建設700攝氏度超超臨界燃煤電站,需要解決4個關鍵技術問題。  一是高溫材料研製及篩選。二是鍋爐、汽機等關鍵高溫部件以及鎳基高溫閥門的加工製造工藝及焊接工藝等。三是關鍵高溫部件的長周期實爐掛片試驗。四是700攝氏度超超臨界示範電站的設計、建設及運行技術。其中,高溫部件的長周期實爐掛片試驗是700攝氏度機組建設前最後、也是最關鍵的一項研究工作。
  • 江蘇華電通州灣2×1000MW超超臨界燃煤機組一期項目
    華電通州灣2×1000MW超超臨界燃煤機組一期項目 項目名稱:華電通州灣2×1000MW超超臨界燃煤機組一期項目 項目所屬行業: 電力
  • GE武鍋將提供全球首臺超超臨界雙再熱燃煤鍋爐
    GE 蒸汽發電業務宣布和上海鍋爐廠有限公司籤約,由GE武漢鍋爐股份有限公司(簡稱GE武鍋)為申能安徽平山電廠二期工程提供全球首臺1350MW超超臨界雙再熱(SteamH)燃煤鍋爐。GE武鍋是GE全球最大的鍋爐生產製造基地,擁有世界領先的鍋爐生產製造技術,是GE全球智能工廠之一。
  • 我國首臺國產60萬千瓦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機組投產
    新華社瀋陽9月1日電(記者 石慶偉)我國首臺國產60萬千瓦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機組8月31日在華能營口電廠正式投產。這也是世界上第二臺投產的同類型機組。    華能營口電廠地處營口經濟技術開發區內,此次投產的機組是該廠二期3號機組,主機設備均由哈爾濱電站設備集團製造。
  • 哈電集團中標百萬超超臨界汽輪發電機組設備
    7月1日,哈電集團對外發布,該集團市場開發再傳捷報,中標「國電電力內蒙古上海廟電廠2×1000MW機組新建工程汽輪發電機組及附屬設備」,標誌著國家能源集團對哈電集團產品質量、技術實力和項目服務的高度認可,向黨的生日獻上了厚禮。
  • 哈電集團成功中標百萬超超臨界汽輪發電機組設備
    黑龍江日報7月2日訊 近日,哈電集團成功中標「國電電力內蒙古上海廟電廠2×1000MW機組新建工程汽輪發電機組及附屬設備」。該項目既是2020年我國首個火電行業公開招標的百萬機組項目,也是哈電集團與國家能源集團繼國電雙維2×1000MW超超臨界項目合作後,在百萬高效超超臨界機電設備上的再度聯手,充分體現了業主對哈電集團產品質量、技術實力和項目服務的高度認可。
  • 4家大企聯合投建長城電廠 加速推動火電超超臨界技術發展建設
    跟著期間前進,火電廠超超臨界機組應運而生,我國超臨界、超超臨界機組開展較晚,但國產百萬千瓦超超臨界技術從項目研發到2006年玉環電廠首臺機組投運,僅用了4年時間。超超臨界機組超臨界、超超臨界火電機組具備顯赫的節能和改進情況的結果,超超臨界機組與超臨界機組比擬,熱服從要前進1.2%-4%,一年就可勤儉6000噸優質煤。
  • 我國成功掌握先進的超超臨界火力發電技術
    國內首套國產百萬千瓦超超臨界機組,也是國內單機容量最大的火電機組,經半年的成功運行,主要技術性能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6月11日,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華能集團在人民大會堂發布了這一消息。
  • 山西朔州市神頭髮電二期工程又一超超臨界機組完成定子吊裝
    朔州市在「十三五」期間,利用煤、電、風、光的優勢,以煤為基,多元並進,打造千萬千瓦級煤電基地,加快發展低熱值煤發電和高參數大容量超臨界
  • 66萬千瓦超超臨界流化床鍋爐通過專家評審
    我國流化床發電技術持續領先  66萬千瓦超超臨界流化床鍋爐通過專家評審  中國電力報 中電新聞網 記者 馮義軍  「當前,超超臨界循環流化床(簡稱流化床)發電技術研發正積極推進,二次再熱流化床發電技術也被列入研發計劃,我國流化床發電技術將繼續保持世界領先水平
  • 我國首臺國產60萬千瓦超超臨界機組投產
    我國首臺國產60萬千瓦超超臨界機組投產  8月31日,我國首臺國產60萬千瓦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機組—華能營口電廠二期3號機通過168小時試運行正式投產。  營口電廠首臺國產60萬千瓦超超臨界機組是繼華能玉環電廠首臺國產100萬千瓦超超臨界機組投入商業運行後我國電力工業發展的又一個零的突破。  該機組主要特點是:高效、節能、環保。
  • 我國超超臨界火電技術國產化的「最後一公裡」被攻克
    北極星環保網訊:「河北宏潤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宏潤重工)已具備批量生產P92大口徑厚壁無縫鋼管能力,其產品性能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可在國內大型火電機組中使用,一致同意通過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產品技術鑑定。」1月25日,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相關負責人在超超臨界機組用P92大口徑無縫鋼管技術鑑定會上宣布。
  • 百萬千瓦超超臨界火電機組在華電國際投產
    百萬千瓦超超臨界火電機組在華電國際鄒縣發電廠投產  12月4日,國內首批百萬千瓦超超臨界火電機組引進技術國產化依託工程——華電國際鄒縣發電廠7號機組順利完成  華電國際鄒縣發電廠國產百萬千瓦超超臨界燃煤凝汽式汽輪發電機組,是國家「863」計劃依託項目和「十一五」重點建設工程,是引進超超臨界技術建設的大容量、高參數、環保型機組的裡程碑工程,也是2006年華電集團突破裝機規模和經營效益的標誌性項目。
  • 北重集團再籤超超臨界項目P92管材訂單
    近日,北重集團公司與江蘇電力裝備有限公司籤訂了贛浙能源信豐2×660兆瓦超超臨界項目四大管道P92訂單。該項目是繼陝能、京能集團後,北重集團今年籤訂的第三個地方電力集團超超臨界項目訂單。該項目建設批准以來,北重集團通過與對方溝通交流,先後邀請業主及設計院相關人員對設備及技術實力進行現場考察,從鋼鐵冶煉、爐外精煉、電渣重熔,到鍛造、熱處理、無損檢測、機械加工,再到技術實力及質量體系,通過完整的產業鏈條展現了公司實力,得到業主及設計人員的一致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