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內首套超超臨界火電機組自主可控DCS投運
國內首套超超臨界火電機組自主可控DCS投運 來源:中國電力新聞網 2020-11-30
-
百萬千瓦超超臨界火電機組在華電國際投產
百萬千瓦超超臨界火電機組在華電國際鄒縣發電廠投產 12月4日,國內首批百萬千瓦超超臨界火電機組引進技術國產化依託工程——華電國際鄒縣發電廠7號機組順利完成 華電國際鄒縣發電廠國產百萬千瓦超超臨界燃煤凝汽式汽輪發電機組,是國家「863」計劃依託項目和「十一五」重點建設工程,是引進超超臨界技術建設的大容量、高參數、環保型機組的裡程碑工程,也是2006年華電集團突破裝機規模和經營效益的標誌性項目。
-
中電觀察:超超臨界火電技術研發遇新拐點
700攝氏度超超臨界技術還有很長的路建議開發研究650攝氏度超超臨界機組中國電力報 中電新聞網記者馮義軍 「在推進超超臨界火電技術進步的徵程上,材料性能、蒸汽溫度、技術經濟性是三大關鍵要素。」
-
國內首套超超臨界火電機組自主可控DCS 在華電蕪湖電廠成功投運
圖集 11月23日16時,中國華電自主研發的「華電睿藍」自主可控智能分散控制系統(DCS)在華電蕪湖電廠660MW超超臨界機組成功投運,控制範圍覆蓋鍋爐、汽輪機(DEH)等主輔設備,實現國內自主可控DCS在超超臨界火電機組上的首次示範應用和全廠一體化控制
-
國內首套超超臨界火電機組自主可控DCS在華電蕪湖電廠成功投運
新華財經北京11月25日電(記者陳奧 郝菁)11月23日16時,中國華電自主研發的「華電睿藍」自主可控智能分散控制系統(DCS)在華電蕪湖電廠660MW超超臨界機組成功投運,控制範圍覆蓋鍋爐、汽輪機(DEH)等主輔設備,實現國內自主可控DCS在超超臨界火電機組上的首次示範應用和全廠一體化控制,標誌著中國華電再一次實現發電領域自主可控重大突破
-
上海超超臨界機組關鍵材料技術研究獲重大突破
超超臨界火電機組以其高效運行、節能減排的優越性,成為火電裝備的主流。能否提供在高溫等苛刻環境下運行的特種金屬材料,成為超超臨界火電機組推廣應用的關鍵因素。2008年7月9日,「電站裝備用特種材料研究與開發」項目通過了上海市科委組織的專家驗收,標誌著上海超超臨界機組關鍵材料技術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
我國研發700攝氏度超超臨界發電技術與國外同步
隨著主蒸汽溫度超過700攝氏度,現有機組廣泛使用的鐵素體、馬氏體以及奧氏體等耐熱不鏽鋼材料將不能滿足過熱器、再熱器等部件對材料使用性能的要求,這些部件必須大量使用強度更高、蠕變特性更好的鎳基高溫合金。 具體而言,為建設700攝氏度超超臨界燃煤電站,需要解決4個關鍵技術問題。 一是高溫材料研製及篩選。二是鍋爐、汽機等關鍵高溫部件以及鎳基高溫閥門的加工製造工藝及焊接工藝等。三是關鍵高溫部件的長周期實爐掛片試驗。四是700攝氏度超超臨界示範電站的設計、建設及運行技術。其中,高溫部件的長周期實爐掛片試驗是700攝氏度機組建設前最後、也是最關鍵的一項研究工作。
-
世界海拔最高的超超臨界火電機組哪家有?
我國第一臺海拔2000米以上的超超臨界空冷機組
-
我國超超臨界火電技術國產化的「最後一公裡」被攻克
北極星環保網訊:「河北宏潤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宏潤重工)已具備批量生產P92大口徑厚壁無縫鋼管能力,其產品性能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可在國內大型火電機組中使用,一致同意通過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產品技術鑑定。」1月25日,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相關負責人在超超臨界機組用P92大口徑無縫鋼管技術鑑定會上宣布。
-
中國二重獲1000MW超超臨界機組發電機轉子科技成果鑑定書
中國二重日前獲得由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頒發的《1000MW超超臨界機組發電機轉子鍛件製造技術與應用》科技成果鑑定證書。 鑑定認為,中國二重研製的「1000MW超超臨界機組發電機轉子鍛件」各項指標均滿足設計技術要求,與國外同類產品相當,可以替代進口產品用於1000MW超超臨界發電機組。
-
國內首批百萬千瓦超超臨界火電機組鍋爐成功運行
新華網訊 記者從哈爾濱電站設備集團哈爾濱鍋爐廠有限責任公司獲悉,由哈爾濱鍋爐廠設計製造的我國首批國產百萬千瓦超超臨界火電機組鍋爐,已經在浙江華能玉環電廠成功投入運行。
-
山西朔州市神頭髮電二期工程又一超超臨界機組完成定子吊裝
當今社會,電力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一個地區的發展,離不開可靠的電網保障。可以說,擁有一個容量充足、結構合理、調度靈活、安全可靠的現代化大電網,是一個地方綜合實力的體現之一。 在朔州市政府的支持下,在 2016年5月15日,山西省首個百萬級燃煤發電項目——中電神頭髮電有限責任公司「上大壓小」二期2臺100萬千瓦超超臨界燃煤機組工程正式開工
-
「德陽造」超超臨界660兆瓦汽輪機組改造項目實現滿負荷運行
近日,從東方電氣集團東方汽輪機有限公司傳出喜訊,國家電投集團景德鎮發電廠2號汽輪機組實現滿負荷運行,各項運行指標穩定可靠,標誌著東方汽輪機承擔的超超臨界660兆瓦汽輪機改造項目取得階段性成功。該項目應用了東方汽輪機最新的第四代通流改造技術,通過對汽輪機本體結構、通流氣動、汽封形式等多方面全面升級,採用通流智能優化設計,集成高效通流智能優化平臺,大幅提升了機組經濟性、安全性,創造了更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
中國電子助力國內首套超超臨界火電機組DCS成功投運!
11月23日16時,國內首套超超臨界火電機組自主安全DCS 在華電蕪湖電廠成功投運。該系統由中國華電和中國電子等企業聯合攻關研發,基於中國電子飛騰晶片、麒麟作業系統、達夢資料庫、長城整機,控制範圍覆蓋鍋爐、汽輪機(DEH)等主輔設備,實現國內自主安全DCS在超超臨界火電機組上的首次示範應用和全廠一體化控制。 DCS是火力發電的核心控制系統,被稱為發電廠的「大腦」,也是關鍵網絡安全基礎設施安全的核心。
-
超超臨界技術發展方向出爐!將成為燃煤機組減排的主要技術路線
從2006年至今,我國已投運的100萬千瓦超超臨界機組已近百臺,我國已成為世界超超臨界煤粉爐機組容量最大和臺數最多的國家。當前,我國超超臨界發電技術已進入更加注重自主創新、更加智能優化控制、更加清潔低碳環保的新階段。
-
4家大企聯合投建長城電廠 加速推動火電超超臨界技術發展建設
當環保節能成為中國電力產業布局調解的緊張偏向時,火電行業在"上大壓小"的政策導向下踴躍推動家當布局優化晉級,封閉大量能效低、玷汙重的小火電機組,在非常大水平上加速了國內火電裝備的更新換代。跟著期間前進,火電廠超超臨界機組應運而生,我國超臨界、超超臨界機組開展較晚,但國產百萬千瓦超超臨界技術從項目研發到2006年玉環電廠首臺機組投運,僅用了4年時間。超超臨界機組超臨界、超超臨界火電機組具備顯赫的節能和改進情況的結果,超超臨界機組與超臨界機組比擬,熱服從要前進1.2%-4%,一年就可勤儉6000噸優質煤。
-
【技術前沿】超超臨界發電技術變革時代來臨
隨著材料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熱能動力理論的日臻完善,蒸汽的參數經歷了低壓、中壓、高壓、超高壓、亞臨界、超臨界直至超超臨界的發展過程。隨著能源清潔化的發展要求日益迫切,日臻成熟的超超臨界發電技術正在全面登場。 《煤電節能減排升級與改造行動計劃(2014~2020年)》要求,新建燃煤發電項目原則上採用60萬千瓦及以上超超臨界機組。
-
中國首臺百萬千瓦超超臨界機組誕生記!
》課題依託工程,華能玉環電廠技術研發和設計任務。項目建成後,將成為我國首座百萬千瓦超超臨界燃煤機組電站。攻下超超臨界技術困難重重,根本原因是一切都是空白的,沒有任何經驗可循。工程規模和技術指標需挑戰多項國內、國際之最工程規模與進度玉環電廠一、二期工程分別建設兩臺百萬千瓦超超臨界機組,且連續建設,工程規模與進度要求為世界之最。參數及技術指標主蒸汽參數、機組效率其技術指標之高為國內之最,居世界領先水平。
-
銀河麒麟助力超超臨界火電機組投運
在2020年的尾聲,國內首套超超臨界火電機組自主安全DCS 在華電蕪湖電廠成功投運。這不僅標誌著中國電力技術有了新的突破,更是我國綜合國力提升的具體體現。就在歷史翻開的嶄新一頁上,麒麟軟體效力其中,榮幸在冊。
-
我國成功掌握先進的超超臨界火力發電技術
國內首套國產百萬千瓦超超臨界機組,也是國內單機容量最大的火電機組,經半年的成功運行,主要技術性能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6月11日,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華能集團在人民大會堂發布了這一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