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1月
由中國能建華東院設計的
我國首臺百萬千瓦超超臨界發電機組工程
華能浙江玉環電廠
成功投產運行
實現了我國燃煤發電技術新跨越
圖 / 華能浙江玉環電廠4×100萬千瓦超超臨界機組
初生:首戰百萬千瓦
圖 / 玉環半島
2002年,華東院接到「十五」國家重點科技攻關計劃項目——《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技術的研發和應用》課題依託工程,華能玉環電廠技術研發和設計任務。項目建成後,將成為我國首座百萬千瓦超超臨界燃煤機組電站。
圖 / 「十五」國家重點科技攻關計劃相關項目文件
中國能建華東院原總工程師,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陳仁傑回憶說:「玉環電廠的設計面臨前所未有的高度和難度。」
當時大家對超超臨界都不是很了解,超臨界才剛剛起步。攻下超超臨界技術困難重重,根本原因是一切都是空白的,沒有任何經驗可循。
工程規模和技術指標
需挑戰多項
國內、國際之最
工程規模與進度
玉環電廠一、二期工程分別建設兩臺百萬千瓦超超臨界機組,且連續建設,工程規模與進度要求為世界之最。
參數及技術指標
主蒸汽參數、機組效率其技術指標之高為國內之最,居世界領先水平。
材料技術推廣使用
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的推廣和使用範圍為國內電廠之最。
地質條件
需要應對國內電力建設歷史上罕見的複雜地質條件。
因廠址地質條件複雜被專家稱之為在「豆腐腦」上建電廠
擔當:創新攻克難題
華東院項目團隊
與國外超超臨界廠家、電廠交流學習
和國內相關單位一同研究
依靠在進口型900兆瓦
超臨界發電工程中積累的經驗
深入研究技術特性和攻關難點
圖 / 團隊討論方案
為克服數以百計的技術難題
針對百萬級超超臨界機組特點
華東院在國內率先開展一系列專題研究
完成主設備容量及選型
廠用電壓等級比選
海水淡化方案
軟土地基處理等
80多篇專題報告
圖 / 2006年11月28日1號機組率先投產發電
繼一期兩臺機組之後
二期工程的3、4號機組也相繼投產
2006年11月至2007年11月
實現了4臺百萬機組的商業運行
圖 / 僅相隔一個月零兩天,2號機組投產發電
華東院玉環電廠
榮獲2007年度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依託項目玉環電廠燃煤工程
華東院對「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技術的研發和應用」研究
為我國發展超超臨界技術
提供了科學依據
圖 /2007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
圖 /2008年度國家優質工程金質獎
圖 /2008全國優秀工程勘察設計金獎
玉環電廠是一座裡程碑工程
它不僅是國內首臺單機容量最大
運行參數和效率最高的燃煤發電機組
也標誌著中國火電技術走向世界前沿
圖 / 華能玉環電廠全景
玉環電廠
從孕育之初到呱呱墜地
攻克多項技術難題
創造出國內發電史上的多個第一
引領我國發電設備
製造能力和技術水平
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實現了中國電力行業的
「百萬超超」之夢
未來
電力工業將進入
更加環保高效的新時代
華東院在技術儲備的同時
推進新技術、新理念、新規程的應用
繼續探索清潔能源的高效利用
來源:我們電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