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套柔性勵磁系統在溫州成功投運

2020-12-06 中國電力新聞網

世界首套柔性勵磁系統在溫州成功投運

來源:中國電力新聞網 2020-12-03

  世界首套柔性勵磁系統在溫州成功投運

  中國電力新聞網訊 通訊員石祥建 記者秦虹報導 11月30日,由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電力科學院(簡稱「國網浙江電科院」)和南京南瑞繼保電氣有限公司(簡稱「南瑞繼保」)牽頭,聯合國網溫州供電公司、華中科技大學、緊水灘電廠共同研製的世界首套柔性勵磁系統在省調控中心的統一領導下,在溫州百丈漈水力發電廠成功投運,這標誌著我國率先掌握了基於IGBT的新一代發電機勵磁控制技術。

  勵磁系統是發電機組的核心控制設備之一,在電力系統中具有重要地位。在能源轉型背景下,電力系統面臨高比例清潔能源、高比例電力電子裝置的「雙高」發展挑戰,電網強度下降,電壓穩定問題和寬頻振蕩問題突出。為解決「雙高」電網的「卡脖子」難題,項目組充分發揮產、學、研、用深度融合優勢,依託南瑞繼保在勵磁裝備和柔性電力設備應用領域領先的技術優勢以及深厚的技術積累,開展柔性勵磁成套設備工程化應用攻關,歷時3年成功研製出世界首套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新一代柔性勵磁系統,創新應用了多電平拓撲技術、多變流器並聯技術、暫態勵磁強增技術與雙通道阻尼控制技術,成功攻克了IGBT在勵磁控制應用中的技術難題,大幅提升發電機組暫態強勵和寬頻振蕩抑制能力。

  首個柔性勵磁系統示範工程於11月22日在百丈漈電廠一級電站1號機組開展安裝調試,並於11月30日一次性併網成功。從本質上提升了常規電源機組的涉網穩定控制能力,標誌著基於IGBT的新一代勵磁控制技術已從實驗室研究走向工程應用。

責任編輯:周小博  投稿郵箱:網上投稿


相關焦點

  • 世界首個柔性勵磁系統示範工程在浙江溫州投運
    11月30日,世界首個柔性勵磁系統示範工程——柔性勵磁系統溫州百丈漈水力發電廠示範工程正式投運。該工程是世界上首次將絕緣柵雙極型電晶體(IGBT)用於勵磁系統並實現示範投運,這標誌著我國率先掌握了基於IGBT的新一代發電機勵磁控制技術,同時也為溫州電網的能源轉型保駕護航。
  • 威達環保首套白灰窯全煙氣脫硫脫硝淨化系統成功投運
    威達環保首套白灰窯全煙氣脫硫脫硝淨化系統成功投運北極星大氣網訊:2020年8月23日,由威達環保承建的河北敬業集團3×600t/d白灰窯煙氣綜合脫硫脫硝淨化工程項目中3#白灰窯煙氣脫硫脫硝裝置一次順利點火通煙氣,9月5日、10月6日3#、1#白灰窯脫硫脫硝裝置先後投入脫硫劑,脫硝還原劑後,尾氣排放數據均遠低於超低排放指標
  • 中國電子助力國內首套超超臨界火電機組DCS成功投運!
    11月23日16時,國內首套超超臨界火電機組自主安全DCS 在華電蕪湖電廠成功投運。該系統由中國華電和中國電子等企業聯合攻關研發,基於中國電子飛騰晶片、麒麟作業系統、達夢資料庫、長城整機,控制範圍覆蓋鍋爐、汽輪機(DEH)等主輔設備,實現國內自主安全DCS在超超臨界火電機組上的首次示範應用和全廠一體化控制。 DCS是火力發電的核心控制系統,被稱為發電廠的「大腦」,也是關鍵網絡安全基礎設施安全的核心。
  • 國內首套超臨界火電機組自主安全DCS在銀河麒麟平臺成功投運
    2020年中國火電歷史翻開的新一頁上,國內首套超超臨界火電機組自主安全DCS 在華電蕪湖電廠成功投運,助力其投運的麒麟軟體功不可沒,也將載入史冊。自主安全DCS 投運標誌中國電力技術實現了新突破,是國家綜合實力提升的縮影。
  • 國內首套超超臨界火電機組自主可控DCS投運
    國內首套超超臨界火電機組自主可控DCS投運 來源:中國電力新聞網 2020-11-30
  • 「勵磁」技術成電網安全支點 國產化不斷加快
    勵磁技術國產化進程不斷加快  2008年3月14日,由我國自主研製的世界首臺兆瓦級雙電樞混合勵磁風力發電機組通過專家鑑定。專家認為,此機組屬國際首創,對於加速我國大型風力發電裝備製造業的國產化具有重要意義。
  • 華能自主研發我國首套相變型碳捕集裝置成功投運
    華能自主研發我國首套相變型碳捕集裝置成功投運 來源:中國華能 2020-11-30
  • 國家電網亞洲首項柔性直流輸電示範工程投運
    7月25日,亞洲首項柔性直流輸電示範工程——上海南匯風電場柔性直流輸電工程投入正式運行。這是我國第一條擁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柔性直流輸電線路,它的成功投運標誌著我國在智能電網高端裝備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國家電網公司成為世界上掌握該項技術的少數幾家公司之一。
  • 世界首個500千伏柔性直流電網工程瞬時人工接地短路試驗成功
    6月10日16時58分,世界首個500千伏柔性直流電網工程——±500千伏張北柔性直流電網試驗示範工程直流線路成功經受瞬時短路電流衝擊,人工接地短路試驗圓滿完成。作為工程投運前的「終極大考」,瞬時人工接地短路試驗主要考核的是直流斷路器、換流閥、換流變等一次設備性能及保護裝置、控制裝置等二次設備性能,考核柔性直流電網在短路電流衝擊下的暫穩態性能,驗證線路故障後的保護動作及重合閘是否正確,對於驗證系統的安全可靠性和發現安全隱患具有重要意義。
  • 水電站勵磁系統的故障原因及對策
    勵磁系統是水電站比較重要的控制系統,是水電站發電機組的重要組成部分。勵磁系統在實際運行過程中出現故障時將直接威脅到水電站的安全運行。作者介紹了水電站常見的勵磁系統故障,根據現象分析了發生的原因,並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希望對相關人員有一定的借鑑意義。
  • 張北柔性直流電網試驗示範工程瞬時人工接地短路試驗成功
    6月10日16時58分,世界首個500千伏柔性直流電網工程——±500千伏張北柔性直流電網試驗示範工程直流線路成功經受瞬時短路電流衝擊
  • 溫州打造「不怕颱風的電網」 建設最具幸福感的城市
    沿著鐵塔銀線,溫州向「全域美」拓展、向「精建精美」提升,高標準建設美麗溫州、品質之城,精心打造甌江兩岸、中央綠軸等城市金名片,成功躋身長三角一體化發展27個中心區城市。溫州電力見證溫州發展的每一步。2019年9月,中國第一座「農民城」龍港撤鎮設市,21萬農民就地變市民,中國新型城鎮化改革邁出重要一步。全國首個「大部制、扁平化」模式的現代能源企業——龍港市供電公司隨之成立。
  • 我國首套相變型碳捕集裝置成功投運
    近日,由華能清能院自主研發的我國首套1000噸/年相變型二氧化碳捕集工業裝置在華能長春熱電廠成功實現72小時連續穩定運行。該技術能有效解決傳統捕集方法的高能耗難題,經專家鑑定,主要技術指標達國際領先水平。
  • 國內首套柔性電壓偏移調節裝置穩定運行見實效
    「我們這個柔性電壓偏移調節裝置是國內首套,目前已經平穩運行7個月了,預計每年能節約電網投資以及降低損耗可以達到300萬元。」國網通遼供電公司調控中心創新研發團隊負責人李赫介紹道。
  • 國內首套超超臨界火電機組自主可控DCS在華電蕪湖電廠成功投運
    新華財經北京11月25日電(記者陳奧 郝菁)11月23日16時,中國華電自主研發的「華電睿藍」自主可控智能分散控制系統(DCS)在華電蕪湖電廠660MW超超臨界機組成功投運,控制範圍覆蓋鍋爐、汽輪機(DEH)等主輔設備,實現國內自主可控DCS在超超臨界火電機組上的首次示範應用和全廠一體化控制,標誌著中國華電再一次實現發電領域自主可控重大突破
  • 國內首套超超臨界火電機組自主可控DCS 在華電蕪湖電廠成功投運
    圖集 11月23日16時,中國華電自主研發的「華電睿藍」自主可控智能分散控制系統(DCS)在華電蕪湖電廠660MW超超臨界機組成功投運,控制範圍覆蓋鍋爐、汽輪機(DEH)等主輔設備,實現國內自主可控DCS在超超臨界火電機組上的首次示範應用和全廠一體化控制
  • 溫州「不怕颱風的電網」研究實踐中心永嘉分中心揭牌投運
    1月6日上午,溫州「不怕颱風的電網」研究實踐中心永嘉分中心正式揭牌投運,標誌著溫州「不怕颱風的電網」建設進入「科研創新+工程實踐」雙輪驅動的新階段。在分中心實驗室,工作人員現場演示了超強颱風侵襲下,35千伏碧蓮變失電的仿真場景,通過「數字孿生」技術,開展最優潮流計算,最終由發電車配合35千伏上村水電站實現碧蓮片電網自愈的過程。
  • 「世界溫州人」文化認同中的「案例溫州」
    一、培育「案例溫州」  從世界溫州人的向度看,要確立範疇化概念,增強認同效應。「世界溫州人」概念的提出,本身是一個範疇化的界定,把一個模糊的世界明晰化了,在廣大的溫州籍外遷移民範疇內增強或誇大了他們之間的相似性,增強了文化認同效應。世界溫州人大會的定期召開,世界溫州人的研究,更在具體行動和理論認識上深化了這一認同。
  • 我國首套發動機腐蝕敏感性試驗系統研製成功
    來源標題:我國首套發動機腐蝕敏感性試驗系統研製成功日前,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702所及所屬航天瑞萊公司研製的國內首套腐蝕敏感性試驗系統順利完成了某型航空發動機腐蝕敏感性考核試驗,性能指標滿足試驗需求,填補了國內腐蝕敏感性試驗領域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