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景能源趙晨淇:解決電網消納的制約既要改善電源結構也要增加調峰...

2021-01-21 同花順財經

【國際能源網報導】2019年11月7日,由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主辦,遠景能源承辦,金風科技、明陽智能、中國海裝、上海電氣、嘉實多等協辦的中國中東南部分散式風電開發研討會在江蘇江陰盛大召開。會上,遠景能源風場電氣負責人趙晨淇,做了主題為「分散式風電消納及電網接入」的演講。

趙晨淇首先對風電的消納方式做了解釋,遠景把消納拆開分為兩個字來理解,「消」是容量和用戶,容量代表的是電網可接入的能力和預期。「納」首先想到的就是安全、優質、穩定、低成本,把電網和用戶接納電源,首先這種電源要具有幾種特點:第一點不對用戶和電網造成風險。第二電能質量符合標準,因為只有符合標準的電能用戶才會接納他。第三供電質量穩定,只有穩定的供電質量才是用戶和電網公司願意去買單接受的。最後就是低成本,遠景這種分散式的電源接入以後不能大量增加額外的成本,綜合「消」和「納」就是電網和用戶的友好性。

隨後趙晨淇把制約消納條件的因素總結為以下幾點:一是用電負荷,二是負荷率,三是調峰性能,最後是電源結構。

那麼如何解決這些制約的因素呢?趙晨淇把遠景在實踐中總結出的經驗做了分享,他說:一、改善電源結構。二、增加調風能力。結合格林威治雲平臺做區域的符合分析,做區域的電網分析、電網結構、輸電能力、潮流分析,電源規劃(風機點位,風機配儲能或者風機配光伏),做接入系統的選擇。

國際能源網記者了解到,大規模的集中式電源在整個電網接入的規劃上和分散式、分布式電源有本質的區別,原來我們國家電網公司對於大電源的處理,首先有了電源規劃,然後電網會去做配套的建設,比如說做抽水蓄能,比如說做超高壓的輸電通道,比如說會做一些同步調向機做一些穩定性的工作和接入工程。

然後由電網做電能的分配,電源端發電企業不用操心這個電最後給誰用了。分布式和分散式電源就反過來了,首先電能負荷和用戶決定了這個地方能不能做分散式的項目,而電網條件又是作為項目的一個制約條件之一。

最後趙晨淇提到做電源規劃,是要規劃這個地方能做多少容量,風機分布在什麼地方,電源去接在哪一個變電站裡。主要的關鍵點就是電源的增長不能大規模改變電網結構,不能大規模的去改變當地的電網結構。所以遠景總結出來了類似於先找網再找風,或者說找風和找網同步進行,所以分散式的併網和開發是和集中式基地項目有了一些本地的區別。

來源: 國際能源網

相關焦點

  • 能源|煤電由電量主體向容量主體轉變
    在改革開放以來的經濟高速發展時期,煤電在滿足我國能源電力需求方面發揮了重大的歷史作用,有力地保障了我國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我國能源戰略目標之一是發電能源結構實現低碳化,煤電的碳排放特點成為制約其發展的主要因素,但就近中期來看,煤電仍會是保障國家能源電力安全穩定供應的主體電源。
  • 新電改五年|機制完善是可再生能源參與市場交易的保障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售電網訊:市場機制和配套政策相互協調、同步跟進是解決深層次矛盾的根本途徑2019年,我國新能源發電裝機總容量位居世界第一,新能源正由補充型電源逐步向主力型電源發展。同時,連續兩年,全國新能源消納形勢明顯好轉。
  • 現階段新能源消納除「可再生能源+大電網」外還有哪些方式可以替代?
    「可再生能源+電化學儲能」這個提法出現之前,實踐中新能源消納方式主要依靠的是大電網消納方式,即通過大電網覆蓋範圍內負荷的時間和空間變化,以及大量調節電源的隨調度指令調節,平抑可再生能源的波動性和間歇性,實現可再生能源的消納。儲能技術通過電能存儲也能夠解決可再生能源的波動性問題,解決的方法更加直接和簡單。
  • 關於分散式風電負荷消納的幾點思考
    基於上面原因,小編就聊聊如何促進分散式風電負荷消納技術問題進行探討。一、儲能技術風電具有隨機性、間歇性和波動性的特點,是造成棄風限電的根本原因。儲能技術是電網調峰和促進可再生能源大規模應用的重要手段,同時將促進電網的結構形態、規劃設計、調度管理、運行控制及使用方式等發生變革,應用於電力系統的發、輸、配、用等各環節。
  • 遠景能源解讀分散式風電的未來可期
    在遠景能源高級副總裁田慶軍看來,風電平價後,中東南部集中式風電開發也會因為成本受到一定的約束。未來中國風電要想繼續高質量規模化發展,中東南部的分散式風電必不可少。初步測算,未來幾年,中國中東南部可用於分散式風電開發的空間至少在 1 億千瓦以上,這些地區基本不存在限電風險,投資有較好的保障,未來將成為開發投資的熱點。
  • 公用事業:光熱是實現非水可再生能源消納目標的重要途徑 薦3股
    依據各地區可再生能源資源狀況和能源消費水平不同,2020年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行政區域全社會用電量中非水電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量比重要達到一定的指標要求。  光熱是實現非水可再生能源消納目標的重要途徑目前看來,光伏發電和風力發電遇到了很大的發展瓶頸,棄風棄光現象日益嚴重(2015年的棄光率超過10%,棄風率則超過了15%)。
  • 「十四五」制約電化學儲能發展的難點在哪裡?
    電力系統轉型的本質,是建立一種更加靈活的電力系統,能夠適應多品種高效低碳電源的發展。即建立靈活的電力系統是轉型的根本要求,發展高效清潔低碳能源是轉型的具體表現。然而,目前間歇性電源規模不斷增加與靈活性資源不足的矛盾,已經成為制約我國電力系統轉型向更深層次邁進的主要矛盾。
  • 新能源領域將出現重大突破 人類未來能源有了終極解決方案
    隨著風電、光伏大規模接入電網,在不斷優化電源結構的同時,新能源波動性和間歇性缺陷給電網帶來的影響也日趨放大。電網的調峰、消納壓力巨大,加之對電網棄風棄光率的考核,建議或「強配」儲能,成為「解困」的內在邏輯。
  • 如何實現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情景下的電力安全穩定運行
    2020年,甘肅省依託輔助服務市場及需求側響應,深挖網內調峰能力,擴大新能源消納規模;貴州省通過深挖火電調峰潛力、預洩騰庫、科學攔洪、跨流域梯級水電聯合優化調度等措施,大力提升了貴州電網清潔能源發電佔比;2020年上半年,內蒙古充分利用調峰輔助服務市場調節手段,累計開展省內調峰15次,省間調峰4次,新能源增發電量7335萬千瓦時,保障新能源消納空間。4.
  • 大規模新能源接入電網 電力系統直面併網挑戰
    同時,隨著大規模新能源接入電網,電力系統需要在隨機波動的負荷需求與隨機波動的電源之間實現供需平衡,其結構形態、運行控制方式和規劃建設將發生根本性變革,形成新一代電力系統及新能源電力系統。」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吉臻近日在中電聯舉辦的「2020年中國電力技術經濟高端論壇」上表示。
  • 中國工程院院士郭劍波:適應高比例新能源電力系統,電源電網都要改變
    郭劍波表示,消納挑戰主要分為日功率波動、出力度、尖峰電量消納、功率預測難度等幾方面:根據目前預測,隨著新能源裝機的增大,2050年中國新能源日內最大功率波動將超過10億千瓦,與當年常規電源總裝機容量相當,僅靠常規電源調節難以應對新能源日內功率波動。
  • 南方電網:今夏水電消納形勢嚴峻
    南方電網官方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隨著氣溫不斷的升高,最近,南方電網多地區電網負荷受高溫影響屢創新高。即便如此,南方區域內各大流域來水豐沛,水電消納形勢嚴峻。廣東電網電力調度控制中心技術工作人員呼士招對包括第一財經在內的媒體說,近幾年廣東在進行產業結構調整,用電量去年僅上漲了2%,而今年上半年,用電量上漲了3.94%。南方電網稱,促使用電量的增長,除了社會經濟發展之外,公司近年來推動電能替代和實施農網改造升級也是重要因素。
  • 能源網際網路具有哪些特點?如何理解「源-網-荷-儲」互動運行?
    綠色低碳是能源轉型發展的根本理念。建設能源網際網路能夠在能源生產、傳輸、消費等各環節實現低碳環保目標,保障清潔能源充分消納。安全是能源發展的基本要求。能源網際網路系統結構堅強、安全可靠,安全態勢感知能力、預防抵禦事故風險能力和自愈能力強。
  • ...煤電應急調峰儲備電源機組量不應超過上一年度最大負荷的2%
    近日,國家能源局發布《煤電應急調峰儲備電源管理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指導意見》指出,要減少對新投產煤電裝機的需求,合理確煤電應急調峰儲備電源並嚴格控制裝機規模,相關地區確定的煤電應急調峰儲備電源機組量不應超過上一年度最大負荷的2%,且累計不超過2臺機組。
  • 國家能源局:大力發展光伏發電、風電等可再生能源;多管齊下解決
    在問答中,國家能源局法制和體制改革司司長朱明回答了關於新能源消納的問題,國家能源局局長章建華做了補充: 新華社記者: 近年來,我國風電、光伏發電等新能源發展很快,但新能源發電消納問題仍存在較大的制約,在解決大規模新能源消納方面有沒有巨大舉措?謝謝。朱明(徐想 攝)國家能源局法制和體制改革司司長朱明:謝謝這位新華社記者的提問。
  • 光伏新增9GW,風電11GW,江蘇省可再生能源「十四五」規劃徵求意見
    「十四五"期間,江蘇省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約2200萬千瓦,新增投資約1630億元。這意味著,「十四五"期間,光伏、風電每年分別將有2GW與2.2GW的裝機空間。根據文件,將因地制宜推動平價示範基地項目,突出市場化、低成本優先發展可再生能源戰略,進一步加快風電、光伏發電等可再生能源技術水平提高和建設成本降低,結合場址資源條件、電網消納和技術進步等綜合因素。
  • 綠色和平、中華環保聯合會聯合國網能源研究院成功舉辦電力系統...
    韓文軒還指出,發電側、用電側全電能量要充分競爭,推動電力清潔低碳轉型,加快培育完善輔助服務市場和調峰市場,制定煤電公平競爭的市場機制和平穩退出政策,同時對電網收入模式和調度監管模式進行改革。地方應根據當地需求科學合理的建設調峰輔助服務機制和容量市場,幫助各發電資源合理接入電網,共同保障電力安全,促進電力低碳轉型。
  • 觀點丨可再生能源調峰需求給天然氣帶來機遇
    陳守海表示,可再生能源的調峰需求給天然氣發展帶來了機遇。  我國儲氣設施發展相對不足  中國電力報:天然氣產業的發展,要看基礎設施能否滿足需求。有資料顯示,美國天然氣管道長度是170萬千米,歐洲接近400萬千米,而中國只有12萬千米。您對中國天然氣基礎設施建設有什麼建議?
  • 風力發電對電網運行的影響及對策
    一、我國風力發電對電網運行的影響我國風力資源的富集地區,電網均比較薄弱,風力發電對電網運行的影響主要體現在電網調度、電能質量和電網安全穩定性等方面。1.1對電網調度的影響風能資源豐富的地區人口稀少、負荷量小、電網結構薄弱等特點,風電功率的輸入必然要改變電網的潮流分布,對局部電網的節點電壓也將產生較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