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全國可再生能源電力發展監測評價報告:實際消納量佔全社會...

2020-11-30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北極星售電網獲悉,國家能源局日前發布了《2019年度全國可再生能源電力發展監測評價報告》,2019年,包含水電在內的全部可再生能源電力實際消納量為19938億千瓦時,佔全社會用電量比重為27.5%,同比提高1個百分點。從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量佔全社會用電量比重來看,全國8省(區)佔比超過40%,其中西藏、雲南、青海和四川佔比超過80%。從佔比增長來看,21省(區、市)同比增長,其中甘肅和福建同比增長5個百分點以上;10省(區、市)同比下降,其中湖北、新疆和廣西分別同比下降5.5、4.9和2.9個百分點。

2019年,全國非水電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量為7388億千瓦時,佔全社會用電量比重為10.2%,同比提高1個百分點。

詳情如下:

2019年度全國可再生能源電力發展監測評價報告

一、全國可再生能源電力發展總體情況

截至2019年底,全國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容量7.94億千瓦,佔全部電力裝機的39.5%,其中水電裝機(含抽水蓄能)3.56億千瓦,風電裝機2.1億千瓦,光伏發電裝機2.04億千瓦,生物質發電裝機2254萬千瓦。2019年全國可再生能源發電量2.04萬億千瓦時,佔全部發電量的27.9%,其中水電發電量1.3萬億千瓦時,佔全部發電量的17.8%,風電發電量4057億千瓦時,佔全部發電量的5.5%,光伏發電量2243億千瓦時,佔全部發電量的3.1%,生物質發電量1111億千瓦時,佔全部發電量的1.5%。

二、各省(區、市)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情況

2019年,包含水電在內的全部可再生能源電力實際消納量為19938億千瓦時,佔全社會用電量比重為27.5%,同比提高1個百分點。2019年各省(區、市)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情況如表1。

從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量佔全社會用電量比重來看,全國8省(區)佔比超過40%,其中西藏、雲南、青海和四川佔比超過80%。從佔比增長來看,21省(區、市)同比增長,其中甘肅和福建同比增長5個百分點以上;10省(區、市)同比下降,其中湖北、新疆和廣西分別同比下降5.5、4.9和2.9個百分點。

表1 2019年各省(區、市)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情況

三、各省(區、市)非水電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情況

2019年,全國非水電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量為7388億千瓦時,佔全社會用電量比重為10.2%,同比提高1個百分點。2019年各省(區、市)非水電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情況如表2。

從非水電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量佔全社會用電量比重來看,全國9省(區)佔比超過15%,其中寧夏、西藏、黑龍江、青海和吉林超過18%;從佔比增長來看,27省(區、市)實現同比增長,其中西藏、黑龍江、河南和甘肅,同比增長超過3個百分點;新疆、湖南、寧夏和內蒙古4省(區)同比下降。

表2 2019年各省(區、市)非水電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情況

四、風電、光伏發電保障性收購落實情況

2016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依照《可再生能源法》要求,核定了重點地區風電和光伏發電最低保障收購年利用小時數,提出全額保障性收購相關要求。

2019年,在規定風電最低保障收購年利用小時數的地區中,甘肅III類資源區和寧夏III類資源區未達到風電最低保障收購年利用小時數要求,實際利用小時數比最低保障收購年利用小時數分別低140小時和39小時。

2019年,在規定光伏發電最低保障收購年利用小時數的地區中,新疆、甘肅、寧夏和陝西4省(區)未達到光伏發電最低保障收購年利用小時數要求,其中,新疆I類和II類資源區實際利用小時數比最低保障收購年利用小時數地區分別低27小時和196小時,甘肅I類和II類資源區分別低59小時和221小時,寧夏I類資源區低136小時,陝西II類資源區低6小時。

表3 2019年風電重點地區最低保障收購年利用小時數落實情況

五、清潔能源消納目標完成情況

根據2018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印發的《清潔能源消納行動計劃(2018-2020年)》(發改能源規〔2018〕1575號),所確定的分年度風電、光伏和水電消納目標,2019年,全國平均風電利用率96%,超過2019年利用率目標6個百分點,重點省區全部達到了2019年消納目標;全國平均光伏發電利用率為98%,超過2019年利用率目標3個百分點,重點省區全部達到了2019年消納目標;全國主要流域水能利用率96%,超過2019年利用率目標1個百分點,重點省區全部達到了2019年消納目標。

表5 2019年清潔能源消納目標完成情況

六、特高壓線路輸送可再生能源情況

2019年,20條特高壓線路年輸送電量4485億千瓦時,其中可再生能源電量2352億千瓦時,同比提高12.8%,可再生能源電量佔全部輸送電量的52.4%。國家電網有限公司運營的17條特高壓線路輸送電量3715億千瓦時,其中可再生能源電量1581億千瓦時,佔輸送電量的43%;南方電網公司運營的3條特高壓線路輸送電量770億千瓦時,全部為可再生能源電量。

表6 2019年特高壓線路輸送電量情況

七、國家清潔能源示範省(區)落實情況

浙江。2019年,全部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量946億千瓦時,佔本省全社會用電量的比重為20.0%,同比提高1.8個百分點;非水電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量為319億千瓦時,佔本省全社會用電量的比重為6.7%,同比上升1.0個百分點。

四川。2019年,全部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量為2139億千瓦時,佔本省全社會用電量的比重為81.1%,同比下降0.8個百分點;非水電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量為148億千瓦時,佔本省全社會用電量的比重為5.6%,同比上升1.2個百分點。

寧夏。2019年,全部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量為280億千瓦時,佔本省全社會用電量的比重為25.7%,同比上升0.5個百分點;非水電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量為231億千瓦時,佔本省全社會用電量的比重為21.3%,同比下降1個百分點。風電和光伏發電均未達到最低保障性收購年利用小時數要求,風電III類資源區低39小時,光伏發電I類資源區低136小時。

甘肅。2019年,全部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量為696億千瓦時,佔本省全社會用電量的比重為53.9%,同比上升5.5個百分點;非水電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量為219億千瓦時,佔本省全社會用電量的比重為16.9%,同比上升3.5個百分點。風電和光伏發電均未達到最低保障性收購年利用小時數要求,風電III類資源區低140小時,光伏發電I類和II類資源區分別低59小時和221小時。

青海。2019年,全部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量為586億千瓦時,佔本省全社會用電量的比重為81.8%,同比上升3.6個百分點;非水電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量為142億千瓦時,佔本省全社會用電量的比重約為19.7%,同比上升1.2個百分點。

附件:可再生能源電力發展監測指標核算方法

附件:

可再生能源電力發展監測指標核算方法

1、各省(區、市)內消納可再生能源電量,包括本地區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加上區域外輸入的可再生能源電量,再扣除跨區送出的可再生能源電量。

省(區、市)內消納可再生能源電量 = 本地區可再生能源發電量 – 跨區送出的可再生能源電量 + 跨區送入的可再生能源電量

2、各省(區、市)可再生能源電量消納佔比,等於各省(區、市)可再生能源消納量除以本地區全社會用電量。

3、全社會用電量、全國總發電量以及除生物質發電外其它可再生能源發電量採用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發布的年度全國電力工業統計快報數據,生物質發電採用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南方電網公司及內蒙古電力公司提供的數據。

4、跨區跨省交易的可再生能源電量,採用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南方電網公司及內蒙古電力公司提供的數據。

5、可再生能源發電企業與省級電網企業籤署明確的跨區跨省購售電協議的,可再生能源發電企業所發電量根據協議實際執行情況計入對應的購電省份;其他情況按以下原則處理:

(1)獨立「點對網」跨區輸入

非水電可再生能源電力項目直接併入區域外受端電網,全部計入受端電網區域的非水電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量,採用併網計量點的電量數據。

(2)混合「點對網」跨區輸入

採取與火電或水電等打捆以一組電源向區外輸電的,受端電網接受到的非水電可再生能源電量等於總受電量乘以外送電量中非水電可再生能源比例。

外送電量中非水電可再生能源的比例=送端併網點計量的全部非水電可再生能源上網電量/送端併網點計量的全部上網電量。

(3)「網對網」跨區輸入

區域間或省間電網輸送電量中的非水電可再生能源電力輸送量,根據電力交易機構的結算電量確定。

5、跨省跨區可再生能源電力交易,存在「省送省」、「省送區域」兩種情況。針對「省送區域」情況,如華東、華中接受外省輸入的可再生能源電量時,按該區域內各省全社會用電量佔本區域電網內全社會用電量的比重,計算各省輸入的可再生能源電量。即:

6、京津冀電網(北京、天津、冀北、河北南網)是特殊區域,接入的集中式非水電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和區外輸入的非水電可再生能源電量,按統一均攤原則計入比重指標核算,各自區域內接入的分布式非水電可再生能源發電量計入各自區域的比重指標核算。

(來源:國家能源局)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北極星售電網,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相關焦點

  • 非水可再生能源消納仍有提升空間
    近日,國家能源局印發《2017年度全國可再生能源電力發展監測評價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指出,2017年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量16979億千瓦時,佔全部發電量的26.5%。其中,水電發電量11945億千瓦時、佔比18.6%,風電發電量3057億千瓦時、佔比4.8%,光伏發電量1182億千瓦時、佔比1.8%,生物質發電量795億千瓦時、佔比1.2%。
  • 電規總院《中國能源發展報告2019》《中國電力發展報告2019》發布
    電源結構不斷優化,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佔比達到39.5%,同比上升1.1個百分點,發電量佔比達到27.9%,同比上升1.2個百分點。新能源消納水平不斷提高,全國新能源電量滲透率達到9%以上,西北地區滲透率達到16%左右,與歐洲整體水平相當,全國平均棄風率、棄光率分別下降至4%、2%,連續3年大幅改善。能源儲運設施建設不斷完善,保障了能源安全生產和有效供給。油氣體制改革繼續推進,電力體制改革持續深化。
  • 水電總院發布《中國可再生能源發展報告2019》
    「隨著技術進步、成本下降和系統靈活性提升,風電、光伏等新能源逐漸成為可再生能源電力的增量主體。」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簡稱「水電總院」)副院長易躍春7月22日在《中國可再生能源發展報告2019》(簡稱「報告」)線上發布會表示,「十三五」以來,中國可再生能源裝機年均增長率為12%,新增的可再生能源裝機所佔年度裝機比重超過50%,中國的能源轉型正在穩步推進。
  • 電規總院《中國電力發展報告2019》提要
    北極星智能電網在線訊:7月30日,電力規劃設計總院線上發布年度旗艦報告《中國能源發展報告2019》、《中國電力發展報告2019》,全面總結2019年我國能源、電力行業發展狀況,研究行業發展態勢,研判行業發展趨勢,為政府決策、企業經營和社會發展提供重要參考和專業服務。
  • 國家能源局就《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三五」
    為更好地發揮規劃引領作用,促進可再生能源產業持續健康發展,在規劃實施時有必要建立以規劃為依據的按年度實施的可再生能源電力建設管理機制。《意見》是可再生能源依據規劃發展的一個實施機制,突出規劃的操作性、約束性和時效性,可以促進各地區可再生能源平穩有序發展。
  • 經合組織國家能源結構:化石能源高達80% 可再生能源與核能各佔10%
    RECAI)報告顯示,美國如今仍然是世界上對可再生能源投資和部署最有吸引力的國家。,包括水電在內的可再生能源佔紐約州總發電量的30%。原文如下:關於公布山東省能源領域重點技術、產品和設備目錄(2020年度)的通知各市發展改革委(能源局),有關省屬單位,有關行業協會(學...
  • 可再生能源技術存在的主要問題
    可再生能源技術存在的主要問題 丁仲禮 發表於 2020-06-29 14:37:30 根據全國人大常委會2019年度監督工作計劃,今年8月至11月全國人大常委會組織開展了可再生能源法執法檢查
  • 中電聯發布2019年前三季度全國電力供需形勢分析預測報告
    中電聯發布2019年前三季度全國電力供需形勢分析預測報告 發布時間: 2019-11-01   來源:本站編輯  作者:本站編輯
  • 公用事業:光熱是實現非水可再生能源消納目標的重要途徑 薦3股
    [摘要]  事項:  2016年3月3日,國家能源局發布《關於建立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目標引導制度的指導意見》。《意見》提出,到2020年,除專門的非化石能源生產企業外,各發電企業非水電可再生能源發電量應達到全部發電量的9%以上。
  • 非水可再生能源佔比低於全球平均水平 新能源如何「贏」在平價時代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多位新能源企業高管認為,在可再生能源全面實現平價上網後,更應該注重強化和完善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保障機制,真正實現可再生能源電力的先發、滿發。日前,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發布了《中國可再生能源發展報告2019》,對我國可再生能源狀況進行了全面梳理。
  • 如何實現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情景下的電力安全穩定運行
    2020年上半年,國家電網以市場化方式消納可再生能源,制定了跨省區富餘可再生能源現貨市場建設方案和規則。自2017年8月18日啟動的跨區域省間富餘可再生能源電力現貨交易試點,已連續運行超過1000天,電力交易市場保持活躍,有效促進了可再生能源在全國範圍的優化配置。
  • 可再生能源分析和預測(2019~2024)
    在光伏的帶動下,2019至2024年間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容量增幅達50%。這意味著1200GW的增長量,相當於美國目前的總裝機容量。其中,光伏發電佔預期增長量的近60%,陸上風電佔四分之一。受歐盟競價機制以及中國和美國市場不斷擴張影響,海上風電將貢獻4%的增長量,預計到2024年裝機容量將增長兩倍。生物質發電裝機容量增幅與海上風電增長相當,其中以中國、印度和歐盟的增長最為迅猛。
  • 中電聯發布《中國電力行業年度發展報告2019》
    6月14日,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以下簡稱「中電聯」)在京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中國電力行業年度發展報告2019》(以下簡稱《報告》)。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容量77551萬千瓦,佔全國發電總裝機容量的40.8%,比上年提高2.1個百分點;新能源發電裝機合計35860萬千瓦,佔比18.9%。《報告》顯示,非化石能源發電量也呈現加快增長態勢。2018年,全國全口徑發電量69947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8.4%,增速比上年提高1.9個百分點。
  • 可再生能源「利用率」的概念,與「棄風率」、「棄光率」有什麼區別?
    可再生能源「利用率」的概念,與「棄風率」、「棄光率」有什麼區別?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2018年,全國風、光、水、核四種清潔能源總發電裝機達到7.49億千瓦,總發電量累計2.08萬億千瓦時,其中,風電利用率達92.8%,棄風率7.2%,同比下降4.9個百分點;光伏利用率達97%,棄光率3%,同比下降2.8個百分點;水能利用率95%以上;核電運行平穩,利用率保持較高水平。
  • 「十四五」期間 可再生能源必須要實現跨越式發展
    業內普遍預計,如果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我國電力系統需再增加60億千瓦的可再生能源裝機。而截至2019年底,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總裝機容量只有7.94億千瓦,佔全部電力裝機的39.5%。這意味著,未來40年,我國可再生能源總裝機將增長6.5倍左右。數十年來,在爭議中前行的可再生能源,從未像今天這樣閃耀全球。
  • 2020年全國兩會能源輿情報告
    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保障能源安全。推動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發展可再生能源,完善石油、天然氣、電力產供銷體系,提升能源儲備能力。」  三是助力企業紓困,降低用能成本。為降低企業生產經營成本,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降低工商業電價5%政策延長到今年年底」。  四是抓住「兩新一重」機遇,培育能源發展新動能。
  • 天津與國家電網「雲籤約」 力爭到2025年消納可再生能源電量佔總用...
    協議雙方將充分發揮天津市國家戰略疊加、政策密集、創新資源豐富等優勢,在「十四五」期間,加大天津電網基礎設施投入、能源科技技術投入、產業發展投入,在特高壓建設,「新基建」項目實施,5G、人工智慧、大數據、工業網際網路領域等方面全方位開展合作。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將集中力量,全力以赴服務天津能源革命先鋒城市建設,助推天津市能源轉型,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天津範式」。
  • 「十四五」能源電力轉型 非水可再生能源將成主體
    王志軒描述,我國能源產業整體處於四十八九歲的「壯年期」,體型偏胖、膚色偏黑。「2019年,我國能源消費總量達48.6億噸標準煤,所以將其劃入該『年齡段』。四十八九歲的壯年男子,正是一個大家庭的頂梁柱,與能源產業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支撐作用相吻合。偏黑,則因為我國是世界最大的煤炭消費國,煤炭佔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依然較高。」
  • 現階段新能源消納除「可再生能源+大電網」外還有哪些方式可以替代?
    「可再生能源+電化學儲能」這個提法出現之前,實踐中新能源消納方式主要依靠的是大電網消納方式,即通過大電網覆蓋範圍內負荷的時間和空間變化,以及大量調節電源的隨調度指令調節,平抑可再生能源的波動性和間歇性,實現可再生能源的消納。儲能技術通過電能存儲也能夠解決可再生能源的波動性問題,解決的方法更加直接和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