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規總院《中國能源發展報告2019》《中國電力發展報告2019》發布

2020-12-04 新華網客戶端

圖集

2020年7月30日,電力規劃設計總院(下稱電規總院)在北京召開線上發布會發布了《中國能源發展報告2019》和《中國電力發展報告2019》。

《中國電力發展報告2019》從發展環境、需求分析、電源發展、電網發展、供需形勢、電力技術、電力經濟、電力改革、政策解讀、觀點彙編等多個方面,對2019年我國電力發展狀況進行全面梳理;分析預測了未來3年電力需求水平,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各類電源、各級電網發展展望;深入解讀了過去一年重點行業政策及電價政策;在全面總結電力體制改革進展與成效基礎上,分析展望了近期改革重點;在總結上年度電源電網造價水平基礎上,對未來3年電力工程造價變化趨勢進行了分析判斷;以專題文章形式深入剖析了當前電力行業熱點焦點問題。

《中國能源發展報告2019》回顧了新中國成立70周年以來能源發展的總體歷程;從能源消費、能源供應、能源技術、能源政策、國際合作等多個方面,圍繞能源安全、能源轉型等焦點問題,對2019年我國能源發展總體狀況進行了全面分析和總結;對未來能源轉型發展趨勢做出研判,並結合新冠疫情影響對2020年我國能源消費和供應情況進行了分析預測;深入解讀了過去一年能源行業重點相關政策;提出了做好2020年和「十四五」時期能源工作需重點關注的問題。

電規總院副院長徐小東表示,「能源和電力行業砥礪奮進,攻堅克難,為全面完成「十三五」規劃主要目標,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奠定了堅實基礎。」

2019年,我國能源供需總體平穩增長,能源消費結構繼續優化。煤炭消費量佔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下降至57.7%,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5.3%,均已提前完成「十三五」規劃目標。油氣增儲上產態勢良好,原油產量企穩回升,比上年增加約200萬噸;天然氣產量比上年增加約160億立方米,增幅創歷史記錄。電源結構不斷優化,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佔比達到39.5%,同比上升1.1個百分點,發電量佔比達到27.9%,同比上升1.2個百分點。新能源消納水平不斷提高,全國新能源電量滲透率達到9%以上,西北地區滲透率達到16%左右,與歐洲整體水平相當,全國平均棄風率、棄光率分別下降至4%、2%,連續3年大幅改善。能源儲運設施建設不斷完善,保障了能源安全生產和有效供給。油氣體制改革繼續推進,電力體制改革持續深化。

在取得成績的同時,2019年我國能源和電力發展仍面臨不少困難和問題。「能源安全保障外部風險增加,能源供需總體寬鬆與個別品種區域性時段性供給緊張並存,能源和電力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依然存在,部分能源電力關鍵技術受制於人,體制機制改革進入深水區。」徐小東指出。

電規總院規劃部主任劉世宇介紹,《中國電力發展報告2019》指出,2019我國電力供應保障能力進一步提升,國內生產總值接近100萬億元,同比增長6.1%;全國發電裝機20.1億千瓦,同比增長5.8%,全國發電量7.3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7%。新能源消納水平顯著提高,2019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15.3%,超前完成「十三五」規劃目標。全國風電平均利用率96%,同比提高約3個百分點;全國光伏發電平均利用率98%,同比提高約1個百分點。同時,電力資源配置能力持續加強,全國實現省間交易電量約1.25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0.1%。電力系統運行更加靈活高效,海上風電、單晶電池、電化學儲能等多方面均有良好表現。電力服務水平顯著提升,2019年我國營商環境在全球190個經濟體中的排名由第46位躍升至第31位,其中「獲得電力」指標排名從第14位提升至第12位。電力市場化改革持續推進,2019年全國完成市場化交易電量2.7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9%。

關於未來3年電力發展情況,《中國電力發展報告2019》指出,根據目前經濟運行總體態勢和國家下半年宏觀調控政策,初步預判2020年全社會用電量增速大約在0-2.8%左右,未來3年全社會用電量恢復至中速增長。受疫情影響,電力需求預測基數下降,未來3年全國電力供需形勢總體穩定,但部分地區仍然趨緊,還需加強電力供應保障性建設。市場消納將成為後補貼時代新能源健康發展的關鍵環節,未來3年全國新能源新增消納空間約2.1億千瓦,而「三北」地區新能源仍有較大發展潛力,預計未來3年「三北」地區新能源新增消納空間約8700萬千瓦。未來3年,部分沿海省份面臨大規模海上風電的接入併網壓力,需統籌開發時序與消納條件。未來3年預計投產新增跨省區輸電通道5100萬千瓦。

《中國電力發展報告2019》對「十四五」電力發展趨勢進行了初步研判,安全、綠色、高效是新時代電力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因素,要建立電力綜合安全保障體系,守牢安全發展底線;要有效提升新能源電量佔比,握緊綠色發展主線;要以創新引領電力轉型升級,堅持高效發展路線;要優化電源結構與布局;要優化調整電力資源配置。

《中國電力發展報告2019》預計,2025年全社會用電量9.1-9.5萬億千瓦時,「十四五」全國尖峰負荷控制規模5000萬千瓦左右。

電規總院能源研究所所長陳錚表示,《中國能源發展報告2019》首先總結了新中國70年能源發展成就:建國70年來,我國能源清潔低碳進程持續推進,能效水平顯著提升,能源科技創新能力不斷提升、技術裝備突飛猛進,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能源市場體系初步建成,能源國際合作向縱深發展。能源生產量有顯著提升,2019年我國一次能源產量達到39.7億噸標準煤,增長近200倍;能源消費水平不斷提高,2019年能源消費總量達到48.6億噸標準煤,增長90多倍。

2019年能源消費結構不斷優化,我國能源消費總量48.6億噸標準煤,同比增長3.3%,增速較上年下降1.5個百分點。其中,煤炭消費低速增長,消費量約40億噸。石油消費略有回升,達到6.5億噸。天然氣消費3067億立方米,增速降至一位數。全社會用電量7.2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5%。

2019年能源供應保障能力進一步提升。一次能源產量達到39.7億噸標準煤,同比增長5.1%。電力裝機達到20.1億千瓦,煉油能力達到8.6億噸,能源供應保障能力進一步提升。煤炭生產布局持續調整、行業集中度持續提高。油氣勘探新發現加快增加,2019年原油生產增速由負轉正,產量1.91 億噸,增長0.9%,扭轉了2016 年以來產量連續下滑的態勢。在天然氣生產方面,國內產量較快增長,同比增長10%;非常規氣佔比提高,緻密氣、頁巖氣等非常規天然氣產量約佔天然氣總產量的1/3,其中頁巖氣產量已達到150億立方米,同比增長46%。

新能源消納水平顯著提高,整體棄風、棄光率持續下降,通過完善消納保障機制和監測預警平臺,加強調峰設施建設,我國清潔能源消納情況持續向好,水電、風電、光伏發電全國平均利用率分別達到97%、96%和98%,核電機組平均利用率保持在7200小時以上。能源進口規模不斷擴大,對外依存度提高。2019年,我國能源淨進口量達到約10億噸標準煤,整體對外依存度21%。

在能源供應方面,需重點關注兩個問題:一是油氣安全風險比較突出,二是電力系統仍存在風險。

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對我國能源消費造成較大影響。《中國能源發展報告2019》預計,2020年,一次能源、煤炭和石油消費都將出現下降,非化石能源、天然氣和電力消費保持增長,但增速有所回落。一次能源消費總量約48.5億噸標準煤,比2019 年下降0.2%。

「十四五」期間,我國能源需求增速放緩,供需形勢總體寬鬆。預計,「十四五」期間我國一次能源消費總量年均增長2.5%,低於「十三五」前四年3.1%的年均增速,到2025年一次能源消費總量預計達到54.6億噸標準煤。

電規總院是我國電力規劃設計行業的「國家隊」,連續4年推出的《中國能源發展報告》《中國電力發展報告》,對我國能源、電力發展狀況進行全面梳理、綜合歸納,以客觀準確的統計數字為支撐,更好呈現了我國能源發展的主脈絡。

責任編輯: 劉佳

相關焦點

  • 電規總院《中國電力發展報告2019》提要
    北極星智能電網在線訊:7月30日,電力規劃設計總院線上發布年度旗艦報告《中國能源發展報告2019》、《中國電力發展報告2019》,全面總結2019年我國能源、電力行業發展狀況,研究行業發展態勢,研判行業發展趨勢,為政府決策、企業經營和社會發展提供重要參考和專業服務。
  • 水電總院發布《中國可再生能源發展報告2019》
    「隨著技術進步、成本下降和系統靈活性提升,風電、光伏等新能源逐漸成為可再生能源電力的增量主體。」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簡稱「水電總院」)副院長易躍春7月22日在《中國可再生能源發展報告2019》(簡稱「報告」)線上發布會表示,「十三五」以來,中國可再生能源裝機年均增長率為12%,新增的可再生能源裝機所佔年度裝機比重超過50%,中國的能源轉型正在穩步推進。
  • 中電聯發布《中國電力行業年度發展報告2019》
    6月14日,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以下簡稱「中電聯」)在京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中國電力行業年度發展報告2019》(以下簡稱《報告》)。《報告》全面反映了2018年電力行業發展、改革與市場建設、投資與建設、生產與供應、消費與供需、安全與可靠性、綠色發展、科技與信息化、電力標準化、企業發展與經營、國際交流合作領域的發展趨勢與特點,突出行業發展成績,提出行業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並進行了適度展望。
  • 2019年度全國可再生能源電力發展監測評價報告:實際消納量佔全社會...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售電網獲悉,國家能源局日前發布了《2019年度全國可再生能源電力發展監測評價報告》,2019年,包含水電在內的全部可再生能源電力實際消納量為19938億千瓦時,佔全社會用電量比重為27.5%,同比提高1個百分點。
  • 《中國國際教育發展報告(2019)》發布
    12月30日,《70年中國教育的對外開放——中國國際教育發展報告(2019)》(以下簡稱《中國國際教育發展報告(2019)》)新書發布會在北京外國語大學成功舉辦,眾多業內專家學者出席發布會。
  • 《中國核能發展報告(2020)》發布,我國能源體系中核電優勢凸顯
    中國核能行業協會發布《中國核能發展報告(2020)》,我國能源體系中核電優勢凸顯謝文川 6月16日,中國核能行業協會發布核能發展藍皮書《中國核能發展報告(2020)》(以下簡稱《報告》)。中國核能發展報告藍皮書首席專家王毅韌表示,2019年,海陽核電2號、陽江核電6號、臺山核電2號三臺核電機組投入商運。其中,海陽2號機組投入商運,標誌著我國AP1000三代核電自主化依託項目全面建成。臺山2號機組投入商運,標誌著中法兩國最大能源合作項目全面建成。
  • 2019年全球電力報告
    電力跟經濟發展和人類生活的重要性就不花筆墨了。本文信息量大,直奔主題,免得浪費時間。  本報告分為兩大部分:非再生能源發電(燃煤發電、燃油發電、燃氣發電和核能發電)和再生能源發電。本報告收集並整理了最新數據來描述全球電力發展的概貌。
  • 《2019中國塑料光纖產業發展報告》正式發布
    【通信產業網訊】(記者譚倫)日前,由中國塑料光纖產業聯盟戰略研究中心編寫的《2019中國塑料光纖產業發展報告》(下文簡稱「《報告》」)正式發布。《報告》包括塑料光纖概述、產業鏈分析、產業競爭格局、發展狀況、發展建議五大部分,對目前塑料光纖產業進行了系統全面的分析與梳理。
  • 《中國能源發展報告2020》數據顯示:三季度我國能源形勢持續好轉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中國能源發展報告2020》(中能智庫叢書)圖1 2016-2019年能源消費總量及同比增速(二)我國能源消費結構繼續優化根據國家能源局發布的《2020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全國能源消費總量不超過50億噸標準煤,煤炭消費比重下降到57.5%左右。今年前三季度,清潔能源消費比重穩步提升。初步核算,天然氣、一次電力等清潔能源消費佔能源消費總量比重比上年同期提高0.6個百分點,煤炭消費所佔比重下降0.5個百分點。
  • 任澤平:2019中國動力電池發展報告
    按照工信部2017年發布的《促進汽車動力電池產業發展行動方案》要求到2020年,動力電池單體比能量達到300Wh/kg,Pack達到260Wh/kg。這要求從電芯到Pack的集成效率做到85%以上,而當前乘用車電池包的集成效率普遍在60%左右,集成效率需要大幅度提升才能滿足要求。
  • 中國氯鹼行業現狀調查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19年版)
    **年氯鹼產品產能及產量統計 單位:萬噸  據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氯鹼行業現狀調查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19年版)顯示,危險與機遇往往是並存的,在巨大的經營壓力下,氯鹼行業產能擴張得到了有效控制,落後產能不斷被淘汰。產業鏈也從傳統的氯鹼產品領域逐步向氯的精細化工和新材料領域延伸。
  • 中國清潔能源行業現狀分析與發展趨勢研究報告(2020年版)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清潔能源行業現狀分析與發展趨勢研究報告(2020年版)認為,未來**年,中國能源將實現兩個目標:一是到**年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達到15%左右;二是到**年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年下降40%~45%。如今,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清潔能源投資第一大國。
  • ...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發布|建議電力發展需統籌生物多樣性保護
    關注中國綠髮會,訂閱綠色未來 編者按: 清潔能源與綠色發展是中國綠髮會長期關注的領域。我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2月21日發布了《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
  • 權威報告發布!中國能源化工產業未來如何發展
    權威報告發布!中國石化發布《2021中國能源化工產業發展報告》,「十四五」中國能源化工產業將進入低碳轉型關鍵期。12月17日,由中國石化集團經濟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主辦、伍德麥肯茲諮詢公司協辦的《2021中國能源化工產業發展報告》發布及研討會在北京舉行,會議主題為「雙循環格局下的十四五高質量發展」,集團公司總會計師張少峰出席發布會。
  • 水電水規總院劉霄:中國風電發展現狀及展望
    2020年9月17日,由江蘇可再生能源行業協會聯合中國長江經濟帶可再生能源裝備製造產業聯盟、江蘇省新型電力(新能源)裝備集群共同主辦「第十三屆中國(江蘇)國際風電產業發展高峰論壇」在江蘇南京盛大召開。北極星風力發電網、北極星電力APP對會議進行全程直播。
  • 《中國標準化發展年度報告(2019)》全文來了
    日前,國家標準委發布了《中國標準化發展年度報告(2019)》。這一年,標準化工作砥礪前行、蓬勃發展,標準化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不斷實現新突破,取得新成就,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為增進國內外對中國標準化事業的了解,積極貢獻中國標準化工作經驗和智慧,總結2019年中國標準化工作,特編制《中國標準化發展年度報告(2019)》。
  • 中國清潔能源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前景分析報告(2020-2026年)
    可再生能源不存在能源耗竭的可能,因此,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日益受到許多國家的重視,尤其是能源短缺的國家。  據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清潔能源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前景分析報告(2020-2026年)顯示,傳統意義上,清潔能源指的是對環境友好的能源,意思為環保,排放少,汙染程度小。
  • 《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發展報告(2019—2020)》發布
    《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發展報告(2019—2020)》發布 2020年07月20日 14:58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王春燕 字號 內容摘要:7月18日,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主辦的《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發展報告
  • 《北極藍皮書:北極地區發展報告》(2019卷)發布
    2020年11月6日上午,《北極藍皮書:北極地區發展報告》(2019卷)發布會暨「北極前沿問題學術研討會」在中國海洋大學舉辦。  會議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和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發展研究院聯合主辦,中國海洋大學法學院承辦。通過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方式,來自國內多個高校、科研院所的專家學者參加會議。《北極藍皮書:北極地區發展報告》(2019卷)是由中國海洋大學極地研究中心承擔、法學院黨委書記劉惠榮教授主持的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發展報告培育項目「北極地區發展報告」的研究成果。
  • (受權發布)《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
    新華社北京12月21日電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1日發布《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  為介紹新時代中國能源發展成就,全面闡述中國推進能源革命的主要政策和重大舉措,特發布本白皮書。實行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保障機制,對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行政區域按年度確定電力消費中可再生能源應達到的最低比重指標,要求電力銷售企業和電力用戶共同履行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責任。發揮電網優化資源配置平臺作用,促進源網荷儲互動協調,完善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考核和監管機制。可再生能源電力利用率顯著提升,2019年全國平均風電利用率達96%、光伏發電利用率達98%、主要流域水能利用率達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