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電總院發布《中國可再生能源發展報告2019》

2020-11-30 中國環境報

  中國能源報記者 蘇南 從可再生能源的發展現狀來看,雖然我國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費中的佔比和在發電量中的佔比均高於全球平均水平,但非水可再生能源在發電量中的佔比,尤其是非水可再生能源的在我國能源消費中的佔比遠遠低於全球平均水平。

  「隨著技術進步、成本下降和系統靈活性提升,風電、光伏等新能源逐漸成為可再生能源電力的增量主體。」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簡稱「水電總院」)副院長易躍春7月22日在《中國可再生能源發展報告2019》(簡稱「報告」)線上發布會表示,「十三五」以來,中國可再生能源裝機年均增長率為12%,新增的可再生能源裝機所佔年度裝機比重超過50%,中國的能源轉型正在穩步推進。

  與會專家一致認為,我國可再生能源結構布局不斷優化,質量效益持續提升,未來總體形勢向好,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發展方向已經成為共識。

  非水可再生能源佔比低於全球水平 

  據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李創軍介紹,截至2019年底,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達到7.94億千瓦,同比增長9%,佔全部電力裝機的39.5%,水電、風電、太陽能發電、生物質發電裝機規模均居世界第一。

  「2019年中國可再生能源繼續快速發展,可再生能源在非化石能源中佔比超過85%,支撐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提前一年達標。2019年風電、光伏發電裝機首次雙雙突破2億千瓦,可再生能源年發電量超過2萬億千瓦時。」水電總院院長鄭聲安指出,「要推動可再生能源的發展不僅要總結成績與經驗,更重要的是要弄清楚目前存在的問題。」

  鄭聲安進一步表示,從可再生能源的發展現狀來看,雖然我國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費中的佔比和在發電量中的佔比都高於全球平均水平,但非水可再生能源在發電量中的佔比,尤其是非水可再生能源在我國能源消費中的佔比遠遠低於全球平均水平。「從長遠發展來看,影響可再生能源發展的因素更加複雜。如國土空間、生態紅線、環境保護等要求不斷提高,缺乏風電、光伏發電工程環境影響評價的客觀標準,一味規避『三區三線』使得部分省份的風電實際可開發量不足技術可開發量的5%。」

  去年風電光伏投資一漲一跌 

  在可再生能源領域,風電和太陽能發展迅速,風電、光伏裝機均基本達到「十三五」低限目標。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底,中國風電累計併網裝機容量達21005萬千瓦,達到最低限發展目標,海上風電累計併網裝機容量達593萬千瓦,接近規劃目標;截至2019年底,光伏累計裝機容量達20430萬千瓦,超過規劃最低目標。

  良好的產業預期帶動了投資增長。去年中國風電新增投資規模同比大幅增長,總投資約2080億元,其中,陸上風電新增投資約1780億元,海上風電新增投資約300億元。受新增裝機規模增長和單位千瓦造價上升影響,去年新增投資規模較2018年1462億元投資規模增長約42%。

  與風電投資較大幅增長相比,光伏總投資同比呈現下降趨勢。報告顯示,去年,中國光伏發電新增總投資約1320億元,受光伏發電新增裝機規模減小和單位千瓦造價持續下降影響,去年投資規模比2018年下降約45%。

  光伏將成上網電價最低的可再生能源 

  與會專家普遍認為,可再生能源成本降低和技術進步為可再生能源快速發展帶來巨大機遇。「堅決不動搖可再生能源發展的信心。在『十四五』期間,中廣核每年將以不低於300萬千瓦的裝機規模推動新能源發展。」中廣核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章建忠表示。

  談及我國可再生能源未來發展趨勢時,易躍春預測,到2020年底,常規水電將達到3.35億千瓦,抽水蓄能將達到3200萬千瓦,風電和光伏都將達到2.4億千瓦左右,生物質能將達到2550萬千瓦。「可再生能源利用效率將顯著提升,『十四五』期間基本解決棄水、棄風、棄光的問題,光伏發電有望成為上網電價最低、規模最大的可再生能源。」

  在明陽智慧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魚江濤看來,「十四五」期間實現新能源行業高質量發展,技術創新、設備迭代必不可少。「以海上風電設備創新為例,近十年來海上風電整體成本降低了29%,『十四五』對於風電設備商來說,開發模式、路徑,發展理念均需根本性改變,技術創新是唯一出路。」

  「前期,我們已經公布了今年光伏競價結果,近期還將公布今年平價項目名單,保持光伏行業合理發展規模,實現新能源行業持續健康發展。」李創軍表示,「目前,我們正在抓緊組織開展可再生能源發展『十四五』規劃研究和編制工作,堅持『開門編規劃』,廣泛聽取社會各界的建議,集思廣益,凝聚共識。」

相關焦點

  • 電規總院《中國能源發展報告2019》《中國電力發展報告2019》發布
    圖集 2020年7月30日,電力規劃設計總院(下稱電規總院)在北京召開線上發布會發布了《中國能源發展報告2019》和《中國電力發展報告2019》。電源結構不斷優化,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佔比達到39.5%,同比上升1.1個百分點,發電量佔比達到27.9%,同比上升1.2個百分點。新能源消納水平不斷提高,全國新能源電量滲透率達到9%以上,西北地區滲透率達到16%左右,與歐洲整體水平相當,全國平均棄風率、棄光率分別下降至4%、2%,連續3年大幅改善。能源儲運設施建設不斷完善,保障了能源安全生產和有效供給。油氣體制改革繼續推進,電力體制改革持續深化。
  • 電規總院《中國電力發展報告2019》提要
    北極星智能電網在線訊:7月30日,電力規劃設計總院線上發布年度旗艦報告《中國能源發展報告2019》、《中國電力發展報告2019》,全面總結2019年我國能源、電力行業發展狀況,研究行業發展態勢,研判行業發展趨勢,為政府決策、企業經營和社會發展提供重要參考和專業服務。
  • 水電水規總院劉霄:中國風電發展現狀及展望
    2020年9月17日,由江蘇可再生能源行業協會聯合中國長江經濟帶可再生能源裝備製造產業聯盟、江蘇省新型電力(新能源)裝備集群共同主辦「第十三屆中國(江蘇)國際風電產業發展高峰論壇」在江蘇南京盛大召開。北極星風力發電網、北極星電力APP對會議進行全程直播。
  • 2019年度全國可再生能源電力發展監測評價報告:實際消納量佔全社會...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售電網獲悉,國家能源局日前發布了《2019年度全國可再生能源電力發展監測評價報告》,2019年,包含水電在內的全部可再生能源電力實際消納量為19938億千瓦時,佔全社會用電量比重為27.5%,同比提高1個百分點。
  • 非水可再生能源佔比低於全球平均水平 新能源如何「贏」在平價時代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多位新能源企業高管認為,在可再生能源全面實現平價上網後,更應該注重強化和完善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保障機制,真正實現可再生能源電力的先發、滿發。日前,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發布了《中國可再生能源發展報告2019》,對我國可再生能源狀況進行了全面梳理。
  • 2020年中國可再生能源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 清潔能源替代...
    2020年中國可再生能源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 清潔能源替代作用逐漸顯現  2020-04-28 15:58:45
  • 與儲能、氫能等產業融合發展!「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徵意見
    「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徵意見 北極星電力會展網 來源: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 2020-11-18 10:56:31
  • 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是構建美麗中國的保障
    今年全國兩會上,政府工作報告再次強調要順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環境的期待,大力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生態文明建設是維護代際公平,實現中華名族世世代代永續發展的必然要求,全社會都應該負起責任,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
  • 202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發展現狀與趨勢分析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全球能源需求持續增長,能源資源和環境問題日益突出,加快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已成為全球應對日益嚴峻的能源環境問題的必由之路。 2019年,可再生能源(包括生物燃料)在能源消費方面出現了創紀錄的增長,達到2805.5太瓦時,3.2千兆焦耳,是2019年來能源方面的最大增量,佔全球一次能源增長的40%以上;可再生能源的發電量佔比達10.4%,歷史上首次超過核電。
  • 太陽能,風電,核電,水電,地熱能 誰在領跑可再生能源
    太陽能,風電,核電,水電,地熱能……哪種可再生能源將在2009的能源賽場上領先?世界可再生能源的發展在經濟危機的衝擊下方興未艾,面對日益激烈的辯論,面對日益挑剔的消費者和投資者,哪種能源最具有經濟效益?哪種能源又最具發展的潛力?在打造低碳經濟的呼聲下,我們比較這些能源的成本和效益,將對我們的能源投資和消費有一定啟示意義。
  • 報告:上半年中國對「一帶一路」可再生能源領域投資首超化石能源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推廣清潔能源 共享綠色發展中國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的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對共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可再生能源領域投資首次超過化石能源領域投資。據統計,中國在光伏、風電、水電、熱能等領域已與全球超過100個國家開展了合作,在共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可再生能源項目投資額每年均維持在20億美元以上。
  • 2025年可再生能源將成為全球最大電力來源
    11月10日,IEA發布《可再生能源2020》報告稱,可再生能源行業已經迅速適應了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挑戰。儘管全球今年能源需求將下降5%,但全球可再生能源發電能力仍將增加近7%,預計今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發電裝機容量達200吉瓦,佔全球總新增裝機容量的近90%。
  • 可再生能源發展趨勢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固廢網訊:2020年新增補貼資金額度50億元用於支持新增風電、光伏發電、生物質發電項目,2020年國內可再生能源將得到進一步開發,將進一步發揮可再生能源和清潔能源的替代作用。
  • 核能還是可再生能源?能源可持續發展引爭議
    中新社北京十二月十六日電 (記者 孫自法)在中國,未來能源的可持續發展是以核能為主,還是以可再生能源為主?這是一個問題,一個已引發科學界重大爭議的問題。「世界物理年在中國」系列活動十六日在北京舉行最後一場活動——「物理學與經濟社會發展」大型報告會,中國工程院副院長杜祥琬院士做報告稱,中國現已明確積極發展核電方針,到二0二0年,中國核電比例將由目前僅約百分之一達到約百分之四,而且還將進一步加快發展。
  • 可再生能源消費量居世界首位!2020年中國能源大數據報告出爐!
    文 丨 齊正平  中國能源大數據報告(2020)  第一章 我國能源發展概述    (數據來源:2019年《BP世界能源統計年鑑》)  圖1-17 2018年一次能源消費總量前十名國家  我國非水可再生能源消費同樣居於世界首位,2018年為143.5百萬噸油當量
  • 可再生能源發展專項資金管理調整 看看有哪些重大變化
    可再生能源發展專項資金管理調整 看看有哪些重大變化 作者:本站編輯   來源:中國電力網  發布時間:2019-06-19      近日,財政部連續發布《關於下達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補助資金預算的通知》(財建〔2019〕
  • 2020-2026年中國可替代能源市場現狀調研分析及發展趨勢報告
    發展可再生能源是減緩化石能源消耗、防治環境汙染、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實現低碳能源轉型、保證能源供應安全的重要舉措和必由之路。  據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2026年中國可替代能源市場現狀調研分析及發展趨勢報告顯示,近年來,全球許多國家加快調整能源發展戰略步伐,可再生能源產業在很多國家和地區強有力的政策支持下取得了顯著進展。
  • 印度可再生能源發展前景難料
    在所有可再生能源項目類型中,太陽能發電項目是最受青睞的。數據顯示,有逾3.5億美元的款項擬用於太陽能發電項目的開發建設,撥款數額最高。在發布預算報告時,印度財政部部長尼爾馬拉·西塔拉曼還特別建議,加大大規模太陽能發電項目的開發,並提議先在政府所有土地上進行「試驗」。同時,她還明確表示,未來印度將關閉高齡、高排放的火電廠,並將該部分閒置土地另做他用。
  • 可再生能源分析和預測(2019~2024)
    陸上風電的增長提速,也為這一反彈提供了支持,特別是在美國、歐盟和中國。在光伏的帶動下,2019至2024年間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容量增幅達50%。這意味著1200GW的增長量,相當於美國目前的總裝機容量。其中,光伏發電佔預期增長量的近60%,陸上風電佔四分之一。受歐盟競價機制以及中國和美國市場不斷擴張影響,海上風電將貢獻4%的增長量,預計到2024年裝機容量將增長兩倍。
  • 專家:發展可再生能源是實現全球能源轉型和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和關鍵
    新華財經北京11月15日電(記者徐曼)在11月13日至15日召開的張家口長城·國際可再生能源論壇(2019)上,與會專家認為,當前,全球能源格局深刻調整,供求關係總體緩和,全球應對氣候變化進入新階段,新一輪能源革命蓬勃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