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上半年中國對「一帶一路」可再生能源領域投資首超化石能源

2021-01-13 新浪財經

來源:人民日報

原標題:推廣清潔能源 共享綠色發展

中國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的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對共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可再生能源領域投資首次超過化石能源領域投資。據統計,中國在光伏、風電、水電、熱能等領域已與全球超過100個國家開展了合作,在共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可再生能源項目投資額每年均維持在20億美元以上。

在中東歐國家,一批批綠色低碳、可持續、惠及人民的清潔能源合作項目持續推進,綠色成為「17+1合作」和共建「一帶一路」的鮮亮底色。

匈牙利考波什堡光伏電站項目——

「兩國清潔能源合作的典範」

匈牙利西南部,考波什堡光伏電站項目的工地上,上萬塊太陽能光板在太陽的照射下熠熠生輝,頗為壯觀。

為實現歐盟減排目標,匈牙利大力發展清潔能源,規劃在2021—2030年期間減排溫室氣體40%、提高可再生能源比例至20%。考波什堡光伏電站是匈牙利目前最大的光伏項目,規劃裝機容量100兆瓦,總投資約1億歐元,由中國機械進出口(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機公司」)投資興建。自2019年開工以來,中匈兩國員工通力合作,今年疫情防控期間,項目執行嚴格的防疫措施,順利穩步推進,預計在2021年2月全廠移交並投入商業運行。「項目建成後,預計每年發電1.3億千瓦時,可節約4.5萬噸標準煤,相當於減少12萬噸二氧化碳排放。」中機公司董事長阮光介紹。

考波什堡光伏電站項目的建成,將顯著促進匈牙利能源轉型和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項目電氣工程師亞當·貝瑞伊說,中國企業秉持清潔、生態的環保理念並推廣新能源技術,「以歐洲標準來看都是先進的」。「為了保護當地生態環境,中方聘請了園林專家按照匈牙利的氣候條件進行生態規劃,還在廠區周圍進行大規模的綠化。項目建成後,不僅能為匈牙利提供大量清潔能源,也會帶來長遠的社會和生態效益。」

除了嚴格依據當地環保要求進行施工外,中機公司還採取一系列措施來增加項目的環境友好性。「施工過程中,我們在廠內布置蓄水渠,以減少雨水對土壤的衝刷,同時避免雨水流出廠區對周圍造成影響;在光伏支架的選用上,我們以螺旋樁代替衝擊樁,減少了對土壤的破壞。」中機公司總經理康虎彪介紹。

據了解,項目建設階段將帶動當地就業200人以上,在未來25年的運營期間,還將提供大量穩定長期的就業崗位。考波什堡市市長卡洛裡說:「考波什堡光伏電站項目不僅是匈中兩國清潔能源合作的典範,也是兩國友誼的見證,相信項目建成後將成為考波什堡市一張亮麗的綠色名片。」

黑山莫祖拉風電站——

「豐富了清潔能源的多樣性」

沿著亞得裡亞海秀美蜿蜒的海岸線,走進蒙特內哥羅共和國南部城市巴爾。大海之畔莫祖拉山高聳的山脊上,23臺中國製造的2.0兆瓦低風速智能風機(見圖,本報記者葉琦攝)迎風飛轉。

總裝機容量46兆瓦的莫祖拉風電站,由中國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所屬上海電力控股有限公司與馬爾他政府攜手共建。項目自2017年11月開始施工,於2019年12月30日正式投入商業運行,年平均發電量1.118億千瓦時,佔黑山年社會用電量的5%。

黑山國內電力供應長期不足,需要從塞爾維亞、北馬其頓、阿爾巴尼亞等國進口予以補充。2017年,黑山電力進口量約佔電力消耗總量的32%。

「水電是黑山電力供應的主要來源,很多地區一到枯水期便會陷入電量短缺的困境。」風電站員工達可·米約維奇說,莫祖拉風電站投入運營近一年以來,給當地帶來許多積極改變。「莫祖拉風電站運行後,極大豐富了清潔能源的多樣性,保障地區電力的穩定供應,還幫助我們實現節能減排目標。」

黑山依山傍海,風能資源豐富。「莫祖拉風電站對於黑山能源轉型有著重要的意義。」黑山「17+1合作」國家協調員貝蘭表示。

莫祖拉風電站正式運營後,每年可為黑山減少3000噸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具有重要的生態意義。黑山經濟部前部長德拉吉察·塞庫利奇表示:「黑山可再生能源富足,發展潛力巨大。作為黑山可再生能源標杆工程,莫祖拉風電站為沿海地區實現穩定供電作出了重要貢獻。」

波赫達巴爾水電站——

「期盼已久的民生工程」

今年5月,中國能建葛洲壩集團與波赫塞族共和國電力公司下屬達巴爾電力公司在特雷比涅籤署了達巴爾水電站項目工程總承包合同,總金額達2.2億歐元。項目完成後,通過引水隧洞,奈雷特瓦河流域的水將被源源不斷地引入特雷比尼察河流域,由此產生的水頭落差年發電量可達2518億千瓦時。

達巴爾水電站位于波黑南方多山地區,目前已完成引水渠隧道建設,2025年項目建成後,將是一座典型的引水式電站。「該項目的建設,不僅可以充分利用當地豐富的水資源,也能優化農村水利灌溉系統,進而促進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波赫社會學家阿迪爾·庫萊諾維奇表示。

波赫塞族共和國能源和礦業部長彼得·奧基奇也特別強調了項目對農村地區發展的促進作用。「達巴爾水電站的建設和投產將幫助調節河流水量和水質,讓波赫東部地區農民的生產方式更加清潔高效。」

波赫境內河網密布,水力資源豐富。現有水電發電量雖佔全國發電量的50%以上,但水電潛能利用率僅為40%。因受戰爭摧殘,自然資源豐富的波赫經濟復甦緩慢,失業率居高不下,一直處於歐洲經濟發展的最末梯隊。

達巴爾水電站是中資企業在中東歐地區承建的最大水電項目。項目建成後,將有效緩解區域電力緊缺問題,創造綠色生態效益,成為驅動波赫經濟發展的強勁引擎。葛洲壩集團國際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呂澤翔介紹:「我們將秉持綠色發展理念,高標準、高質量推進工程建設,積極保護當地環境,助力波赫能源體系綠色低碳發展,為『17+1』能源合作注入新動力。」

「達巴爾水電站項目是波赫人民期盼已久的民生工程,在促進波赫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也將帶動周邊地區經濟發展。未來,波中兩國企業將通力合作,共促可再生能源項目順利推進。」波赫塞族共和國總理拉多安·維斯科維奇對未來深化與中國的務實合作充滿期待。

(本報羅馬、華沙12月20日電)

相關焦點

  • 綠色是「一帶一路」的底色 今年上半年可再生能源投資佔比首超化石...
    綠色「一帶一路」建設有望在後疫情時代加速發展。  根據美國企業公共政策研究所(AEI)發布的數據,2020年上半年,中國在「一帶一路」國家能源領域投資仍在持續,總投資額為88.1億美元,可再生能源佔比首次超過化石能源達58.1%,而化石能源佔比41.9%。
  • 今年上半年可再生能源投資佔比首超化石能源
    綠色「一帶一路」建設有望在後疫情時代加速發展。根據美國企業公共政策研究所(AEI)發布的數據,2020年上半年,中國在「一帶一路」國家能源領域投資仍在持續,總投資額為88.1億美元,可再生能源佔比首次超過化石能源達58.1%,而化石能源佔比41.9%。
  • 我國在"一帶一路"上充分發揮可再生能源優勢
    我國在「一帶一路」上可充分發揮可再生能源優勢中國電力新聞網記者 於學華  2013年,習近平主席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五年來,按照共商、共建、共享原則,能源資源國際合作已成為「一帶一路」建設的重中之重。我國可再生能源高速增長,為其參與「一帶一路」可再生能源合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 能源早新聞丨我國可再生能源投資已連續五年超千億美元
    生態環境部數據顯示,目前,全國清潔能源佔能源消費的比重達23.4%,煤炭消費佔比下降至57.7%。86%的煤電機組實現超低排放,建成世界最大規模的超低排放清潔煤電供應體系,約6.1億噸粗鋼產能正在實施超低排放改造。◐我國可再生能源投資已連續五年超千億美元。
  • 可再生能源能否成就中國?
    今年,歐盟非化石能源發電量已首次超過化石燃料。英國氣候及能源智庫Ember發布的報告稱,今年上半年,歐盟國家風能、太陽能、水能和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包攬了其發電總量的40%,化石燃料發電量的佔比僅為34%。  與之相比,美國對待碳減排的態度顯得搖擺不定,共和黨、民主黨在氣候變化問題上一直存在著巨大分歧。
  • 美IEEFA:中國是全球清潔能源投資的領導者
    雖然有外媒報導稱中國正在海外投資煤炭,但新報告強調,中國也在大力投資可再生能源,能源效率和電動汽車。中國國家電網公司,也是全球最大的電力公司,其海外投資重點在2017年「財富」全球500強名單中名列第二,與該國在可再生能源領域的雄心壯志相吻合。 中國國家電網公司現在是巴西最大的配電公司,也是埃及和巴基斯坦電力市場的主要參與者。它還有一些橫貫大陸的「超級電網」計劃,包括連接蒙古,中國,俄羅斯,韓國和日本的電網連接。
  • 水電總院發布《中國可再生能源發展報告2019》
    「隨著技術進步、成本下降和系統靈活性提升,風電、光伏等新能源逐漸成為可再生能源電力的增量主體。」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簡稱「水電總院」)副院長易躍春7月22日在《中國可再生能源發展報告2019》(簡稱「報告」)線上發布會表示,「十三五」以來,中國可再生能源裝機年均增長率為12%,新增的可再生能源裝機所佔年度裝機比重超過50%,中國的能源轉型正在穩步推進。
  • 中電觀察丨「一帶一路」帶動海洋能源開發
    中電觀察丨「一帶一路」帶動海洋能源開發 來源: 中電新聞網      日期:16.06.28        「一帶一路」帶動海洋能源開發  中國電力報 中電新聞網記者 王妍婷   「建議加快發展海洋可再生能源建設
  • 報告|IRENA:202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融資前景(附下載)
    報告總結了2013至2018年間可再生能源投資的總體趨勢,分析了各種融資工具的不同作用,並就擴大可再生能源投資提出了具體的建議。但仍遠低於使世界走向氣候安全的未來所需的水平,要實現全球氣候變化和發展目標,可再生能源的發展速度還遠遠不夠。該報告由IRENA和氣候政策倡議共同制定,為決策者和其他利益相關者提供可行的建議,以擴大投資並動員可再生能源領域的資本投入。
  • IEEFA:印度可再生能源領域吸引投資100-200億美元
    印度能源經濟與金融分析研究所IEEFA在一份新的簡報中說,儘管印度可再生能源的增長速度已經放緩,但近期拍賣的積極結果表明,國內外投資者對建設可再生基礎設施的需求仍然很大。相關的政策以及由於Covid-19危機導致的電力需求暴跌,已經打亂了印度的可再生能源產能招標和投產過程。
  • IRENA:《202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融資前景》
    2017年前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資持續增長,2018年後隨著成本技術的提升,儘管裝機規模繼續擴大,投資增長出現回落。今年新冠疫情之後,上半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資比去年同期降低了34%。要完成全球碳減排和減緩氣候變化的關鍵目標,需要大大加快投資增速。另外,可再生能源資金分配不均。在諸多關鍵國家,私有資金規模遠高於公共資金。
  • IRENA:202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融資前景
    為了確保氣候安全的未來,到2050年,對可再生能源的年度投資——包括各種類型的發電、太陽能熱和生物燃料——必須增加近三倍,達到8000億美元。隨著新冠肺炎的爆發,2020年上半年可再生能源投資較上年同期下降了34%。
  • 國際能源署:可再生能源投資不足
    (自美聯社) 國際能源署近日表示,儘管目前全球每年約有1.6萬億美元投資於低碳??可再生能源,較2000年增加了一倍,但若想將全球溫度增幅控制在2℃以內,投資金額應提高到2萬億美元。(1美元約合6.25元人民幣) 國際能源署稱,能源效率是應對氣候變化的關鍵。現在約有1300億美元的投資致力於提高能源效率,而到2035年該投資需超過 5500億美元。
  • 非化石能源成為拉動全球能源消費增長主力
    周志旺 攝近日,南方電網能源發展研究院發布了《粵港澳大灣區電力發展報告》《中國能源供需報告》《中國電力行業投資發展報告》等8份凝聚智慧與熱點的電力行業年度系列研究報告。系列報告以「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為指導,聚焦能源轉型、展望「十四五」能源發展方向,研究新一輪能源革命帶來的電力行業供需變化以及轉型新機遇。
  • 經合組織國家能源結構:化石能源高達80% 可再生能源與核能各佔10%
    RECAI)報告顯示,美國如今仍然是世界上對可再生能源投資和部署最有吸引力的國家。安永每年發布兩次的該指數顯示,美國在5月份的報告中成為了世界上對可再生能源投資最具吸引力的國家。當時,安永表示,儘管在COVID-...
  • IRENA發布《202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融資前景》
    然而要實現全球氣候變化和發展目標,當前的投資規模遠遠不夠。2017年前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資持續增長,2018年後隨著成本技術的提升,儘管裝機規模繼續擴大,投資增長出現回落。今年新冠疫情之後,上半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資比去年同期降低了34%。要完成全球碳減排和減緩氣候變化的關鍵目標,需要大大加快投資增速。另外,可再生能源資金分配不均。
  • 「一帶一路」綠色能源合作論壇舉行
    9月29日下午,「一帶一路」清潔能源發展論壇舉行分論壇——「一帶一路」綠色能源合作論壇。論壇邀請來自全國各界的領導、專家、學者和企業家等進行精彩演講,為與會嘉賓帶來了一場豐富的綠色能源「思想盛宴」。  主辦單位中國三峽新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有關負責同志在論壇致辭中說,當前,正是清潔能源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時機。
  • 全球可再生能源產業加速發展
    國際能源署近期發布的《2020年世界能源展望》報告顯示,在全球能源需求整體下滑的背景下,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表現出了更大彈性,預計2020—2030年,可再生能源電力需求將增長2/3,約佔全球電力需求增量的80%。  國際能源署敦促更多國家積極制定行之有效的能源政策,加速推動能源結構轉型,助推可再生能源產業持續增長。
  • 可再生能源的利弊
    根據IRENA的2019年報告,到2018年底,可再生能源佔全球能源生產能力的2,351 GW。
  • 國際能源署:可再生能源2020至2025年的分析和預測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針對可再生能源市場的最新發展動向,國際能源署於本月發布《可再生能源2020》,報告圍繞新冠疫情在電力、供熱和運輸行業對可再生能源的影響做出詳細的預測和分析。2020年5月,國際能源署就可再生能源市場近況提供了一份分析報告,詳細分析了新冠肺炎在2020年和2021年對可再生能源配置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