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南方電網能源發展研究院2020年度研究成果發布會在廣州舉行。 周志旺 攝
近日,南方電網能源發展研究院發布了《粵港澳大灣區電力發展報告》《中國能源供需報告》《中國電力行業投資發展報告》等8份凝聚智慧與熱點的電力行業年度系列研究報告。系列報告以「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為指導,聚焦能源轉型、展望「十四五」能源發展方向,研究新一輪能源革命帶來的電力行業供需變化以及轉型新機遇。
報告指出,2019年全球經濟下行趨勢明顯,全球能源消費受此影響增速放緩至1.3%,同比下降1.5個百分點。值得關注的是,2019年非化石能源對全球能源消費增長的貢獻率達到了55.1%,成為拉動能源消費增長的主力。
我國能源消費總量趨於穩定增長,2019年我國能源消費總量是48.6億噸標準煤,同比增長3.3%,增速與上年持平。南方五省區非化石能源消費佔比持續提高,2019年其佔比是28.9%,遠高於15.2%的全國平均水平。
報告還針對新冠肺炎疫情對宏觀經濟和能源電力行業影響進行了分析和研判。2020年上半年,我國能源需求受疫情影響嚴重,供給側受影響程度相對較小。歷經3個月負增長後,4月以來電力消費需求逐漸回暖。預計2020年我國能源消費總量保持增長,但增速放緩,報告還指出,「十四五」時期能源供給要加快提升非化石能源佔比,科學合理推進新能源發展,加強能源消費總量和強度「雙控」,進一步推動清潔能源技術進步。值得關注的是,我國儲能關鍵技術和核心裝備有望在「十四五」期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粵港澳大灣區電力發展報告》指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出臺以後,粵港澳等地相繼出臺了支持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系列政策,南方電網公司也發布了服務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重點舉措,以此推動經濟和電力發展。數據顯示,2019年,粵港澳大灣區地區生產總值(GDP)11.6萬億元,同比增長6.6%;全社會用電量548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0%,其中,西電東送廣東電量達202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1%。
報告還指出,電力國際合作是「十四五」期間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戰略新機遇,要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為重點,加快電力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推動裝備、技術和服務「走出去」,在世界能源舞臺唱響灣區聲音。
電力行業投資發展前路如何?《中國電力行業投資發展報告》指出,電力屬於資金密集型行業,投資是直接反映行業狀況的「晴雨表」,2019年我國電力行業投資總額7995億元,同比下降2%,是近五年來首次跌落至8000億元之下,電網和電源投資總體走勢持續分化,電網投資依舊維持在較高水平,而電源投資為2722億元,與2018年持平,處於近10年來的最低水平,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的電源投資結構中,風電投資佔比躍升到第一,達到40%。(黃怡亮 朱浩駿 吳鴻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