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能是不是可再生能源
什麼是可再生能源 可再生能源泛指多種取之不竭的能源,嚴謹來說,是人類有生之年都不會耗盡的能源。可再生能源不包含現時有限的能源,如化石燃料和核能。 大部分的可再生能源其實都是太陽能的儲存。可再生的意思並非提供十年的能源,而是百年甚至千年的。
-
日本碳中和困境:核能、可再生能源
這反過來又引發了一場討論——到本世紀中葉,日本為獲取安全、穩定、可靠和綠色的能源,是需要更多的可再生能源,還是更多的核能?1、 碳中和目標2020年10月,菅義偉宣布2050年碳中和目標時表示:「我們將通過能源節約,可再生能源引進,以安全最高準則推進核能政策,建立穩定的能源供應體系。」「核能的穩定性特點,可以提高經濟效益,這對能源系統的脫碳目標十分重要。因此,核工業界將不斷努力提高核電的安全性與運行的穩定性。」日本原子工業論壇會長荒井白在回應菅義偉首相的聲明時說。
-
拜登的能源政策:核能VS可再生能源
然而,在他的氣候變化政策中,2萬億美元預算幾乎全部用於可再生能源,這正是國會中的絕大多數共和黨人反對的。更好的辦法是「綠色核協議」。「該地區擁有美國最壯美的風景區之一,每年都會吸引來自科羅拉多州和其他州的遊客」,當地環保人士Jennifer Kirchhoefer說,她抵制可再生能源項目的基層領導。與此同時,共和黨人對太陽能和風能表現出越來越多的懷疑。可再生能源的使用使得加州的電費在2011年至2019年期間的漲幅巨大,達到美國其他地區的近7倍。
-
可再生能源與核能之間的鬥爭正在升溫
許多支持零排放電網的人堅決反對核能。他們認為,這並不是無排放的。它是危險的,因為它使用放射性物質。現在,一個研究小組又向前邁進了一步,認為在零排放的未來,核能根本沒有立足之地。來自蘇塞克斯大學的研究小組在某雜誌上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可再生能源和核能是相互排斥的,為了推進世界減排議程,需要避免使用核能,轉而使用太陽能和風能。
-
Fleischer:我們並不認為核能是一個可再生能源
大家看一下這個初次能源的使用,核電站到了11%,整個能源消耗,如果光看電力的話,我們在德國20%的電力是來自於核電,看上去不太多,剛才也說到了法國,法國佔到了80%。前面的發言人也說了,可再生能源包括核能,但是在德國我們不是這麼認為,我們並不認為核能是一個可再生能源,我們是把它單獨列出來的,可再生能源包括風力、水、生物質能。
-
路甬祥:發揮中科院在能源可持續發展中重要作用
能源短缺和環境的挑戰引發了對傳統能源結構、核能以及可再生能源發展新的思考。可以預見的是,人類必將進入主要依靠可再生能源和先進安全核能的時代。當前,化石能源仍將發揮主體作用,未來可持續能源體系也不可能僅靠某一種技術,能源的多樣性是構成滿足多樣性需求並充滿活力的能源體系的合理選擇。但未來能源必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必須環境友好,必須可持續發展。
-
可再生能源和核能之間的鬥爭正在升溫
許多零排放電網的支持者堅決反對發展核能。他們認為,因為使用了放射性物質,這並不是零排放,是危險的。現在,一組研究人員更進一步,他們認為在零排放的未來,核能根本沒有立足之地。在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一項研究中,來自蘇塞克斯大學的研究小組認為,可再生能源和核能是相互排斥的,為了推動世界減排議程,應該避免使用核能,而支持太陽能和風能。
-
專家:發展可再生能源是實現全球能源轉型和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和關鍵
可再生能源已成為世界各國能源發展的方向,是實現全球能源轉型和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和關鍵。國際可再生能源署波恩創新與技術中心主任道爾夫·吉倫在論壇上表示,城市推广部署可再生能源,可以幫助應對氣候變化的挑戰,同時能創造就業機會,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帶來福祉。已有越來越多的城市致力於推動能源轉型,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提升公眾意識,開創低碳未來。
-
可再生能源發展趨勢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固廢網訊:2020年新增補貼資金額度50億元用於支持新增風電、光伏發電、生物質發電項目,2020年國內可再生能源將得到進一步開發,將進一步發揮可再生能源和清潔能源的替代作用。
-
中國成為最大可再生能源生產國 碳排放量持續降低
國際能源巨頭BP集團(英國石油公司,下稱BP)在上海最新發布的《BP世界能源統計年鑑》顯示,2016年全球可再生能源發電(不包括水電)同比增長了
-
海洋可再生能源的前景
其他限制碳排放並能同時縮小能源缺口的方式就是投資核能和可再生能源技術。雖然核能可以源源不斷地供應電能,但是使用核能還存在放射性廢棄物處理、可能的事故(如2011年3月日本福島核電站三個反應堆的核洩漏事故)或對環境的破壞,以及核武器的擴張等問題。
-
可再生能源及氫能發展的能源安全戰略考量
在可以預見的將來,能源安全問題將進一步成為制約世界經濟發展的主要瓶頸,並將演變為政治、經濟和公共決策的最嚴峻挑戰之一。如何直面越來越緊迫的能源安全問題,如何開發利用替代能源,已經成為世界各國和社會各界特別關注的焦點。
-
全球可再生能源產業加速發展
全球能源結構轉型進程不斷加速。隨著應對氣候變化的國際努力及能源低碳化越發成為共識,越來越多國家積極出臺政策措施推動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綠色能源產業發展前景可期。 國際能源署近期發布的《2020年世界能源展望》報告顯示,在全球能源需求整體下滑的背景下,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表現出了更大彈性,預計2020—2030年,可再生能源電力需求將增長2/3,約佔全球電力需求增量的80%。 國際能源署敦促更多國家積極制定行之有效的能源政策,加速推動能源結構轉型,助推可再生能源產業持續增長。
-
韓國可再生能源:繁榮還是滯後
2010年,可再生能源領域私人投資較2009年增長了22%,達到31億美元。投資主要集中在可再生能源研發方面,很多可再生能源工廠拔地而起。在可再生能源中,太陽能發電業增幅最大,從2007年到2010年,韓國的國內銷售和出口量分別提高13.4倍和21.4倍。會計師出身的韓國知識經濟部部長崔重卿給該國的可再生能源發展算了一筆帳。
-
全球首個混合可再生能源平臺 可再生能源發電包括哪些?
可再生能源發電成為了全球能源開發再利用的關鍵研究方向。據外媒報導,德國公司SINN Power開發出世界上第一個浮動混合可再生能源平臺,可同時利用波能、風能和太陽能生產電力,成為一個完整的海上離網能源解決方案。該平臺可為島嶼提供可再生能源,有助於部署海上風電場。
-
韓國能源政策大轉向:不再開發核電 著力發展可再生能源
放棄開發核能,顯示韓國能源政策重大轉向。關閉最老核電機組文在寅當天在南部港口城市釜山出席韓國首座商業運營核反應堆「古裡1號」退役儀式時說:「我們將摒棄以核能為中心的能源政策,邁向一個無核時代。我們將徹底廢止所有正在進行中的核反應堆建設計劃。」永久關閉「古裡1號」即古裡核電站1號機組是樸槿惠政府2015年就定下來的事。
-
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的區別是什麼
可再生能源是什麼?很容易解釋,但不能解釋為非常規能源。可再生能源指能夠重複產生的天然能源,即不會隨它本身的轉化或人類的利用而日益減少,如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水力發電(大水電和小水電)、地熱能和海洋能。 不能說可再生能源都是新能源。
-
印度可再生能源發展前景難料
ICRA認為,在此情況下,太陽能發電項目將貢獻2020年印度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的大頭。國際智慧能源指出,在印度政府給予資金支持、下修關稅等一系列利好條件下,印度可再生能源產業將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並促進印度能源結構的進一步轉型。
-
科學家:核能並不能解決環境危機 可再生能源更省錢
中國網12月8日訊 據英國媒體12月6日報導,美國科學家詹姆斯·漢森、克裡·伊曼紐爾、肯·卡代拉及湯姆·威格力於12月3日發表了題為《核能——改善環境的唯一方法》的文章,世界各地科學家對此紛紛提出懷疑,並表示:雖然作者們對環境變化的原因及影響分析得很透徹,但是他們提出的有關核能的解決方案並不合理。
-
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戰略的若干問題
黨的「十七大」提出「加強能源資源節約和生態環境保護,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並把「發展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使「可再生能源比重顯著上升」寫入報告之中。但是,從資源供應角度看,單純依靠化石能源的開發利用則是不可持續的,終究將會枯竭,人類目前已經有能力規模化開發「不竭」的可再生能源以實現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從當前的世界能源供需現狀看,最近10年來世界石油和天然氣等化石能源價格大幅上升,可再生能源和其它新能源的快速發展和規模化利用也因此具有了更好的經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