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拜登的能源政策:核能VS可再生能源
然而,在他的氣候變化政策中,2萬億美元預算幾乎全部用於可再生能源,這正是國會中的絕大多數共和黨人反對的。更好的辦法是「綠色核協議」。「該地區擁有美國最壯美的風景區之一,每年都會吸引來自科羅拉多州和其他州的遊客」,當地環保人士Jennifer Kirchhoefer說,她抵制可再生能源項目的基層領導。與此同時,共和黨人對太陽能和風能表現出越來越多的懷疑。可再生能源的使用使得加州的電費在2011年至2019年期間的漲幅巨大,達到美國其他地區的近7倍。
-
太陽能,風電,核電,水電,地熱能 誰在領跑可再生能源
太陽能,風電,核電,水電,地熱能……哪種可再生能源將在2009的能源賽場上領先?世界可再生能源的發展在經濟危機的衝擊下方興未艾,面對日益激烈的辯論,面對日益挑剔的消費者和投資者,哪種能源最具有經濟效益?哪種能源又最具發展的潛力?在打造低碳經濟的呼聲下,我們比較這些能源的成本和效益,將對我們的能源投資和消費有一定啟示意義。
-
可再生能源發展趨勢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固廢網訊:2020年新增補貼資金額度50億元用於支持新增風電、光伏發電、生物質發電項目,2020年國內可再生能源將得到進一步開發,將進一步發揮可再生能源和清潔能源的替代作用。
-
首部能源法徵求意見 可再生能源將在哪些方面獲得政策支持?
優先發展可再生能源徵求意見稿旨在規範能源開發利用和監督管理,保障能源安全,優化能源結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進能源高質量發展。徵求意見稿第一章總則第4條指出,國家調整和優化能源產業結構和消費結構,優先發展可再生能源,安全高效發展核電,提高非化石能源比重,推動化石能源的清潔高效利用和低碳化發展。
-
全球可再生能源產業加速發展
全球能源結構轉型進程不斷加速。隨著應對氣候變化的國際努力及能源低碳化越發成為共識,越來越多國家積極出臺政策措施推動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綠色能源產業發展前景可期。 國際能源署近期發布的《2020年世界能源展望》報告顯示,在全球能源需求整體下滑的背景下,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表現出了更大彈性,預計2020—2030年,可再生能源電力需求將增長2/3,約佔全球電力需求增量的80%。 國際能源署敦促更多國家積極制定行之有效的能源政策,加速推動能源結構轉型,助推可再生能源產業持續增長。
-
核能是不是可再生能源
據估算,我國陸地可開發風電裝機容量約2.5億kW,海上風能資源量更大,可開發發電裝機容量約7.5億kW,總共可開發發電裝機容量10億kW。 生物質能——生物質能主要有農、林生產及加工廢物、工業廢水和城市生活垃圾等。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廢物資源分布廣泛,其中農作物秸稈年產量超過6億噸,可作為能源用途的秸稈約3.5億噸,可折合1.5億噸標準煤。
-
全球可再生能源產業加速發展(國際視點)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核心閱讀全球能源結構轉型進程不斷加速。隨著應對氣候變化的國際努力及能源低碳化越發成為共識,越來越多國家積極出臺政策措施推動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綠色能源產業發展前景可期。國際能源署近期發布的《2020年世界能源展望》報告顯示,在全球能源需求整體下滑的背景下,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表現出了更大彈性,預計2020―2030年,可再生能源電力需求將增長2/3,約佔全球電力需求增量的80%。國際能源署敦促更多國家積極制定行之有效的能源政策,加速推動能源結構轉型,助推可再生能源產業持續增長。
-
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
從總體情況看,我國目前對可再生能源發展的重要性認識還遠未達到發達國家的水平,對發展可再生能源必要性的認識還不深刻。可再生能源在國家發展總體戰略中的地位還不突出,國家有關部門對發展可再生能源的認識不到位,配套措施未能跟上。由此導致可再生能源的環境效益、社會效益難以得到體現,公眾對開發可再生能源的關注不夠,不能形成全社會積極參與和支持可再生能源發展的良好氛圍。
-
核能還是可再生能源?能源可持續發展引爭議
中新社北京十二月十六日電 (記者 孫自法)在中國,未來能源的可持續發展是以核能為主,還是以可再生能源為主?這是一個問題,一個已引發科學界重大爭議的問題。「世界物理年在中國」系列活動十六日在北京舉行最後一場活動——「物理學與經濟社會發展」大型報告會,中國工程院副院長杜祥琬院士做報告稱,中國現已明確積極發展核電方針,到二0二0年,中國核電比例將由目前僅約百分之一達到約百分之四,而且還將進一步加快發展。
-
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戰略的若干問題
主要匯報三方面的情況:一是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的一些基本情況,二是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的主要成就和存在的問題,三是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戰略和政策措施。與此同時,發展中大國也拋出了承諾方案,如南非承諾其排放在2025年左右達到峰值,韓國宣布將在今年公布其2020年的減排目標。但是無論採取何種方案,世界各國均將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作為減排溫室氣體和延緩氣候變化的重要手段之一。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業已成為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又一重要推動力量。
-
韓國可再生能源:繁榮還是滯後
2010年,可再生能源領域私人投資較2009年增長了22%,達到31億美元。投資主要集中在可再生能源研發方面,很多可再生能源工廠拔地而起。在可再生能源中,太陽能發電業增幅最大,從2007年到2010年,韓國的國內銷售和出口量分別提高13.4倍和21.4倍。會計師出身的韓國知識經濟部部長崔重卿給該國的可再生能源發展算了一筆帳。
-
發展改革委解讀《中國的能源狀況與政策》白皮書
問:今年以來,中國曾經發布了多部能源規劃和產業政策,如《能源發展「十一五」規劃》、《煤炭工業發展「十一五」規劃》、《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以及《天然氣利用政策》、《煤炭產業政策》,使國內外對中國能源規劃和政策有了更多的了解。今天發布的白皮書與已發布的規劃、政策有什麼不同?
-
海南:以市場化方式確定天然氣發電、可再生能源等能源項目投資業主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電力網獲悉,海南自由貿易港日前發布了《海南能源綜合改革方案》,方案中稱,以電力和天然氣體制改革為重點,開展能源綜合改革,鼓勵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機制創新,完善綠色電力消費認證機制,鼓勵用戶消費綠電。建立開放競爭的電力市場體系。
-
杭州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杭州市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管理辦法(試行...
2.開展全市風能資源的調查,探索風能資源的開發利用;積極爭取相關政策扶持,做好風電的前期工作,促進風電項目規範發展。 3.鼓勵支持以可再生能源為主要能源的冷熱電三聯供分布式能源系統的開發利用,提高分布式能源系統的利用效率。
-
聯盛新能源何旖莎:可再生能源發展的驅動力是什麼?
可再生能源行業發展的主要驅動力是什麼?創新。而創新離不開性別多樣性。——何旖莎近日,聯盛新能源集團董事長何旖莎接受了德國新能源行業權威雜誌《The Beam Magazine》的獨家專訪,深入地探討了可再生能源行業發展現狀及挑戰、性別差距等話題。
-
中國可再生能源發展必須擁有「三個優先權」
新華網蘭州8月9日電(記者連振祥、張玉潔)鑑於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的瓶頸制約因素日漸增多,在8日舉行的第六屆中國(甘肅)新能源國際博覽會上,國家能源局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梁志鵬表示,中國可再生能源發展必須擁有「三個優先權。」
-
印度可再生能源發展前景難料
在所有可再生能源項目類型中,太陽能發電項目是最受青睞的。數據顯示,有逾3.5億美元的款項擬用於太陽能發電項目的開發建設,撥款數額最高。在發布預算報告時,印度財政部部長尼爾馬拉·西塔拉曼還特別建議,加大大規模太陽能發電項目的開發,並提議先在政府所有土地上進行「試驗」。同時,她還明確表示,未來印度將關閉高齡、高排放的火電廠,並將該部分閒置土地另做他用。
-
菲律賓可再生能源潛力與政策--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菲律賓共和國大使...
近年來,由於深刻認識到菲律賓傳統能源匱乏而可再生能源儲量豐富的國情,加上當前提倡發展清潔綠色能源的國際潮流,促使菲律賓政府決定,將開發可再生能源作為實現能源自給的一個重要方向,下大力氣推動該產業發展。菲律賓可再生能源產業的新政策與廣闊前景,為我探討與菲開展這方面的合作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契機。
-
「核電發展」國際能源署:核能在全球能源轉型中不可或缺
,將迫切需要在全球範圍內大力開發和部署清潔能源技術。根據IEA可持續發展預設情境,到2070年,電力在最終能源需求中所佔份額將從當前的20%增至近50%,對累計碳減排量的貢獻佔比接近1/5。屆時,電力需求將增加30000 TWh。這意味著,從當前到2070年,年均電力需求增量相當於當前墨西哥和英國年電力需求的總和,而這勢必會推動更廣泛的清潔電力應用,包括太陽能、風能以及核電等。
-
《海洋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 用海洋能源點亮生活
談到可再生能源,人們更多地會想到太陽能、風能,事實上,包括潮汐能、波浪能等在內的海洋可再生能源(以下簡稱「海洋能」)也是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組成部分。 為提高海洋能開發利用能力,推進海洋能技術產業化,拓展藍色經濟空間,國家海洋局日前印發了《海洋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據了解,這是我國首個海洋能發展專項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