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可再生能源產業加速發展(國際視點)

2020-12-05 金融界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核心閱讀

全球能源結構轉型進程不斷加速。隨著應對氣候變化的國際努力及能源低碳化越發成為共識,越來越多國家積極出臺政策措施推動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綠色能源產業發展前景可期。

國際能源署近期發布的《2020年世界能源展望》報告顯示,在全球能源需求整體下滑的背景下,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表現出了更大彈性,預計2020―2030年,可再生能源電力需求將增長2/3,約佔全球電力需求增量的80%。

國際能源署敦促更多國家積極制定行之有效的能源政策,加速推動能源結構轉型,助推可再生能源產業持續增長。

可再生能源產業逆勢增長

在《2020年世界能源展望》報告中,國際能源署預測,全球能源需求至少要到2023年才能完全恢復到疫情前水平。根據報告,受疫情等因素影響,今年全球能源需求預計將下降5%,其中石油需求將下降8%,煤炭使用量將下降7%,但可再生能源行業持續增長,有望在2025年取代煤炭成為主要發電方式。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將提供全球近40%的電力供應。

英國石油公司發布的《世界能源統計評論》顯示,在全球煤炭消費量持續下降的同時,全球可再生能源以創紀錄的速度增長,佔2019年一次能源增長的40%以上。

歐盟統計局11月最新出版的報告顯示,2018年歐盟範圍內可再生能源生產總量同比上升了2.8%。與10年前相比,2018年化石能源比例呈持續下降趨勢,可再生能源則呈上升態勢,增長幅度達到49.2%。

目前拉美地區25%的能源來自於可再生能源,近年來風電、光伏發電等增長顯著。根據巴西太陽能協會的數據,2018年至今,巴西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增長了5倍多。巴西風能協會的最新數據顯示,該國風力發電的裝機容量自2010年以來增長15倍以上。

國際可再生能源署的數據顯示,風電是目前拉美地區最受歡迎的可再生能源發電模式,去年累計吸收投資89億美元,同比增長87%。太陽能發電緊隨其後,累計吸收投資81億美元,同比增長31%。

非洲地區的光伏產業發展也在不斷提速。根據行業機構彭博新能源財經和GreenCape的市場研報,南非太陽能租賃平臺SunExchange預計,在2019年到2024年的5年時間內,撒哈拉以南非洲在工商業光伏領域的市場潛力可能超過70億美元。

多國加大新能源開發力度

目前,越來越多國家重視開發利用新能源,並相應出臺更多產業扶持政策及綠色復甦計劃,加快推動能源結構向低碳轉型。

韓國近日公布了一項可再生能源長期計劃,加大可再生能源電力開發。根據該計劃,到2034年,韓國所有燃煤電廠都將退役,可再生能源在韓國能源結構所佔比例將從目前的15.1%提高到40%。

法國政府公布的「2030國家能源計劃」稱,將持續提高其電力供給領域中可再生能源發電的佔比,特別是風電佔比,以實現能源轉型。到2030年法國電力供給中可再生能源發電佔比將達到40%,其中,風電佔比預計達到20%。德國則計劃將可再生能源比例從目前的18%提升至30%。

今年7月,歐委會推出了歐盟能源系統一體化發展戰略,同時在清潔氫能源、電池等多個重點領域推動建立行業聯盟,通過行業間協作促進相關領域發展並拉動投資。在「下一代歐盟」復興計劃長期預算中,歐盟要求成員國在推動經濟復甦過程中,將至少37%的公共投資用於應對氣候變化相關領域,並進一步放寬成員國投資可再生能源項目的財政限制條件。

智利政府今年11月正式推出綠色氫能戰略,推動能源結構轉型。去年12月,智利政府就宣布加快調整能源結構,計劃於2024年之前將燃煤發電份額降至20%,逐步提升水能、風能、太陽能和生物質能發電的比例,到2030年將可再生能源佔該國能源總量的比例提高至70%,到2040年所有煤電廠徹底關停。

巴西政府不斷出臺政策措施,為太陽能等產業相關基礎設施和項目提供資金、政策支持,到2035年,巴西電力產業總投資規模將超過300億美元,其中70%將用於太陽能光伏、風電、生物質能及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技術。

未來產業發展前景可期

國際能源署執行主任法蒂赫?比羅爾博士表示,如果各國政府和投資者能夠按照國際能源署設定的可持續發展構想,加大力度開發利用清潔能源,這對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問題將是巨大鼓舞。國際能源署呼籲政府、能源公司、投資者和民眾等多方積極參與,力推能源結構優化轉型。

世界銀行前首席經濟學家尼古拉斯?斯特恩表示,從全球範圍來看,石油、天然氣等化石能源供給的不確定性不斷增大,相比之下,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前景可期。斯特恩分析,隨著氣候變化問題日益受到重視,越來越多國家在政策導向上都在努力減少石油等化石能源造成的排放汙染問題,與此同時,全球範圍內可再生能源發展所需成本正不斷下降,這為該產業增長提供了契機。從中長期看,投資發展可再生能源產業將越發受到重視,並已列入許多國家的發展戰略。

比利時布呂格爾經濟研究所能源問題專家本邁克?威廉士認為,在政府加大公共投資的同時,能否有效吸引私人領域的投資也十分重要。各國政府一方面可通過政策引導調整市場預期,使投資者預見到投資低碳經濟的前景;另一方面,應進一步加快內部能源市場一體化建設,加強國際間的政策協調,確保能源價格保持在穩定、合理的區間,從而吸引投資者對綠色能源產業的關注度。

「為實現可持續發展與《巴黎協定》氣候目標,各成員國應該努力提高可再生能源結構佔比,並確保獲得普遍可靠的電力,積極打造包容、韌性、低碳的能源系統。」聯合國亞太經社會執行秘書阿里?沙赫巴納在2020全球能源網際網路(亞洲)大會上表示。本屆大會提出,要加快開發資源條件好、經濟效益優的清潔能源基地,向洲內用能中心送電,打造洲內「西電東送、北電南供、多能互補、區域互聯」的能源發展格局。在此基礎上建設亞洲與歐洲、非洲、大洋洲電力互聯通道,實現跨洲能源互濟。

(本報裡約熱內盧、布魯塞爾、東京、北京11月22日電)

《 人民日報 》( 2020年11月23日 16 版)

相關焦點

  • 全球可再生能源產業加速發展
    全球能源結構轉型進程不斷加速。隨著應對氣候變化的國際努力及能源低碳化越發成為共識,越來越多國家積極出臺政策措施推動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綠色能源產業發展前景可期。  國際能源署近期發布的《2020年世界能源展望》報告顯示,在全球能源需求整體下滑的背景下,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表現出了更大彈性,預計2020—2030年,可再生能源電力需求將增長2/3,約佔全球電力需求增量的80%。  國際能源署敦促更多國家積極制定行之有效的能源政策,加速推動能源結構轉型,助推可再生能源產業持續增長。
  • 專家:發展可再生能源是實現全球能源轉型和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和關鍵
    新華財經北京11月15日電(記者徐曼)在11月13日至15日召開的張家口長城·國際可再生能源論壇(2019)上,與會專家認為,當前,全球能源格局深刻調整,供求關係總體緩和,全球應對氣候變化進入新階段,新一輪能源革命蓬勃興起。
  • 今年可再生能源財政預算923億 生物質能源有望加速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在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收入的支出安排中,生物質發電執行數增長最大為53%;其次是太陽能,增長14.3%;而風電發電補助預算數為上年執行數的96.8%。這意味著,2020年生物質發電補貼執行情況有望好於2019年。生物質能源研究專家表示,隨著政策利好,以及各地方政府的支持、資本的進入,生物質能源發展將有望進入加速發展期。
  • 中國網際網路行業迎來「綠色拐點」 可再生能源轉型加速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中國網際網路行業迎來「綠色拐點」 可再生能源轉型加速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全球科技行業採購可再生能源的步伐也正在前所未有地加速前進。1月12日上午,騰訊宣布啟動碳中和規劃,成為首批啟動碳中和規劃的網際網路企業之一。
  • 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戰略的若干問題
    此次全球金融危機,又給可再生能源產業帶來了跨越式發展的機遇。由危機導致的經濟轉型正在不斷引發能源產業的深刻變革。2000年以來,特別是可再生能源法實施以來,我國風電產業率先加速發展,目前已經開始規模化發展,具有了初步的產業體系輪廓,表現出了競爭力不斷增強的可喜發展勢頭。
  • 國際能源署:2025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將超煤炭
    國際能源署(IEA)在一份報告中表示,未來五年,太陽能和風能將超過煤炭,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力來源。
  • 202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發展現狀與趨勢分析
    可再生能源是能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全球能源需求持續增長,能源資源和環境問題日益突出,加快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已成為全球應對日益嚴峻的能源環境問題的必由之路。能源投資將逐漸向可再生能源過渡,未來十年,可再生能源投資將達3.40萬億美元。
  • 印度可再生能源發展前景難料
    ICRA認為,在此情況下,太陽能發電項目將貢獻2020年印度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的大頭。國際智慧能源指出,在印度政府給予資金支持、下修關稅等一系列利好條件下,印度可再生能源產業將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並促進印度能源結構的進一步轉型。
  • 智領能源革命 探索共贏之路——長城·國際可再生能源論壇(2020)在...
    12月1-2日,由張家口市人民政府主辦,國際可再生能源署等單位協辦的第三屆張家口長城·國際可再生能源論壇正式召開。張家口市會始終堅持開放思維、國際視野,推動創新成果加快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將張家口打造成為可再生能源集聚發展的高地。
  • 國際能源署:可再生能源投資不足
    (自美聯社) 國際能源署近日表示,儘管目前全球每年約有1.6萬億美元投資於低碳??可再生能源,較2000年增加了一倍,但若想將全球溫度增幅控制在2℃以內,投資金額應提高到2萬億美元。(1美元約合6.25元人民幣) 國際能源署稱,能源效率是應對氣候變化的關鍵。現在約有1300億美元的投資致力於提高能源效率,而到2035年該投資需超過 5500億美元。
  • 可再生能源能否成就中國?
    經過近一個世紀的更迭,世界能源格局在1960年代從煤炭時代轉向為石油時代。  石油工業助力美國成為了世界頭號經濟強國,並通過控制石油美元體系,在全球範圍內掌握了最大話語權。  如今,在應對氣候變化等因素的驅動下,各國相繼提出淨零排放的碳中和目標,加速了全球能源結構從石油時代向可再生能源轉型。
  • 可再生能源發展趨勢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固廢網訊:2020年新增補貼資金額度50億元用於支持新增風電、光伏發電、生物質發電項目,2020年國內可再生能源將得到進一步開發,將進一步發揮可再生能源和清潔能源的替代作用。
  • 與儲能、氫能等產業融合發展!「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徵意見
    與儲能、氫能等產業融合發展! 公開徵求對「十四五」可再生能源規劃研究編制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內容主題包含可再生能源高比例發展、可再生能源低成本發展、可再生能源融合發展等,其中融合發展包含促進可再生能源與農業、建築、生態等行業融合發展,與儲能、氫能等產業融合發展。
  • 國際能源署:可再生能源2020至2025年的分析和預測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針對可再生能源市場的最新發展動向,國際能源署於本月發布《可再生能源2020》,報告圍繞新冠疫情在電力、供熱和運輸行業對可再生能源的影響做出詳細的預測和分析。2020年5月,國際能源署就可再生能源市場近況提供了一份分析報告,詳細分析了新冠肺炎在2020年和2021年對可再生能源配置的影響。
  • 智庫視點|「十四五」時期可再生能源發展的關鍵是體制改革與機制重構
    其中,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是實現「碳中和」的重要途徑。「十三五」期間,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成效顯著,為碳減排和應對氣候變化做出了積極貢獻,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影響我國可再生能源規模進一步快速增長,抑制可再生能源「碳減排」效應的釋放。全面深化相關體制改革和新機制構建是促進我國「十四五」時期可再生能源發展的關鍵。
  • 《中國加速低碳進程》:加速電氣化與可再生電力可助中國邁向碳中和...
    央廣網上海12月2日消息(記者林馥榆)昨天,彭博新能源財經在上海峰會上發布了《中國加速低碳進程》。報告詳細討論中國邁向碳中和目標的可能路徑,其中包括中國工業和公路交通等領域加速電氣化,並加速部署可再生電源等零碳電源。 「中國經濟騰飛的同時,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也應承擔更多的責任。
  • 全球能源大視野丨印度尼西亞可再生能源儲量及開發情況
    全球能源大視野丨印度尼西亞可再生能源儲量及開發情況光伏系統工程  來源:中電傳媒數據研發中心  作者:郭志宏  2020/5/15 17:39:54  我要投稿  印度尼西亞三大產業結構為第一產業佔 12.82%、第二產業佔 40.56%、第三產業佔46.62%。根據目前印尼央行公布的數據,截至 2016 年底,印尼外匯儲備達到 1164 億美元,可滿足 8.4 個月的進口和外債償付需要,高於 3 個月的國際安全標準。2017 年 2 月,國際評級機構惠譽將印尼信貸主權展望評級從「穩定」提升為「投資」級。
  • 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
    以煤炭、石油、天然氣等化石能源為主的能源生產和消費結構,不僅造成生態環境破壞,而且排放大量的溫室氣體,造成全球氣候變暖。同時,化石能源不可再生且儲量有限,按現在的能源消耗,全球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氣資源將會在不久的將來消耗殆盡。因此,加快能源轉型,發展可再生能源是應對環保和氣候變化,保障能源供應安全,實現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所在。
  • 能環寶資訊:可再生能源補貼項目公布,光伏行業將迎來飛速發展
    在上一周(06.29-07.05),國網的第一批可再生能源補貼項目公布,財政部的補貼資金也在陸續下達,一些重點項目也在併網發電。中國的經濟秩序已經恢復如初,光伏行業正呈現蓬勃發展的趨勢。下半年,光伏行業將迎來飛速發展,從業人員要更加努力了!下面,能環寶為您整理了過去一周國內及國際光伏行業資訊。速看!!!
  • 非水可再生能源佔比低於全球平均水平 新能源如何「贏」在平價時代
    同時,據鄭聲安介紹,在應用場景方面,可再生能源產業也得到較快發展,戶用分布式光伏持續提速,「光伏+」產業模式加速發展,地熱供暖成為解決南方供暖問題的有效途徑。此外,裝備及工程技術水平不斷提升,陸上5兆瓦、海上10兆瓦國產風電機組陸續下線;量產、規模化生產的單晶電池平均轉換效率達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