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際網路行業迎來「綠色拐點」 可再生能源轉型加速

2021-01-13 新浪財經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原標題:中國網際網路行業迎來「綠色拐點」 可再生能源轉型加速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全球科技行業採購可再生能源的步伐也正在前所未有地加速前進。

1月12日上午,騰訊宣布啟動碳中和規劃,成為首批啟動碳中和規劃的網際網路企業之一。

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執行長馬化騰表示,隨著中國宣布碳達峰及碳中和目標,騰訊也要加快推進碳中和規劃,同時大步推進科技在產業節能減排方面的應用。

應對氣候變化已成為21世紀全人類最嚴峻的挑戰之一。當前世界各國積極推動能源轉型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可再生能源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12日,綠色和平組織發布了《邁向碳中和——中國網際網路科技行業實現100%可再生能源路線圖》報告,表示作為助力能源轉型的排頭兵,全球科技行業採購可再生能源的步伐也正在前所未有地加速前進。

在過去的十年,谷歌、蘋果、Facebook 等多家國際科技企業,紛紛宣布了各自100%可再生能源計劃。據統計,2019年全球超過100家企業籤訂了共計19.5GW可再生能源購電協議,相較於 2009年漲幅接近60倍。

而中國科技企業也在陸續開啟各自的碳中和規劃,秦淮數據集團成為2020年首個宣布2030 年實現100%可再生能源目標的中國科技企業。

「毫無疑問,中國科技行業正在經歷一個重要的綠色拐點。隨著中國提出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二氧化碳峰值,以及努力爭取於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新目標,科技行業轉向100%可再生能源已成為必然趨勢。」綠色和平項目主任葉睿琪表示。

可再生能源更具經濟性

隨著5G、物聯網、大數據等「新基建」產業的發展,網際網路科技行業的用能需求將逐漸成為未來推動中國電力增長的主要動力,電力成本也成為網際網路科技企業,尤其是數據中心企業的「重要負擔」。

未來40年要實現碳中和目標,對於中國來說挑戰與機遇並存。在逐步完成碳中和目標的過程中,新能源行業、儲能行業、CCUS等零碳和負碳技術排放行業將迎來比較快速發展,中國高質量發展進程將加速推進。

同時,中國在「十三五」期間加大可再生能源的技術投入,風電和光伏行業正在加速進入「平價」時代,在部分地區其經濟性甚至可以與火電抗衡。

2010年-2019年間,中國可再生能源發電量佔比從19.3%提升至約28%。隨著中國可再生能源市場的發展,企業採購可再生能源的方式越來越多樣化。市場化綠電交易、分布式和集中式可再生能源電站投資、「綠色電力證書」認購等已成為主要方式。

「從價格來說,市場化綠電交易的價格優勢在部分省市已經凸顯。」葉睿琪表示。以河北省為例,2018 年以來,河北省張家口市開展「政府+電網+發電企業+用戶側」的「四方協作機制」。

這一機制將各大數據中心納入可再生能源電力交易系統,通過市場化機制與風電企業直接交易,交易電價範圍約為0.17元-0.37元/度。

從規模來說,2018-2019年,越來越多的科技企業通過市場採購過綠電。其中,阿里巴巴、秦淮數據、萬國數據、百度的個別數據中心實現了較大規模市場化綠電交易。

「能源與電力作為數據中心的核心生產要素,領先的網際網路科技企業已經把可再生能源使用列為企業發展長期戰略。」葉睿琪說。

低碳成投資焦點

「全球投資人日益關注企業應對氣候風險的能力,全面使用可再生能源是網際網路科技企業減少碳足跡與提升市場競爭力的手段之一。」葉睿琪表示,「越來越多的投資人和交易所意識到企業應對氣候變化風險的重要性。」

香港聯交所在2019年新版《環境、社會及管制報告指引》中,要求上市公司披露氣候變化風險相關內容、披露碳排放信息和設立相關減排目標等,不披露則需要提供解釋。深、滬交易所也均在2020年出臺文件,加大鼓勵企業環境信息披露力度。

同時,伴隨「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保障機制」的正式實施,2020年各省市陸續出臺地方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實施方案,並明確履約方式以及履行消納責任的主體。

這意味著進入電力市場的網際網路科技企業與數據中心企業作為電力用戶將被納入考核範圍,並承擔消納、採購可再生能源電力的義務,預計未來消納責任權重壓力將逐步提升。

以北京市為例,目前北京市已經將世紀互聯、光環新網、百度和華為等網際網路科技企業作為重點碳排放單位納入管理,開展碳排放權交易工作。「預計未來,碳市場的約束力將隨著碳達峰與碳中和目標的壓力逐步加強。」葉睿琪表示。

目前,網際網路科技公司的主要碳排放來自於電力消費,以騰訊為例,其2019年碳排放結構中,外購電力的碳排放佔比超過99.5%。因此,使用零排放的可再生能源將是網際網路科技企業減少碳排放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設立專項的100%可再生能源目標能夠更精準地助力企業實現碳中和目標,而如果不採用可再生能源。」葉睿琪說,「僅依靠提升節能技術將難以實現碳中和目標,100%可再生能源目標的時間線設計應當兼顧前瞻性與可行性。」

她認為,在前瞻性方面,可再生能源目標設計需體現企業的氣候影響力和領導力水平,以及展示企業積極適應低碳經濟轉型的前瞻戰略眼光。在可行性方面,企業需綜合考慮未來業務發展對電力的需求、本地可再生能源市場的發展,以及未來碳政策及合規約束等因素。

在可再生能源的採購方面,可以採用四種方式:市場化採購可再生能源、投資建設分布式項目、投資建設大型集中式項目以及購買綠色電力證書。而在採購的過程之中,需要考慮可追溯性、本地化採購以及增量可再生能源進入電網三項原則。

「在中國提升氣候目標與雄心的背景下,中國可再生能源市場將從初級階段邁向發展階段。我們建議網際網路科技企業根據自身發展需求與可再生能源目標戰略,採取組合法以多種方式採購可再生能源。」葉睿琪說。

相關焦點

  • 綠色和平呼籲中國網際網路科技行業設立100%可再生能源目標
    當前世界各國積極推動能源轉型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可再生能源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在過去十年,我們見證了Google、Apple、Facebook等多家國際科技企業引領了100%可再生能源潮流,全球科技行業採購可再生能源的步伐正在前所未有地加速前進。據統計,2019年全球超過100家企業籤訂了共計19.5GW可再生能源購電協議,相較於2009年漲幅接近60倍。
  • 最新報告 | 綠色和平呼籲中國網際網路科技行業設立100%可再生能源目標
    當前世界各國積極推動能源轉型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可再生能源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在過去十年,我們見證了Google、Apple、Facebook等多家國際科技企業引領了100%可再生能源潮流,全球科技行業採購可再生能源的步伐正在前所未有地加速前進。據統計,2019年全球超過100家企業籤訂了共計19.5GW可再生能源購電協議,相較於2009年漲幅接近60倍。
  • 報告建議網際網路科技行業設立百分百可再生能源目標
    1月12日,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與中華環保聯合會合作發布《邁向碳中和:中國網際網路科技行業實現100%可再生能源路線圖》研究報告(以下簡稱「研究報告」), 提出中國網際網路科技企業應發揮低碳轉型的引領作用,設立有雄心與遠見的可再生能源目標,實現100%可再生能源的時間點應設在2030年前、不應晚於
  • 日本綠色能源轉型可再生能源挑戰重重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12月8日,日本經濟產業省宣布啟動國家能源政策審查,以保障油氣穩定供應為前提,加速推進太陽能和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應用,同時評估天然氣制氫和氨的前景,為氫能經濟戰略規劃鋪路。
  • 全球可再生能源產業加速發展
    全球能源結構轉型進程不斷加速。隨著應對氣候變化的國際努力及能源低碳化越發成為共識,越來越多國家積極出臺政策措施推動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綠色能源產業發展前景可期。  國際能源署近期發布的《2020年世界能源展望》報告顯示,在全球能源需求整體下滑的背景下,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表現出了更大彈性,預計2020—2030年,可再生能源電力需求將增長2/3,約佔全球電力需求增量的80%。  國際能源署敦促更多國家積極制定行之有效的能源政策,加速推動能源結構轉型,助推可再生能源產業持續增長。
  • 氣候治理開新局 中國能源轉型如何提速?
    在上周舉行的氣候雄心峰會上,中國首次提出到203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將比2005年下降65%以上等氣候治理目標,旨在進一步促進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在此背景下,我國能源行業如何加速轉型,實現綠色可持續增長成為熱議話題。
  • 可再生能源能否成就中國?
    該文件提出,要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壯大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綠色環保等產業;推動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等同各產業深度融合。  交通行業將從燃油車向電氣化轉型加速。  2019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超過120萬輛,已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  能源行業也將迎來新業態。  柴麒敏表示,可再生能源是一種零邊際成本的生產模式,初始投資後,後期運營成本很低,技術曲線的學習率很高。
  • 德國加快能源綠色轉型:可再生能源發電量佔比有望過半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可再生能源發電量佔比有望過半——德國加快能源綠色轉型德國能源巨頭意昂集團發布的最新報告稱,今年前10個月,德國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水力發電及其他可再生能源共發電1950億千瓦時,較去年同期增長4%。
  • 全球可再生能源產業加速發展(國際視點)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核心閱讀全球能源結構轉型進程不斷加速。隨著應對氣候變化的國際努力及能源低碳化越發成為共識,越來越多國家積極出臺政策措施推動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綠色能源產業發展前景可期。國際能源署近期發布的《2020年世界能源展望》報告顯示,在全球能源需求整體下滑的背景下,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表現出了更大彈性,預計2020―2030年,可再生能源電力需求將增長2/3,約佔全球電力需求增量的80%。國際能源署敦促更多國家積極制定行之有效的能源政策,加速推動能源結構轉型,助推可再生能源產業持續增長。
  • 能環寶資訊:可再生能源補貼項目公布,光伏行業將迎來飛速發展
    在上一周(06.29-07.05),國網的第一批可再生能源補貼項目公布,財政部的補貼資金也在陸續下達,一些重點項目也在併網發電。中國的經濟秩序已經恢復如初,光伏行業正呈現蓬勃發展的趨勢。下半年,光伏行業將迎來飛速發展,從業人員要更加努力了!下面,能環寶為您整理了過去一周國內及國際光伏行業資訊。速看!!!
  • 能源巨頭加速布局可再生能源消耗量首次超越煤炭
    能源行業正在迅速轉型。成本效益越來越高的可再生技術的出現,正在徹底改變這個行業。根據此前巴黎協議的目標,希望全球能在2050年實現溫室氣體淨零排放,對此能源巨頭們紛紛表示自己正在向可再生能源領域進軍。上周二(5月26日)美國能源信息署(EIA)發布的《月度能源評論》顯示,2019年美國可再生能源消耗量自1885年以來首次超過煤炭,這比電力行業預測實現這一裡程碑的時間還要早上一年。主要原因是過去十年來,由於廉價替代能源的崛起,煤炭的消耗量大幅下降。
  • 專家:發展可再生能源是實現全球能源轉型和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和關鍵
    可再生能源已成為世界各國能源發展的方向,是實現全球能源轉型和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和關鍵。國際可再生能源署波恩創新與技術中心主任道爾夫·吉倫在論壇上表示,城市推广部署可再生能源,可以幫助應對氣候變化的挑戰,同時能創造就業機會,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帶來福祉。已有越來越多的城市致力於推動能源轉型,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提升公眾意識,開創低碳未來。
  • 智領能源革命 探索共贏之路——長城·國際可再生能源論壇(2020)在...
    中國和英國在能源領域始終有非常緊密的聯繫,面對挑戰,兩國可以持續加強合作,創造出更加清潔更加綠色的星球。在北京鑑衡認證中心主任、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委會秘書長秦海巖主持的院士專家高峰論壇上,4位院士與北京大學能源研究院研究員、副院長楊雷,落基山研究所常務董事兼中國代表處首席代表李婷和國際可再生能源署波恩創新與技術中心主任道爾夫?
  • 「十四五」能源電力轉型 非水可再生能源將成主體
    能源電力「十四五」如何轉型發展?未來五年,該以何種途徑保障能源電力供應安全?對此,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專職副理事長王志軒分享了自己的觀點。能源行業「三高」問題需重視談及趨勢,首先離不開對現狀的充分認識,如何為「中國能源」畫個像?王志軒描述,我國能源產業整體處於四十八九歲的「壯年期」,體型偏胖、膚色偏黑。
  • 《中國加速低碳進程》:加速電氣化與可再生電力可助中國邁向碳中和...
    央廣網上海12月2日消息(記者林馥榆)昨天,彭博新能源財經在上海峰會上發布了《中國加速低碳進程》。報告詳細討論中國邁向碳中和目標的可能路徑,其中包括中國工業和公路交通等領域加速電氣化,並加速部署可再生電源等零碳電源。 「中國經濟騰飛的同時,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也應承擔更多的責任。
  • 天然氣發電將加速中國能源轉型
    在通用電氣(GE)全球副總裁、GE燃氣發電中國區總裁楊丹看來,全球積極推進能源轉型的態度正為天然氣發電開闢出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而中國更將成為其中的領跑型市場。天然氣發電減排優勢明顯有數據顯示,在所有化石燃料中,天然氣發電機組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最低。
  • 綠色是「一帶一路」的底色 今年上半年可再生能源投資佔比首超化石...
    綠色「一帶一路」建設有望在後疫情時代加速發展。  根據美國企業公共政策研究所(AEI)發布的數據,2020年上半年,中國在「一帶一路」國家能源領域投資仍在持續,總投資額為88.1億美元,可再生能源佔比首次超過化石能源達58.1%,而化石能源佔比41.9%。
  • 能源清潔低碳轉型推進美麗中國建設
    1月10日由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上海交通大學行業研究院主辦的第二屆中國能源行業前沿論壇成功舉辦,本次論壇主題為「中國能源轉型戰略」,來自中國能源研究會、國家電網、中國石油、中國海洋石油、上海交通大學等能源行業領軍單位的專家學者企業家齊聚上海,就碳中和、碳達峰、能源行業數位化、清潔低碳轉型、能源網際網路建設等熱點問題發表了高屋建瓴的見解。
  • 天然氣發電將加速中國能源轉型(跨國公司在中國)
    在通用電氣(GE)全球副總裁、GE燃氣發電中國區總裁楊丹看來,全球積極推進能源轉型的態度正為天然氣發電開闢出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而中國更將成為其中的領跑型市場。  天然氣發電減排優勢明顯  有數據顯示,在所有化石燃料中,天然氣發電機組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最低。
  • 在山西,共話能源轉型大發展
    另有超過百萬人次在線參會,共同關注能源轉型及行業高質量發展。  「十四五」新能源產業必將前景廣闊、大有可為  在能源轉型大勢之下,新能源產業迎來加速發展。  胡玉亭表示,山西作為能源大省,肩負著全國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和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省的國家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