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可再生能源財政預算923億 生物質能源有望加速發展

2020-11-30 中國水網

6月17日,財政部發布《2020年中央財政預算》,2020年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支出預算數為923.55億元,比去年執行數增加64.37億元,增長7.5%。

值得注意的是,在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收入的支出安排中,生物質發電執行數增長最大為53%;其次是太陽能,增長14.3%;而風電發電補助預算數為上年執行數的96.8%。

這意味著,2020年生物質發電補貼執行情況有望好於2019年。生物質能源研究專家表示,隨著政策利好,以及各地方政府的支持、資本的進入,生物質能源發展將有望進入加速發展期。

支出預算執行數同比增7.5%

根據文件顯示,2020年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收入預算數為883.52億元,比2019年執行數增加15.41億元,增長1.8%。財務部稱,主要根據社會用電量預計增長情況測算。

與此同時,2020年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支出預算數為923.55億元,比2019年執行數增加64.37億元,增長7.5%。

其中,風電發電、太陽能發電和生物質能發電預算補助分別為356.85億元、428.39億元和53.41億元。風電發電補助預算數為上年執行數的96.8%,太陽能和生物質發電補助預算均較2019年均有所增長,分別為上年執行數的114.3%和153.2%。

在此預算中,中央本級支出預算數為838.65億元,比2019年執行數增加60.55億元,增長7.8%。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預算數為84.9億元,比2019年執行數增加3.82億元,增長4.7%。按規定標準,對利用可再生能源發電的企業和個人進行補貼,支持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

從整體看,2020年生物質發電補貼執行情況有望好於2019年。從數據上看,2019年預算執行率較低,2020年主動調低預算以提升執行率所致。

2020年財政部生物質發電補貼預算為53.41億元,較2019年預算數下降14%。但2019年財政部預算當中,生物質發電補貼總額為62.41億元,當年實際執行34.86億元,實際執行率僅為56%,遠低於其他新能源補貼執行率,財政部調整目標之後,2020年生物質發電補貼的執行情況有望好於2019年,帶動實際補貼金額高於2019年。

財政部表示,按規定標準,對利用可再生能源發電的企業和個人進行補貼,支持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

今年2月,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聯合發布《關於促進非水可再生能源發電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下稱《意見》),提出自2020年起,所有新增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均採取「以收定支」的方式確定。

同時,根據要求,2020年用於支持新增風電、光伏發電、生物質發電項目的中央財政補貼資金額度,為50億元以內。

政策利好行業提速發展

生物質能是世界第四大能源,僅次於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生物質能高新轉換技術不僅能夠大大加快村鎮居民實現能源現代化進程,滿足農民富裕後對優質能源的迫切需求,同時也可在鄉鎮企業等生產領域中得到應用。

業內人士認為,在治理大氣汙染、限制散煤利用的大背景下,生物質供熱發展前景較為廣闊,在政策的扶持力度加大下,行業發展將提速。

以武漢光谷藍焰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下簡稱「光谷藍焰」)為例,今年該公司房縣項目投產運行,主要業務是秸稈等生物質熱解氣化運營,為工業和生活提供清潔能源,項目達產後,可年處理農林廢棄物9萬噸,年產燃氣1095萬立方米,供應周邊工業園區、企業,以及居民區清潔用能。年減排二氧化碳12萬噸,二氧化硫排放1100噸。達到變廢為寶、資源節約、綜合利用、保護環境目的。

光谷藍焰相關負責人在接受長江商報記者採訪時介紹,該項目是全國第一批綠色能源示範房縣建設項目,也是湖北省生物質能源化利用示範項目,總投資1.2億元,拿地後,建設周期為一年。「該項目在技術上已全球領先,建設周期短,資金到位可以迅速形成複製。」

生物質能源研究專家表示,中國生物質發展經歷了艱難漫長的發展期,對於企業而言前期投資成本很大。隨著政策利好,以及各地方政府的支持、資本的進入,生物質能源發展將有望進入加速發展期。


編輯:趙利偉

相關焦點

  • 附加補助資金預算提前下達 支持可再生能源發電
    日前,財政部出臺一系列促進可再生能源發展政策,加快推進可再生能源發電補貼項目清單審核有關工作,並提前下達2021年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補助資金預算。按照財政部等三部門在今年年初聯合發布的促進非水可再生能源發電健康發展文件的要求,國家不再發布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補助目錄,而由電網企業確定並定期公布符合條件的可再生能源發電補貼項目清單。
  • 生物質能源應成為可再生能源的發展重點
    生物質能源應成為可再生能源的發展重點 來源:新華社 2006-06-02 13:01         我國發展可再生能源的潛力和前景廣闊,特別是在一些地區大力發展農業和林業生物質商品能源的生產
  • 全球可再生能源產業加速發展
    全球能源結構轉型進程不斷加速。隨著應對氣候變化的國際努力及能源低碳化越發成為共識,越來越多國家積極出臺政策措施推動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綠色能源產業發展前景可期。  國際能源署近期發布的《2020年世界能源展望》報告顯示,在全球能源需求整體下滑的背景下,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表現出了更大彈性,預計2020—2030年,可再生能源電力需求將增長2/3,約佔全球電力需求增量的80%。  國際能源署敦促更多國家積極制定行之有效的能源政策,加速推動能源結構轉型,助推可再生能源產業持續增長。
  • 全球可再生能源產業加速發展(國際視點)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核心閱讀全球能源結構轉型進程不斷加速。隨著應對氣候變化的國際努力及能源低碳化越發成為共識,越來越多國家積極出臺政策措施推動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綠色能源產業發展前景可期。可再生能源產業逆勢增長在《2020年世界能源展望》報告中,國際能源署預測,全球能源需求至少要到2023年才能完全恢復到疫情前水平。根據報告,受疫情等因素影響,今年全球能源需求預計將下降5%,其中石油需求將下降8%,煤炭使用量將下降7%,但可再生能源行業持續增長,有望在2025年取代煤炭成為主要發電方式。
  • 可再生能源新生力量 生物質能打開燃料能源新市場
    地溝油、生物柴油、甘油和甲醇均為生物質能源,具有綠色、低碳、清潔、可再生等特點。生物質能源是太陽能以化學能形式貯存在生物質中的能量形式,即以生物質為載體的能量。它直接或間接地來源於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轉化為常規的固態、液態和氣態燃料,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是一種可再生能源,同時也是唯一一種可再生的碳源。
  • 能環寶資訊:可再生能源補貼項目公布,光伏行業將迎來飛速發展
    在上一周(06.29-07.05),國網的第一批可再生能源補貼項目公布,財政部的補貼資金也在陸續下達,一些重點項目也在併網發電。中國的經濟秩序已經恢復如初,光伏行業正呈現蓬勃發展的趨勢。下半年,光伏行業將迎來飛速發展,從業人員要更加努力了!下面,能環寶為您整理了過去一周國內及國際光伏行業資訊。速看!!!
  • 生物質能源行業發展現狀
    北極星固廢網訊:面對能源及環境的雙重壓力,全球調整能源結構的步伐,以生物質為燃料的熱電聯產成為某些國家的主要發電和供熱手段,2019年全球生物質發電新增裝機97萬千瓦,累計裝機達到1878萬千瓦,以下是生物質能源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 可再生能源發展趨勢
    我國逐漸加強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可再生能源的清潔能源替代作用逐漸顯現。以下對可再生能源發展趨勢分析。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達到7.28億千瓦,同比增長12%。其中,水電裝機3.52億千瓦,同比增長2.5%;風電裝機1.84億千瓦,同比增長12.4%;光伏發電裝機1.74億千瓦,同比增長34.0%;生物質發電裝機1781萬千瓦,同比增長20.7%。
  • 發展生物質能源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
    儘管如此,從能源的長遠戰略上講,我國生物質能源的開發利用勢在必行,並且發展前景仍然十分廣闊。生物質能是太陽能以化學能形式儲藏在生物中的一種能量,它直接或問接地來源於植物的光合作用。在各種新能源中,生物質能是唯一可再生的碳源,並能轉化為固態、液態、氣態燃料。
  • 生物質能源發展的關鍵在哪?
    「實質上,生物質是一種比較特殊的可再生能源,是可再生能源領域最重要、可發揮更多作用的能源品種。相較於風電、太陽能等其他可再生能源,生物質能利用具有多重意義,如不能合理利用會對環境產生汙染,反之如能充分利用,則無論是對於應對氣候變化、解決環境汙染問題,亦或增加能源資源供應來講,都非常重要。」
  • 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戰略的若干問題
    主要匯報三方面的情況:一是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的一些基本情況,二是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的主要成就和存在的問題,三是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戰略和政策措施。與此同時,發展中大國也拋出了承諾方案,如南非承諾其排放在2025年左右達到峰值,韓國宣布將在今年公布其2020年的減排目標。但是無論採取何種方案,世界各國均將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作為減排溫室氣體和延緩氣候變化的重要手段之一。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業已成為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又一重要推動力量。
  • 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
    如果包括太陽能熱水器、農村沼氣等非商品化能源利用形式,2013年我國可再生能源利用總量達到4.05億噸標準煤,佔一次能源消費量比例已經達到11.5%,在能源結構調整中的作用進一步擴大。   (二)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已佔到全部裝機的三分之一   2013年我國可再生能源電力裝機達到3.8億千瓦,與2012年相比約增長了18%,佔全部電力裝機的30%。
  • 能源行業:可再生能源運營端或迎利好
    事件:11月25日,財政部印發《關於加快推進可再生能源發電補貼項目清單審核有關工作的通知》(財辦建〔2020〕70號,下文簡稱《通知》)。,生物質發電項目需於2018年1月底前全部機組完成併網。
  • 印度可再生能源發展前景難料
    在所有可再生能源項目類型中,太陽能發電項目是最受青睞的。數據顯示,有逾3.5億美元的款項擬用於太陽能發電項目的開發建設,撥款數額最高。在發布預算報告時,印度財政部部長尼爾馬拉·西塔拉曼還特別建議,加大大規模太陽能發電項目的開發,並提議先在政府所有土地上進行「試驗」。同時,她還明確表示,未來印度將關閉高齡、高排放的火電廠,並將該部分閒置土地另做他用。
  • 水電總院發布《中國可再生能源發展報告2019》
    非水可再生能源佔比低於全球水平   據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李創軍介紹,截至2019年底,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達到7.94億千瓦,同比增長9%,佔全部電力裝機的39.5%,水電、風電、太陽能發電、生物質發電裝機規模均居世界第一。
  • 生物質能源主導論
    發展可再生能源以生物質能源為主導是大趨勢 在未來相當長的時間裡,化石能源仍將是主導性能源,所謂的能源轉型主要是指可再生能源對化石能源的逐漸替代。在此過程中,各國竟殊途同歸地走上了以生物質能源為主導之路。
  • 可再生能源技術存在的主要問題
    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體系逐步建立,為引導可再生能源發展方向、優化結構布局發揮了重要作用。 (三)加強產業指導和技術創新,大力扶持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 法律第3章要求國務院相關部門加強對可再生能源產業指導和技術研發。國家能源局會同發展改革委發布了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指導目錄,為制定支持可再生能源發展財政、稅收等政策提供依據。
  • 韓國可再生能源:繁榮還是滯後
    出口額也增長77%,達到45億美元。主要增長來自本土的太陽能發電業和相關的設備製造。2010年,可再生能源領域私人投資較2009年增長了22%,達到31億美元。投資主要集中在可再生能源研發方面,很多可再生能源工廠拔地而起。在可再生能源中,太陽能發電業增幅最大,從2007年到2010年,韓國的國內銷售和出口量分別提高13.4倍和21.4倍。
  • 生物質能利用不只是能源工程
    在近日舉辦的第九屆中國生物質綜合利用發展論壇暨發電技術交流會上,國家可再生能源中心產業發展部竇克軍指出,生物質能佔比進一步縮小,其直接原因是風電、太陽能發電發展速度太快。  「雖然風電和太陽能發電近年來得到迅猛發展,但其並不能成為可靠容量。」
  • 雲南省生物質能源發展現狀與前景淺析
    雲南省生物質能源發展現狀與前景淺析北極星固廢網訊:摘要:近年來,可再生能源使用日漸廣泛,非化石能源的開發和使用佔比也逐漸提高。生物質能源作為非化石能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作用不可估量,如何合理開發利用這種清潔環保能源是我們面臨的主要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