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行業:可再生能源運營端或迎利好

2020-11-30 中投顧問

   事件:11月25日,財政部印發《關於加快推進可再生能源發電補貼項目清單審核有關工作的通知》(財辦建〔2020〕70號,下文簡稱《通知》)。

  點評:

  清單規模擴大;所有合規光伏、風電項目可全部納入補貼目錄

  根據2020年3月財政部印發的《關於開展可再生能源發電補貼項目清單審核有關工作的通知》(財辦建〔2020〕6號),納入首批補貼清單的項目應於2006年及以後完成核准備案,且項目併網期限存在明確限制:風電項目需於2019年12月底前全部機組完成併網,光伏發電項目需於2017年7月底前全部機組完成併網,生物質發電項目需於2018年1月底前全部機組完成併網。

  此次印發的《通知》中已將併網期限限制剔除,僅要求所有項目應於2006年及以後按規定完成核准(備案)手續,並已全部容量完成併網,即所有合規可再生能源項目均可進入補貼清單。在此前的限制中,大量存量項目受限無法進入目錄,此次《通知》明確擴大了補貼清單的納入規模。

  審核進度提速:明確全容量併網時間認定方式

  此次財政部隨《通知》一併頒布了《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全容量併網時間認定辦法》(下文簡稱《辦法》),進一步明確了全容量併網時間的認定方式。項目全容量併網時間由地方能源監管部門或電網企業認定,若無法認定,則依照《辦法》執行:項目在申請補貼清單時,應提交全容量併網時間承諾並進行多方核驗,承諾內容包括(1)項目全部容量併網發電的時間;(2)辦理電力業務許可證時是否完成全容量併網;(3)辦理併網調度協議時是否完成全容量併網等。若以上三個時間點存在出入,且對電價政策有影響,則按照最後時點確認全容量併網時間列入清單,並享受對應的電價政策。此外,《辦法》同時明確了全容量併網時間的利用小時條件:併網後12個月的平均利用小時,要求達到相同地區、項目、期間的年平均利用小時的50%,否則併網時間向後順延直至滿足。

  全容量併網時間的認定是項目申報過程中普遍出現的問題,《辦法》中對關鍵細節的明確預計將有效規範審核流程,並加快審核進度。

     投資建議:補貼範圍擴大、申報進度提速,可再生能源運營端或將受益一方面,此次《通知》的發布明確擴大了補貼納入的範圍,對可再生能源運營企業而言,更多的存量項目可被納入補貼目錄,存量項目收益狀況有望得到持續改善;且《辦法》進一步明確全容量併網時間這一關鍵申報要素的確認方法,整體申報工作有望提速;另一方面,由於補貼預算總額明確,因此隨著納入補貼的存量項目規模擴大,可再生能源運營企業補貼的兌付節奏或將受到影響。整體來看,《通知》的頒布利好運營端長期現金流狀況及存量項目盈利水平,主要可再生能源運營企業或將受益。

  具體標的方面,光伏運營企業建議關注【太陽能】【林洋能源】【晶科科技】【北控清潔能源集團】【協鑫新能源】【信義能源】等;風電運營企業建議關注【節能風電】【福能股份】【金風科技】【龍源電力】等;生物質發電企業

  建議關注【瀚藍環境】【旺能環境】【偉明環保】【綠色動力】等。

相關焦點

  • 可再生能源發電再迎政策利好 合規光伏風電項目可納入補貼清單
    來源:中國證券網原標題: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再迎政策利好 合規光伏風電項目都可納入補貼清單來源:上海證券報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又迎來利好政策。今年3月,財政部辦公廳印發《關於開展可再生能源發電補貼項目清單有關工作的通知》,啟動了前七批目錄之外的存量可再生能源項目的申報工作。
  • 央地可再生能源政策密集落地 多重利好釋放
    新華社北京11月26日電(記者王璐)11月,從中央到地方,多個可再生能源發電政策密集落地,多重利好釋放。據《經濟參考報》記者了解,今年3月財政部辦公廳印發《關於開展可再生能源發電補貼項目清單有關工作的通知》,開展前七批目錄之外的存量可再生能源項目的申報工作。按照要求,風電項目需於2019年12月底前全部機組完成併網,光伏發電項目需於2017年7月底前全部機組完成併網,生物質發電項目需於2018年1月底前全部機組完成併網。
  • 今年可再生能源財政預算923億 生物質能源有望加速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在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收入的支出安排中,生物質發電執行數增長最大為53%;其次是太陽能,增長14.3%;而風電發電補助預算數為上年執行數的96.8%。這意味著,2020年生物質發電補貼執行情況有望好於2019年。生物質能源研究專家表示,隨著政策利好,以及各地方政府的支持、資本的進入,生物質能源發展將有望進入加速發展期。
  • 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再迎政策利好 合規光伏風電項目都可納入補貼清單
    ○編輯 林堅   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又迎來利好政策。財政部近日下發的《關於加快推進可再生能源發電補貼項目清單審核有關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要求,抓緊審核存量項目信息,分批納入補貼清單。其中,2006年及以後年度按規定完成核准(備案)手續並且完成全容量併網的所有項目均可申報進入補貼清單。  今年3月,財政部辦公廳印發《關於開展可再生能源發電補貼項目清單有關工作的通知》,啟動了前七批目錄之外的存量可再生能源項目的申報工作。
  • 碳市場的建設將會促進可再生能源的發展
    首個履約周期截止到今年12月31日,涉及2225家發電行業的重點排放單位。這是我國第一次從國家層面將溫室氣體控排責任壓實到企業,通過市場倒逼機制,促進產業技術的升級。  同時,生態環境部5日發布《全國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試行)》明確(下稱《辦法》),納入碳排放權交易管理的主體為年度溫室氣體排放量達到2.6萬噸二氧化碳當量的單位,以及屬於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覆蓋的行業。
  • 日本綠色能源轉型可再生能源挑戰重重
    據彭博社報導,目前,日本大型企業都在「積極清理」旗下業務和投資組合,有40多家日企承諾將100%利用可再生能源電力,但由於日本清潔電力昂貴且購買渠道艱難,這些企業已經開始考慮從日本遷離。  索尼公司日前表示,日本可再生能源政策沒有為企業發展提供良好支撐,這導致其不得不將生產業務移至海外,否則難以完成100%利用可再生能源的目標。
  • 報告建議網際網路科技行業設立百分百可再生能源目標
    1月12日,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與中華環保聯合會合作發布《邁向碳中和:中國網際網路科技行業實現100%可再生能源路線圖》研究報告(以下簡稱「研究報告」), 提出中國網際網路科技企業應發揮低碳轉型的引領作用,設立有雄心與遠見的可再生能源目標,實現100%可再生能源的時間點應設在2030年前、不應晚於
  • 全球首個混合可再生能源平臺 可再生能源發電包括哪些?
    可再生能源發電成為了全球能源開發再利用的關鍵研究方向。據外媒報導,德國公司SINN Power開發出世界上第一個浮動混合可再生能源平臺,可同時利用波能、風能和太陽能生產電力,成為一個完整的海上離網能源解決方案。該平臺可為島嶼提供可再生能源,有助於部署海上風電場。
  • 印度可再生能源發展前景難料
    ICRA認為,在此情況下,太陽能發電項目將貢獻2020年印度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的大頭。國際智慧能源指出,在印度政府給予資金支持、下修關稅等一系列利好條件下,印度可再生能源產業將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並促進印度能源結構的進一步轉型。
  • 可再生能源取暖優勢凸顯 地熱能有望迎大發展
    二、資訊解讀可再生能源取暖優勢凸顯 地熱能有望迎大發展新聞聯播7日報導了北方部分地區通過可再生能源清潔取暖的典型案例。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長梁志鵬日前表示,在轉變能源結構,轉變能源生產消費方式的過程中,供熱方面的推進效果可能更顯著、更直接。地熱能是可再生能源供熱的最主要的方式。到2020年地熱能供暖要達到16億平方米,淨增11億平方米。上市公司中,開山股份(300257)具備譜系豐富、先進的地熱產品和技術;煙臺冰輪(000811)可生產地源熱泵產品。
  • 可再生能源的利弊
    這是一個巨大的數量,但是什麼使可再生能源成為如此受歡迎的選擇?在本文中,我們將著眼於可再生能源的整體利弊來解決這個問題。可再生能源的優點讓我們從可再生能源的許多不同優勢開始。1.可再生能源對環境更有利與使用化石燃料相比,使用可再生能源為環境發電要好得多。當我們燃燒化石燃料時,它們會將有害的溫室氣體釋放到大氣中。
  • 聯盛新能源何旖莎:可再生能源發展的驅動力是什麼?
    可再生能源行業發展的主要驅動力是什麼?創新。而創新離不開性別多樣性。——何旖莎近日,聯盛新能源集團董事長何旖莎接受了德國新能源行業權威雜誌《The Beam Magazine》的獨家專訪,深入地探討了可再生能源行業發展現狀及挑戰、性別差距等話題。
  • 美國國會批准的能源法案將為可再生能源和儲能行業帶來什麼?
    法案內容:稅收抵免延期和公共土地上的可再生能源毫無疑問,這個法案中包括的投資稅收抵免(ITC)的延期將使太陽能和風力發電行業受益。對於太陽能發電行業來說,這其中包括到2022年投資稅收抵免(ITC)的優惠為26%,到2023年的優惠為22%,以及最終到2026年1月1日結束。
  • 解讀|財政部解讀可再生能源發電、新能源汽車等行業可獲哪些補貼?
    可再生能源發電補貼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補助資金的定義是什麼,享受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補助資金需要哪些條件?答: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補助資金是按照《可再生能源法》要求,通過從電價中徵收基金附加的形式籌集資金設立,支持電網企業收購光伏、風電、生物質等可再生能源發電量的政府性基金。
  • 彭立新:從可再生能源到綠色氫氣能源
    國家能源問題大家都知道的,我們有70%的能源是進口,有安全問題,我們有差不多60%的能源是用煤有二氧化碳的排放問題,為什麼可再生能源變得越來越重要,我們國家在整個全球來說佔到差不多30%能源在中國發生,應該說可再生能源在中國是一個非常大的事業,我上個月有機會去甘肅青海那邊去旅遊,除了看到非常漂亮的丹霞地貌以外,還看到非常非常令人驚喜的風電廠、光電廠,這張圖像看到太陽一樣光能發電的設備
  • 德國加快能源綠色轉型:可再生能源發電量佔比有望過半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可再生能源發電量佔比有望過半——德國加快能源綠色轉型德國能源巨頭意昂集團發布的最新報告稱,今年前10個月,德國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水力發電及其他可再生能源共發電1950億千瓦時,較去年同期增長4%。
  • 新能源長期機會在於核心資產 可再生能源發電和新能源車是兩大黃金...
    政策利好頻出、技術加快迭代、使用成本降低,多種因素共同導致新能源行業需求或將得到爆發性增長。 Tips: 什麼是「碳達峰、碳中和」? 日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我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2030年前達到峰值,力爭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 什麼是可再生能源補貼清單制?
    此前,我國對可再生能源項目的電價補貼一直由三部委發布目錄來確權,自2012年發布第一批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目錄以來,至今總共公布了七批補貼目錄。補貼新政文件作出了「新老劃斷」的制度安排,國家不再發布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目錄,補貼新政文件印發前需補貼的存量項目,將按流程經電網企業、能源主管部門和信息中心審核後由電網企業納入補貼項目清單,並按階段公布;前七批目錄內項目直接列入補貼項目清單。
  • 疫情促使能源企業轉向可再生能源和氫能
    據ICIS-MRC網站莫斯科MRC報導,據路透社援引行業高管的話報導稱,新冠疫情造成的經濟創傷促使能源公司加大了對可再生能源、氫和其他低碳替代品的投資,但化石燃料將在可預見的未來成為其主導業務。  從疫情開始,全球石油消費在第二季度下降了20%以上,價格達到了幾十年來的最低水平,這使得公司重新思考他們應該以多快的速度擺脫對石油和天然氣的依賴。
  • 能環寶資訊:可再生能源補貼項目公布,光伏行業將迎來飛速發展
    在上一周(06.29-07.05),國網的第一批可再生能源補貼項目公布,財政部的補貼資金也在陸續下達,一些重點項目也在併網發電。中國的經濟秩序已經恢復如初,光伏行業正呈現蓬勃發展的趨勢。下半年,光伏行業將迎來飛速發展,從業人員要更加努力了!下面,能環寶為您整理了過去一周國內及國際光伏行業資訊。速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