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部能源法徵求意見 可再生能源將在哪些方面獲得政策支持?

2020-12-04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經過長達三年的修改完善,《中華人民共和國能源法(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徵求意見稿)再次公開徵求意見。

(來源:微信公眾號「能源發展與政策」ID:nyfzwww)

4月10日,國家能源局發布了關於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的公告。徵求意見稿共計11章117條,涵蓋能源戰略和規劃、能源開發與加工轉換、能源供應與使用、能源市場、能源安全等。據國家能源局介紹,此次公示的徵求意見稿是2017年以來,在原國務院法制辦、司法部的指導下,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組織成立專家組和工作專班對《中華人民共和國能源法(送審稿)》修改稿進一步修改完善而形成的。

國家能源局相關人士表示,制定能源法,一是推進「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的迫切需要,二是促進能源高質量發展的迫切需要,三是推進能源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迫切需要。

優先發展可再生能源

徵求意見稿旨在規範能源開發利用和監督管理,保障能源安全,優化能源結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進能源高質量發展。

徵求意見稿第一章總則第4條指出,國家調整和優化能源產業結構和消費結構,優先發展可再生能源,安全高效發展核電,提高非化石能源比重,推動化石能源的清潔高效利用和低碳化發展。

第32條進一步表示,國家鼓勵高效清潔開發利用能源資源,支持優先開發可再生能源,合理開發化石能源資源,因地制宜發展分布式能源,推動非化石能源替代化石能源、低碳能源替代高碳能源,支持開發應用替代石油、天然氣的新型燃料和工業原料。

對於化石能源,徵求意見稿明確,國家加強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等化石能源的勘查,對化石能源實行合理開發。石油、天然氣開發堅持陸上與海上並重,加快海上油氣田開發。石油、天然氣生產企業應當採用先進技術。國家鼓勵緻密油氣、頁巖油、頁巖氣、煤層氣等非常規、低品位油氣資源的經濟有效開發,鼓勵石油、天然氣勘探開發的新理論研究和新技術研發與儲備。

煤炭方面,徵求意見稿提出,煤炭開發利用堅持統一規劃、整體勘察、有序開發、清潔高效利用。國家優化煤炭開發布局和生產結構,推進煤炭安全綠色開採,鼓勵發展礦區循環經濟,促進煤炭清潔高效利用,適當發展煤制燃料和化工原料。國家對特殊、稀缺煤種實行保護性開採,鼓勵煤層氣的優先開採和煤礦瓦斯的抽採利用。

而在核電方面,徵求意見稿明確,國家堅持安全高效發展核電,遵循安全第一的方針,加強核電廠址資源保護,推進先進核電技術、裝備的研發和自主創新,推廣先進成熟、安全經濟的核電技術,促進核電技術進步和產業化發展,加快培養核電專業化人才。

徵求意見稿稱,國務院有關部門應當採取措施,促進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等非化石能源發展,按年度監測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指標。

第44條指出,對於可再生能源目標制度,國家將可再生能源列為能源發展的優先領域,制定全國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中長期總量目標以及一次能源消費中可再生能源比重目標,列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以及年度計劃的約束性指標,並分解到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實施。

為了激勵可再生能源發展,國家將制定相關財政、金融和價格等政策,支持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

氫能被列入能源範疇

此次徵求意見稿也將氫能列入了能源範疇。能源是指產生熱能、機械能、電能、核能和化學能等能量的資源,主要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氣(含頁巖氣、煤層氣、生物天然氣等)、核能、氫能、風能、太陽能、水能、生物質能、地熱能、海洋能、電力和熱力以及其他直接或者通過加工、轉換而取得有用能的各種資源。

自2019年以來,我國氫能發展備受關注。這一年3月15日,國務院新聞辦就《政府工作報告》的83處修訂進行了解讀,其中「推動充電、加氫等設施建設」這一條文引發業界廣泛關注。這是加氫站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隨後,同年3月26日,財政部、工信部、科技部、國家發改委等四部委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強化作為加氫站的補貼力度;緊接著,4月8日,國家發改委發布《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將加氫站列入鼓勵類行業。此後,廣東、山東、安徽、遼寧等10餘個省市紛紛發布相關政策,出現了「前面搶車(氫燃料電池汽車),後面搶站(加氫站)」的局面;5月24日,在2019浦江創新論壇上發布的《長三角氫走廊建設發展規劃》稱,2030年以前,長三角將建成500餘座加氫站,佔到全國加氫站總數量的一半……

「氫能被列入能源範疇,未來一定會爆發。」根據《中國氫能產業基礎設施發展藍皮書(2016)》預計,到2020年,中國氫燃料電池車將達到1萬輛;到2030年,氫燃料電池車保有量將達到200萬輛,佔全國汽車總產量比重約5%。屆時,中國有望成為全球最大的燃料電池汽車市場,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產值有望突破萬億元大關。

鼓勵和促進能源科技創新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徵求意見稿科技含量也頗高。

徵求意見稿第77條明確,國家制定能源技術經濟政策,開展新技術路線的經濟性評價,鼓勵、支持能源科學技術的研究、開發和推廣應用,促進能源科學技術的自主創新和產業化。

徵求意見稿指出,國家鼓勵和促進能源科技創新,推動建立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能源科技創新體系,採取措施促進能源新技術、新產品和新設備的研發、示範、推廣和應用。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組織對能源領域取得原始創新、集成創新以及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突出成果的推廣應用。

在科技重點領域,徵求意見稿強調,國家支持能源資源勘探開發、能源加工轉換、能源傳輸配送、能源清潔和綜合利用、節能減排以及能源安全生產等技術的創新研究和開發應用。符合條件的能源開發利用的科學技術研究和產業化發展應當納入國家科技和產業發展相關規劃。

支持能源領域符合條件的基礎性、前沿性、關鍵性和公益性的技術裝備和重大技術標準的研究、開發、示範和推廣應用。鼓勵企業以及其他社會資金對能源科技的投入。國務院有關部門應當支持建立能源研發創新平臺,依託重大能源工程,集中開展科技攻關活動。

原標題:首部能源法徵求意見 可再生能源將在哪些方面獲得政策支持?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北極星電力新聞網,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相關焦點

  • 氫能納入能源種類,《能源法》徵求意見稿有這些亮點
    記者 | 侯瑞寧1日前,國家能源局發布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能源法(徵求意見稿)》(下稱《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的公告,對國內能源領域的相關規定有了新的闡釋。自2007年12月首次對外公開徵求意見以來,《能源法》一直處於修訂、送審、納入立法計劃和繼續修訂的進程中。
  • 《能源法》公開徵求意見,對天然氣都說了什麼?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編者按:近日,國家能源局下發《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能源法(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的公告》,面向社會廣泛徵求意見。小編也將徵求意見稿中的涉及天然氣相關的條文進行了標黃,方便各位讀者閱讀。徵求意見稿中重申,要提高天然氣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比重!
  • 【盤點】2020年,能源行業那些值得記錄的「足跡」
    這一年,我們經歷了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的考驗,能源行業及時復工復產為生命護航;這一年,我們目睹了《能源法》(徵求意見稿)的正式出爐,歷時三載終不負眾望;這一年,我們見證了氫能產業的快速發展,「電氫社會」的理想向我們伸出了橄欖枝;這一年,我們聽見了風電、光伏吹響全面平價上網的號角,可再生能源無補貼時代的大幕正徐徐拉開
  • 生態環境部:《再生鋁行業汙染防治技術政策(徵求意見稿)》
    北極星大氣網訊:日前,生態環境部發布《再生鋁行業汙染防治技術政策(徵求意見稿)》,詳情如下:關於徵求《再生鋁行業汙染防治技術政策(徵求意見稿)》意見的函各有關單位: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汙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汙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法》等法律法規,防治再生鋁企業因廢水、廢氣、固體廢物等排放造成的環境汙染,規範汙染治理行為,推動再生鋁行業汙染防治技術進步,我部組織起草了《再生鋁行業汙染防治技術政策(徵求意見稿)》。
  • 杜祥琬:發展氫能 關鍵是可再生能源
    發展氫能,就是要發展綠氫,也就是可再生能源制氫。作為二次能源,氫的產生離不開一次能源,要發展好氫能就要利用可再生能源。離開一次能源,氫能是無源之水。要發展氫能,產業鏈要從可再生能源制氫著眼,搞清楚源頭。  近期,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原副院長杜祥琬接受專訪,就國家能源戰略規劃、氫能發展關鍵問題以及「十四五」規劃等帶來了富有前瞻性的分析,聯盟特整理成文,供業界參考。
  • 江蘇發布「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徵求意見稿
    近日,江蘇省能源局發布《江蘇省「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專項規劃(徵求意見稿》),明確充分發揮太陽能資源,到2025年底,全省光伏發電裝機達到2600萬千瓦。其中,分布式與集中式光伏發電裝機分別達到12GW、14GW。
  • 可再生能源參與市場化交易之路有多遠
    核心閱讀   一方面,涉及可再生能源消納和參與市場的政策種類較多,包括可再生能源補貼機制、可再生能源消納責任權重機制等,政策之間的協調有待進一步加強。另一方面,可再生能源波動性大、預測精度相對較低,參與市場交易存在一定風險,需要在市場規則設計中予以考慮,兼顧經濟性和系統安全。
  • 江蘇省「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專項規劃徵求意見
    中國清潔供熱平臺訊:日前,江蘇省發布《江蘇省「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專項規劃(徵求意見稿)》,發展目標要求,提高可再生能源非電利用。到2025年,全省生物天然氣利用規模達到1億立方米以上,太陽能熱利用規模進一步提高。文件要求,大力度提高可再生能源消納能力,完善電力輔助服務市場。
  • 非水可再生能源發電補貼方式進一步完善
    《意見》主要明確4方面內容:一是堅持以收定支原則,新增補貼項目規模由新增補貼收入決定,做到新增項目不新欠;二是開源節流,通過多種方式增加補貼收入、減少不合規補貼需求,緩解存量項目補貼壓力;三是凡符合條件的存量項目均納入補貼清單;四是部門間相互配合,增強政策協同性,對不同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實施分類管理。
  • 「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徵意見
    公開徵求對「十四五」可再生能源規劃研究編制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內容主題包含可再生能源高比例發展、可再生能源低成本發展、可再生能源融合發展等,其中融合發展包含促進可再生能源與農業、建築、生態等行業融合發展,與儲能、氫能等產業融合發展。
  • 可再生能源中,2021年光伏達33.84億
    同時,鼓勵各區在市級政策基礎上加大區級政策支持力度。在國家補貼減少且向平價過渡的情況下,地方補貼將成為鼓勵光伏發展的重要內容。下面,能環寶為您整理了過去一周國內及國際光伏行業資訊。速看!!四、廣東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保障和電力交易兩個實施方案公開徵求意見11月16日,廣東省能源局發布通告,就《廣東省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保障實施方案》(徵求意見稿)和
  • 鄭州就現代能源建設徵求意見,擬重點推進這些項目→
    【大河財立方消息】1月11日,鄭州市發改委網站發布《鄭州市現代能源建設實施意見(徵求意見稿)》,並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公開徵求意見時間截止到2021年2月10日,公眾可通過電子郵件或郵寄信件的方式提出意見建議。
  • 解讀|財政部解讀可再生能源發電、新能源汽車等行業可獲哪些補貼?
    可再生能源發電補貼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補助資金的定義是什麼,享受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補助資金需要哪些條件?答: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補助資金是按照《可再生能源法》要求,通過從電價中徵收基金附加的形式籌集資金設立,支持電網企業收購光伏、風電、生物質等可再生能源發電量的政府性基金。
  • 存量光伏項目可納入補貼清單!三部委發布非水可再生能源管理...
    (二)充分保障政策延續性和存量項目合理收益。已按規定核准(備案)、全部機組完成併網,同時經審核納入補貼目錄的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按合理利用小時數核定中央財政補貼額度。對於自願轉為平價項目的存量項目,財政、能源主管部門將在補貼優先兌付、新增項目規模等方面給予政策支持。價格主管部門將根據行業發展需要和成本變化情況,及時完善垃圾焚燒發電價格形成機制。
  • 國家能源局發文:推動非化石能源替代化石能源
    《中華人民共和國能源法(送審稿)》修改稿進一步修改完善,形成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能源法(徵求意見稿)》,現再次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歡迎有關單位和社會各界人士在2020年5月9日前,以電子郵件的方式(yijian@nea.gov.cn),就《中華人民共和國能源法(徵求意見稿)》提出寶貴意見建議。
  • 光伏新增9GW,風電11GW,江蘇省可再生能源「十四五」規劃徵求意見
    近日,江蘇省能源局發布《江蘇省「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專項規劃(徵求意見稿》),明確充分發揮太陽能資源,到2025年底,全省光伏發電裝機達到2600萬千瓦。其中,分布式與集中式光伏發電裝機分別達到12GW、14GW。
  • 熱點新聞:車用IV型氫氣瓶標準徵求意見,嶽陽加快氫能建設
    「熱點新聞」是氫雲鏈旗下的全新欄目,主要包含國內外上針對氫能、燃料電池等內容方面最新新聞信息,地方政策,技術革新等,每天一期。會上,專家提出嶽陽市氫能城市建設的總體定位是建設中國中部氫能產業標杆城市,或「中部氫谷」,把嶽陽市建設成國家新能源示範城市和國家可再生能源示範區,打造外部組織協作+氫產業鏈構建+重大項目驅動+全域空間布局+產業網際網路融合+各項政策配套的嶽陽模式。邱虹指出,嶽陽發展氫能產業時不我待,要對氫能產業規劃、發展進行專題調度,有關部門要加強向上對接,儘快邀請課題組來嶽陽進行調研,促進我市氫能城市建設。
  • 附加補助資金預算提前下達 支持可再生能源發電
    日前,財政部出臺一系列促進可再生能源發展政策,加快推進可再生能源發電補貼項目清單審核有關工作,並提前下達2021年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補助資金預算。按照財政部等三部門在今年年初聯合發布的促進非水可再生能源發電健康發展文件的要求,國家不再發布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補助目錄,而由電網企業確定並定期公布符合條件的可再生能源發電補貼項目清單。
  • 菲律賓可再生能源潛力與政策--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菲律賓共和國大使...
    近年來,由於深刻認識到菲律賓傳統能源匱乏而可再生能源儲量豐富的國情,加上當前提倡發展清潔綠色能源的國際潮流,促使菲律賓政府決定,將開發可再生能源作為實現能源自給的一個重要方向,下大力氣推動該產業發展。菲律賓可再生能源產業的新政策與廣闊前景,為我探討與菲開展這方面的合作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契機。
  • 再生有色金屬工業排汙許可證技術規範徵求意見
    再生有色金屬工業是我國循環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原生礦冶煉相比,再生有色金屬的循環利用在節約資源、減少能耗和改善環境方面效果極其顯著。但由於眾多中小企業工藝落後,環保設備缺失,導致的環境汙染也極為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