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巨變之年
無負山河風光
——盤點2020年度中國能源行業十大新聞
在光陰匆匆的腳步聲中,2020年已經落幕。對於能源行業,2020是一個極不尋常的年份。
這一年,我們經歷了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的考驗,能源行業及時復工復產為生命護航;
這一年,我們目睹了《能源法》(徵求意見稿)的正式出爐,歷時三載終不負眾望;
這一年,我們見證了氫能產業的快速發展,「電氫社會」的理想向我們伸出了橄欖枝;
這一年,我們聽見了風電、光伏吹響全面平價上網的號角,可再生能源無補貼時代的大幕正徐徐拉開;
這一年,我們莊嚴地向世界做出了「碳中和」的承諾,能源轉型的步伐日漸加快;
這一年,我們敲開了全面小康社會的大門,農村電氣化和能源產業扶貧功不可沒……
守土有責,守土盡責!過去的一年,能源行業以默默付出與堅守,回饋著祖國的山河大地,寫就了一段又一段不朽的詩篇。2020年,能源行業有哪些值得記錄的「足跡」?中國改革報《能源發展》周刊盤點年度十大新聞事件,帶您一起回顧這一年發生在能源領域的大事。
1.非水可再生能源發電實施分類管理
事件:
2020年春節前夕,財政部、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聯合下發《關於促進非水可再生能源發電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堅持以收定支原則,新增補貼項目規模由新增補貼收入決定。同時增強政策協同性,對不同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實施分類管理。
點評:
2020年是「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風電、光伏發電在政策「換擋」中向全面平價時代過渡的關鍵時期。此項政策的落地,是國家支持可再生能源平穩、有序、高質量發展的有力之舉,對於我國可再生能源的發展有著「承上啟下」的重要意義。
2.能源行業積極復工復產抗擊疫情
事件:
2020年2月23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相關司局領導出席並介紹做好疫情期間煤電油氣重點供應、保障居民用能需求工作情況。據介紹,截至新聞發布會當日,全國大部分煤炭、煉油企業已經基本復工復產,電力、油氣開採企業都保持連續生產作業,鐵路運輸企業優先運輸煤炭等重點物資,煤電油氣供應總體充足。
點評:
2020年年初,嚴重的疫情和為應對疫情採取的果斷措施,導致我國短時局部能源供應吃緊,特別是湖北省、武漢市各醫院、隔離點、防疫物資生產單位、居民區等抗疫一線用能需求上升。針對醫用口罩等醫療物資緊缺的現狀,中國石化所屬煉化企業緊急部署16條熔噴布生產線;隆基股份、通威集團、正泰集團、遠景能源等大批民營企業也紛紛捐資捐物,從積極復工復產到轉戰醫療物資領域,都體現了能源行業的責任和擔當。
3.我國首部《能源法》公開徵求意見
事件:
2020年4月10日,國家能源局發布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能源法(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的公告,意味著經過長達3年的修繕,我國首部能源法即將出臺。根據國家能源局發布的《徵求意見稿》起草說明,制定能源法是為了明確中國能源發展改革的方向目標,建立統一的市場規則和競爭秩序,以及推進能源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
點評:
歷時3年,我國首部《能源法》徵求意見稿終於面世,促進了可再生能源法、電力法等相關能源領域法律加速修改和完善,最終促進中國能源朝著市場化、清潔化、智能化、綜合化方向發展。
4. 金沙江烏東德水電站首批機組投產發電
▲ 2020年6月29日拍攝的烏東德水電站大壩一景(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記者 胡超 攝)
事件:
2020年6月29日,投資超千億元的巨型水電站金沙江烏東德水電站首批6號、7號機組順利完成72小時試運行,標誌著烏東德水電站首批機組正式投產發電,進入商業運行。習近平總書記代表黨中央,對首批機組投產發電錶示熱烈的祝賀,並強調烏東德水電站是實施「西電東送」的國家重大工程。
點評:
烏東德水電站裝機規模為中國第四、世界第七。電站共安裝12臺單機容量85萬千瓦水輪發電機組,是世界目前已投產的最大水輪發電機組。十年磨一劍,烏東德工程全體建設者攻克多項世界級難題,特別是克服疫情帶來的嚴峻挑戰,高質量實現建設精品工程的目標。
5.2019年、2020年兩批風電光伏平價項目明確
事件:
2020年8月5日,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發布《關於公布2020年風電、光伏發電平價上網項目的通知》,明確了2019年、2020年兩批平價項目建設時限要求。《通知》指出,結合各省級能源主管部門報送信息,2020年風電平價上網項目裝機規模1139.67萬千瓦、光伏發電平價上網項目裝機規模3305.06萬千瓦。
點評:
平價上網是風電、光伏無法逾越的「成人禮」。此次平價項目的公布,有利於鼓勵風電、光伏發電企業積極降低成本,加快風電、光伏發電無補貼平價上網進程。切實提升我國風電、光伏發電產業的市場競爭力,早日實現與傳統化石能源發電同價競爭。
6.五部委開展燃料電池汽車示範應用
事件:
2020年9月21日,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五部委聯合發布《開展燃料電池汽車示範應用的通知》,明確將採取「以獎代補」方式,對入圍示範的城市群按照其目標完成情況給予獎勵,示範期暫定為4年。通知發布後,各地政府和企業申報踴躍,據不完全統計,有19個城市群已進行了申報。
點評:
氫能產業尚處於發展初期,示範應用的布局將影響我國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格局的形成。此次政策中,「示範城市群」是一大亮點,國家鼓勵申報城市群打破行政區域限制,強強聯合,自願組隊,取長補短。「示範城市群」的提出,將有助於構築完整的制、儲、運、加、用的產業鏈。
7.我國宣布「碳中和」目標
事件:
2020年9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鄭重宣布:「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採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12月12日,在「氣候雄心峰會」上,總書記進一步宣布,到2030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將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將達到25%左右,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12億千瓦以上。
點評:
中國向世界宣布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不僅是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的國策,也是從現實出發的行動目標,更是高瞻遠矚的長期發展戰略。在業內看來,「碳中和」目標既是挑戰,更是機遇,將帶來新產業、新增長點、新投資,實現經濟、能源、環境、氣候共贏。
8.國家管網集團接管「三桶油」管道基礎設施資產
事件:
2020年9月30日,國家石油天然氣管網集團有限公司舉行油氣管網資產交割暨運營交接籤字儀式。按照約定,國家管網集團與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中國海油、中國誠通、中國國新、社保基金會、中保投基金、中投國際、絲路基金共同籤署的資產交易協議和增資擴股協議於當日24時正式生效,國家管網集團將全面接管原分屬於三大石油公司的相關油氣管道基礎設施資產(業務)及人員,正式併網運營。
點評:
國家管網集團近一年的組建工作基本完成,油氣管網運營機制市場化改革也從一張設計藍圖實現了落地,國家管網集團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市場運營主體,終結了以往油氣管網領域分散運營的局面,同時將重塑整個油氣市場運營規則和體系,是構建全新運營體系的起點。
9.「華龍一號」全球首堆併網成功
▲ 「華龍一號」全球首堆福清核電5號機組常規島廠房。
(新華社發)
事件:
2020年11月27日0時41分,「華龍一號」全球首堆——中核集團福清核電5號機組首次併網成功。經現場確認,該機組各項技術指標均符合設計要求,機組狀態良好,為後續機組投入商業運行奠定堅實基礎,並創造了全球第三代核電首堆建設的最佳業績。
點評:
「華龍一號」全球首堆併網成功標誌著中國打破了國外核電技術壟斷,正式進入核電技術先進國家行列,對我國實現由核電大國向核電強國的跨越具有重要意義,為世界核能技術創新提供了「中國智慧」。同時,也進一步增強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對「華龍一號」的信心。
10.《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發布
▲ 圖表:《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圖1)
(新華社發)
事件:
2020年12月21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並舉行新聞發布會。白皮書系統介紹了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推進能源革命的歷史性成就,全面闡述了新時代新階段中國能源安全發展戰略的主要政策和重大舉措,旨在讓國內外社會全面了解中國能源政策和發展狀況。
點評:
能源白皮書全面總結了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推進能源革命的戰略思路、重大政策和發展成就,向國內外講好新時代推動能源高質量發展的中國故事,展示我國堅定不移走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道路的決心,體現我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責任擔當。
(中國改革報、改革網記者 焦紅霞 實習記者 吳昊)
原標題:《【盤點】2020年,能源行業那些值得記錄的「足跡」》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