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2020值得銘記的十大醫療人物
2020年已進入尾聲。回顧過去一年,全球大流行的新冠疫情為每個人的生活投下濃重陰霾,也深刻形塑了中國醫療行業格局。
一些人在2020年裡扮演了關鍵角色。不同的選擇背後,是對「好醫生」的理解與詮釋。在這辭舊迎新之際,「醫學界」帶你盤點2020值得銘記的十大醫療人物。
李文亮
武漢市中心醫院眼科醫生李文亮,是新冠疫情中最早倒下的醫務人員之一,年僅34歲。
1月10號李文亮出現咳嗽症狀,11號發熱,12號住院。2月7日官方通報李文亮於凌晨2時58分病逝。
李文亮的最後一條微博發布於2月1日,內容是告訴網友他的核酸檢測結果陽性,他終於被確診了。在他去世後,他的這條微博成了一個「樹洞」,每天都有網友在這條微博下留言,迄今已有上百萬網友在這條微博下留下足跡。
艾芬
武漢市中心醫院急診科主任艾芬,因在接受媒體採訪中的一句「早知道有今天,我管他批評不批評我,『老子』到處說。」而被人銘記。
李文亮轉到群裡的那份檢測報告,就出自艾芬主任,她也因此被醫院領導批評,並被要求噤聲。此後,她不顧醫院的禁令,勇敢的向媒體講出了她所看到的疫情早期情況。
艾芬醫生身上,體現了一位醫生的良知和專業素養。
王辰
在武漢打贏這場疫情防禦戰中,方艙醫院的設立被公認為是這場戰役的轉折點,也是決勝的關鍵之舉。方艙醫院方案的提出者,就是中國工程院副院長、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院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王辰。
4月2日,王辰院士帶領的團隊在《柳葉刀》發文,向全世界分享了中國方艙醫院的建設和管理經驗,此後許多疫情暴發國家都借鑑了這一方案。
鍾南山
在1月20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呼吸病學專家鍾南山向媒體說出新冠病毒肯定「人傳人」之前,全世界對新冠病毒是否會人傳人一直存疑。這之後,拉開了中國抗擊新冠的大幕。
8月11日,84歲的鐘南山被授予「共和國勳章」。
張文宏
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在疫情期間出任出任上海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張文宏因耿直敢言,金句頻出,被網友稱為「硬核主任」。
疫情期間他提出「主任親自查房」,而不是「在後面指手畫腳」;換崗,「人不能欺負聽話的」,「把所有崗位的醫生全部換下來,換成科室共產黨員」,「沒有討價還價」。其視頻在微博等社交媒體走紅。
張文宏發出的是理智之聲、科學之聲,他也因此贏得了無數網友的讚譽。
陶勇
1月20日,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眼科發生惡性傷醫事件,主任醫師陶勇和其他兩名醫護不幸被砍傷。陶勇受傷最為嚴重,身為一名優秀眼科專家,他再也無法上臺主刀手術了。
暴力並未能擊倒陶勇醫生,反而讓他更堅強。康復後他積極參與疾病科普及公益活動,並呼籲醫院落地安檢,保護醫護人員的安全,他用另一種方式積極踐行著一位醫者的仁心與責任。
8月,陶勇獲得第十二屆「中國醫師獎」。
張定宇
湖北省衛健委副主任、武漢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身患漸凍症,仍然留在疫情「風暴眼」。
收治首批7名不明原因肺炎患者後,金銀潭醫院率先採集樣本開展病毒檢測,組織動員遺體捐獻,為確認新冠病毒贏得了時間,為開展新冠肺炎病理研究創造了條件。
張定宇憑藉堅強意志,帶領醫院幹部職工救治了2800餘名患者,被授予「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
陳薇
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院士陳薇帶領團隊,與康希諾生物合作,主導此次腺病毒載體重組疫苗研發。
3月16日該新冠疫苗獲批進入臨床試驗,4月12日進入Ⅱ期臨床試驗。試驗結果驗證了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兩期數據在《柳葉刀》上發表。目前Ⅲ期臨床在巴基斯坦等地順利開展,入組受試者超過萬人。
該疫苗被國家知識產權局授予發明專利權。陳薇由此獲得「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
「重症八仙」
「重症八仙」是八個人,指的是參與武漢抗疫的八位重症醫學科專家: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副院長邱海波、北京朝陽醫院副院長童朝暉、北京協和醫院內科重症醫學科主任杜斌、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管向東、東部戰區總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醫師趙蓓蕾、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康焰、北京宣武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姜利、蘇北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鄭瑞強。
為打贏武漢抗疫戰,全國各地派去了最精銳之師,這八位專家是其中代表,他們坐鎮武漢7家定點醫院,並留守到最後,為武漢最後出院的重症患者保駕護航。即使離開武漢之後,他們的身影又出現在牡丹江、吉林、大連、烏魯木齊等疫情一線。他們被網友尊稱為「重症八仙」。
逆行者
從武漢疫情暴發開始,全國各地及人民軍隊,累計向湖北派出346支醫療隊,人員累計42600多名,他(她)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逆行者。
不僅僅是這42600多名醫務人員,還有無數雖未能去武漢支援,但在各地依然堅守崗位,保患者健康平安的醫務人員,他(她)們也一樣是最美的逆行者。
來源:醫學界
作者:從小新
校對:臧恆佳
責編:潘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