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名大二女生,因為小時候一次意外的燒傷,右手及右胳膊留下了不少傷疤,她為此時常感到自卑。一到夏天,更是連短袖也不敢穿,生怕別人會注意到,會因此不喜歡自己。
這位大學生的這種心理感受,在心理學上被稱為「焦點效應」,也叫「聚光燈效應」。一個人因為有了這種心理作用,就會感覺自己站在聚光燈下,所有的不完美都會被別人注意到,因此,愈發誠惶誠恐。
美國心理學家基洛維奇曾經做過一個有趣的實驗:他在康奈爾大學隨意挑選了一名學生,讓這名學生穿上一件十分怪異的T恤衫走進教室。一周後,他就此事進行問卷調查,結果,只有23%的學生注意到了這件事。
沒有人會像你自己那樣關注自己。一個人因為擔心自己的外表不完美,會引起別人反感;一個人擔心自己的能力不足,認為自己做不成大事,進而產生焦慮、自卑。這其實源於一種內心對自我的不接納。
因為信心不足,認為別人十分在意自己外表,認為別人看不上自己的能力,於是,無限放大自己的缺陷或不足,就會過高估計別人對自己的外表和行為的關注程度,自怨自艾,於事無補,憂鬱自卑,無所事事,最終毀了自己。
要學會弱化自己的缺點,放大自己的優點。對於既定的事實:比如手臂上的疤痕、性格內向等等,這些都是客觀存在的,不會因主觀意願而改變。但是,我們卻能夠讓自己的能力得到提升,讓自己的心靈得到淨化,不斷豐富個人內涵,提高人格魅力。那時,自己手臂上的疤痕,就不再是個人形象的缺陷,卻成為坎坷生活的一種磨礪。也許,你就會驚喜地發現,正是這些不完美,造就了你的與眾不同。
有這樣一句話:「每個生命都是一個不朽的傳奇,每個傳奇背後都有一段精彩的故事。」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特的個體,有優點,有缺點,只要放大優勢,降低劣勢,充滿自信,不畏艱辛,就一定能夠實現人生的精彩。(朱吉紅/正義網7月2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