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女生明明挺好看的,為什麼總是「見光死」?|聚光燈效應

2021-01-11 戀愛成長學會

我相信很多女生都經歷過這樣的時刻:

和喜歡的人在微信上聊天時很自如,但一見面就緊張得說不好話;

明明在見面前想好了很多想說的話,但是當對方和自己眼神對視的那一刻就緊張得不敢看對方的眼睛。為什麼在喜歡的人面前總沒辦法很好地做自己,這成了很多女生最頭疼的問題。

怎麼辦?真的需要在喜歡的人面前費盡心思嗎?當然不是,做自己比做一個「戲精」更惹人愛。

01

首先,在見到對方之前問自己一個問題:

我今天要見的這個男生真的有那麼完美嗎?我是不是對他已經有一個比較深入的了解了?

接著再給自己來兩句積極的自我暗示(可以是自誇或者強化自己的優點):

比如:想當年我還是大學主持迎新晚會的主持人呢,面對那麼一大波人我都不怕,今天我面對的就一個人而已,更沒什麼可怕的;

我今天打扮得這麼美,走在路上都有很多人看我,看來今天這身打扮還是很被人認可的哦;

我都了解了他的基本資料,也和他在微信上聊了有一段時間了,只是沒見過面而已,沒什麼好緊張的。

有時候我們總是不經意地把自己的缺點放大,以為自己表現不好對方就會注意到,這就是心理學上的聚光燈效應。

但其實就算對方注意到了,事後也就忘了。所以,在約會中其實男生並沒有你想像的那麼刻意地關注你的一舉一動,而是看整體感覺,所以別總在心裡一遍遍默數自己的缺點,要學會打破聚光燈效應的影響。

約會開始的那一刻不管你約會前做過多少準備,背過多少臺詞,統統放空自己,只需要做一件事,就是享受那一刻的約會,享受和他在一起的美好時光。

這裡跟大家說一個反例,上周在線下約見了一位學員,這個姑娘是朋友介紹給我諮詢的,她因為和喜歡的異性約會總是見光死,所以內心非常受挫。

見到後我發現這個姑娘長得還挺清秀的,所以應該不是顏值的問題。就很好奇見光死到底是因為什麼呢?

聽她描述了和男生見面的情況後才知道原來是因為她每次約會都會精心準備,但也就是太過於精心,所以執著於完美的狀態,反而顯得很刻意,不真實。

就像她有一次和男生約在西餐廳,由於她平常不怎麼吃西餐,對西餐的很多禮儀是不太了解的,事前看了很多資料。

而這個男生是從國外留學回來的,對西餐的吃法駕輕就熟,所以在吃飯的時候她更加的小心,生怕出錯,一直回憶自己前一晚背過的禮儀。

結果最後弄巧成拙,因為太緊張了,她完全是在按自己所設定的完美路線的框架在約會,讓男生覺得面前的這個女生一點都不真實,很有距離感。

其實對於男生來說,他並不知道你為了這個約會做了多少準備,對方看到的更多的是你在約會中所表現出來的樣子。

那么正式約會時我們應該如何做呢?記住一點,在約會中要「挑對方的刺」。(當然這裡的挑刺是打引號的)

看過傑克倫敦寫的小說《馬丁·伊登》的人應該會發現裡面有一個很有意思的故事情節,講的是一個出身貧寒的男主喜歡上了一位家境優越的女生,家庭背景相差如此之大,難免讓這個男主在約會中變得非常地緊張。

但是在有一次的約會中卻讓男主一下子消除了緊張的心理,是什麼有如此大的魔力呢?

其實是很微小的一個細節,在吃飯間隙男主發現這個女生在吃飯的過程中把麵包屑粘在臉上了。

瞬間他就覺得這麼一個完美的女神也會有失態的時候,但這份失態並沒有影響女生在他心裡的位置,反而讓他明白了人無完人,讓他在女生面前學會了放鬆,也變得更有底氣和自信了。

說完這個故事,其實我們會發現在實際的約會中我們的緊張往往是因為把對方神化了,把對方想像得毫無瑕疵。

但這世界上不存在完美的人,面對讓自己心波蕩漾的男神時,在心裡挑一挑男生身上的缺點,適當放大自己的亮點,可以讓自己的心態更加平穩。

02

場合的選擇也很關鍵。

對於特別容易緊張的女生來說,一個合適的約會場合可以達到很好的救場效果。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從什麼時候開始吃飯和看電影成了約會的最佳套餐,但是對於比較內向或容易緊張的女生來說可能就不是最佳的約會選擇了。

因為吃飯需要面對面,不能一直吃不說話,在電影院的時候整個氣氛是很安靜的,就這麼坐著看電影也會變得很尷尬。

所以拋開最佳套餐和大眾選擇,根據自身的特質選擇約會場合才是最佳。

比如對於熱愛運動的女生來說可以選擇打球(羽毛球,網球,桌球等),因為運動的狀態下不需要刻意地去想話題,所有的話題都可以圍繞怎麼打好這場球展開。

對於比較熱愛生活的女生來說可以選擇去做DIY烘焙,插花,陶藝等,兩個人的互動會顯得很自然,在一起製作的過程中不需要過多的言語,彼此幾個眼神的對視就足以讓對方心動,結束之後還可以一起為兩個人共同的作品留下紀念。

對於比較熱愛藝術的女生來說可以選擇去看展覽(畫展,書法展等)在走動的過程中邊看邊聊,沉浸在美的享受中,沒話說的尷尬自然而然地就化解了。

這些都是不善言辭的女生為自己製造源源不斷話題的絕佳約會地點哦。

在喜歡的人面前展現最真實的自己,其實這是一種極好、極放鬆的感覺,之所以很多時候和男生見面,男生會覺得你和我在朋友圈裡看到的,微信上聊得感覺不一樣。

就是因為某些時候你沒有表現真實的自己,只是在扮演心裡想像的那個完美形象。

但其實完美就是接納自己的不完美,對於男人來說,吸引的前提永遠是一個真實的你。

戀愛成長學會,致力於完美的兩性長期關係,如果你正經歷著難以解決的情感問題,歡迎在下方評論,或者私信聯繫我們,我們將會用科學的方法解決你的一切情感問題。

相關焦點

  • 孩子為什麼怕被說?了解聚光燈效應,讓孩子正確的認識自己
    可明明這一次又是孩子犯了錯誤,他卻並不希望被孫先生教育。反而在孫先生教育孩子的時候,孩子說道:「你能不能別老說我?真是煩死了!」這讓孫先生表示非常無奈,你要是不犯錯的話,我不就不會說你了嗎?其實生活中關於這樣的案例很常見,有很多孩子不願意聽從父母的教育,而且還總是表現出一副抗拒的樣子。那麼為什麼孩子會表現出這樣的樣子呢?為什麼孩子怕被說?
  • 為什麼有些人明明長得很好看,卻不上相?公認的美女也不例外
    為什麼有些人明明長得很好看,卻不上相?先來看一下科學式解釋。加州大學和哈佛大學的心理學家們實驗發現,如果把某個人在視頻中說話時的畫面暫停並截圖,這張人臉靜態圖像卻沒有原視頻中的動態圖像好看。心理學家們把這個現象成為「凍臉效應」。
  • 大多「聚光燈效應」作祟,正面引導是關鍵
    明明自己是好意,但孩子卻總是說不得,這可怎麼辦?到底什麼原因會導致孩子患上「說不得」的症狀?第一、孩子有些自卑有些孩子之所以會對別人的批評顯得非常的抗拒,可能是因為他們的內心有些自卑,他們覺得自己的身上有著太多的缺陷。但同時又沒有具備直面缺陷的足夠勇氣。因此,他們不得不用比較激進的方式來保護自己,試圖掩蓋自己脆弱的內心。
  • 孩子「說不得」,多半是「聚光燈效應」在作祟,父母有必要了解
    劉女士其實也感覺到很無奈,為什麼孩子說不得?做錯了事,為什麼還要擺出一副理直氣壯的樣子?這難道就是孩子的本性嗎?生活當中這樣的案例有很多,很多父母也會表示好奇。到底是什麼原因促使這些孩子「說不得」呢?其實原因也是比較簡單的。為什麼有些孩子「說不得」?
  • 聚光燈效應:為什麼我勸你不要太把自己當回事?
    又或者下雨天在人很多的地方摔了一跤,就覺得周圍的人都在嘲笑自己,當時想「死」的心都有了。穿了一件個性的衣服走在人多的地方,總是覺得那天所有人都多看了自己的兩眼。……而上面所出現的現象在心理學上被稱為聚光燈效應。
  • 為什麼有的女生五官明明很精緻,看著卻很一般,關鍵可能在這地方
    但是在每個女生心中,永遠是不會對美感到滿足的。皮膚夠白了,希望再嫩一些;眼睛夠大了,又覺得搭配雙眼皮可能更好看,鼻子很精緻了,又希望少一點黑頭就好了。總是希望自己的美能更加完美一點,當然,這種對美的執著,也是一種很可貴的價值認知。
  • 聚光燈效應
    有一名大二女生,因為小時候一次意外的燒傷,右手及右胳膊留下了不少傷疤,她為此時常感到自卑。一到夏天,更是連短袖也不敢穿,生怕別人會注意到,會因此不喜歡自己。  這位大學生的這種心理感受,在心理學上被稱為「焦點效應」,也叫「聚光燈效應」。一個人因為有了這種心理作用,就會感覺自己站在聚光燈下,所有的不完美都會被別人注意到,因此,愈發誠惶誠恐。
  • 你明明性格開朗,長得還挺好看,怎麼好像是異性絕緣體一樣?
    印象中大學裡面她身邊沒出過什麼異性,明明長得也挺還好看的,卻好像是異性絕緣體的,全寢室都希望看看談了戀愛的她究竟是瀋陽樣子,可惜直到畢業也未能如願。後來仔細問了問,其實她也不算戀愛,又一個男生對她有好感,之前一直撩她,但是因為她要換個城市工作,那個男生就不再找她看聊天了。「之前每天聊天,現在半天不回一句話。
  • 為何有些女生正面好看,側面就「不上相」?臉上這3點太影響顏值
    說起美女,其實每一個人心中都會有自己的一個標準,但是真的能稱得上是「360度無死角美女」的,確實是沒有幾個,我們女孩子在拍照的時候一定會有這樣的感覺,明明正臉看著長相十分好看的,稱得上為精緻了,但是一看側臉就「慘不忍睹」了,臉沒有什麼立體感,顏值下降了許多!
  • 孩子「說不得」的背後,或是聚光燈效應在起作用,家長試試這樣做
    對此,家長們也很苦惱,明明都是為了他們好,如果孩子有錯誤,家長也不說,這不是拿孩子的未來開玩笑。案例分析前不久,在朋友家聚餐,吃飯的時候,朋友孩子不小心把湯弄灑了。朋友就隨口說了一句:你怎麼這麼不小心,毛手毛腳的,湯燙著你怎麼辦。
  • 有些男生明明很帥,為何拍照卻很醜?第三個原因是全國男生通病
    我們現實生活中有很多這種人,明明長得好看,但他們拍的照片卻總是不盡如人意,但也有很多長得差點意思的人,拍出來的照片卻非常帥氣,難道相機拍出來的和我們的世界不是同一個嗎?相信只是男生朋友有這個疑問,就連他們的女朋友也非常疑惑吧!
  • 為什麼有些女生明明五官一般,看著卻很美?這幾點最關鍵
    這個世界上,恐怕是沒有女生不愛美的,可我們的長相卻難以自己決定,有些女生生來就五官精緻讓人羨慕不已,但天生麗質的人總是少數,我們中大部分人或多或少總會有些小缺陷。但在我們羨慕天選之子時,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我們生活中還有一種女生,她們的五官並不優越、也不精緻,甚至某些方面還有著肉眼可見的缺陷,或許是眼距太寬、內雙、單眼皮、鼻梁稍低、牙齒微凸、輪廓不柔和,但架不住就是讓人覺得很美,甚至忽略了那些缺陷。這樣的女生一般都是因為這三種原因。
  • 聚光燈效應:為什麼別人都在看你?
    在社會心理學上,這種現象叫做「聚光燈效應」。聚光燈效應背後的原因是什麼?是我們自我中心主義猖獗的結果。我們都是自己世界的中心。不過這不意味著我們傲慢,也不意味著我們重視自己甚於別人。相反,它意味著我們從自己的經歷中分析我們的存在。我們通過周圍的人看我們、觀察我們的感覺來評價周圍的世界和其他人。
  • 紫羅蘭為什麼「見光死」,請注意這些問題!
    很多商家和玉友遇上紫羅蘭的翡翠都會有這樣的經歷紫色的翡翠在強光或在室外下會發白甚至會變成白色,俗稱「見光死」,給別人看的時候,沒有展現出實物應有的效果而在室內且很濃鬱、鮮亮什麼會出現見光死呢?這個時候,「見光死」指的就不是見自然光死,而是見燈光死了。紫羅蘭翡翠的挑選。為了避免被不同光源下的顏色所誤導。
  • 聚光燈效應:講真,自從不把自己當回事之後,我活的快樂多了
    為什麼一次年終述職的小失誤,會讓西子如此在意甚至是離職?為什麼一次出醜就毀了一個人的一生?其實這都是「聚光燈效應」惹的禍。什麼是聚光燈效應?或許你在生活中也有遇到過:你出門忘了洗頭也沒化妝,走到哪都覺得自己丑, 見到別人看自己一眼就覺得對方是在嘲笑自己。你在公共場合不小心放了個屁,立刻就會漲紅了臉,恨不得找地洞鑽了,擔心旁人會投來鄙夷的目光。
  • 你知道聚光燈效應嗎?生活中的聚光燈效應你又知道哪些?
    我們先來看看聚光燈效應的定義,聚光燈效應,又稱焦點效應,是1999年季洛維奇和薩維斯基提出心理學名詞。有時候我們總是不經意的把自己的問題放到無限大,當我們出醜時總以為人家會注意到,其實並不是這樣的,人家或許當時會注意到可是事後馬上就忘了。沒有人會像你自己那樣關注自己的。
  • 其實沒有那麼多人在關注你,如何擺脫「聚光燈效應」,了解一下
    其實沒有那麼多人在關注你,如何擺脫「聚光燈效應」,了解一下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人比你自己更為關注自己了,在心理學上將這種行為稱為是「聚光燈效應」。其實這在心理學上來說是一個非常普通而又普遍的心理。在心理學上,對於「聚光燈效應」有這樣的定義,「聚光燈效應」又稱為是「焦點效應」。
  • 如何克服社交焦慮:理解聚光燈效應
    而這些學生平均認為其餘學生中一半人會記得這件事以及他們穿的衣服,因為他們遲到了,而且他們很確定在場的多數人都注意到了,但是,研究人員實際上得到的結果是只有百分之十的在場學生能記住他們遲到的場景以及他們穿的衣服,這是遲到學生認為的人數的五分之一,這項研究驗證了聚光燈效應。我們人類經常高估別人對自己行為的在意程度。我們覺得自己身處聚光燈之下,自己被所有人看著,評判著。
  • 聚光燈效應:別把自己看得太重要,別人根本沒注意你
    我們做錯了事,說錯了話,總是會對它無法釋懷,總覺得那些醜態百出的樣子會永遠成為別人的笑柄。而實際上大家並沒有注意到,也沒有人會把這件事放心上,除了你自己。這就是聚光燈效應,也叫焦點效應(Spotlight effect),這種心理現象的表現是:我們會普遍高估別人對我們的關注程度,即我們很在意自己給別人留下了什麼印象,以至於我們傾向於認為別人對自己關注度很大,而實際上並非如此。
  • 你有聚光燈效應嗎?
    你緊張不安,雖然事實並不是這樣的———這就是心理學中所說的聚光燈效應。<br><br>   你自信地去參加一次聚會,衣裝整潔,精神煥發,只是微風稍稍弄亂了你的頭髮。正當你打算推門而入時,門口的一面鏡子讓你驚駭不已———你感覺衣服邋遢零亂、頭髮簡直就是鳥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