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第81集團軍某旅列兵王航航,還未下連就小有名氣:新兵連比武考核名列前茅,各項工作積極主動、事事爭先。由於表現搶眼,他很快就成了各級關注的焦點。
可就是這麼一個比武奪金的好苗子卻在下連後不久接連出情況:先是下連考核意外折戟,接著又在野營班戰術考核中出現低級錯誤導致全班成績墊底……
「這小子到底怎麼了,關鍵時候老掉鏈子?」6月中旬,眼看著上級創破紀錄比武選拔在即,連長劉帥斌急得團團轉,與幹部骨幹一同查找原因。
「是怕苦怕累嗎?」他經常自我加碼,長跑訓練別人跑5圈,他經常跑10圈;「是經受不住挫折嗎?」每次失利後他都更加努力,還拖著傷腿跟隊訓練;「是激勵關懷不夠嗎?」上次剛考核完,劉帥斌就找他聊天談心……
「我怕大家期望的眼神!」一番促膝長談,王航航向指導員孟祥凱說出了心裡話:「我每天就像暴露在聚光燈下,特別害怕出錯讓大家失望」「越想證明自己,就越覺得無力,感覺怎麼努力也達不到大家的期許」「感到很挫敗,一想到考核就緊張,現在就想當個普通一兵」……
「這是壓力『爆棚』惹的禍。」聽聞消息的教導員吳歡正在為一項思想調查結果困惑:部分新戰士入伍前自我期望很高,但駐訓沒多久便沒有了那份「雄心壯志」,原因何在?在王航航身上,他找到了部分答案:這批新兵多是大學生,經過6個月新訓集中淬火強化後,體能和專業技能達到了較高水準,這讓部分幹部骨幹對他們有了過高的期望。同時,一些新戰士下連後急於表現自己,內心的壓力不言而喻,隨之而來的可能是焦慮、自我懷疑,甚至是逃避放棄。
好苗子不能讓壓力給壓垮了。吳歡召集全營幹部骨幹,圍繞「有的新戰士自甘平庸為哪般?」「如何適當施壓、促進新戰士健康成長?」等問題展開討論,及時糾正存在的比武考核定指標、借關心之名過度施壓、訓練盲目加碼等揠苗助長行為。
很快,王航航的事也引起了旅領導的重視,黨委議訓會上,明確要求各級幹部骨幹堅持科學組訓,逐步增加訓練難度強度,嚴禁盲目提高目標、過度關注新同志。同時,還派出訓練檢查督導組對新兵組訓中存在的急功近利現象進行集中整治。
身邊的幹部骨幹不再給王航航提比武奪金的事,而是與他一起探討如何科學合理訓練,做最好的自己,逐漸讓他找回了訓練感覺。前不久,王航航參加全營體能考核,在新老兵同臺競技中取得綜合成績排名第三、3000米跑單項第一的好成績。
給下連新兵定目標要能「夠得著」
■張 旭
新兵訓練由3個月延長為6個月,不僅僅是時間上延長了,還有基層幹部骨幹對新兵期望值的提升,不少帶兵人在潛意識中感覺這批新兵一下連就能當老兵用。
在採訪中記者發現,新兵經過半年的訓練,雖然體能和技能都有一定的基礎,但與連隊老兵相比,在實戰背景下的班組協同訓練、基地化演訓、大項比武歷練等方面仍有較大差距,尤其是心理素質上還有很大提升空間。
一線帶兵人在培養幫帶新兵的過程中,不妨合理調整期望值,多設置一些「跳一跳,夠得著」的小目標,通過適當引導達到外動力與內動力相統一,讓新兵們以健康心態輕裝上陣,安心工作。當然,如果新同志經過一番刻苦努力,仍沒有達到所期望的目標,也不要迷茫,更不能一蹶不振、偃旗息鼓,應正確處理個人得失與崗位需要之間的關係,以從容心態面對挫折,走好「兵之初」的每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