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抄襲必究
他有著俊朗帥氣的面孔,他能歌能演,做導師,做綜藝,做廚師……在他身上,似乎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
他的演藝之路充滿了傳奇的色彩,但又似乎人人皆知,因為他是名副其實的星二代,他在聚光燈下長大,他是大眾偶像明星——謝霆鋒。
他有很多的讓人羨慕的標籤。曾經的他是偶像,是明星,如今的他是實力派歌手、演員、廚師……他從16歲出道,到如今20幾年過去,仍然活躍在大眾視野。
可見,他成名的背後,沒有你想像中那麼簡單!
謝霆鋒出生在香港一個巨星家庭裡。父親謝賢是上個世紀著名影星,母親狄波拉是香港70年代第一位港姐。
出生在這樣的明星家庭裡,謝霆鋒似乎早就被註定要比普通人家的孩子要承受更多的非議,也必須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接受更多的不願意。
小時候的謝霆鋒不管去到哪裡,都有媒體或是「狗子隊」偷拍。因為父親和母親的關係,謝霆鋒的一舉一動,似乎都能成為媒體追逐的熱點。
每天大年初一更是要拍一張全家福送到報社,給媒體報導。
這就像是「例行公事」一樣,從謝霆鋒出生的那一年開始,就被當做有「義務」要去完成這些本讓他有些許討厭的事。
因為在小孩看來,這些聚光燈和拍攝設備,都那麼奇奇怪怪,而且還要被一群人圍著,做這個被規定的表情,這讓謝霆鋒當時很反感。
於是,在謝霆鋒13歲的那年,他跟媽媽說不想再拍了。但媽媽卻回復謝霆鋒:「這個必須要拍,大家媒體都在看著呢!」
當時的謝霆鋒心不甘情不願地站在那裡,臉上一點笑容都沒有。所有人都準備好了,叫謝霆鋒笑一笑,但謝霆鋒就是不笑。
結果,媽媽就把「不聽話」的謝霆鋒打了一頓。可是,不願意違背自己內心的謝霆鋒,執著地認為眼前的一切並不好笑,自己為什麼要笑,他問媽媽。
媽媽很耐心地解釋說:「今天是新年,有很多記者在拍我們。你要笑笑……」。
但在小孩的心裡很單純,他覺得遇到好笑的事,他才會笑。小時候的謝霆鋒也一樣,他說:「有記者那又怎樣?這些都不值得我笑。」
不管,怎麼哄謝霆鋒,謝霆鋒就是不想笑,結果就一直被媽媽打。
小時候的謝霆鋒,不喜歡被拍照,他不喜歡在聚光燈下「假笑」。
他希望自己的笑是從心而發的,但他很多時候身不由己,他總是要跟著父母面對鏡頭,並且「假笑」兩下。
而這些,似乎都是他是「星二代」所要付出的代價。因為父母的明星關係,謝霆鋒註定是被媒體關注的對象,這也為他日後進入演藝圈打下了堅固的基礎。
有著明星父母,這就像比普通人擁有了一張通關的門票。兒時的謝霆鋒,因為父母的關係一直受到媒體的關注。
年少時期的謝霆鋒,因為帥氣的外表而受到很多娛樂圈的前輩關注。
當時,年僅14歲的謝霆鋒愛上了音樂。因為父母離婚,加上青春叛逆期,為了發洩內心的不滿,謝霆鋒喜歡上了打鼓,從而漸漸地對音樂越來越喜歡。
而讓謝霆鋒踏入娛樂圈真正的契機,還是因為當時張耀榮舉辦的一個大型晚會。當時張耀榮找到謝霆鋒父親,說想找謝霆鋒上臺演唱一首歌。
那時的謝霆鋒聽到這個「無理」的要求,覺得很奇怪,當下內心是拒絕的。但礙於群眾的壓力,他被迫上臺唱了一首歌。
唱完歌之後,謝霆鋒回到後臺,就立馬有很多娛樂公司找謝霆鋒,說要籤謝霆鋒成為藝人。
幾天過後,越來越多的公司找到了謝霆鋒。最後,因為父親的各種人情關係,謝霆鋒籤約了如今的公司。
原本以為有一個明星父親為自己遮風擋雨,星途會一路順暢。但初入行的謝霆鋒,真的是被萬人「唾棄」。
剛出道的第一二年,謝霆鋒站在臺上唱歌時,常常聽不到自己在唱什麼。
並不是因為麥克風或是音響不好,而是因為臺下噓聲太大,大到把音響和麥的聲音都蓋住了。
有一次,謝霆鋒參加一個露天的場地表演。當時主持人介紹:「謝霆……」話還沒說完,臺下就噓聲一片,主持人嚇得趕緊跑了。
因為臺下有3萬人拿著螢光棒表示反抗,扔向舞臺,扔向謝霆鋒。
很多人都在臺下衝著臺上的謝霆鋒喊:「小痞子,回去學校吧。我聽唱歌,不會聽你的。」
雖然噓聲很大,螢光棒很多,但那時的謝霆鋒並沒有退縮。他邊唱邊躲著螢光棒,硬著頭皮把歌唱完了。
被「噓聲」籠罩的那一兩年,謝霆鋒時常在想:我到底做錯了什麼?
讓你們那麼討厭我。我想我也沒做錯什麼,我堅信有一天你們終會改變(對我的看法)。
面對外界的質疑,謝霆鋒堅持做自己,堅持繼續努力。他頂著謾罵聲和嘲笑聲,選擇了迎難而上,終於兩年之後,噓聲變成了掌聲。
骨子裡有著不服輸精神的謝霆鋒,在所有嘲笑聲中,走出了一條屬於自己的星光大道。
1997-1999年,謝霆鋒先後發行了5張專輯,1999年發行的第一張國語專輯《謝謝你的愛1999》更是成為他「偶像之路」的第一炮。
2001年,他以《玉蝴蝶》和《世紀預言》在世界音樂大獎中獲得全球最高銷量之亞洲最暢銷歌手獎。
在音樂上的成績,大家有目共睹的同時,謝霆鋒開始轉戰影視圈。
他初拍《少年古惑仔》時便意外受傷,每隔45分鐘就要換一次藥,但他依然堅持拍攝完成。
所有成功都是需要付出努力的,很多背後的心酸或許常人根本無法體會。
後來,謝霆鋒參演了《特警新人類》《玉觀音》《新警察故事》《無極》《十月圍城》等多部電影。並憑藉電影《線人》首次摘得香港電影金像獎影帝桂冠。
之後謝霆鋒創建個人品牌系列綜藝《鋒味》,參加綜藝,做導師……等等這一系列,都離不開謝霆鋒的個人努力與堅持。
當然,不無可否認。作為「星二代」謝霆鋒的成名之路,顯然比普通人多了一張「入門票」。
他成名的背後不簡單!
1996年12月27日,謝霆鋒正式籤約飛圖唱片(英皇前身)出道時,籤約儀式就有成龍等大牌明星到場支持。
而英皇的老闆與謝霆鋒父親謝賢是好友關係,這層關係就顯然讓謝霆鋒比其他人獲得更多的資源與機會。
加上謝賢在演藝圈裡打拼多年,認識一大群前輩級人物。謝霆鋒想要的資源條件都能得到滿足。
但謝霆鋒成名背後最不簡單的還是他自己的勇氣與堅持,還有努力。
他是在聚光燈下長大的「星二代」,他小時候「假笑」只為拍照,但也同時讓他從小就被「訓練」出了藝人該有的職業素質。
他在被3萬人扔螢光棒的時候,沒有退縮;在被很多人「噓聲」叫他滾出娛樂圈的時候,他沒有因此而在娛樂圈消失。
他的勇氣可嘉,他的堅持值得被尊重,他的努力值得學習……他經歷了比普通人更「不簡單」的成名之路。
也正是他的成名背後有著各方面的「不簡單」,才造就了如今這個實力派的「偶像」謝霆鋒。
--END--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