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喜歡本公眾號文章 → 點擊右上角「...」 → 點選「設為星標 ★ 」就不會錯過每篇好文章啦
——————————————————————————
生活很多小夥伴都玩過螢光棒,一根本來普通的塑料棒來回掰幾下,先是發出清脆的類似玻璃折斷的聲音。然後,本來稀鬆平常的螢光棒就能發出或綠或藍,或紅或紫的光。這種神奇的光是如何產生的呢?這裡涉及到幾個跟化學相關的知識。今天小編根大家聊聊,螢光棒裡的化學。
生活生活中發光的東西其實很多,比如我們最常見的主要有三類有太陽發光,燈泡通電後發光和火光。但螢光棒發光和上述三類並不大一樣。螢光棒之所以能發光,是由於螢光棒裡發生了化學反應。
生活我們都知道,草酸二苯酯容易與雙氧水反應,生成苯酚和過氧化酯。其中過氧化酯(1,2-二氧雜丁烷二酮)是個活性化合物(意思就是這化合物不穩定),該化合物會自發地分解,變成二氧化碳而釋放出能量。當反應體系中有合適的染料存在時,過氧化酯釋放的能量會被染料吸收,染料吸收化學能後可從基態躍遷到激發態。處於激發態的染料也不穩定,最終會回到低能量的基態。而這個過程中會激發發射出光子,從而產生光。這整個過程實現了化學能向光能的轉化。
上圖中的dye是染料,dye*是進入激發態的染料,hv是發出的光
生活這裡有個問題,上面講述的反應不需要加熱,只要接觸就會發生反應。如何等到想讓它發光的時候才發生反應而使螢光棒亮起來呢?這不像手電筒之類的,可以通過開頭控制,想亮了通電就行。
生活其實,很多有用的化學反應都面臨這樣的問題:如何準確控制一個反應的開始時間,劇烈程度和停止時間。化學發展到如今,化學家們很多程度還只停留在如何讓反應發生的階段,而如何準確(或精確)控制反應劇烈程度特別是停止時間卻在很多時候束手無策。
生活為了讓螢光棒裡的反應在想發光的時候發光,人們想到的把兩種反應物質分開,通常將雙氧水密封在玻璃管內,然後將草酸二苯酯和螢光染料的混合液裝入螢光棒裡(通常是聚乙烯塑料),並將裝有雙氧水的密封玻璃管放入其中。當需要讓螢光棒發光的時候,可能通常掰彎螢光棒或搖動、敲擊等方式使玻璃管破裂而讓反應發生。這裡同樣面臨一個問題,當玻璃管破裂後反應開始直至反應完全,中間無法停下來。因此,螢光棒只能使用一次,之後就不再發光了(如何讓螢光棒多次發光呢?小夥伴們有想法的可以後臺相互討論)。
螢光棒結構及發光操作(圖片源與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生活當然,不同的染料會導致發光的顏色不同,所以市面上出現發各種顏色的螢光棒,有可能是因為用了不同的發光染料。當然,有些顏色不同僅僅是因為螢光棒的顏色不同而已。
(圖片源與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不同化學結構的螢光染料,可以產生不同顏色的光
生活值得注意的是,雖然螢光棒能夠營造氣氛,但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螢光棒中提供化學能量的反應物草酸二苯酯和染料等物質,如果出現洩漏後被誤食可能會造成噁心、頭暈、麻痺、昏迷等不良反應;同時,螢光染料在人體內不易降解,誤食也會對人體造成危害;此外,裡面的碎玻璃也應該引起注意。因此,使用螢光棒時要格外留意以防破碎,並且還要及時回收以免對環境產生危害。
生活從嚴重意義上來講,螢光棒的發光過程其實並不是螢光,而是化學發光,因為它不是被光激發的,而是從化學反應中汲取的能量(是不是有點複雜,沒興趣的小夥伴略)。同樣還有一個特別出名的化學發光反應,常用於刑偵學,小夥伴們知道是什麼反應嗎?
螢光反應(視頻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看往期精彩文章,可掃描下面二維碼關注本公眾號↓
——————————————————————————
如果我們的文章對你有幫助,就把我們設為「星標」吧!這樣就不會錯過每次的推送啦!
右下點在看,右上點【···】分享,就是最好支持
點擊關注,查看更多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