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的區別是什麼

2020-11-30 國際能源網

可再生能源是什麼?很容易解釋,但不能解釋為非常規能源。可再生能源指能夠重複產生的天然能源,即不會隨它本身的轉化或人類的利用而日益減少,如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水力發電(大水電和小水電)、地熱能和海洋能。
   
       不能說可再生能源都是新能源。

生物質能即可發電,也可生產生物燃料,但其他的可再生能源均以發電形式來表現。根據REN21(21世紀可再生能源政策網絡)2015年的報告,2014年再生能源發電新增容量超過燃煤發電和燃氣發電新增容量的總和。其中大型水力發電和陸地風電場的電力生產成本比傳統的燃煤發電成本低;光伏發電的成本也在快速降低,再把風力發電和光伏發電列為「剛開發利用,但限於當前技術、經濟水平尚未廣泛推廣的新能源」,有些不恰當了。

實際上,在可再生能源中,既有常規能源也有新能源。譬如太陽能(主要是光伏發電)和風能發電在許多國家佔據明顯地位(見表4),已經不能算新能源了,但是聚焦熱發電(solar thermal power)由於發電成本太高,只能為新能源。風力發電在中國已經超過核能發電了,怎麼也不能稱為新能源,因此,如果單純從能源品種來劃分新能源很困難。

地熱能在中國佔國家電力生產的比例幾乎忽略不計,可算新能源;可是在肯亞(51.0%)、冰島(30.0%)、菲律賓(27.0%)、薩爾瓦多(25.0%)等的國家電力生產的比例中佔很大的份額,只能算常規能源。

在可再生能源中,海洋能真算得上新能源,開發利用得很少。海洋能有五種形式:潮汐能、波浪能、洋流能、海洋溫差能和海水鹽差能。根據國際能源署海洋能系統(IEA-OES)資訊,海洋能年總發電量理論值最高可達93 100TWh/年。

核能發電是指利用鈾為核燃料進行鏈式核裂變(Fission)反應來發電,屬於常規能源;但核聚變(Fusion)尚未工業化,屬於新能源。

氫能如果從化石燃料製取,不但浪費能量,而且增加碳排放;氫能應該從再生能源產生電力再由電解水製取,整個過程碳排放趨於零。

 

液化天然氣只是天然氣的一種運輸形式,不屬於新能源。

相關焦點

  • 聯盛新能源何旖莎:可再生能源發展的驅動力是什麼?
    可再生能源行業發展的主要驅動力是什麼?創新。而創新離不開性別多樣性。——何旖莎近日,聯盛新能源集團董事長何旖莎接受了德國新能源行業權威雜誌《The Beam Magazine》的獨家專訪,深入地探討了可再生能源行業發展現狀及挑戰、性別差距等話題。
  • 可再生能源「利用率」的概念,與「棄風率」、「棄光率」有什麼區別?
    可再生能源「利用率」的概念,與「棄風率」、「棄光率」有什麼區別?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2018年,全國風、光、水、核四種清潔能源總發電裝機達到7.49億千瓦,總發電量累計2.08萬億千瓦時,其中,風電利用率達92.8%,棄風率7.2%,同比下降4.9個百分點;光伏利用率達97%,棄光率3%,同比下降2.8個百分點;水能利用率95%以上;核電運行平穩,利用率保持較高水平。
  • 解讀|財政部解讀可再生能源發電、新能源汽車等行業可獲哪些補貼?
    可再生能源發電補貼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補助資金的定義是什麼,享受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補助資金需要哪些條件?答: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補助資金是按照《可再生能源法》要求,通過從電價中徵收基金附加的形式籌集資金設立,支持電網企業收購光伏、風電、生物質等可再生能源發電量的政府性基金。
  • 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概念股一覽表
    第4頁:鋰電池概念股一覽表 第5頁:垃圾發電概念股一覽表   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概念股一覽表>  天威保變(600550,股吧) 形成太陽能原材料、電池組件的全產業布局  小天鵝 (000418) 大股東參股無錫尚德太陽能電力  岷江水電(600131,股吧) 參股西藏華冠科技涉足太陽能產業  生益科技(600183,股吧) 控股的東海矽微粉公司是國內最大矽微粉生產企業  維科精華(600152,股吧) 成立的寧波維科能源公司專業生產各種動力
  • V2G前景廣闊 起步艱難——新能源汽車與智能電網、可再生能源融合...
    2020年12月30日,新能源汽車與智能電網、可再生能源融合發展路線圖設計及驗證項目第一階段裡程碑交流會在天津召開。在英國繁榮基金的支持下,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以下簡稱「中汽中心」)聯合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國網電動汽車服務有限公司、捷豹路虎(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共同開展了本項研究。目前,本項目第一階段裡程碑任務已經完成。
  • 北京市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資源的步伐將提速 全力推動能源生產和...
    北京市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資源的步伐將提速 全力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 來源:中國證券網 • 2018-09-07 17:46:44
  • 2020年1-6月山東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同比增長8%
    據山東省統計局最新消息,2020年上半年,山東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容量為3871.4萬千瓦,同比增長18.5%;佔全省發電裝機容量的27.0%,同比提高2.7個百分點。上半年,全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電量409.7億千瓦時,增長8.0%。
  • 能源巨頭加速布局可再生能源消耗量首次超越煤炭
    能源行業正在迅速轉型。成本效益越來越高的可再生技術的出現,正在徹底改變這個行業。根據此前巴黎協議的目標,希望全球能在2050年實現溫室氣體淨零排放,對此能源巨頭們紛紛表示自己正在向可再生能源領域進軍。但在能源結構中,可再生能源仍然遠遠落後於石油和天然氣等化石燃料,如果沒有頁巖氣繁榮帶來的廉價天然氣,美國的煤炭消費可能仍將大大高於可再生能源消費。(來源:EIA)在過去幾年中,殼牌(Shell)和英國石油(BP)等能源巨頭在可再生能源部門都相當活躍,投資者的積極性也被點燃,他們希望能源業務能更有可持續性。
  • 新能源長期機會在於核心資產 可再生能源發電和新能源車是兩大黃金...
    來源:金融界網 金融界網1月13日消息 鋰電出海、電車逆襲、風光平價,新能源板塊成為A股投資新風口。專業視角掘金新能源行業長期投資機會,南方基金經理龔濤、東吳證券電力設備與新能源組高級分析師陳瑤為投資人答疑解惑。
  • 可再生能源制氫勢在必行
    氫被譽為未來世界能源架構的核心,也被認為是最潔淨的燃料。不過,如果氫氣來自於化石燃料,則其製備過程並不「潔淨」。目前,商用氫氣96%以上是從化石燃料中製取,制氫過程中會排放大量二氧化碳,這類氫氣也被稱為「灰氫」。  發展氫能不可以偏離初衷。
  • 印度可再生能源發展前景難料
    來源:中國能源報(文丨本報實習記者 董梓童)太陽能發電成主要驅動力根據印度財政部的計劃,2020年擬為印度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部撥款30億美元,同比增加8.1億美元2019年底,印度石油和天然氣部部長普拉丹表示,印度計劃使用傳統燃料和可持續燃料的組合來創造「平衡的能源結構」,目標是發展以天然氣為基礎的經濟。今年1月底,印度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部秘書長庫馬爾再次公開表示,到2022年,印度可再生能源累計裝機規模將達到225吉瓦。
  • 可再生能源能否成就中國?
    彭博新能源財經12月1日發布《中國加速低碳進程》白皮書顯示,截至目前,全球60%碳排放的國家和地區已制定碳中和目標,包括中國、歐盟、英國、日本、韓國等。  煤炭時代成就了英國,油氣時代成就了美國。在這場圍繞「碳中和」的巨大變革中,作為全球可再生能源第一大國的中國,能夠成就怎樣的角色?
  • 新能源材料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利用可再生資源製造新能源
    核能技術與太陽能技術是新能源技術的主要標誌,是跨學科的跨專業技術及集成技術發展相互催化的產物。可以說,新能源技術與太陽能技術在科學上是相互促進的,但是其科學遠未接近成熟,相互區別還有待彌補。一、核工業核能工業是反應堆經濟化、可靠化、規模化、大型化、精密化的核科學及工程技術綜合領域。
  • 可再生能源技術存在的主要問題
    在此基礎上,組織編制了國家「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以及水電、風電、太陽能、生物質能和地熱能領域五年規劃。甘肅等15個省(區、市)編制了可再生能源(或新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廣東、西藏等16個省(區、市)在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或「十三五」電力發展規劃中規定了可再生能源發展目標;新疆等省(區、市)還對部分可再生能源品種專門制定了分項發展規劃。
  • 中國能建規劃設計集團承接雄安新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實施方案研究
    中國能建規劃設計集團承接雄安新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實施方案研究 發布時間: 2021-01-13 00:00:00   來源:中國能建  作者:   1月9日,中國能建規劃設計集團收到河北省雄安新區管理委員會改革發展局關於開展
  • 全球可再生能源產業加速發展
    全球能源結構轉型進程不斷加速。隨著應對氣候變化的國際努力及能源低碳化越發成為共識,越來越多國家積極出臺政策措施推動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綠色能源產業發展前景可期。  國際能源署近期發布的《2020年世界能源展望》報告顯示,在全球能源需求整體下滑的背景下,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表現出了更大彈性,預計2020—2030年,可再生能源電力需求將增長2/3,約佔全球電力需求增量的80%。  國際能源署敦促更多國家積極制定行之有效的能源政策,加速推動能源結構轉型,助推可再生能源產業持續增長。
  • 可再生能源及氫能發展的能源安全戰略考量
    隨著中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能源消費需求總量不斷上升,石油、天然氣等一次能源的進口依存度持續走高,目前中國原油對外依存度近70% 天然氣超過40%。能源進口依存度高,已成為中國能源安全的巨大隱患,一旦國際形勢變化,能源安全將受巨大挑戰。在目前的形勢下,中國能源安全最大的風險是出現被「斷供」的情況。
  • 國家能源局就《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三五」
    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司負責同志就《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實施的指導意見》答《中國電力報》記者問日前,國家能源局印發《關於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實施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引起行業高度關注。
  • 歐陽明高:新能源汽車優勢針對可再生能源時代,純電動汽車2030迎爆發
    此外,歐陽明高強調,新能源汽車的優勢是基於可再生能源時代來談的,如果一直以火電為主,其在經濟性方面永遠都無法替代燃油車。可再生能源的汙染和成本都遠低於火電。與此同時,歐陽明高還針對三大新能源汽車細分市場給出了自己的觀點。
  • 杜祥琬:發展氫能 關鍵是可再生能源
    發展氫能,就是要發展綠氫,也就是可再生能源制氫。作為二次能源,氫的產生離不開一次能源,要發展好氫能就要利用可再生能源。離開一次能源,氫能是無源之水。要發展氫能,產業鏈要從可再生能源制氫著眼,搞清楚源頭。  近期,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原副院長杜祥琬接受專訪,就國家能源戰略規劃、氫能發展關鍵問題以及「十四五」規劃等帶來了富有前瞻性的分析,聯盟特整理成文,供業界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