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再生能源「利用率」的概念,與「棄風率」、「棄光率」有什麼區別?

2020-11-30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

可再生能源「利用率」的概念,與「棄風率」、「棄光率」有什麼區別?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2018年,全國風、光、水、核四種清潔能源總發電裝機達到7.49億千瓦,總發電量累計2.08萬億千瓦時,其中,風電利用率達92.8%,棄風率7.2%,同比下降4.9個百分點;光伏利用率達97%,棄光率3%,同比下降2.8個百分點;水能利用率95%以上;核電運行平穩,利用率保持較高水平。整體而言,清潔能源消納的形勢持續向好,已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風電利用率90%、光伏發電利用率95%)。

根據日前印發的《清潔能源消納行動計劃(2018—2020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2020年,確保全國平均風電利用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力爭達到95%左右),棄風率控制在合理水平(力爭控制在5%左右);光伏發電利用率高於95%,棄光率低於5%。全國水能利用率95%以上。全國核電實現安全保障性消納。

《行動計劃》提出「利用率」的概念,與常用的棄風率、棄光率有什麼區別?國家能源局電力司有關負責人解釋,長期以來,我國清潔能源發展一直以「棄電」的高低作為評價標準,但「棄電量」「棄電率」的說法只關注清潔能源電力的未利用部分,忽視了整個能源和電力系統為消納清潔能源付出的努力和成本,易引起社會各界的誤解。

「從整個能源系統經濟性和全社會用電成本的角度,結合電力系統自身的特性,清潔能源消納存在一個經濟合理的利用率範圍,片面追求百分之百消納,將極大提高系統的備用成本,限制電力系統可承載的新能源規模,反而制約了新能源發展,因此並不是百分之百完全消納最好。」國家能源局電力司有關負責人說。


原標題:可再生能源「利用率」的概念,與「棄風率」、「棄光率」有什麼區別?

郵箱:chenchen#bjxmail.com(請將#換成@)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電力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2020大限逼近 發電企業完成15%非水可再生能源指標的出路何在?
    完不成非水可再生能源指標 或將導致電企被取消發電許可早在2016年,國家能源局下發了《關於建立燃煤火電機組非水可再生能源發電配額考核制度有關要求的通知》,明確要求對燃煤火電機組強制實行非水可再生能源的配額考核機制,2020年,國內所有火電企業所承擔的非水可再生能源發電量配額需佔火電發電量的15%以上。
  • 公用事業:光熱是實現非水可再生能源消納目標的重要途徑 薦3股
    [摘要]  事項:  2016年3月3日,國家能源局發布《關於建立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目標引導制度的指導意見》。《意見》提出,到2020年,除專門的非化石能源生產企業外,各發電企業非水電可再生能源發電量應達到全部發電量的9%以上。
  • 非水可再生能源佔比低於全球平均水平 新能源如何「贏」在平價時代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多位新能源企業高管認為,在可再生能源全面實現平價上網後,更應該注重強化和完善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保障機制,真正實現可再生能源電力的先發、滿發。日前,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發布了《中國可再生能源發展報告2019》,對我國可再生能源狀況進行了全面梳理。
  • 可再生能源技術存在的主要問題
    電網企業充分發揮資源優化配置平臺作用,優化調度運行,加快輸電通道建設,支持可再生能源高比例運行和大規模外送。經過各方面共同努力,可再生能源棄電狀況持續緩解。2016年全國平均棄風率為17%,棄光率為10%;2019年1—9月,全國平均棄風率降至4.2%,棄光率降至1.9%。青海創新開展「綠電15日」創造了全球清潔能源供電紀錄。
  • 市場機會|首條清潔能源外送通道進入現場施工階段,設備公司受益
    青海至河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是中國乃至全世界第一條專為清潔能源外送而建設的特高壓通道工程。目前,該工程基坑開挖及基礎澆築工作全面展開,計劃於今年7月開始組立鐵塔,10月開始架線施工及附件安裝,2019年底青海段線路全線貫通。該工程途經青海、甘肅、陝西、河南4省,線路全長1578.5公裡,是國家電力發展「十三五」規劃的重點工程。
  • 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的區別是什麼
    可再生能源是什麼?很容易解釋,但不能解釋為非常規能源。可再生能源指能夠重複產生的天然能源,即不會隨它本身的轉化或人類的利用而日益減少,如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水力發電(大水電和小水電)、地熱能和海洋能。          不能說可再生能源都是新能源。
  • 國家能源局就《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三五」
    近日,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司負責同志接受中國電力報記者採訪,圍繞《意見》提出的「建立以規劃為依據的可再生能源電力建設管理機制、各地可再生能源建設規模的確定依據、對做好可再生能源電力項目建設與電網協調的要求等進行了解讀。問:為什麼要建立以規劃為依據的可再生能源電力建設管理機制?
  • 彭立新:從可再生能源到綠色氫氣能源
    國家能源問題大家都知道的,我們有70%的能源是進口,有安全問題,我們有差不多60%的能源是用煤有二氧化碳的排放問題,為什麼可再生能源變得越來越重要,我們國家在整個全球來說佔到差不多30%能源在中國發生,應該說可再生能源在中國是一個非常大的事業,我上個月有機會去甘肅青海那邊去旅遊,除了看到非常漂亮的丹霞地貌以外,還看到非常非常令人驚喜的風電廠、光電廠,這張圖像看到太陽一樣光能發電的設備
  • 國家能源局鐵腕整治「棄風」 六地新風電項目被叫停
    根據國家能源局上周發布的《2017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今年要嚴格控制棄風限電嚴重地區新增併網項目,發布2017年度風電行業預警信息,對棄風率超過20%的省份暫停安排新建風電規模。2016年風電併網運行情況顯示,今年棄風現象惡化,全年棄風電量497億千瓦時,較2015年的339億千瓦時上漲46.6%。
  • 李燦院士:發展可再生能源才能從根本實現碳減排
    近期徵求意見的《能源法》,將可再生能源列為能源發展的優先領域,對其重視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是符合我國能源可持續發展國情的正確方向。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推動低碳轉型,再怎麼強調都不為過。」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李燦反覆提及可再生能源的重要作用。為何如此重視?
  • 電規總院《中國能源發展報告2019》《中國電力發展報告2019》發布
    電源結構不斷優化,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佔比達到39.5%,同比上升1.1個百分點,發電量佔比達到27.9%,同比上升1.2個百分點。新能源消納水平不斷提高,全國新能源電量滲透率達到9%以上,西北地區滲透率達到16%左右,與歐洲整體水平相當,全國平均棄風率、棄光率分別下降至4%、2%,連續3年大幅改善。能源儲運設施建設不斷完善,保障了能源安全生產和有效供給。油氣體制改革繼續推進,電力體制改革持續深化。
  • 智庫視點|「十四五」時期可再生能源發展的關鍵是體制改革與機制重構
    其中,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是實現「碳中和」的重要途徑。「十三五」期間,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成效顯著,為碳減排和應對氣候變化做出了積極貢獻,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影響我國可再生能源規模進一步快速增長,抑制可再生能源「碳減排」效應的釋放。全面深化相關體制改革和新機制構建是促進我國「十四五」時期可再生能源發展的關鍵。
  • 觀點丨可再生能源調峰需求給天然氣帶來機遇
    陳守海表示,可再生能源的調峰需求給天然氣發展帶來了機遇。  我國儲氣設施發展相對不足  中國電力報:天然氣產業的發展,要看基礎設施能否滿足需求。有資料顯示,美國天然氣管道長度是170萬千米,歐洲接近400萬千米,而中國只有12萬千米。您對中國天然氣基礎設施建設有什麼建議?